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别嘌醇致药疹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系统症状

黄智勇;谢红

关键词:别嘌醇, 药疹,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摘要: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全身皮疹、发热1周,尿少1 d”入院。入院前32 d因双膝关节痛就诊当地医院,查肾功能UREA 4.3 mmol/L、CRE 79.2μmol/L、UA 608μmol/L。予“别嘌醇100 mg,3次/日”等处理。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40.2℃,同时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双膝关节轻微疼痛。当地医院对症处理,效果差。入院前1 d出现尿量减少,24 h约500 mL。查体:体温40℃,血压96/52 mm Hg,脉搏112次/分,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全身皮肤见针尖样淡红色皮疹,大部分皮疹有脱屑样改变,可见抓痕。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软,无压痛,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入院查血常规WBC 12.69×1012/L、N 59.1%、E 5.51%;血培养阴性;肝肾功能UREA 13.75 mmol/L、CRE 370.3μmol/L、UA 847.7μmol/L、ALB 22.9 g/L、TG 2.36 mmol/L、TC 3.69 mmol/L。尿常规PRO阴性、BLD++,红细胞计数701/μL,多形性。治疗方案:停用别嘌醇;补液;使用激素、维生素抗炎抗过敏(地塞米松5毫克/日+维生素C 2000毫克/日,后改为强的松30毫克/日);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抗组胺;并外用复方炉甘石洗剂止痒。治疗10 d后皮疹基本消退,瘙痒消失,每天尿量2000 mL左右。复查血常规WBC 5.3×1012/L、N 62.42%、E 2.86%;肝肾功能UREA 4.54 mmol/L、CRE 89.2μmol/L、UA 214.7μmol/L、ALB 33.6 g/L、TG 2.87 mmol/L、TC 6.31 mmol/L;尿常规PRO、BLD均阴性,红细胞计数15/μL。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97例盆腔脓肿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收治97例手术确诊的盆腔脓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输卵管卵巢脓肿26例(26.8%),盆腔脓肿7例(7.2%),单纯卵巢脓肿14例(14.4%),输卵管积脓50例(51.6%)。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不规则胀痛或腰骶部疼痛,发热,贫血以及白细胞升高;下腹触诊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严重者有腹膜炎体征;妇科检查宫体及附件区压痛,均在盆腔一侧或双侧触及质韧囊性包块并有触痛;妇科 B 超提示盆腔包块。结论盆腔脓肿多发生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生育期妇女,产褥期及近期宫腔造作史,宫内放置节育器为盆腔脓肿主要诱因;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可能是炎症发生、发展,终导致脓肿的内在因素;详细追问病史配合超声影响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疾病早期可采用抗生素保守治疗。

    作者:吕晨阳;赵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9年~2011年某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掌握血液报废原因,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收集2009年~2011年本站血液初筛、血液报废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初筛共淘汰2889人次,其中 ALT 淘汰1686人次,占58.36%,脂肪血淘汰774人次,占26.79%。三年共检测标本25117人次,不合格率为3.33%,其中 ALT 排在第一,占2.16%。三年全血和红细胞报废为3.66%,其中 ALT 报废占2.33%,是导致血液检验报废的主要原因。另外,三年制备血浆报废为3.92%,其中脂肪血浆报废占0.60%,是非检测因素引起血浆报废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执行《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做好献血前的宣传、征询、体检、初筛,建立自愿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等措施,是降低血液报废的主要手段。

    作者:吴爱霞;于俐丽;张剑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输液流程中电子呼叫系统的应用分析

    儿童输液室是专门为儿童输液的场所,平均白天输液人数就达到了350人次左右,儿童患者流动性很大。为了减少儿童患者的输液等待时间,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形象和效率。我院门诊输液室自2010正式启用门诊电子信息输液系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本文就此对儿童输液流程中的电子呼叫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电子呼叫系统的应用操作步骤,并分析了电子呼叫系统的优点。

    作者:李雪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腹腔置管灌洗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究并总结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腹腔置管灌洗治疗的护理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4例 SAP 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术的治疗疗效及护理措施。结果14例患者接受腹腔灌洗治疗后,责任护士分别从灌洗前护理、灌洗护理、营养支持、患者病情监测和灌洗后护理角度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治疗前比较,SAP 患者的腹水淀粉酶含量、APACHE Ⅱ评分均得到了显著降低,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合理的护理方案对于 SAP 患者顺利进行腹腔置管灌洗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杰;范明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2月诊治的慢性偏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和70.00%。托吡酯治疗组优于氟桂利嗪治疗组(P <0.05)。结论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安全有效。

