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慧;崔光豪;王艳萍
目的:总结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在该院2015年1-6月期间行中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药师药学服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药不良反应为2.5%,参照组患者的中药不良反应为17.5%,经统计学分析,χ2=5.0000,P=0.0253。结论药师科学开展药学服务,不但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降低了临床用药不良反应问题。
作者:李英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8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以及Barther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为(94.32±3.32)分,较对照组的(86.33±2.05)分显著提高(P<0.05);两组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Barther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脑梗死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邓少云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通过对心血管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为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该次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15年5月-2015年8月,通过对该院心血管门诊收治的心血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200份,后回收180份,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主要的因素。结果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心血管病患者中用药依从性良好的人数占到的比例为71.11%,影响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主要的因素是用药频率,是否关注健康,以及家人对患者的关心程度。结论心血管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为良好,对患者开展有效的用药依从性教育,加强用药指导,可以使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岳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在实施血液平行筛查过程中,分析核酸检测以及酶免检测在血液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6年6月血站检验科献血者的血液样品39236份标本作为该次实验对象;针对所有献血者的血液样品,分别开展ELISA检测以及NAT检测,在实施ELISA检测的过程中,检测项目主要体现为HBsAg检测、抗-HIV检测以及抗-HCV检测等。对终的临床检测结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在所有标本中,NAT检测阳性率达到0.56%;ELISA检测阳性率达到了0.51%;NAT以及ELISA检测阳性率为0.40%;ELISA检测阴性,NAT检测阳性率为0.16%。终对鉴别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属于HBV-DNA的患者27例,属于HCV-RNA的患者2例;属于NAT阴性ELISA阳性的标本共包括42份,所占比例为0.11%;针对ELISA双试剂检测阳性同NAT阳性分析发现,阳性符合率达到了78.9%;HBsAg同NAT阳性符合率为80.3%;抗-HCV同NAT阳性符合率为66%;抗-HIV双试剂阳性同NAT阳性率符合率达到了100%。结论在实施血液平行筛查过程中,有效选择NAT方法以及ELISA方法,能够有效发挥防漏互补的特点,可以将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窗口期有效缩短,针对血液安全做出有效保障,针对血液平行筛查的安全性做出有效保证。
作者:李玉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为了掌握神农架林区2014-2015年流感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神农架林区2014-2015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k-like illness,ILI)报告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神农架林区流感高发人群为0~4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高峰时间段位8~10周、47~52周。2014-2015年神农架林区流感发病水平平稳,优势菌株每年有所不同,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低于其他地区相关报道,建议持续对该病进行全面深入的监测与研究。
作者:王丽;王书生;吴文雯 刊期: 2016年第29期
若要在全科医疗服务领域造就出业务能力强、技术高超的专科医师与全科医师,则需要在进行见习带教时,不能仅仅讲解该专科方面的相关治疗知识,而应当注重弥补自身的不足。要认真考虑全科医学的实际特点,并树立全科医学带教理念,应当增强带教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充分利用医院各项资源,并探索更有效的全科医学培训模式,树立正确的带教思维。同时,应采取以患者作为中心的模式,增强见习生的自信心,另外结合见习生自身特点,重视预防教育及健康教育,通过重视带教老师示范作用,提升见习生的沟通水平。
作者:刘大铮 刊期: 2016年第29期
麻醉药品是指能够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的一种药品,长期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成瘾性,使身体产生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国家对其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实施严格管控。该文结合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综述了如何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其在临床依法有效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严防其由使用环节流入非法渠道。
作者:周家军;姜怡;孟祥云;邢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靶向护理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作用。方法收集该院心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靶向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出院后3个月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共发生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对照组共发生2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月后发生心绞痛患者7例,再住院患者4例,对照组出院3月后发生心绞痛患者20例,再住院患者18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护理管理能显著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改善术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2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疾病疗效的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的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的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5.02±3.42)分和(31.54±4.40)分,观察组的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0.13±2.91)分和(42.27±3.83)分,两组护理干预后的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疾病有效氯为96.2%,对照组疾病有效率为80.8%,两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疾病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误差原因的探讨。方法该次研究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的82例血液标本质量的误差,分析影响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结果影响血站中的血液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血站工作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缺乏责任意识,忽视检验报告的重要性,没有规范使用抗凝管以及血液检验标准;献血者的自身因素导致其未将采血前的各项活动及饮食情况告知血站的工作人员,从而导致填报的资料有误;在标本送检过程中没有严格对标本的运输环境进行严格的冷链要求,且送检过程中遭受巨大晃动使血细胞破裂等;工作人员在对血液标本进行处理或检测过程中存在失误。结论由于在整个血液检测的过程中,血站工作人员和献血者本身的失误都会造成检验出现误差,因此各项环节的操作都必须注重规范,加强工作,这样才能提高血站血液检测的正确率。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北京市门头沟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的情况,分析该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方法收集北京市门头沟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1-2015年的上转患者人次数和综合医院下转患者人次数,计算该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率和综合医院下转率,比较5年该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率和综合医院下转率的变化。结果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该区上转病人数分别为11048人次、12433人次、17872人次、23476人次、24946人次,而下转病人数分别是541人次、551人次、1027人次、293人次、58人次。双向转诊比值在2015年达到430.1。结论目前该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双向转诊过程中处于相对单向流动状态,双向转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政策引导与管理,加强医疗信息共享,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居民宣传,加强医疗保险在双向转诊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地位,确保其初级卫生保健的作用。
