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腰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李月侠

关键词:硬腰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摘要:目的:探讨硬腰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硬腰联合麻醉,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比较二者用于剖宫产术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对循环的影响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后15 min及手术牵拉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且麻醉15 min后观察组心率略高于对照组,手术牵拉时心率小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腰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对母婴安全性均优于硬膜外麻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替米沙坦片含量的专属性试验

    目的:验证替米沙坦片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方法建立了HPLC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05 mol/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为溶剂;以2.0 g/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8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理论板数按替米沙坦峰计算不低于4000。测定替米沙坦片及其降解产物含量。考察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对替米沙坦片的影响,确定方法专属性情况。结果替米沙坦片在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条件下稳定,在氧化破坏条件下部分降解。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能够较好的考察替米沙坦片在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下的降解情况,方法专属性良好。

    作者:孔凯丽;成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并研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我院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对象资料的分析,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保健护理,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儿童发育整体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好,观察组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概率为8.3%,对照组儿童营养性及病房发生概率为18.3%,两组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综合性的保健护理,可有效降低营养性疾病,推动儿童健康的发展,提高其身体素质。

    作者:周金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呕血次数和黑便次数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呕血次数和黑便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朱俊城;罗蒙;蔡芹;熊亏全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浅谈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人体的物质组成、代谢变化及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该学科的理论及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中,不仅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还提高了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复杂、枯燥抽象,学生学习索然无味,难以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找准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姚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作用于糖尿病溃疡创面的疗效。方法50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患者接受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B组患者创面外涂生理盐水。结果观察创面8周后,A组中只有2例患者有浆液脓性渗出,1例有浆液性分泌物;而在B组中,有9例浆液脓性分泌物,5例浆液性渗出,1例为无渗出溃疡创面。A组中2例肉芽组织覆盖的面积有增加,在B组有9例有增加。治疗结束时,A组中有1例,B组2例创面周缘红肿,提示有蜂窝组织炎。结论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可显著缩短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的愈合率。

    作者:毛瑜芳;刘平均;朱彬;邹进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

    目的:对临床中采用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7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的89例患者,设为比对组;在比对组的基础上,给予培菲康治疗,设为观察组。1个疗程7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了明显改善,两组临床效果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比对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采用培菲康、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司会强;刘址忠;杜亚平;宋思宇;范红伟;邓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节育后异位妊娠的护理研究

    近年来,我国异位妊娠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异位妊娠发病的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因而异位妊娠是现代妇产科常见的病症之一,甚至会导致孕产妇出现死亡。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临床对异位妊娠的治疗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异位妊娠护理在我国的临床治疗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研究节育后异位妊娠的护理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异位妊娠护理的现状,并阐述了异位妊娠护理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异位妊娠护理中存在问题的措施,后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作者:周少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提高病案管理质量的有力措施

    病案是医务人员记录患者疾病诊疗过程的档案,它客观地,完整地,连续地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诊治经过,是临床进行科学合理诊断治疗的基础资料,也是按照一定要求集中保管的医学科学档案资料。以医疗信息的收集、整理、装订、分析、归档、保管和检索为主要内容的病案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医学方面的学术研究,科技交流,到医院的行政管理,法律纠纷,医疗保险,医保无不依赖于医院的病案管理工作。

    作者:苏彩霞;陈美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情况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门诊治疗高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对80例有门诊大病,能规律服药,每月门诊复诊的高血压患者,监测24 h血压,6时至22时每30 min测血压1次,22时至6时每60 min测血压1次。监测期间正常服药,日常生活不受限制,避免剧烈活动。结果①有超过一半的患者血压未能达标,以“反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为主,存在较高的靶器官损害风险。②而血压达标组患者,有11.1%患者是“超杓型”血压,存在夜间低血压重要脏器血液灌注不足风险。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进行个体化治疗非常必要。

    作者:廖锋;仲玲;方轶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肾结石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肾结石的高发性、复发性,决定肾结石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肾结石的健康教育包括一般知识宣教、心理宣教、饮食饮水指导、运动指导等多个方面。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特点,从而坚持长期预防和治疗,可减少或延缓结石的形成和复发。

    作者:茆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108例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溶栓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影响。方法将54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药物溶栓治疗后的心绞痛的发生情况与54例急性心肌梗死未溶栓者心绞痛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心绞痛在溶栓组发生率为35.2%,非溶栓组发生率为40.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不能防止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

