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责任制整体护理病房护士职业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朱梅

关键词:责任制整体护理, 病房护士, 职业满意度, 调查, 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病房护士职业的工作满意度状况,为进一步推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相应的保障。方法选取我院护理病房的164名护士,对其进行关于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对164名护士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满意度高的前两位是“同事间的关系”及“工作被称赞和认可”;低末两位为“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和“专业发展的机会”。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使护士的职业满意度较高,都能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病房的护理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之间的配合程度,护士的职业责任感也明显增强。但是医院仍需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更多地关爱护士群体,从而不断改善并深化优质的护理服务。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观察组(P<0.05),但观察组在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9%,高于对照组的5.0%(P<0.05),观察组长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P<0.05)。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使老年患者卧床时间缩短,尽早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歌海;郑建河;黄济嘉;江钦文;林文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进展

    随着免疫表型、染色体、融合基因等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MICM诊断标准的应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治疗已经从传统的单一化疗转化为根据危险程度不同的分层治疗方法。其治疗方法已越来越多元化,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亦明显升高,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甚至有治愈的可能。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世界上每年开展的5000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超过50%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

    作者:董敏;刘冯;洪珞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呼吸机撤离的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呼吸机撤离的影响因素,找出其关键对呼吸机撤离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合理安全地撤离呼吸机。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10年来208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案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疾病、APACHE评分、营养状态、护理情况、患者对撤离呼吸机的认识、撤机方式、患者排痰能力、浅快呼吸指数(RVR)、生理呼吸功(WOB)以及伴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影响呼吸机撤离的因素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原有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呼吸机撤离有显著影响。重症肺炎、重症哮喘撤机成功率较高,分别是100%和81.08%。中毒撤机成功率低,为20%。营养状态、合并VAP、撤机方式、患者主动排痰能力、患者对撤离呼吸机的认识、APACHE评分对呼吸机成功撤离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影响呼吸机撤离的因素多而繁杂,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撤离预防,从而提高呼吸机撤离的成功率。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患协作式按压方法在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患协作式按压方法在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4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针按压法,观察组采用护患协作式按压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按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患协作式按压方法,可以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作者:李银荣;闫现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清IGF-Ⅰ在1~6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对1~6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血清IGF-Ⅰ的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58例,对他们身体的体质量、身高进行测量,并检测其血清IGF-I的水平,对其变化情况进行记录。IGF-I的检测应用美国伯乐CODA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以及IGF-I试剂盒,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同方面的检测和测量。结果在身高方面测量,RRI组为(94.8±2.87)kg,对照组为(106.5±5.32)kg,两组比较,P<0.05;在体质量方面测量,RRI组为(18.3±3.15)cm,对照组为(26.1±6.80)cm,两组比较,P<0.05;在血清IGF-I水平方面检测,RRI组为(23.65±10.47)μg/L,对照组为(36.11±8.97)μg/L,两组比较,P<0.01。以上结果显示RRI组身高、体质量以及IGF-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清IGF-I水平降低是RRI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其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儿童RRI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钦;孙力;叶成海;高润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析影响药物服用时间的因素

    目的: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方法查阅文献对影响服药时间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服药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药物的服药时间不同。结论临床应选择药物佳给药时间,发挥药物的佳疗效,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张志明;柳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刍议人性化管理措施在社康中心护理管理当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理念的管理措施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在社康中心工作一年以上的50名护理人员,根据的盲目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5名,针对对照组的护士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针对实验组的护士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2个月后,比较两个组护士护理操作的合格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患者对于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到了95.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3.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仅为9.1%,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6.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操作合格率达到了96.8%,也远远高于对照组的90.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运用在护理管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缓解护士开展护理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构建一个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得护士的服务观念得到有效改善,其还能够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使得医院的服务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朱铁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我院剖宫产的产妇16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针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发现,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包括体位限制、惧怕疼痛、心理障碍等,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作者:匡彩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因此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本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9年我国30~70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1.4%[1],其中病因不明确的俗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本病总发病率的95%[2]。目前,现代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不明确,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明确的结论,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在临床上疗效仍不甚理想,而中医药在防治本病上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运用中西医结合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综述如下。

