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80例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晖

关键词:普外科, 手术切口, 感染因素,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7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列为观察对象,其中手术切口没有发生感染的665例患者,定为对照组;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115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以总结普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预防对策,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并发感染与患者年龄、备皮至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引流管堵塞情况、是否患有恶性肿瘤或糖尿病、是否为多人病房等因素相关性较大,观察组和对照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预防对策,可以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针对直肠癌治疗中传统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使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间84例被诊断为直肠癌患者的数据信息。结果相比开腹组的手术时间,腹腔镜时间更长,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且术后的住院时间与排气时间较短,两组有明显的比较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中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出血小、微创,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且与开腹术一样均具有长远的生存获益,具有广阔的临床使用市场。

    作者:刘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产科大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中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穿刺部位血肿2例,发热3例,伤口感染1例,恶心呕吐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对照组中有1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穿刺部位血肿4例,发热6例,伤口感染2例,恶心呕吐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9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倩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在初发重症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重症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于本院住院实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62例初发重症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西格列汀联合长效胰岛素组和阿卡波糖联合长效胰岛素组),西格列汀组34例,阿卡波糖组28例。结果西格列汀组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较阿卡波糖组缩短,西格列汀组的长效胰岛素的终剂量相比阿卡波糖组减少,两组相差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低血糖和上感样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重症2型糖尿病有显著优势。

    作者:蒋丽敏;梁琳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儿科护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措施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儿科护士职业的危险因素,促进做好自我防护。方法统计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儿科护士出现损害的种类,以及自我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15名护士受到物理性、化学性、血液、心理压力、暴力伤害等不同程度损害,通过组织学习提高工作积极性,参加各式活动减少心理压力,自身防护职业感染率降低。结论领导、社会通过了解儿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创造有利的环境,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加强护士自身风险意识,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能力,减少儿科护士职业危害。

    作者:张颖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中医理论辨证施治麻疹的相关研究刍议

    中医思想在诊治麻疹过程中已凝练出宝贵的智慧结晶,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在西医治疗重症麻疹及其并发症过程中介入中医疗法,优势明显疗效确切。本文从麻疹的病因病机、运气理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宝贵理论指导。

    作者:王卫;张明香;颜迎春;田霞;闫玉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中药阿胶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

    目的:对中药阿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极其药理作用展开具体的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2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甲乙两组,每组41例,均被给予常规化疗,而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被给予中药阿胶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乙组患者在治疗后外周血细胞数的上升程度要显著优于甲组患者,且总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甲组,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在化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药阿胶治疗,将能大大改善患者因化疗而诱发的外周血PLT减少症,并刺激血小板的再生功能,提升患者骨髓外的造血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杨继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4例,采用术前准备,健康宣讲等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而实验组234例则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对干预前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中,超过70分的有222例,占比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3例,占比6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满意103例,非常满意为115例,总满意度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98例,非常满意76例,总满意度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疗效,且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马晶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5S管理法在中心药房针剂医嘱调剂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5S管理法改进中心药房医嘱调剂存在的问题。方法分析我院中心药房针剂医嘱调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5S管理法进行改进。结果中心药房针剂医嘱调剂在调剂时间、出错率及损耗率上都较改善前明显降低。结论中心药房针剂医嘱调配5S管理法才能降低调剂差错、提高调剂效率及降低药品损耗。

    作者:曹寅;吴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浅谈医院中成药存在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

    目的:分析医院中成药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药品质量。方法通过分析2012年,2013年度我院中成药的不合格药品记录。结果医院中成药存在的问题有:药瓶破损,胶囊破碎,颗粒结块等。结论有效的措施可提高药鼎出售时的质量,可解决不良药品流入患者手中的问题,保证药品的质量是医院药房的根本。

    作者:杨劲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肝郁气滞型乳腺癌行消癌顺气汤加减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消癌顺气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院诊治的肝郁气滞型乳腺癌患者98例,分成两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CAF方案治疗,49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消癌顺气汤,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胸闷胀痛、食少纳呆分、TNF-α水平、IL-6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癌顺气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癌可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作者:刘军胜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高频电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和外科手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术器械的更新换代亦越加频繁。近年来,高频电刀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做切割、止血使用已有30年的历史,其原理和使用方法早已被人所熟悉,经多年的发展,使用功能广泛、安全得到了大大提高,本人经多年临床总结提高高频电刀使用安全性供大家分享。

    作者:杨立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7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抑郁剂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奥氮平,8周一个疗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后的第2、4、6、8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判定治疗效果,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1.28%、28.21%,观察组疗效强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好,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权英丽;付丽双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调补心肾对男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干预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方对老年男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血浆脑钠素(BNP)、睾酮(T)、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探讨调补心肾法治疗男性MC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老年男性MCI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益气补肾活血方口服。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6.67%,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β、BNP下降,E2、T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方治疗男性MCI疗效可靠,可使患者血清Aβ、BNP水平降低、E2、T水平升高。

