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在初发重症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的应用效果

蒋丽敏;梁琳琅;李萍

关键词:初发重症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西格列汀
摘要: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重症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于本院住院实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62例初发重症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西格列汀联合长效胰岛素组和阿卡波糖联合长效胰岛素组),西格列汀组34例,阿卡波糖组28例。结果西格列汀组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较阿卡波糖组缩短,西格列汀组的长效胰岛素的终剂量相比阿卡波糖组减少,两组相差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低血糖和上感样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重症2型糖尿病有显著优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与微波治疗宫颈炎慢性期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与微波治疗宫颈炎慢性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宫颈炎慢性期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治疗组患者采取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对照组患者采取微波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宫颈炎症复发率、治疗效果、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敏C蛋白反应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89.0%)明显高于对照组(71.2%),P<0.05,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0.61±2.21)明显高于对照组(1.61±3.48),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复发率(6.8%)明显低于对照组(26.0%),P<0.05。结论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炎慢性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伤寒杂病论》中桂芍配比与“温、补”二法灵活运用关系探讨

    桂枝、白芍二者联用在中《伤寒杂病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桂芍配比功效之应用,随着病邪成因、部位以及轻重程度之区别,所体现“温、补”二法侧重有所不同。桂芍等量配比,温法为要,补法助之。桂枝用量重于白芍者,重在温法,稍显补益。白芍用量重于桂枝者,补法为重,以温助补。通过对张仲景桂芍配比与“温、补”二法之灵活应用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探究仲景遣方用药之精妙,为临床处方遣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贝贝;李春香;靳红微;陈进成;刘丽;张炜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5S管理法在中心药房针剂医嘱调剂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5S管理法改进中心药房医嘱调剂存在的问题。方法分析我院中心药房针剂医嘱调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5S管理法进行改进。结果中心药房针剂医嘱调剂在调剂时间、出错率及损耗率上都较改善前明显降低。结论中心药房针剂医嘱调配5S管理法才能降低调剂差错、提高调剂效率及降低药品损耗。

    作者:曹寅;吴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妊娠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妊娠患者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青岛市平度市张舍卫生院收治的CIN妊娠患者200例,其中Ⅰ级100例、Ⅱ级50例、Ⅲ级50例;检测并观察各级患者孕期及产后6个月HR-HPV DNA载量的变化,对比各级患者孕期HR-HPV阳性率,产后6个月转阴率。结果①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孕期HR-HPV阳性率分别为77%、8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阳性率与CIN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779,P<0.05);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产后6个月HR-HPV转阴率分别为55%、3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转阴率与CIN病变级别呈负相关(r=0.776,P<0.05);②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孕期HR-HPV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CINⅢ级患者的HR-HPVDNA载量明显高于Ⅱ级、Ⅰ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级别CIN患者孕期HR-HPVDNA载量明显高于产后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CIN患者孕期HR-HPV感染情况及产后转归与CIN病变级别密切相关。

    作者:曹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儿童单眼先天性黄斑缺损1例

    先天性黄斑缺损是少见的先天性眼底异常,报道1例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0岁。自幼左眼视力差,来我院就诊。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相关眼病史,其母否认孕期感染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未见指趾发育畸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屈光检查:右眼-0.75DS/0.50DC×175°;左眼-0.50DS/0.50DC×175°。矫正屈光度数,视力不提高。眼位:角膜映光:正位。眼球运动各方向自如。无明显眼球震颤。裂隙灯:双眼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闪(-)。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双眼视乳头呈近圆形,橘红色,边界清, C/D=0.3,A∶V=2∶3,视网膜动静脉比例走形基本正常,视网膜呈轻度豹纹状眼底改变,未见明显水肿,出血及渗出。右眼黄斑区发育正常,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亮。左眼黄斑区可见一约2 DD大小缺损区,呈横椭圆形,病变边界清晰,中间可见灰白色巩膜组织,杂有少量灰白色色素分布,缺损区脉络膜毛细血管缺失。其他眼底及视网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图1)。OCT:患者复方托品卡胺散瞳后用ZEISS3000型OCT仪进行OCT检查。黄斑缺损区视网膜脉络膜组织随巩膜组织局限性的向外凹陷。凹陷区域内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缺损,凹陷底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反射不均匀(图2)。诊断:左眼先天性黄斑缺损。

    作者:兰芳;朱东;郭春娜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在初发重症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重症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于本院住院实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62例初发重症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西格列汀联合长效胰岛素组和阿卡波糖联合长效胰岛素组),西格列汀组34例,阿卡波糖组28例。结果西格列汀组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较阿卡波糖组缩短,西格列汀组的长效胰岛素的终剂量相比阿卡波糖组减少,两组相差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低血糖和上感样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重症2型糖尿病有显著优势。