    作者: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初探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现代医学已经对哮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GINA为哮喘制定了详细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并在世界范围内不遗余力的推广。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基于GINA方案的哮喘治疗手段,能够解决一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的目标。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患者,根据GINA方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故我们在GINA方案治疗基础上,针对一些西医治疗后哮喘症状仍然不能控制的患者,开展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哮喘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对其中一部分自血穴位注射的哮喘患者进行了肺功能和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对照,初步结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俊雄;张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震动感觉阈值测定分析与护理干预糖尿病足的发生

    目的:探讨震动感觉阈值(VPT)对糖尿病神经病变(DPN)风险的评估价值,分析 DPN 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为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进行护理干预。方法采用震动感觉测量仪对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 VPT 测定,并按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血糖控制水平分组,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PN 组、病程>5年组、年龄>60岁组、HbA1C 异常组糖尿病患者足溃疡风险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PT 测定方法简便、无创,可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 DPN 的存在,为糖尿病足风险护理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经阴道 B 超检查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 B 超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经阴道 B 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23%(102/106),经腹部 B 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2.64%(77/106),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经阴道 B 超检查具有比经腹部 B 超更高的灵敏度,而且具有快捷、方便、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脏破裂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肝脏破裂患者120例,搜集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100%。结论对于外伤性肝脏破裂,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抢救患者的关键因素,依据患者的临床轻重,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作者:梁连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消化内科1013例患者,并对消化内科的用药情况展开分析,并对几种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中有206例患者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2010年有64例,2011年有72例,2012年有70例,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有:重复用药,药物拮抗,联合用药不当以及抑酸类药物等等。结论在医院中,消化内科是一种较大规模的科室,合理用药时确保患者有效治疗的基本前提,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

    作者:潘秀娥;李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L”型巩膜切口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眼内异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眼内复杂异物患者行玻离体切割术联合不同手术切口异物取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54例单眼复杂异物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玻离体切割术联合眼内异物摘除术,观察组患者选择“L”扩大巩膜切口,对照组选择常规切口。结果54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取出,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平均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眼内复杂异物患者行异物取出术中选择“L”型扩大巩膜切口能够取得与常规切口相近的手术效果,有效提高术后视力恢复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安全性未明显变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覃旭方;杨新怀;全婵娟;聂鑫;袁建梅;黄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别嘌醇致药疹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系统症状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全身皮疹、发热1周,尿少1 d”入院。入院前32 d因双膝关节痛就诊当地医院,查肾功能UREA 4.3 mmol/L、CRE 79.2μmol/L、UA 608μmol/L。予“别嘌醇100 mg,3次/日”等处理。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40.2℃,同时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双膝关节轻微疼痛。当地医院对症处理,效果差。入院前1 d出现尿量减少,24 h约500 mL。查体:体温40℃,血压96/52 mm Hg,脉搏112次/分,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全身皮肤见针尖样淡红色皮疹,大部分皮疹有脱屑样改变,可见抓痕。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软,无压痛,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入院查血常规WBC 12.69×1012/L、N 59.1%、E 5.51%;血培养阴性;肝肾功能UREA 13.75 mmol/L、CRE 370.3μmol/L、UA 847.7μmol/L、ALB 22.9 g/L、TG 2.36 mmol/L、TC 3.69 mmol/L。尿常规PRO阴性、BLD++,红细胞计数701/μL,多形性。治疗方案:停用别嘌醇;补液;使用激素、维生素抗炎抗过敏(地塞米松5毫克/日+维生素C 2000毫克/日,后改为强的松30毫克/日);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抗组胺;并外用复方炉甘石洗剂止痒。治疗10 d后皮疹基本消退,瘙痒消失,每天尿量2000 mL左右。复查血常规WBC 5.3×1012/L、N 62.42%、E 2.86%;肝肾功能UREA 4.54 mmol/L、CRE 89.2μmol/L、UA 214.7μmol/L、ALB 33.6 g/L、TG 2.87 mmol/L、TC 6.31 mmol/L;尿常规PRO、BLD均阴性,红细胞计数15/μL。

