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李红艳;孟祥凤

关键词:心理干预,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甲状腺激素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伴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8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评定量表(SDS)得分对患者进行测评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分为T2DM伴抑郁症患者101例和T2DM不伴抑郁症患者85例。其中将T2DM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①T2DM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56.99%。②与T2DM不伴抑郁症组比较,T2DM伴抑郁症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明显降低(P<0.01),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升高(P<0.01)。③心理干预后T2DM伴抑郁症患者血清FT3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t=2.052,P=0.031);TSH水平、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01)。结论在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人群中存在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心理干预有益于调节甲状腺激素代谢。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血必净对恙虫病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及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观察血必净治疗恙虫病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56例被确诊为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疗法,实施对症治疗与器官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血必净注射液50~100 mL,同时调配10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1次/天,为期7 d,即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arshall评分与胃功能障碍评分、疗效、平均住院日等。结果两组患者基本痊愈出院,但在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差值、疗效、平均住院日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治疗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可以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减短病程,促使各器官功能恢复正常水平。

    作者:欧汝奋;李松;周舍典;周秋仁;陈逢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普外科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舒适护理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年患者的就医率和手术率显著增加,这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阻肺等慢性疾病,各脏器的生理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逐渐减退,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来说比较低下,对疾病的反应和敏感性下降。患病有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手术的危险性高,手术后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多。做好老年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是护士的基本职责。为了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和避免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必须积极开展临床舒适护理,加强老年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

    作者:程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的整体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的整体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手术主要分为一般甲状腺手术与甲亢甲状腺手术两大类。结果通过术前护理与准备,172例均安全通过手术关,但手术后仍有6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其转归各不相同。结论甲状腺手术,尤其是甲亢手术的术前准备与护理极为重要,术后早期护理要特别注意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发音与呕吐情况。

    作者:房丹;单晓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辨证及治疗现状分析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临床中采用中医治疗具有显着的效果,笔者对中医辨证治疗在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总结。笔者参阅、整理了大量关于股骨头坏死的资料,总结了中医辨证治疗在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征及其终止妊娠时间对母儿预后产生的影响

    目的: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征及其终止妊娠时间对母儿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诊断及分娩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为确诊后1 d以内终止妊娠,共计40例,B组为确诊后1~2 d终止妊娠,共计30例,C组为确诊后2 d超过2 d终止妊娠组,共计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B、C两组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24 h尿蛋白超过3 g的比率明显高于A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孕产妇病死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急性脂肪肝孕产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分娩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一旦确诊应及时的处理,在确诊后48 h内终止妊娠可减少母婴预后的影响。

    作者:姜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581例12~25岁青少年胃镜检查结果的分析

    目的:通过581例12~25岁青少年胃镜检查结果,分析青少年胃病的分布状况。方法选取山西省中医院内镜中心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接受胃镜检查的青少年胃病患者581例,其中581例成功接受了全程胃镜检查。统计受检者的性别、年龄、病变检出情况,包括检出率、类型、部位,病变部位与年龄和性别间的关系。结果581例受检者中男性316例、女性265例,年龄12~25岁,检出正常人数54例(9.4%),慢性浅表性胃炎351例(61.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2例(10.8%)。从数据中明显看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发病总人群的72.1%。随年龄增长,溃疡阳性率患者的比例增多。结论慢性胃炎是青少年人群高发的胃病,今后应重视青少年人群的饮食健康教育,从而减少胃肠病的发生。

    作者:胡江涛;王思颖;李娜;赵海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手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手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4.61%,手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云杰;陈丰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102例老年痴呆症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对我院10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常见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从护理角度提出对策,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凌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扩髓交锁髓钉治疗老年股骨干萎缩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扩髓交锁髓钉治疗老年股骨干萎缩性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股骨干萎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扩髓交锁髓钉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所有老年患者骨折均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愈合时间为4~6个月,未发生主钉锁定断裂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扩髓交锁髓钉内固定可提高老年股骨干萎缩性骨折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骨愈合率高。

