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型巩膜切口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眼内异物中的应用

覃旭方;杨新怀;全婵娟;聂鑫;袁建梅;黄勤

关键词:手术切口, 玻璃体切除术, 复杂眼内异物
摘要:目的:探讨眼内复杂异物患者行玻离体切割术联合不同手术切口异物取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54例单眼复杂异物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玻离体切割术联合眼内异物摘除术,观察组患者选择“L”扩大巩膜切口,对照组选择常规切口。结果54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取出,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平均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眼内复杂异物患者行异物取出术中选择“L”型扩大巩膜切口能够取得与常规切口相近的手术效果,有效提高术后视力恢复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安全性未明显变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实施手术治疗的7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园;曹雅俊;田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据统计,脑卒中是在世界范围造成居民死亡的原因中排第三位,也是造成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1]。缺血性脑卒中带来的经济负担在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快速增长[2],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高脂血症、吸烟与饮酒、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肥胖、血脂异常、缺乏合理运动、血小板凝集性高、膳食营养素缺乏、促凝危险因素、食盐摄入量高、口服避孕药、季节与气候、心血管疾病等[3]。但在临床上,笔者发现这些危险因素不能解释所有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是造成缺血性卒中的病理基础,现在越来越多研究证实慢性感染在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生过程期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引起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幽门螺杆菌、肺炎衣原体、巨细胞病毒等。本文就针对近年来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的国内外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丛博;迟海涛;白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目的:阐述预防妇科中需做盆腔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对策。方法在围手术期中,为了预防妇科中需做盆腔手术的241例患者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在护理时,将这250例妇科患者随机分组:妇科组和调查组。对妇科组的125例妇科病进行体系化护理,对调查组的125例妇科患者进行平常化的护理。之后,统计围手术期中调查组的妇科患者的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人数,统计围手术期中妇科组的妇科患者的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人数。将调查组的统计结果与妇科组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探讨出佳的防范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对策。结果妇科组结果好于调查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体系化的护理能高效地预防妇科中需做盆腔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状况,因此应注重对体系化护理的实施。

    作者: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应用血清β-HCG 测定结合 B 超检查进行早期确诊的,未发生破裂或流产的异位妊娠患者94例,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47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照组47例患者单纯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即妊娠包块消失的时间、血β-HCG 下降至正常的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妊娠包块消失的时间、血β-HCG 下降至正常的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等情况。结论对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主要以血清β-HCG 测定结合 B 超检查确诊,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异位妊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 CT 征象,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搜集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例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 CT 表现:①病变呈多形态广基底贴于胸膜,伴局限性胸膜粘连增厚,无胸水及钙化征象;②密度均匀或不均匀;③病灶边缘粗长毛刺;④病变周围密度较淡的模糊斑片状影,位于非胸膜侧。结论对肺部病灶形态、边缘、密度、病灶周围及胸膜改变的综合分析,能提高对本病的正确诊断率,并能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瘤作出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孔凡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晚期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而上消化道出血是本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突然大量的呕血和黑便,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高[1]。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均会有门脉增宽的表现。我们发现对于肝硬化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指导,可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9年~2011年某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掌握血液报废原因,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收集2009年~2011年本站血液初筛、血液报废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初筛共淘汰2889人次,其中 ALT 淘汰1686人次,占58.36%,脂肪血淘汰774人次,占26.79%。三年共检测标本25117人次,不合格率为3.33%,其中 ALT 排在第一,占2.16%。三年全血和红细胞报废为3.66%,其中 ALT 报废占2.33%,是导致血液检验报废的主要原因。另外,三年制备血浆报废为3.92%,其中脂肪血浆报废占0.60%,是非检测因素引起血浆报废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执行《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做好献血前的宣传、征询、体检、初筛,建立自愿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等措施,是降低血液报废的主要手段。

    作者:吴爱霞;于俐丽;张剑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脏破裂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肝脏破裂患者120例,搜集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100%。结论对于外伤性肝脏破裂,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抢救患者的关键因素,依据患者的临床轻重,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作者:梁连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发作性的喘息、胸闷、气急或咳嗽为主要症状,其发病有很多诱发因素,而且诱因比较常见,患者在生活中常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支气管哮喘的家庭护理指导,进而减少或避免哮喘的发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家庭护理主要是指对患者生活起居、饮食、用药、锻炼和预防、治疗等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和皮肤黏膜的变化,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预测,防止疾病的发作和进展。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97例盆腔脓肿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收治97例手术确诊的盆腔脓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输卵管卵巢脓肿26例(26.8%),盆腔脓肿7例(7.2%),单纯卵巢脓肿14例(14.4%),输卵管积脓50例(51.6%)。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不规则胀痛或腰骶部疼痛,发热,贫血以及白细胞升高;下腹触诊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严重者有腹膜炎体征;妇科检查宫体及附件区压痛,均在盆腔一侧或双侧触及质韧囊性包块并有触痛;妇科 B 超提示盆腔包块。结论盆腔脓肿多发生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生育期妇女,产褥期及近期宫腔造作史,宫内放置节育器为盆腔脓肿主要诱因;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可能是炎症发生、发展,终导致脓肿的内在因素;详细追问病史配合超声影响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疾病早期可采用抗生素保守治疗。