    作者:蒋丽敏;梁琳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4例,采用术前准备,健康宣讲等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而实验组234例则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对干预前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中,超过70分的有222例,占比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3例,占比6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满意103例,非常满意为115例,总满意度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98例,非常满意76例,总满意度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疗效,且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马晶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误诊为肺部感染的狼疮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1?病例资料患者为20岁女孩,因受凉后发热、咳嗽5 d就诊。体温高39.5℃,无寒战,服用退热药可退,但易反复。咳嗽,咳白色黏痰,偶带血丝。在社区应用头孢哌酮钠3d无效。查体:口腔黏膜可见数个溃疡。颈部双侧可以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质硬,界清,无触痛,移动良好。双肺可以闻及湿啰音。心脏及腹部无异常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3.4×109/L,Hb 90 g/L,Plt 115×109/L。CRP 20 mg/L。肺部CT示:双肺炎症,提示感染可能大。给予加用左氧氟沙星0.5 g ivdrip(静脉滴注)qd(每天1次),患者仍每日发热,并且感憋气,近两天来憋气明显加重,吸氧5 L/min血氧饱和度90%,即转上级医院处理。转上级医院后行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61 mm Hg,二氧化碳分压30 mm Hg;血沉120 mm/h;EBV抗体(-);CMV(-);真菌G实验(-);结核TBspot淋巴细胞(-);ANA 1∶3200(+),均质型;dsDNA(+);补体C3、C4下降;24 h尿蛋白0.1 g,痰培养未回报。胸部CT:肺部炎症,感染可能性大(图1);颈部淋巴结B超:多发淋巴结肿大,皮髓质清,反应性增生可能性大。请风湿科会诊考虑:SLE(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肺炎,呼吸衰竭。给予甲强龙500 mg ivdrip qd×3 d,丙种球蛋白10 g ivdrip qd×3 d。冲击结束后改为甲强龙40 mg ivdrip qd,环磷酰胺0.2 g ivdrip qod。患者胸闷憋气好转,查体:双肺未闻及湿啰音。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85 mm Hg,动脉血CO2分压35 mm Hg;血沉90 mm Hg,CRP 8.9 mg/L。痰培养一周回报未见细菌生长。2周后肺CT示炎症吸收(图2)。4周后肺部CT示炎症明显吸收(图3)。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8.2×109/L,Hb 110g/L,Plt 120×109/L;血沉45 mm/h;CRP 3.8 mg/L。激素改为强的松40 mg qd,环磷酰胺0.2 g ivdrip qod,好转出院。

    作者:许朝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用于不同临床分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用于不同临床分型的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以来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临床分型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60例患者进行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有2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清宫术;有14例患者进行清宫术结合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子宫修补术的患者20例;有4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60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而且手术中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临床分型,采取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能有效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史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干预组患儿的肺部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8、3.84、5.24, P<0.05)。干预组患儿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心肌损害、肝脏损害、过敏性紫癜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9,P<0.05)。结论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取全面、综合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桂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中药阿胶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

    目的:对中药阿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极其药理作用展开具体的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2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甲乙两组,每组41例,均被给予常规化疗,而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被给予中药阿胶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乙组患者在治疗后外周血细胞数的上升程度要显著优于甲组患者,且总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甲组,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在化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药阿胶治疗,将能大大改善患者因化疗而诱发的外周血PLT减少症,并刺激血小板的再生功能,提升患者骨髓外的造血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杨继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常规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研究组抽吸导管+PCI治疗,分析两组血栓积分(TS)、血流分级(TIMI)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TS低于对照组;研究组TIMI3级例数多于对照组;研究组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抽吸导管可显著加强AMI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祁家祥;尚晨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TCD在急性脑梗死分类和病因探讨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TCD诊断在脑梗死分类及病因研究中的价值。方法本组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2013年7月至11月间完成TCD检查的80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0例患者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有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有560例;头晕、头痛为主诉的有240例。运用TCD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血管狭窄的有254例,其中单纯颅内血管狭窄的有165例,结合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内动脉发出眼动脉之前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有26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的有9例。后经CTA或MRA验证的有87例,均与TCD诊断相符合。结论对于脑血管病患者,TCD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TCD的开展为脑供血动脉狭窄的发现提供了便捷的检查通道。

    作者:陈海;奚琪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讨论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是35例,观察组是2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的特点,分析出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及动脉和相关动脉的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在Ⅰ导联ST段压低或水平;Ⅰ、aVL导联ST段同时压低以及ST段抬高水平Ⅲ>Ⅱ导联方面都比观察组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组在Ⅰ导联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水平Ⅲ<Ⅱ导联方面比对照组具有明显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心电图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和相关的血管检查中都有十分高的临床价值,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志红;尚伟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替莫唑胺应用于脑转移瘤的研究进展

    脑转移性肿瘤是成人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治疗手段有限,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放射治疗为主。替莫唑胺是新一代的烷化剂,具有透过血脑屏障起到抗肿瘤的作用,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近年来尝试在脑转移性肿瘤上使用替莫唑胺治疗亦得到肯定疗效,替莫唑胺与其他化疗药物或放疗联合可能有助于控制肿瘤,使患者得到生存获益。本文就国内外使用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的现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韦燕(综述);赵善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IUD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应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方式对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经后及经间期放置宫内节育器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留置节育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下腹坠痛症状缓解时间和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节育器留置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方式对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兵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治疗

    目的:了解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血液内科就诊的风湿免疫病患者37例,对患者进行血常规、病理及骨髓涂片等检查,均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并依据患者不同情况,对治疗进行调整,记录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不同治疗,贫血患者中症状减轻12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症状减轻9例,均未出现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白细胞减少患者中症状减轻11例,出现感染2例,死亡1例。结论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三种类型,治疗的基础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同时开展骨髓病理和免疫病理方面的检查十分重要。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780例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7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列为观察对象,其中手术切口没有发生感染的665例患者,定为对照组;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115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以总结普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预防对策,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并发感染与患者年龄、备皮至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引流管堵塞情况、是否患有恶性肿瘤或糖尿病、是否为多人病房等因素相关性较大,观察组和对照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预防对策,可以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晖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康复效果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康复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在其基础上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肝功能性指标及生存质量。结果对照组ALT、TBIL的水平均高于研究组,ALB的水平低于研究组,且生存质量总评分(6.5±1.4)分显著低于研究组(9.8±1.7)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李丽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胰腺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与分析健康教育对胰腺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胰腺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模式进行为期3个月时间的护理,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96.7%,而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76.9%,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100.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80.8%,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背景下,其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护理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为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治疗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华东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