    作者:马琳;项颗;孙莉;周建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分析比较X线和螺旋CT平扫对肩关节脱位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比X线与螺旋CT平扫在肩关节脱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肩关节脱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1 d内进行X线及螺旋CT平扫,患者取仰卧中立位或轻度外旋位,根据X线及CT影像结果进行诊断并比较。结果8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中,X线确诊52例,其余病例因不能进行特殊体位摄影及征象不典型而无法确诊。螺旋CT确诊75例,CT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检出肩关节间隙增大表现72例,半月影消失表现68例,锁骨远端高于肩缝45例,锁骨上缘与肩缝外上缘自然弧线不连续者10例,螺旋CT与X线对肩关节脱位具体病情检出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X线平片检查肩关节脱位具有快速、简单、经济的优势,但其检出率难以保证,并且易受拍摄体位限制,螺旋CT对肩关节脱位检出率较高,可作为肩关节脱位的首选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徐海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儿童单眼先天性黄斑缺损1例

    先天性黄斑缺损是少见的先天性眼底异常,报道1例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0岁。自幼左眼视力差,来我院就诊。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相关眼病史,其母否认孕期感染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未见指趾发育畸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屈光检查:右眼-0.75DS/0.50DC×175°;左眼-0.50DS/0.50DC×175°。矫正屈光度数,视力不提高。眼位:角膜映光:正位。眼球运动各方向自如。无明显眼球震颤。裂隙灯:双眼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闪(-)。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双眼视乳头呈近圆形,橘红色,边界清, C/D=0.3,A∶V=2∶3,视网膜动静脉比例走形基本正常,视网膜呈轻度豹纹状眼底改变,未见明显水肿,出血及渗出。右眼黄斑区发育正常,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亮。左眼黄斑区可见一约2 DD大小缺损区,呈横椭圆形,病变边界清晰,中间可见灰白色巩膜组织,杂有少量灰白色色素分布,缺损区脉络膜毛细血管缺失。其他眼底及视网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图1)。OCT:患者复方托品卡胺散瞳后用ZEISS3000型OCT仪进行OCT检查。黄斑缺损区视网膜脉络膜组织随巩膜组织局限性的向外凹陷。凹陷区域内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缺损,凹陷底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反射不均匀(图2)。诊断:左眼先天性黄斑缺损。

    作者:兰芳;朱东;郭春娜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加强科教管理力度对促进医院发展的影响研究

    在如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医院要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到增强科教管理观念对医院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完善的科教管理模式以及薄弱的科教管理力度,都会对促进医院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对如何增强医院的科教管理力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研究其对促进医院发展的影响作用,以期能为同行业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作者:宋美昕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TCD在急性脑梗死分类和病因探讨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TCD诊断在脑梗死分类及病因研究中的价值。方法本组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2013年7月至11月间完成TCD检查的80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0例患者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有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有560例;头晕、头痛为主诉的有240例。运用TCD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血管狭窄的有254例,其中单纯颅内血管狭窄的有165例,结合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内动脉发出眼动脉之前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有26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的有9例。后经CTA或MRA验证的有87例,均与TCD诊断相符合。结论对于脑血管病患者,TCD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TCD的开展为脑供血动脉狭窄的发现提供了便捷的检查通道。

    作者:陈海;奚琪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三维超声C平面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及分型中应用三维超声C平面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二维超声疑为子宫畸形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皆采取三维超声C平面成像诊断,将二维超声、三维超声C平面诊断结果同宫腔镜和(或)腹腔镜诊断对比分析。结果三维超声诊断结果与宫腔镜和(或)腹腔镜结果完全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00%,而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仅为60.00%;三维超声C平面诊断分型可知,为常见的为不全中隔子宫、完全中隔子宫及弓形子宫。结论先天性子宫畸形采取三维超声C平面诊断及分型有很高的临床价值,结果基本与宫腔镜和(或)腹腔镜诊断结果一致,相较于二维超声诊断效果更佳,值得借鉴。

    作者:刘海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中药熏蒸并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物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治疗组4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中药熏蒸与超短波相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超短波治疗,2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7 d,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5%,对照组总有效率8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这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物理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可行的,达到了提高康复治疗的目的。

    作者:孙艳春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探讨经右胸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对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

    目的:探讨经右胸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经右胸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FEV1、FEV1/FVC、PEF水平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右胸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疗效显著,并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患者康复速度快,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谢保东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