    作者:吕晨阳;赵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七总皂苷抑制毒胡萝卜素诱导Bip/GRP78和caspase-12的表达

    目的:探索三七总皂苷在内质网(ER)应激条件下的细胞保护作用,分析三七总皂苷的抗肝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毒胡萝卜素(TG)诱导人类肝脏来源的细胞株 Huh7细胞形成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设置空白对照,三七总皂苷,毒胡萝卜素,及三七总皂苷加毒胡萝卜素不同处理细胞,加入细胞培养 TG 浓度5μmol/L,三七总皂苷浓度150μmol/L,培养24 h。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免疫印记法检测 Bip/GRP78和 pro caspase-12,细胞 caspase-3/7活性分析。结果毒胡萝卜素处理细胞染色质固缩,向外周聚集,周边化。形成很多颗粒物质。大量细胞核破裂形成碎片,核解体。三七总皂苷共同处理的细胞改善了细胞器的完整性,减少形态学改变,DAPI 染色颗粒物质减少了45%。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三七总皂苷处理减少了2.5倍毒胡萝卜素引起的细胞凋亡。三七总皂苷减少 TG 诱导内质网应激标志物 Bip/GRP78产生,降低 pro caspase-12向 caspase-12转化。减少 caspase-3/7活性50%。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对抗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三七总皂苷的抗凋亡作用的机制与稳定内质网内环境,抵消 TG-诱导的内质网应激 Bip/GRP78产生,降低 pro caspase-12向 caspase-12转化有关。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三七总皂苷对内质网应激相关的肝脏疾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作者:余晶;邱华;龙福立;石清兰;陈月桥;毛德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硝本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硝本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高血压老年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给予硝本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记录用药后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效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有效率为7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出现低血压3例,外周水肿2例,对照组低血压2例,外周水肿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本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硝苯地平,降压较好且稳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戴景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窄谱UVB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窄谱 UVB 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确诊的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患者共85例为研究对象,对窄谱 UVB 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5例患者设为治疗组,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窄谱 UVB 治疗;另随机选取85例确诊为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患者为对照组,仅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进行治疗。于治疗40 d 后对疗效进行判定,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窄谱 UVB 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吉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初探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现代医学已经对哮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GINA为哮喘制定了详细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并在世界范围内不遗余力的推广。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基于GINA方案的哮喘治疗手段,能够解决一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的目标。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患者,根据GINA方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故我们在GINA方案治疗基础上,针对一些西医治疗后哮喘症状仍然不能控制的患者,开展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哮喘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对其中一部分自血穴位注射的哮喘患者进行了肺功能和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对照,初步结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俊雄;张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机械通风在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目的:对机械通气护理所存在的弊端进行探讨,寻找解决的方法,提升机械通气护理的质量。方法2009年至2012年期间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于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寻找解决的方法。结果机械通气护理的问题涉及了操作的规范化、护理的人性化以及技术水平等等问题,需要进行加强工作管理来实现这些问题的解决。结论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强化护理的培训以及管理,提升机械通气护理的质量。

    作者:李姣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儿科进行静脉输液的88例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依从性及家长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依从性及家长满意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依从性及家长满意率,故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对小儿的心理护理。

    作者:郝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甲硝唑缓释片处方优化研究

    目的:优化甲硝唑缓释片的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体外累积释放度为指标,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规格、HPMC 和乳糖的用量为考察因素,筛选甲硝唑缓释片的佳处方。结果佳处方为 HPMC 的规格为 K4M、HPMC 20%、乳糖10%;优化后所制制剂可持续释药12 h。结论甲硝唑缓释片处方合理,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作者:揭晶;李霞;姚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痰热清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组)30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法加痰热清组)30例,然后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 FPS-2R 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 FPS-2R 评分分别好于对照组,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痰热清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临床疗效较好,对于提升临床效果及改善患儿不适感均有极佳的临床作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手术室临床带教的实践

    用护理程序指导工作是临床常用的护理工作方法,对提高护理质量功不可没。为提高手术室护理带教的教学质量,我们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手术室整个带教过程中,首先进行评估,了解护士实习生的基本情况,然后制定实习计划,并进行有效落实,后进行评价,以上过程发挥了护理程序的科学性,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护生出科考试成绩优良率由此前的86.87%提高到96.68%,因此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手术室临床带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推广使用,并将大大提升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淑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ACS患者血栓前体蛋白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血栓前体蛋白检测以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症状随机分为 AMI 组(急性心肌梗死,30例)和UAP 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7例),采用 ELISA 法对患者胸痛发作6、24 h 内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TPP)、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其体内肌钙蛋白 T(cT-nT)含量进行测定,并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0例),对三组患者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胸痛发作6 h 内患者血清内 TPP 含量及胸痛发作24 h 内 CK、CK-MB、cT-nT 含量,AMI 组患者含量显著高于 UA 组、健康对照组,且与之差异性显著(P <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胸痛发作6 h 内 CK、CK-MB、cT-nT 及胸痛发作24 h 内其血清内 TPP 含量三组间差异性不显著(P >0.05)。结论血栓前体蛋白(TPP)可作为 ACS 早期诊断敏感性极高的标志物,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