    作者:李绍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病房护士职业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病房护士职业的工作满意度状况,为进一步推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相应的保障。方法选取我院护理病房的164名护士,对其进行关于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对164名护士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满意度高的前两位是“同事间的关系”及“工作被称赞和认可”;低末两位为“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和“专业发展的机会”。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使护士的职业满意度较高,都能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病房的护理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之间的配合程度,护士的职业责任感也明显增强。但是医院仍需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更多地关爱护士群体,从而不断改善并深化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朱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妊娠期孕妇慎用的药物

    妊娠期是妇女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孕妇要进行系统检查、监护、保健指导还有预防保健工作。能维持正常妊娠生理期,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减少病残儿出生,保障母婴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妊娠期用药及其重要。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Ⅰ期肠切除吻合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采用Ⅰ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58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采用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Ⅰ期切除吻合术的58例中,无吻合口瘘、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结论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唐益江;黄小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78例心律失常患者的观察护理

    目的:总结临床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常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78例心律失常患者具体的护理方案,均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并进行严密监护和全面科学的护理。结果78例患者在住院7~15 d后,心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心悸症状缓解,患者活动耐力增加,情绪良好,没有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并发症,患者均恢复良好后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常规护理加上心理护理,给予生活和用药指导、健康指导密切监护,患者恢复健康的有力保障。

    作者:杨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我院手术室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将收治的140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剩余150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将注意力放在改变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与其业务成绩上,努力将护理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与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巧进行提高。结果在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后,在手术室护理中产生的差错与纠纷有明显的下降,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结论在实施了人性化管理后,医患与护患之间的纠纷明显下降,将患者的满意度进行了提高,同时也加强了手术室护理的工作效率,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牛凤彩;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波联合甘石创愈散治疗宫颈糜烂1076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后局部喷洒甘石创愈散对创面的作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本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发现宫颈糜烂病例1076例,应用微波治疗后,局部喷洒甘石创愈散。结果1076例宫颈糜烂患者经一次性治疗,连续观察2个月,痊愈1056例(98.1%)有效20例(1.9%),总有效率100%。结论宫颈糜烂微波治疗联合甘石创愈散局部喷洒,效果好、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宫颈糜烂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邹芳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在院前抢救危重患者如严重创伤、出血、休克等患者,周围静脉不易选择时,广泛应用套管针在颈外静脉穿刺,既解决了患者反复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同时也是保护患者静脉措施之一。保证在单位时间内补充血容量快速达到治疗目的。转运途中安全,为院前急救抢救患者生命的后续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宋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腺苷脱氨酶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值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366例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分别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同时应用酶速率法检测胸腔积液中ADA值及其与血清中ADA比值,比较其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 ADA>45 U/L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94.04%)、特异度(88.8%)均较高,高于PPD敏感度(90.18%)、特异度(82.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积液中ADA含量的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及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江秀慧;张全海;张信鸽;杨玉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性、恶性肿块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手术的乳腺癌患者43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使用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乳腺癌患者中分支状血流比例高,穿入型信号比例高,血流分布呈混合型比例高,与乳腺良性肿块比较,P<0.05;在乳腺癌患者中,20 mm以上患者的血流分级明显高于20 mm以下血流分级组,P<0.05;乳腺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直径明显小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OD值更高,MVD高,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黄继才;尹晓云;陈兵勇;李景珊;龚建安;李珍;胡桂朗;陈杰智;徐洁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感官运动性多神经病的治疗进展研究

    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①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紊乱(disorders of peripheral nerve)在排除其他可能是局灶性或发散性紊乱之后确定。局部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往往自发地解决并且对于疼痛症状通过安慰、物理疗法和药物镇痛来进行治疗;②糖尿病感觉运动性多神经病(Diabetic sensorimotor polyneuropathy,DSP),该病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普通和常见的形式,并且有效的通常疾病缓解治疗方法并不太适用该病,良好的血糖控制干预也不能对该病缓解起作用,并且可能需要生活方式和风险因素进行调整。对于DSP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普瑞巴林、阿米替林、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加巴喷丁、吗啡、硝酸盐喷雾剂、辣椒素和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方法应该以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个人特点为标准进行选择。

    作者:杨云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医院感染及护理处置

    心血管的介入治疗由于其微创、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经广泛在临床中应用,它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利用精密器械对体内的组织或器官进行诊断及治疗,但毕竟其还是有创手术,所以仍然有发生医院感染风险[1],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控制医院感染是心血管介入治疗的重点,现将我院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及医院感染的控制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白丽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