    作者:黄智勇;谢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市戒毒康复医院对戒毒康复模式的探索

    我国毒品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重新出现的,直至今日仍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步转入接受社区康复,由于目前社区康复模式建设还不完善,康复工作面临巨大压力。2011年我兰州市戒毒康复医院挂牌成立,在创新管理模式的引导下,我们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是解决甘肃省戒毒康复面临的巨大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我院以“身心康复”为重点,以增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和重返社会能力为抓手,采取更社会化、亲情化、人性化的措施,对戒毒人员开展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和过渡性回归社会等一体化的戒毒康复工作,为戒毒人员搭建回归社会的安全平台。

    作者:毛彦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8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产前确诊率31.58%,产前漏诊率68.42%;其诱因主要是使用催产素(23.08%)以及胎膜早破(19.23%);其临床症状主要是胎心改变(65.38%)以及早产(46.15%)。结论漏诊主要由诱因不清楚、临床症状不明显、B 超检查显示阴性、后壁胎盘以及轻型胎盘早剥导致。只有对诱因以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开展动态观察以及反复检查,才能确保早期较高的诊断率。

    作者:于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七总皂苷抑制毒胡萝卜素诱导Bip/GRP78和caspase-12的表达

    目的:探索三七总皂苷在内质网(ER)应激条件下的细胞保护作用,分析三七总皂苷的抗肝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毒胡萝卜素(TG)诱导人类肝脏来源的细胞株 Huh7细胞形成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设置空白对照,三七总皂苷,毒胡萝卜素,及三七总皂苷加毒胡萝卜素不同处理细胞,加入细胞培养 TG 浓度5μmol/L,三七总皂苷浓度150μmol/L,培养24 h。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免疫印记法检测 Bip/GRP78和 pro caspase-12,细胞 caspase-3/7活性分析。结果毒胡萝卜素处理细胞染色质固缩,向外周聚集,周边化。形成很多颗粒物质。大量细胞核破裂形成碎片,核解体。三七总皂苷共同处理的细胞改善了细胞器的完整性,减少形态学改变,DAPI 染色颗粒物质减少了45%。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三七总皂苷处理减少了2.5倍毒胡萝卜素引起的细胞凋亡。三七总皂苷减少 TG 诱导内质网应激标志物 Bip/GRP78产生,降低 pro caspase-12向 caspase-12转化。减少 caspase-3/7活性50%。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对抗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三七总皂苷的抗凋亡作用的机制与稳定内质网内环境,抵消 TG-诱导的内质网应激 Bip/GRP78产生,降低 pro caspase-12向 caspase-12转化有关。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三七总皂苷对内质网应激相关的肝脏疾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作者:余晶;邱华;龙福立;石清兰;陈月桥;毛德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应激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术后以静脉自控镇痛进行干预,观察组术后则以硬膜外自控镇痛干预,然后将两组术前与术后12、24 h 的血清 Ang-Ⅱ、ALD 及 Cor 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 h 的血清 Ang-Ⅱ、ALD 及 Cor 水平均高于术前,但是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应激状态的控制优于静脉自控镇痛,对患者的临床影响更为积极。

    作者:孟轶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宣教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健康宣传教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有助于培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地降低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并予以推广。

    作者:曾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探讨

    目的:研讨文山市及下属的乡镇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水平现状,给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工作的必要性提供佐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文山市221名乡镇医护人员及271名城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无论是乡镇的医护人员还是城区的医护人员均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乡镇医护人员与城区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暴露后的防护处理知识方面存在的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很有必要,应建立和健全一整套标准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应急处理系统,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作者:付远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低血糖症107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低血糖症常见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以低血糖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住院抢救治疗,痊愈出院的98例,4例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死亡5例。结论糖尿病低血糖是临床上为常见的病因,多发生于老年人,临床表现可极不典型,易被误诊或漏诊。及时早期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尤为重要。同时要加强预防措施,减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王玲;张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市2009年~2011年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掌握铁岭地区居民食用碘盐的质量,巩固防治效果。方法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铁岭市居民食用盐进行监测。结果3年来铁岭市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9.33%、99.72%、98.93%。碘盐覆盖率分别为100%、99.89%、99.88%。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33%、99.6%、98.82%。碘盐中位数分别为30.5、29.4、30.4 mg/kg。结论铁岭市连续三年居民食用碘盐符合食用碘盐含量标准。

    作者:李丹;杨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