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勇;谢红
目的:观察低血糖症常见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以低血糖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住院抢救治疗,痊愈出院的98例,4例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死亡5例。结论糖尿病低血糖是临床上为常见的病因,多发生于老年人,临床表现可极不典型,易被误诊或漏诊。及时早期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尤为重要。同时要加强预防措施,减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王玲;张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的儿科使用抗生素的现实情况,探讨儿童抗生素用药的安全,加强抗生素用药的管理。方法统计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儿科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抗生素的种类、用药量、用药的途径以及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由于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儿童出现不良反应及抗药性等现象,儿科治疗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造成儿科用药疗程不足。结论要规范管理儿科抗生素用药,加大用药安全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儿科抗生素用药水平。
作者:郭静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人次季节变化规律。方法利用门诊工作月报表,采用时间序列季节指数分析法,对我院2006年~2010年的门诊量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量随季节变动出现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变化。每年7、8月份为高峰期,1、2月份为低谷期,季节方面以第3季度为峰顶,第1季度为谷底。结论根据门诊量季节变化规律,为合理有效利用医院医疗资源,科学制定医疗工作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周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术后以静脉自控镇痛进行干预,观察组术后则以硬膜外自控镇痛干预,然后将两组术前与术后12、24 h 的血清 Ang-Ⅱ、ALD 及 Cor 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 h 的血清 Ang-Ⅱ、ALD 及 Cor 水平均高于术前,但是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应激状态的控制优于静脉自控镇痛,对患者的临床影响更为积极。
作者:孟轶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 CT 征象,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搜集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例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 CT 表现:①病变呈多形态广基底贴于胸膜,伴局限性胸膜粘连增厚,无胸水及钙化征象;②密度均匀或不均匀;③病灶边缘粗长毛刺;④病变周围密度较淡的模糊斑片状影,位于非胸膜侧。结论对肺部病灶形态、边缘、密度、病灶周围及胸膜改变的综合分析,能提高对本病的正确诊断率,并能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瘤作出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孔凡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老年人用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通过对老年人药代动力学改变、老年人药效学改变、麻醉药与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常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老年人用药的影响等几方面加以阐述。结果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老年人用药复杂,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尤其是用药史,不能忽略任何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有用信息。结论要实现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老年人用药的合理用药,尤其是使联合用药发挥佳的治疗效果,需要一名临床医师有深厚的药理学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时总结临床用药中药物效能在老年特殊群体的各种变化,注意老年患者的用药特点。
作者:车广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盐酸溴己新注射液说明书上未明确有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其与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及其他一些常用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使用时单独更换输液器是保障输液安全的好方法。
作者:于清;任丽芳;朱雪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收治97例手术确诊的盆腔脓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输卵管卵巢脓肿26例(26.8%),盆腔脓肿7例(7.2%),单纯卵巢脓肿14例(14.4%),输卵管积脓50例(51.6%)。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不规则胀痛或腰骶部疼痛,发热,贫血以及白细胞升高;下腹触诊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严重者有腹膜炎体征;妇科检查宫体及附件区压痛,均在盆腔一侧或双侧触及质韧囊性包块并有触痛;妇科 B 超提示盆腔包块。结论盆腔脓肿多发生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生育期妇女,产褥期及近期宫腔造作史,宫内放置节育器为盆腔脓肿主要诱因;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可能是炎症发生、发展,终导致脓肿的内在因素;详细追问病史配合超声影响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疾病早期可采用抗生素保守治疗。
作者:吕晨阳;赵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给予两组患者疼痛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探讨其在缓解患者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床位单双号分组将选取的84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其两种护理模式,对护理后疼痛情况和睡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疼痛护理后,采用疼痛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术后疼痛改善效果非常显著,而对照组效果则较差。结论在创伤骨科护理中,疼痛管理模式可把握住改善疼痛的关键,对患者生理、心理和病理痛苦进行缓解,故效果显著。
作者:汤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的心律失常患者所采用的护理策略。方法将74例急性的心律异常患者随机分组:异常组和类似组。对异常组的37例急性的心律失常者所用的护理对策:联合护理。对类似组的37例急性的心律失常者所用的护理对策:基本护理。之后,对比异常组和类似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异常组进行联合护理后,患者每分钟的心率是(80±14)次,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分别是(76.6±11.7)mm Hg(1 mm Hg=0.133 kPa)、(123±14.7)mm Hg。在对类似组进行联合护理后,患者每分钟的心率是(159±11)次,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分别是(70.6±13.2)mm Hg、(115±19.9)mm Hg。结论用联合护理法有益于急性的心律失常者的心率的正常化,能使不良表现或者反应得到遏制。对于急性的心律失常者的恢复来说,联合式的护理更有效。
