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庆;易庆川;陈建超
目的:验证替米沙坦片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方法建立了HPLC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05 mol/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为溶剂;以2.0 g/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8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理论板数按替米沙坦峰计算不低于4000。测定替米沙坦片及其降解产物含量。考察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对替米沙坦片的影响,确定方法专属性情况。结果替米沙坦片在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条件下稳定,在氧化破坏条件下部分降解。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能够较好的考察替米沙坦片在高温、高湿、光照、酸、碱破坏下的降解情况,方法专属性良好。
作者:孔凯丽;成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通过调查开封市1000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分析其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及照护者为老年患者提供的照护现状,提出建立以“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找出老年患者所需要的照护需求,分析出医院能够进一步开展和延伸的服务项目,提出以医院为支撑开办托老所的设想。
作者:徐霞;王欣;李秀珍;吴顺琴;黄晓哲;黄秀玲;欧阳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硬腰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硬腰联合麻醉,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比较二者用于剖宫产术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对循环的影响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后15 min及手术牵拉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且麻醉15 min后观察组心率略高于对照组,手术牵拉时心率小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腰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对母婴安全性均优于硬膜外麻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月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探究整体护理在胸壁结核外科治疗围术期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胸壁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则给予整体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2~3个月的护理服务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数据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壁结核外科治疗围术期进行整体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费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随机抽取我院206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即常规组103例患者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而实验组103例患者则予以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8.74%(9/103)、23.30%(24/10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极佳,能有效避免患者跌倒,确保安全。
作者:黄洁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探讨盐酸替罗非班与瑞替辅酶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STEMI患者53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选择STEMI患者42例为实验组,两组吸氧、镇静及止痛等一般治疗措施相同,一旦做出诊断即刻予瑞替普酶18 mg加于生理盐水10 mL,静脉推注,时间>3 min,30 min后重复上述剂量,而治疗组在溶栓后4 h静脉持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48 h。比较两组1周内胸闷胸痛人次数,ST段回落时间,10 d后造影血流TIMIⅢ级例数及患者心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1周内胸闷胸痛人次数分别为8例和23例,ST段回落时间为6 h和10 h,10 d后造影血流TIMIⅢ级例数为32例和31例,半年后EF值>45%为34例和40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辅酶治疗急性ST段太高性心肌梗死,10 d后冠脉造影病变血管的再通率,血流血流达到TIMIⅢ级的在50%~60%,溶栓之后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针的,血流血流达到TIMIⅢ级的在70%~80%,疗效明显,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张伟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门诊治疗高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对80例有门诊大病,能规律服药,每月门诊复诊的高血压患者,监测24 h血压,6时至22时每30 min测血压1次,22时至6时每60 min测血压1次。监测期间正常服药,日常生活不受限制,避免剧烈活动。结果①有超过一半的患者血压未能达标,以“反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为主,存在较高的靶器官损害风险。②而血压达标组患者,有11.1%患者是“超杓型”血压,存在夜间低血压重要脏器血液灌注不足风险。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进行个体化治疗非常必要。
作者:廖锋;仲玲;方轶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血浆经过病毒灭活后容量不足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街头无偿献血血液46袋,通过对血液去除白细胞、血浆病毒灭活的过程中容量的检测,分析原因。结果所采血液经过白细胞去除、血浆病毒灭活后的血浆容量很难达到200 mL,其中主要原因是去除白细胞时滤盘内所残留血液量和过滤亚甲蓝时滤盘内所残留血浆的量。结论白细胞过滤、血浆病毒灭活等新技术的应用对血液容量有一定损耗,应采用有效措施保证成分血液的容量。
作者:张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找出治疗疝气的佳方案。方法通过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197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观察应用补片治疗成年腹股沟疝效果。结果197例患者手术耗时短,恢复快、并发症少,平均术后7 h均能下床活动,手术随访无复发。结论治疗腹股沟疝手术采用无张力修补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手术后能够早期下床有利于治疗恢复,住院时间相对缩短,并且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开展。
作者:徐元庆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宫外孕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麻醉处理得当,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麻醉清醒好,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在对宫外孕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合理选择麻醉方式,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是处理成功的关键,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唐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哮喘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哮喘治疗的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均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针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双通道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方法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单通道MPCNL,观察组实施双通道MPCNL,对比分析两组的一期结石取净率等术中术后指标。结果观察组一期结石取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大出血及脓毒血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通道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荣;蚌凌青;刘裔道;梁元;李吉;杨永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上呼吸道感染为鼻腔至咽喉部的感染,是一种儿科常见疾病[1]。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多数为病毒,少数为细菌。以流清鼻涕、鼻塞、咽部疼痛、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实践中,常选用利巴韦林这种药物,但疗效不甚满意。为探索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笔者采用中成药喜炎平注射液治疗50例患者,并与利巴韦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治疗患儿疗效满意,改善症状较快,安全性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雪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首次透析时血清白蛋白(SALB)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始进行透析时SALB平均数值为(35.1±4.9)g/L,其中76例(47.5%)有低白蛋白血症。且合并糖尿病患者SALB平均数值为(32.0±6.1)g/L;比非合并糖尿病患者(34.6±5.3)低,(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低白蛋白血症主要由透析较迟导致,由糖尿病引起的患者血清白蛋白较低,且血清白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和GFR有关。
作者:秦文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我院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对象资料的分析,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保健护理,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儿童发育整体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好,观察组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概率为8.3%,对照组儿童营养性及病房发生概率为18.3%,两组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综合性的保健护理,可有效降低营养性疾病,推动儿童健康的发展,提高其身体素质。
作者:周金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分析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益气强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39例治疗组和37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益气强心汤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7.6%(P<0.05);两组患者的CO、SV以及LVEF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患者的CO、SV以及LVEF提高较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LVDd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益气强心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强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英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讨论研究隐形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应用作参考。方法选取近几年牙列缺损患者共109例。采用隐形齿对患者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观察患者在修复后满意度、固位稳定性、咬合情况和耐用性等情况。结果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隐形义齿修复,修复成功率为96%,在4例失败的患者中有2例固位不良,有1例基牙松动脱落,有1例因佩戴后反复摘戴不方便未坚持佩戴。结论隐形义齿对于牙列缺损的修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是目前临床上较好的一种牙列缺损修复方法。特别是个别前牙缺失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孙丽;宋海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选择5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产儿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减轻患儿的病痛,加快其恢复,治愈率显著而且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丽春;高珠君;刘娇娇;王芬烂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风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我科自2010年1月起开始,针对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对策,现将护理风险事件预防对策实施前65例患者组成A组、实施后65例患者组成B组,并就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风险事件对策的提出及实施,对降低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作业流程重组在提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效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简称:静配中心)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作业流程重组前、后工作效率,并做出比较。结果实施作业流程重组后,差错数量明显少于重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组后破损数量也显著少于重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流程重组实施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出错数、破损数明显减少。对患者用药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起到保障,使得我院能够顺利开展医疗服务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席腾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