高敬龙;张恩科;张航
目的:总结西安市2013年度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征,为医药管理部门和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病原菌耐药监测数据。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并应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度共分离出病原菌株19995株,革兰阴性菌12654株占63.29%,革兰阳性球菌5472株占27.37%,真菌821株占分离率的4.11%,革兰阳性杆菌及厌氧菌205株占1.03%;临床分离占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为53.49%,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75%和0.33%,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0.44%和1.9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分别为68.1%和46.8%。结论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耐药率与去年相比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耐药监测工作仍要继续进行下去,尤其对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MRSA、VRE、碳氢酶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要进行重点监测,且应与临床加强沟通,使得检验结果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徐修礼;陈潇;郝晓柯;张利侠;雷金娥;耿燕;朱建伟;晋兴;孙明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价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胆道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层的螺旋CT胆道多平面重组技术对5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检查,将选取的病例影像学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胆道的梗阻性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组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术前定位及梗阻程度诊断准确率达95%,定性的诊断准确率达88%。结论对于多层的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胆道梗阻定位和定性有较高的差异性,它是一种比较快速、准确并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对胆道的梗阻术前评价和诊治提供充分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柏国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后的狼疮活动情况与妊娠结局。方法将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3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依据患者妊娠后狼疮病情发展控制情况,分为狼疮活动组11例与狼疮控制组26例。结果狼疮活动组并发症发病率高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组低于34孕周分娩患者显著多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组终止妊娠平均孕周低于狼疮控制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少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SLE合并妊娠时,病情出现进展活动,SLE患者妊娠时对其病情进展的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影响较大,需要加强孕期检测,控制并发症发生。
作者:何春媚;张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吡喃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初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含吡喃阿霉素和阿霉素的方案化疗。评定两组临床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后临床效果评定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化疗后临床效果评定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有效率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脱发、心电图改变)中观察组在消化道反应、脱发、心电图改变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喃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和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近似,但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秀娟;唐超莉;何春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索改良护士长例会模式对提高护士长的业务水平及管理能力效果分析。方法自从2011年以来,我们改变传统的护士长例会模式,会议增加了工作经验交流、相关科室沟通协调、不良事件讨论分析、外出学习培训及读书体会交流等环节,观察改良护士长例会模式对护士长的沟通能力、业务水平、科研教学水平、管理能力等指标。结果改良护士长例会模式对护士长的沟通能力、业务能力、科研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等均有大幅提高(P<0.01)。结论改良护士长例会模式有效提高了护士长的综合管理能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作者:王成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药师应加强对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药学监护。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对肺栓塞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受基因、饮食、药物,疾病各方面影响的药学监护进行分析讨论,旨在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优化临床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曹莉;李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为了更好地处理患者在输血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我们需要对输血反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两所血站2009年至2010年50例输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在输血过程中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其中一所血站的护理人员具备基本的输血护理知识,能够有意识地去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因此,这所血站发生输血反应的患者非常少;相反,另一所血站的护理人员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输血护理知识,在输血过程中难免会过于慌乱从而导致输血反应的发生。结论为了保证输血过程能够更好地进行,护理人员需要对输血护理技术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大大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邢英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非小细胞肺癌(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CEA、CYFRA211、NSE、CA125测定采用放射免疫(ELISA)方法,标本取自40例肺癌患者和32例非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结果肺癌患者胸腔积液测定CEA、CYFRA211、NSE的阳性率分别为55.6%、94.8%、87.3%,肺癌组CEA、CYFRA211、NSE水平明显高于非肺癌组(P<0.01),两组间CA125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腔积液中检测CEA、CYFRA211、NSE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红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4例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分娩结局与新生儿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无疼痛率、轻度疼痛率分别为30.77%、4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54%、28.8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有利于保证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且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慧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肾结石与肾钙化灶的临床诊断依据,分析其处理措施。方法从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主要包括病史、治疗效果和B超的形态改变等内容,对肾结石与肾钙化灶的临床诊断依据进行判断,提出相应处理措施。结果16例患者,13例患者鉴定为肾钙化灶,3例患者鉴定为肾结石,随访发现均未发现结石发作迹象。结论临床医学中应对肾结石与肾钙化灶进行准确的诊断,并早证鉴定的合格性,才能为相关医学检查提供依据,并对患者病情进行正确评估。
作者:王勇超;陆军;杨伟发;陈欣杰;孔柏添;刘洪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支气管哮喘属于祖国医学中“哮证”、“呷嗽”、“哮吼”的范畴,为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支气管哮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多次发作极易发生传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受到不利的影响,因此早期有效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总是很高,属于难治疾病之一。
作者:丁庆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应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前牙严重拥挤,评价种植体支抗疗效。方法选取上前牙严重拥挤患者5例,于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颊侧分别植入微钛钉种植体。前牙排齐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5例应用微钛钉支抗治疗上前牙拥挤,牙列排齐后中切牙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均未发生显著性移动。结论种植体支抗可实现理想的支抗控制效果。
作者:赵静;常粲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文化程度水平也有了显著的增强。医学模式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来简单医学模式转换成为医学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而作为祖国希望的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老越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人心理疾患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往往是经过了漫长的积累过程,很多是在童年时留下的阴影。当今时代,本文笔者认为了解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探讨心理行为问题域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并根据经验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防止对策。
作者:方建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60例心内科患者分成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1周与2周的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SQ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运用于心内科患者护理中,可以缓解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程兆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索更行之有效的高校水痘防控策略。方法回顾某高校近年学生水痘的临床数据及描述性分析结果。结果该校近年水痘病例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本科新生为高发人群,是防控工作的重心。结论校医院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落实传染源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如消毒)、保护易感人群(如开设健康教育课、新生入学开展疫苗接种)等途径入手,确保水痘疫情的有效控制,保护大学生群体健康。
作者:张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基层部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破坏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且临床表现纷繁复杂、严重危害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临床免疫学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目前单一的学历教育无法满足基层部队的需要,而基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可充分发挥军医大学和全军风湿病专科研究所的优势,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基层医疗保障水平,为基层部队医务工作者提供坚强的后盾,为建立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长城提供高效、优质的卫生保健服务,为早日实现我们强军梦保驾护航。
作者:吴振彪;李学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为学生创设出比较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当中合理的应用此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对PBL教学法的应用与体会。
作者:刘俊香;王陪陪;孙红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是它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亦带来较多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化疗药的治疗效果,减弱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甚至可以抵消化疗治疗肿瘤带来的正面效益,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肝肾等脏器损害,脱发等多种临床不良反应。本文就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讲述了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化疗辅助药物的应用。临床常用药物包括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氨磷汀、双磷酸盐、美司钠、亚叶酸钙作为化疗辅助用药的临床应用,归纳分析如下。
作者:旋静;高金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在生药学教学过程中优化多媒体课件、重视生药标本教学、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等,并注重扩充实验课程项目、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理论及实验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殷丹;詹亚华;贾效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高血压对于现代百姓来说,危害性是强的常见疾病之一。引起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高血压疾病。在治疗高血压上,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治疗高血压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故治疗高血压需要联合应用降压药来治疗才可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