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目的:探讨近期CT值变化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远期“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梗死灶近期4次CT平均值41例10 Hu以上、29例15 Hu以上、23例20 Hu以上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及5个月后SAS、3年后SF-36各维度评分。结果近期内不同CT均值间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文化程度、病情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近期梗死灶CT值降低程度越大(CT平均值越低),5个月后SAS越低(P<0.05),3年后SF-36各维度评分越高(P<0.05,P<0.01)。结论近期内CT变化不但为ACI患者治疗提供依据,而且对其焦虑的发生、发展及远期生活质量的程度进行判断。
作者:赵宏伟;李宝全;赵淑霞;胡天强;李晖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对1例A亚型血液案例极其家系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方法选取1例临床医院发现患者ABO血型正反不符送至我血站要求做血型鉴定的标本,血型为A亚型的病例及其家系行血液正反定型。结果患者与其兄长的血液ABO定型中,抗-A与抗-B不能凝聚,但抗-AB能够弱凝集。在反定型中,B细胞为强凝集型,与A亚型血液的特点相符合;患者吸收液中A c1、A c2以及A c(标)的结果为2+,放散液中的结果为3+;患者唾液血型物质试验中唾液可见受检者唾液中含有A和H血型物质,当属分泌型。结论在患者家系中,其兄长与患者均为A3亚型血。在血液鉴定过程中,只有ABO正反定型均符合才能够确定血型,避免亚型血液的漏检,危害输血的生命安全。
作者:马晓旭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2020年消除麻疹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目标,但全球麻疹发病率自2010年后不再呈现平稳的下降趋势。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麻疹的发病特点,制定有效的麻疹预防措施,为早日消灭麻疹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方法对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整理,进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2014年麻疹发病明显高于往年,病例以散发为主伴局部暴发。年龄7个月~49岁,呈现春季多发。多数病例有典型的监床症状。95%采血,麻疹IgM抗体均为阳性。结论加强基层疫情监测工作,强化麻疹疫苗的接种,及时有效处理暴发疫情,加强健康教育在麻疹防控中的作用,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防制有效手段和措施。
作者:裴阿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在剖宫产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的患者32例,观察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在剖宫产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中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止血有效31例,止血失败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有效率96.9%,均无并发症。随访未见子宫双附件出现异常,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在剖宫产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中应用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有效地保障了产妇的生育功能,达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明蕾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在如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医院要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到增强科教管理观念对医院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完善的科教管理模式以及薄弱的科教管理力度,都会对促进医院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对如何增强医院的科教管理力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研究其对促进医院发展的影响作用,以期能为同行业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作者:宋美昕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讨论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是35例,观察组是2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的特点,分析出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及动脉和相关动脉的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在Ⅰ导联ST段压低或水平;Ⅰ、aVL导联ST段同时压低以及ST段抬高水平Ⅲ>Ⅱ导联方面都比观察组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组在Ⅰ导联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水平Ⅲ<Ⅱ导联方面比对照组具有明显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心电图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和相关的血管检查中都有十分高的临床价值,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志红;尚伟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健康教育对胰腺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胰腺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模式进行为期3个月时间的护理,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96.7%,而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76.9%,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100.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80.8%,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背景下,其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护理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为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治疗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华东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中医思想在诊治麻疹过程中已凝练出宝贵的智慧结晶,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在西医治疗重症麻疹及其并发症过程中介入中医疗法,优势明显疗效确切。本文从麻疹的病因病机、运气理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宝贵理论指导。
作者:王卫;张明香;颜迎春;田霞;闫玉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比较分析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与微波治疗宫颈炎慢性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宫颈炎慢性期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治疗组患者采取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对照组患者采取微波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宫颈炎症复发率、治疗效果、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敏C蛋白反应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89.0%)明显高于对照组(71.2%),P<0.05,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0.61±2.21)明显高于对照组(1.61±3.48),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复发率(6.8%)明显低于对照组(26.0%),P<0.05。结论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炎慢性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对比X线与螺旋CT平扫在肩关节脱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肩关节脱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1 d内进行X线及螺旋CT平扫,患者取仰卧中立位或轻度外旋位,根据X线及CT影像结果进行诊断并比较。结果8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中,X线确诊52例,其余病例因不能进行特殊体位摄影及征象不典型而无法确诊。