作者:赵树勋;王建利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针对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采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加以适时监测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表现出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异常、或者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异常、或者Tbil(总胆红素)水平异常的患者102例作为该次实验观察对象;针对患者用药过程中表现出药物性肝损害,有效利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加以适时监测,终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表现出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共包括15例,涉及到的药物种类共包括5类,共包括20种;临床属于不合理用药的患者共包括5例,涉及到的药物种类共包括7种。结论采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对患者用药情况加以适时监测,针对药物性肝损害信息可以进行有效明确,针对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集中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谢莹霞;刘源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对该院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以及控制措施进行研究,调查院感发生率。方法该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通过建立科学、标准化的质量管理系统、加强供应室人员培训、管理等方式提升该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质量,有效控制院感发生。结果2015年5月-2016年5月加强管理后有1例物品消毒不合格案例和1例其他案例,与加强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5月-2016年5月仅有1例院感病例,与加强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的各个工作环节紧密相联,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能够保证医疗器械循环使用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提升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控制院感发生。
作者:翟卫红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比较3种检验女性常见阴道感染的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采集432例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用白带常规镜检和预成酶谱五项联合检测法检测阴道感染情况。结果白带常规镜检,432例受检者中,阴道清洁度Ⅰ~Ⅱ度133例,Ⅲ~Ⅳ度299例,检出滴虫性阴道炎33例,外阴念珠菌病99例,细菌性阴道病104例,混合感染3例。预成酶谱五项联合检测,432例受检者中,细菌性阴道病130例,需氧菌阴道炎52例,混合感染5例。白带常规镜检+预成酶谱五项联合检测检出滴虫性阴道炎33例,外阴念珠菌病99例,细菌性阴道病104例,混合感染24例。结论白带常规镜检结合预成酶谱五项联合检测法准确性高,检出率高,可以指导临床有效地针对病原体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王乃华;李文昌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党建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医院党建工作也成为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业务单位的公立医院,如何抓党建促发展、促管理,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有效融合,真正发挥党建工作为医院发展建设保驾护航作用,成为必须面临和解决的课题。该文立足医院党建和业务工作实际,结合实践经验,探索如何实现党建促进中心工作的好方法和模式。
作者:胡朝通;何元军;梁晓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掌握口腔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基本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养成良好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定期举办的全国技能大赛,根据大赛的规则和形式,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制定了量化的评分标准,大大提高了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同时我们将培训方法改良后应用于口腔实验教学中,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以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牟晶莹;孙晓宇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研究运用“三强训练法”提高中医研究生医学英语水平。方法第一学期强化医学英语词汇,熟练掌握一万医学单词,掌握医学英语词根、前缀、后缀。第二学期大量阅读国外文献、原著,训练运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三学期在临床实习时使用英语查房、交班,掌握临床英语的运用,显著提高研究生科研、临床水平。结果试验组研究生医学英语两组掌握词汇量比较,试验组掌握词汇量平均6200个,明显多于照组的110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强训练法”能够显著提高中医研究生医学英语的词汇量。
作者:张玉峰;叶坤英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建立符合河北口岸防疫现状、操作性强的禽流感防控体系。方法通过了解国际上对禽流感的研究新进展,充分考虑河北省口岸特征,深入研究存在问题。结果通过建立事前有预警,事中有对策,事后有分析的禽流感整体防控体系,能够有效遏制河北口岸禽流感的传播和蔓延。结论该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能够提高口岸禽流感防控整体水平。
作者:郑京飞;黄克迈;安鹏天;曹鸿海;邱义廷;张振;曹琳;刘利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医院的骨科护理的带教工作,将会对实习生今后的职业素养与临床护理实践水平产生极大的影响。要提高骨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应当科学设计护生实习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制定完善的临床带教方案,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强化带教教师培训,明确护士长、带教组长、及所有带教老师的职责;还需要通过表格法制定出骨科科室的每周教学计划,第一周进行引导学生熟悉环境和基础护理操作,第二周进行一对一的方式护理流程教育,第三周加强急救和重症疾病护理带教,第四周开展出科技能考核评估;同时,还要详细按照管理本进行目标带教,以提高效果,并严格进行临床护生的管理和考评。
作者:白杨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患者年龄比较小,经常会出现哭闹、躁动、恐惧等现象,很容易对患儿的治疗产生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护理服务的难度。而儿科护理属于儿科患者治疗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具有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等特点,患者不愿意配合医院的治疗及护理工作,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在对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人性化管理,坚持以患儿为中心,并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服务,主要措施包括:人性化的病房环境、尽可能发挥护士的潜能、告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潜能,以确保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贵鑫 刊期: 2016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