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杉
目的:对1例A亚型血液案例极其家系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方法选取1例临床医院发现患者ABO血型正反不符送至我血站要求做血型鉴定的标本,血型为A亚型的病例及其家系行血液正反定型。结果患者与其兄长的血液ABO定型中,抗-A与抗-B不能凝聚,但抗-AB能够弱凝集。在反定型中,B细胞为强凝集型,与A亚型血液的特点相符合;患者吸收液中A c1、A c2以及A c(标)的结果为2+,放散液中的结果为3+;患者唾液血型物质试验中唾液可见受检者唾液中含有A和H血型物质,当属分泌型。结论在患者家系中,其兄长与患者均为A3亚型血。在血液鉴定过程中,只有ABO正反定型均符合才能够确定血型,避免亚型血液的漏检,危害输血的生命安全。
作者:马晓旭 刊期: 2015年第26期
随着现代科学和外科手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术器械的更新换代亦越加频繁。近年来,高频电刀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做切割、止血使用已有30年的历史,其原理和使用方法早已被人所熟悉,经多年的发展,使用功能广泛、安全得到了大大提高,本人经多年临床总结提高高频电刀使用安全性供大家分享。
作者:杨立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在剖宫产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的患者32例,观察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在剖宫产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中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止血有效31例,止血失败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有效率96.9%,均无并发症。随访未见子宫双附件出现异常,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在剖宫产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中应用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有效地保障了产妇的生育功能,达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明蕾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本文论述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也应该注重手术患者的人文关怀,掌握沟通技巧。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都要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尊重患者的权利,服务于患者。把对患者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实现手术全过程整体化护理。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将会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把我们的工作由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妊娠患者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青岛市平度市张舍卫生院收治的CIN妊娠患者200例,其中Ⅰ级100例、Ⅱ级50例、Ⅲ级50例;检测并观察各级患者孕期及产后6个月HR-HPV DNA载量的变化,对比各级患者孕期HR-HPV阳性率,产后6个月转阴率。结果①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孕期HR-HPV阳性率分别为77%、8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阳性率与CIN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779,P<0.05);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产后6个月HR-HPV转阴率分别为55%、3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转阴率与CIN病变级别呈负相关(r=0.776,P<0.05);②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孕期HR-HPV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CINⅢ级患者的HR-HPVDNA载量明显高于Ⅱ级、Ⅰ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级别CIN患者孕期HR-HPVDNA载量明显高于产后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CIN患者孕期HR-HPV感染情况及产后转归与CIN病变级别密切相关。
作者:曹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究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常规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研究组抽吸导管+PCI治疗,分析两组血栓积分(TS)、血流分级(TIMI)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TS低于对照组;研究组TIMI3级例数多于对照组;研究组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抽吸导管可显著加强AMI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祁家祥;尚晨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丹参川芎嗪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至2013年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临床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82例。临床用药组给与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联合用药组在给与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同时给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3 d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比较。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6.34%,临床用药组总有效率为76.83%,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临床用药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深入研究及临床推广。
作者:冯小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康复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在其基础上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肝功能性指标及生存质量。结果对照组ALT、TBIL的水平均高于研究组,ALB的水平低于研究组,且生存质量总评分(6.5±1.4)分显著低于研究组(9.8±1.7)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李丽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8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单纯采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等内分泌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LH和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2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马加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近期CT值变化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远期“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梗死灶近期4次CT平均值41例10 Hu以上、29例15 Hu以上、23例20 Hu以上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及5个月后SAS、3年后SF-36各维度评分。结果近期内不同CT均值间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文化程度、病情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近期梗死灶CT值降低程度越大(CT平均值越低),5个月后SAS越低(P<0.05),3年后SF-36各维度评分越高(P<0.05,P<0.01)。结论近期内CT变化不但为ACI患者治疗提供依据,而且对其焦虑的发生、发展及远期生活质量的程度进行判断。
作者:赵宏伟;李宝全;赵淑霞;胡天强;李晖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7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列为观察对象,其中手术切口没有发生感染的665例患者,定为对照组;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115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以总结普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预防对策,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并发感染与患者年龄、备皮至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引流管堵塞情况、是否患有恶性肿瘤或糖尿病、是否为多人病房等因素相关性较大,观察组和对照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预防对策,可以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晖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桂枝、白芍二者联用在中《伤寒杂病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桂芍配比功效之应用,随着病邪成因、部位以及轻重程度之区别,所体现“温、补”二法侧重有所不同。桂芍等量配比,温法为要,补法助之。桂枝用量重于白芍者,重在温法,稍显补益。白芍用量重于桂枝者,补法为重,以温助补。通过对张仲景桂芍配比与“温、补”二法之灵活应用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探究仲景遣方用药之精妙,为临床处方遣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贝贝;李春香;靳红微;陈进成;刘丽;张炜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6例头痛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得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疗程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头痛的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头痛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学的理论应用于护理干预,采用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头痛症状,其效果比常规护理更加明显,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田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针对直肠癌治疗中传统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使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间84例被诊断为直肠癌患者的数据信息。结果相比开腹组的手术时间,腹腔镜时间更长,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且术后的住院时间与排气时间较短,两组有明显的比较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中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出血小、微创,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且与开腹术一样均具有长远的生存获益,具有广阔的临床使用市场。
作者:刘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统计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日渐增高,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一大原因。据估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0万新发病例。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有超过40万患者死亡,是女性癌症死因的第6位。
作者:王敏红(综述);陈方满(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体位护理在围生期新生儿窒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共有30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病例,随机分为仰卧位护理组与俯卧位护理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干预后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接受不同体位护理的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在舒适度及心肺功能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护理对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十分重要,有必要在加强基础护理与观察的同时,对围生期窒息新生儿施以良好适宜的体位护理。
作者:刘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3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3周。对两组患者感觉症状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立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肺癌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治疗是早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肺癌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大多数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于晚期,肿瘤常多发或贴近血管,加之患者多为老年人,心肺功能差,难以手术切除,而采用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传统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近年来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也不断进步,但肺癌患者总的生存率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善。由此,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热消融作为新的肿瘤治疗手段不断运用于肺癌的治疗当中,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激光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等。本文就热消融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孟刚;李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A)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主要为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抑制,环孢素(Cs)是一种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中性环多肽混合物,作为免疫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由于其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区间存在重叠,因而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环孢素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并加强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韦金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研究消癌顺气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院诊治的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患者98例,分成两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CAF方案治疗,49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消癌顺气汤,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胸闷胀痛、食少纳呆分、TNF-α水平、IL-6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癌顺气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癌可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作者:刘军胜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