螺旋CT确诊75例,CT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检出肩关节间隙增大表现72例,半月影消失表现68例,锁骨远端高于肩缝45例,锁骨上缘与肩缝外上缘自然弧线不连续者10例,螺旋CT与X线对肩关节脱位具体病情检出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X线平片检查肩关节脱位具有快速、简单、经济的优势,但其检出率难以保证,并且易受拍摄体位限制,螺旋CT对肩关节脱位检出率较高,可作为肩关节脱位的首选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徐海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了解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血液内科就诊的风湿免疫病患者37例,对患者进行血常规、病理及骨髓涂片等检查,均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并依据患者不同情况,对治疗进行调整,记录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不同治疗,贫血患者中症状减轻12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症状减轻9例,均未出现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白细胞减少患者中症状减轻11例,出现感染2例,死亡1例。结论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三种类型,治疗的基础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同时开展骨髓病理和免疫病理方面的检查十分重要。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增加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增加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有推广价值。
作者:祝孔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对应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方式对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经后及经间期放置宫内节育器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留置节育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下腹坠痛症状缓解时间和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节育器留置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方式对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兵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妊娠患者高危型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青岛市平度市张舍卫生院收治的CIN妊娠患者200例,其中Ⅰ级100例、Ⅱ级50例、Ⅲ级50例;检测并观察各级患者孕期及产后6个月HR-HPV DNA载量的变化,对比各级患者孕期HR-HPV阳性率,产后6个月转阴率。结果①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孕期HR-HPV阳性率分别为77%、8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阳性率与CIN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779,P<0.05);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产后6个月HR-HPV转阴率分别为55%、3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转阴率与CIN病变级别呈负相关(r=0.776,P<0.05);②CIN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孕期HR-HPV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CINⅢ级患者的HR-HPVDNA载量明显高于Ⅱ级、Ⅰ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级别CIN患者孕期HR-HPVDNA载量明显高于产后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CIN患者孕期HR-HPV感染情况及产后转归与CIN病变级别密切相关。
作者:曹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与CT影像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82例,比较两组①盘黄韧带间隙、侧隐窝上口宽度及突出节段;②髓核密度、髓核情况、髓核压迫硬囊膜方式、Chmorl结节和经骨有无突出。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盘黄韧带间隙、侧隐窝上口宽度及突出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髓核密度、髓核情况、髓核压迫硬囊膜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Chmorl结节和经骨突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与临床症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CT某些指标可较好反应患者受累情况。
作者:刘华娟;袁书堂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针对直肠癌治疗中传统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使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间84例被诊断为直肠癌患者的数据信息。结果相比开腹组的手术时间,腹腔镜时间更长,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且术后的住院时间与排气时间较短,两组有明显的比较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中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出血小、微创,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且与开腹术一样均具有长远的生存获益,具有广阔的临床使用市场。
作者:刘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干预组患儿的肺部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8、3.84、5.24, P<0.05)。干预组患儿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心肌损害、肝脏损害、过敏性紫癜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9,P<0.05)。结论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取全面、综合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桂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脑转移性肿瘤是成人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治疗手段有限,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放射治疗为主。替莫唑胺是新一代的烷化剂,具有透过血脑屏障起到抗肿瘤的作用,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近年来尝试在脑转移性肿瘤上使用替莫唑胺治疗亦得到肯定疗效,替莫唑胺与其他化疗药物或放疗联合可能有助于控制肿瘤,使患者得到生存获益。本文就国内外使用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的现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韦燕(综述);赵善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A)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主要为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抑制,环孢素(Cs)是一种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中性环多肽混合物,作为免疫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由于其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区间存在重叠,因而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环孢素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并加强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韦金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实施环磷酰胺结合VAD方案的临床实施可行性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实施治疗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VAD治疗,40例研究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上环磷酰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环磷酰胺结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志东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