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效果和并发症防治的临床分析

谷洪刚

关键词:吻合器, 痔, 直肠黏膜环切术
摘要: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PPH术)是治疗痔疮的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具有安全、有效、肛垫组织不为破坏、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为广大患者和医师所接收和欢迎[1]。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手术指征,规范的手术操作及良好的术后护理,术后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相关并发症,尿潴留、肛门坠胀疼痛、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排便异常、恶心等较为常见。本文就笔者应用PPH手术治疗80例痔疮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观察治疗效果的同时,阐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为提高手术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3例小儿氯氮平集体中毒的急救护理

    目的:总结小儿氯氮平集体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救处理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5日收治的3例小儿氯氮平集体中毒的临床表现,紧急救治,护理,安全转院过程。结果3例小儿均及时成功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结论仔细问诊及明确毒物,彻底洗胃,快速评估中毒的严重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转诊,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许仁艳;汤莉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辨证及治疗现状分析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临床中采用中医治疗具有显着的效果,笔者对中医辨证治疗在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总结。笔者参阅、整理了大量关于股骨头坏死的资料,总结了中医辨证治疗在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脑脓肿CT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 CT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脑脓肿的CT表现及临床,得出CT对于临床诊断疗效。结果25例首次CT检查就做出明确诊断,另4例经7~15 d后复查,诊断为脑脓肿。结论脑脓肿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是诊断脑脓肿首选方法。

    作者:高廷军;李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动脉硬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老年人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加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治疗,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国忠;付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效果和并发症防治的临床分析

    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PPH术)是治疗痔疮的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具有安全、有效、肛垫组织不为破坏、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为广大患者和医师所接收和欢迎[1]。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手术指征,规范的手术操作及良好的术后护理,术后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相关并发症,尿潴留、肛门坠胀疼痛、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排便异常、恶心等较为常见。本文就笔者应用PPH手术治疗80例痔疮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观察治疗效果的同时,阐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为提高手术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谷洪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并发口腔溃疡的护理思路构建和分析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并发口腔溃疡的正确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口腔溃疡恢复所需时间、护理前后口腔pH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头颈部肿瘤放疗并发口腔溃疡患者护理前口腔pH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上述相应护理后研究组口腔pH降低幅度、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口腔溃疡恢复所需时间则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则提示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并发口腔溃疡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可使其尽快恢复健康,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卢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扩髓交锁髓钉治疗老年股骨干萎缩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扩髓交锁髓钉治疗老年股骨干萎缩性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股骨干萎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扩髓交锁髓钉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所有老年患者骨折均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愈合时间为4~6个月,未发生主钉锁定断裂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扩髓交锁髓钉内固定可提高老年股骨干萎缩性骨折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骨愈合率高。

    作者:郭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1例三向瓣膜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回缩体内的处理及教训

    对1例三向瓣膜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回缩体内进行处理及教训总结,讨论分析事件发生相关原因,探讨居家护理健教模式、PICC外露适宜长度、发现导管异位时处理程序等,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提高带管患者PICC护理质量。

    作者:蒋瑾秀;胡健;韦素琼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

    目的:分析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盐亭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的、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皮下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4项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值(2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三酰甘油(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对照组患者FBG、2hPG、HbA1c、TG依次为(5.6±0.3)mmol/L、(9.8±1.2)mmol/L、(8.5±0.6)%、(1.1±0.2)mmol/L;观察组患者FBG、2hPG、HbA1c、TG依次为(10.6±0.9)mmol/L、(16.9±2.3)mmol/L、(10.7±0.3)%、(2.1±0.3)m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2hPG、TG、HbA1c,疗效良好。