作者:孟改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全身皮疹、发热1周,尿少1 d”入院。入院前32 d因双膝关节痛就诊当地医院,查肾功能UREA 4.3 mmol/L、CRE 79.2μmol/L、UA 608μmol/L。予“别嘌醇100 mg,3次/日”等处理。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40.2℃,同时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双膝关节轻微疼痛。当地医院对症处理,效果差。入院前1 d出现尿量减少,24 h约500 mL。查体:体温40℃,血压96/52 mm Hg,脉搏112次/分,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全身皮肤见针尖样淡红色皮疹,大部分皮疹有脱屑样改变,可见抓痕。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软,无压痛,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入院查血常规WBC 12.69×1012/L、N 59.1%、E 5.51%;血培养阴性;肝肾功能UREA 13.75 mmol/L、CRE 370.3μmol/L、UA 847.7μmol/L、ALB 22.9 g/L、TG 2.36 mmol/L、TC 3.69 mmol/L。尿常规PRO阴性、BLD++,红细胞计数701/μL,多形性。治疗方案:停用别嘌醇;补液;使用激素、维生素抗炎抗过敏(地塞米松5毫克/日+维生素C 2000毫克/日,后改为强的松30毫克/日);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抗组胺;并外用复方炉甘石洗剂止痒。治疗10 d后皮疹基本消退,瘙痒消失,每天尿量2000 mL左右。复查血常规WBC 5.3×1012/L、N 62.42%、E 2.86%;肝肾功能UREA 4.54 mmol/L、CRE 89.2μmol/L、UA 214.7μmol/L、ALB 33.6 g/L、TG 2.87 mmol/L、TC 6.31 mmol/L;尿常规PRO、BLD均阴性,红细胞计数15/μL。
作者:黄智勇;谢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用药。方法笔者结合文献复习,就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在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上,有5条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循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须全面考虑,权衡利弊,适当加减,不能简单地对疗效不显著的患者将药物常用日量大大提高。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创穿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18/2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0%(16/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比较,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的临床显著,指导临床推广。
作者:黎前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机械通气护理所存在的弊端进行探讨,寻找解决的方法,提升机械通气护理的质量。方法2009年至2012年期间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于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寻找解决的方法。结果机械通气护理的问题涉及了操作的规范化、护理的人性化以及技术水平等等问题,需要进行加强工作管理来实现这些问题的解决。结论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强化护理的培训以及管理,提升机械通气护理的质量。
作者:李姣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窄谱 UVB 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确诊的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患者共85例为研究对象,对窄谱 UVB 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5例患者设为治疗组,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窄谱 UVB 治疗;另随机选取85例确诊为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患者为对照组,仅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进行治疗。于治疗40 d 后对疗效进行判定,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窄谱 UVB 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吉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三七总皂苷在内质网(ER)应激条件下的细胞保护作用,分析三七总皂苷的抗肝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毒胡萝卜素(TG)诱导人类肝脏来源的细胞株 Huh7细胞形成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设置空白对照,三七总皂苷,毒胡萝卜素,及三七总皂苷加毒胡萝卜素不同处理细胞,加入细胞培养 TG 浓度5μmol/L,三七总皂苷浓度150μmol/L,培养24 h。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免疫印记法检测 Bip/GRP78和 pro caspase-12,细胞 caspase-3/7活性分析。结果毒胡萝卜素处理细胞染色质固缩,向外周聚集,周边化。形成很多颗粒物质。大量细胞核破裂形成碎片,核解体。三七总皂苷共同处理的细胞改善了细胞器的完整性,减少形态学改变,DAPI 染色颗粒物质减少了45%。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三七总皂苷处理减少了2.5倍毒胡萝卜素引起的细胞凋亡。三七总皂苷减少 TG 诱导内质网应激标志物 Bip/GRP78产生,降低 pro caspase-12向 caspase-12转化。减少 caspase-3/7活性50%。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对抗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三七总皂苷的抗凋亡作用的机制与稳定内质网内环境,抵消 TG-诱导的内质网应激 Bip/GRP78产生,降低 pro caspase-12向 caspase-12转化有关。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三七总皂苷对内质网应激相关的肝脏疾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作者:余晶;邱华;龙福立;石清兰;陈月桥;毛德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引入其中,促进了我国医疗行业数字化、自动化的发展目标。本文主要以飞利浦 DR 机为例,将其与传统的 X 射线成像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阐述 DR 系统整体和各个环节的优越性能和先进技术,从而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陈植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房是医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药房管理的如花是保证患者疗效的重要节点,如果药品质量没有保证,即使有再好的医师,也很难保证治病的疗效,因此,提高药房服务质量及职业药师业务素质,增强责任感,从充分发挥其作用势在必行。在本人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及了解大陆及台湾地区药房管理的人员,总结和分析了大陆和台湾地区药房管理模式的区别及优点,供大家参考。
作者:刁燕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儿童输液室是专门为儿童输液的场所,平均白天输液人数就达到了350人次左右,儿童患者流动性很大。为了减少儿童患者的输液等待时间,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形象和效率。我院门诊输液室自2010正式启用门诊电子信息输液系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本文就此对儿童输液流程中的电子呼叫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电子呼叫系统的应用操作步骤,并分析了电子呼叫系统的优点。
作者:李雪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45例在腹腔镜下进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45例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所有的患者都痊愈,手术切口都达到了Ⅰ期愈合,住院的平均天数为3~6 d,术后随访6个月没有发生复发的情况。结论利用腹腔镜来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的优点,再加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非常好。
作者:马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