    作者:于秋颖;孙艳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对比伏格列波糖片与阿卡波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伏格列波糖片与阿卡波糖片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2型DM治疗的患者68例,分为伏格列波糖组与阿卡波糖组各34例。两组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嘱患者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伏格列波糖组给予伏格列波糖片0.2 mg,日3次口服。用量随病情变化调整,可增至0.3毫克/次。阿卡波糖组给予阿卡波糖片50 mg,日3次,餐前即刻口服。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增加用量,多不超过0.2 g,日3次。观察两组患者8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8周治疗,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均比治疗前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值无组间差异(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均有腹胀、肠鸣音亢进、排气增多、一过性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出现,但是伏格列波糖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阿卡波糖组少,具有组间差异(P<0.05)。结论伏格列波糖片与阿卡波糖片对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伏格列波糖片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要少于阿卡波糖片。

    作者:李亚美;陈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四维彩超在胎儿产前畸形筛查中的价值

    胎儿畸形,主要是指胎儿存在出生缺陷,因为胚胎发育异常,造成器官或者是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出现了生态学缺陷。胎儿畸形的类型有很多种,身体缺陷可在胎儿的各个部位,轻度胎儿畸形会造成胎儿残疾,严重的胎儿残疾,将影响胎儿的生存,所以产前胎儿畸形检查非常的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四维彩超诊断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四维彩超诊断,获取胎儿不同部位的动态三维图像,在胎儿产前畸形检查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四维彩超技术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为此本文针对四维彩超在胎儿产前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等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董雪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的临床观察

    上呼吸道感染为鼻腔至咽喉部的感染,是一种儿科常见疾病[1]。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多数为病毒,少数为细菌。以流清鼻涕、鼻塞、咽部疼痛、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实践中,常选用利巴韦林这种药物,但疗效不甚满意。为探索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笔者采用中成药喜炎平注射液治疗50例患者,并与利巴韦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治疗患儿疗效满意,改善症状较快,安全性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雪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胫骨远端锁定钢板对Pilon骨折治疗的作用与探讨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患者实施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骨科近期接诊的51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25例(A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6例(B组)实施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胫骨Pilon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其疗效是较为理想的,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陆桂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首次透析时血清白蛋白(SALB)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首次透析时血清白蛋白(SALB)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始进行透析时SALB平均数值为(35.1±4.9)g/L,其中76例(47.5%)有低白蛋白血症。且合并糖尿病患者SALB平均数值为(32.0±6.1)g/L;比非合并糖尿病患者(34.6±5.3)低,(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低白蛋白血症主要由透析较迟导致,由糖尿病引起的患者血清白蛋白较低,且血清白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和GFR有关。

    作者:秦文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采用益气强心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益气强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39例治疗组和37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益气强心汤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7.6%(P<0.05);两组患者的CO、SV以及LVEF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患者的CO、SV以及LVEF提高较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LVDd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益气强心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强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英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某市60岁以上住院患者照护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开封市1000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分析其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及照护者为老年患者提供的照护现状,提出建立以“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找出老年患者所需要的照护需求,分析出医院能够进一步开展和延伸的服务项目,提出以医院为支撑开办托老所的设想。

    作者:徐霞;王欣;李秀珍;吴顺琴;黄晓哲;黄秀玲;欧阳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宫外孕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宫外孕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麻醉处理得当,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麻醉清醒好,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在对宫外孕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合理选择麻醉方式,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是处理成功的关键,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唐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腰椎管狭窄症伴Ⅰ度退行性滑脱患者不同融合术的治疗比较

    目的:了解横突间融合内固定术及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对腰椎管狭窄症伴Ⅰ度退行性滑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腰椎管狭窄症伴Ⅰ度退行性滑脱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甲组采用横突间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乙组采用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1年后植骨融合率、腰腿VAS评分、滑脱程度。结果甲组手术时间较乙组短(P<0.05);甲组出血量较乙组少(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甲组1年后植骨融合率低于乙组(P<0.05);两组1年后腰腿VAS评分得分及滑脱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横突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Ⅰ度退行性滑脱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但术后植骨融合率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虽手术时间较长、出血较多,但术后植骨融合率更高。

    作者:王永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