    作者:郭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消化性溃疡非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成年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水平在15%左右。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胃酸、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蛋白酶消化作用等,溃疡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胃部和十二指肠[1],所以通常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非手术治疗该病的重点是加强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的分泌,从根本上治疗消化性溃疡。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必须给予积极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此,笔者根据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分析消化性溃疡非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作者:白灵英;史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不同剂型黄芩牙周袋局部应用治疗牙周病效果的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剂型黄芩局部牙周袋内应用对牙周病治疗效果。方法门诊患者随机分成浸膏组,药液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牙周袋局部不同的药物。结果经10周复诊后,观察疗效,浸膏组及药液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芩浸膏牙周袋局部应用治疗牙周病效果为确切。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3例小儿氯氮平集体中毒的急救护理

    目的:总结小儿氯氮平集体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救处理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5日收治的3例小儿氯氮平集体中毒的临床表现,紧急救治,护理,安全转院过程。结果3例小儿均及时成功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结论仔细问诊及明确毒物,彻底洗胃,快速评估中毒的严重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转诊,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许仁艳;汤莉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观察腔镜辅助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并联合化疗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此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就诊于本院的50例乳腺癌患者,经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允许之后,将5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中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常规的乳腺癌根治手术,对观察组中的乳腺癌患者采用腔镜辅助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并联合新辅助化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更为显著。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利用腔镜辅助手术的手术不仅能够缩短手术的时间,还能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量,其手术效果要比常规的乳腺癌手术效果要更明显,具有临床治疗乳腺癌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降纤酶中磷酸三丁酯残留量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降纤酶原液中磷酸三丁酯残留量。方法以磷酸三丙酯作内标,采用AT-FFAP色谱柱(30 m×0.32μm×0.25 mm);气化室温度190℃;检测器温度210℃;柱温140℃;载气为氮气。结果磷酸三丁酯在质量浓度2~16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73;质控样品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01.3%、100.6%,RSD分别为:1.8%、1.08%、2.51%(n=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降纤酶原液中磷酸三丁酯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袁彩君;朱天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并发口腔溃疡的护理思路构建和分析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并发口腔溃疡的正确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口腔溃疡恢复所需时间、护理前后口腔pH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头颈部肿瘤放疗并发口腔溃疡患者护理前口腔pH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上述相应护理后研究组口腔pH降低幅度、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口腔溃疡恢复所需时间则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则提示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并发口腔溃疡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可使其尽快恢复健康,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卢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足病合并脑梗死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足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足病合并脑梗死的治疗过程,建议医师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个体化的给药方案。结果临床药师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结论开展个体化的药学监护,有利于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张文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脑脓肿CT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 CT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脑脓肿的CT表现及临床,得出CT对于临床诊断疗效。结果25例首次CT检查就做出明确诊断,另4例经7~15 d后复查,诊断为脑脓肿。结论脑脓肿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是诊断脑脓肿首选方法。

    作者:高廷军;李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研究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行为改善及对疾病控制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另一组未做优质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疾病知晓度、对血压控制程度以及颅内血肿+水肿体积,通过这些检测数值来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进行优质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对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护理满意度更高、更加积极配合治疗、血压控制理想且颅内血肿+水肿体积改善令人满意,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传统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显著改善了其不良生活习惯,该方法可以作为防治与护理高血压脑出血病的有效方法而大力推行。

    作者:徐宇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外科老年患者动脉采血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外科老年患者动脉采血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脉动圈”品管圈,通过现况调查,制定目标,提出整改措施,按品管圈程序开展实施和分析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心外科老年患者动脉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动脉采血成功率由原来的74.3%提高到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品管圈活动实施及应用、品管圈成员团结协作精神、各成员专业知识学习及护患关系均有明显改善,这是本次品管圈活动所获得的无形成果。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心外科老年患者动脉采血成功率,而且还促进了品管圈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冯旭琴;崔婵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效果和并发症防治的临床分析

    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PPH术)是治疗痔疮的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具有安全、有效、肛垫组织不为破坏、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为广大患者和医师所接收和欢迎[1]。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手术指征,规范的手术操作及良好的术后护理,术后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相关并发症,尿潴留、肛门坠胀疼痛、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排便异常、恶心等较为常见。本文就笔者应用PPH手术治疗80例痔疮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观察治疗效果的同时,阐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为提高手术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谷洪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