    作者:李德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鼾症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扁桃体摘除与鼻内镜腺样体的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有效性指标水平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有效性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且总有效率94.54%比对照组76.36%高,差异均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鼾症进行扁桃体与鼻内镜腺样体的切除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曲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观察腔镜辅助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并联合化疗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此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就诊于本院的50例乳腺癌患者,经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允许之后,将5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中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常规的乳腺癌根治手术,对观察组中的乳腺癌患者采用腔镜辅助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并联合新辅助化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更为显著。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利用腔镜辅助手术的手术不仅能够缩短手术的时间,还能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量,其手术效果要比常规的乳腺癌手术效果要更明显,具有临床治疗乳腺癌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干预肿瘤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肿瘤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患者80例肿瘤内科患者,并且将这些肿瘤内科患者可以依据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两组,即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不采取护理干预方案,研究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进行观察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干预后,其患者临床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手段,可以促进患者预后,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治病疗效。

    作者:李应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降纤酶中磷酸三丁酯残留量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降纤酶原液中磷酸三丁酯残留量。方法以磷酸三丙酯作内标,采用AT-FFAP色谱柱(30 m×0.32μm×0.25 mm);气化室温度190℃;检测器温度210℃;柱温140℃;载气为氮气。结果磷酸三丁酯在质量浓度2~16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73;质控样品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01.3%、100.6%,RSD分别为:1.8%、1.08%、2.51%(n=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降纤酶原液中磷酸三丁酯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袁彩君;朱天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102例老年痴呆症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对我院10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常见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从护理角度提出对策,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凌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581例12~25岁青少年胃镜检查结果的分析

    目的:通过581例12~25岁青少年胃镜检查结果,分析青少年胃病的分布状况。方法选取山西省中医院内镜中心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接受胃镜检查的青少年胃病患者581例,其中581例成功接受了全程胃镜检查。统计受检者的性别、年龄、病变检出情况,包括检出率、类型、部位,病变部位与年龄和性别间的关系。结果581例受检者中男性316例、女性265例,年龄12~25岁,检出正常人数54例(9.4%),慢性浅表性胃炎351例(61.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2例(10.8%)。从数据中明显看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发病总人群的72.1%。随年龄增长,溃疡阳性率患者的比例增多。结论慢性胃炎是青少年人群高发的胃病,今后应重视青少年人群的饮食健康教育,从而减少胃肠病的发生。

    作者:胡江涛;王思颖;李娜;赵海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头位难产的发病原因与围生儿的关系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头位难产的发病原因与围生儿的关系及分娩方式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2例头位难产的围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92例头位难产患者,产道异常26例,是同期头位难产的13.5%,胎儿异常98例,是同期头位难产的51%,产力异常68例,是同期头位难产的35.4%。结论头位难产的发生与骨盆大小、形态、胎儿体质量、胎头位置,产力强弱密切相关。特别是胎头位置异常,常发生在第一产程末、第二产程初。故正确、及时地处理,果断地选择分娩方式,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以及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刘榴;周倩;杨勉;郝烁月;赵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患者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中增加专门护理的内容,增加居室的空气湿度,增加电话和家庭回访等手段。对比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7.9±6.2)d,复发率为27.2%,而增加专门护理内容的干预组,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时间为(10.8±4.8)d,复发率为13.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增加饮食护理,呼吸道润化,增加居室空气湿度,改善睡眠体位,进行睡前指导,对出院患者随访等专门化的护理手段,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有很大促进作用,也明显减少复发率。

    作者:高晓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普外科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舒适护理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年患者的就医率和手术率显著增加,这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阻肺等慢性疾病,各脏器的生理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逐渐减退,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来说比较低下,对疾病的反应和敏感性下降。患病有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手术的危险性高,手术后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多。做好老年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是护士的基本职责。为了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和避免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必须积极开展临床舒适护理,加强老年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

    作者:程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HPLC法测定仙桃草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仙桃草中原儿茶酸含量的方法,并对原儿茶酸含量分布情况进行探究。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150 mm×4.60 mm,5μm)、Kromasil-C18(150 mm×4.6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0∶90),检测波长为294 nm。结果原儿茶酸量在0.038~1.03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1.4%。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仙桃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华本;李晓维;潘旖;阮月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合理使用研究

    目的:帮助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参阅国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述。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合理用药原则、加强抗生素合理用药的监控制度等方面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为了患者的健康,在为其选药时,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郭桂芬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