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佩兰
目的:建立金菊利咽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提高金菊利咽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以绿原酸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金菊利咽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采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作为定量控制的指标,可有效控制金菊利咽颗粒的质量。暂定本品每袋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H18O9)计,不得少于13 m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方法学考察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金菊利咽颗粒的质量。
作者:许佩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1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头孢唑林2.0 g进行预防治疗,其中观察组在断脐后开始使用;对照组在手术前30 min开始使用,术后停止用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发热症状、术后感染、产褥病及宫腔感染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采用断脐后立即使用头孢唑林2.0 g进行预防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术后感染的概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查桂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黄连相关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黄连相关中药复方与降糖药物联合可使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改善,对血糖的调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关注。
作者:黄莉文;麦熙;何淑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受到全球的关注,为了提高对COPD的治疗水平,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就近年COPD治疗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洪艳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对我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加强护理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关健。
作者:杨凤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茵陈五苓糖浆联合苯巴比妥片口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7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茵陈五苓糖浆、苯巴比妥片口服,配合常规治疗如微生态制剂、光疗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较对照组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茵陈五苓糖浆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康莺歌;姚爱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的设计以及使用此单对提高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3月我院肝胆外科收住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50例。根据肝胆外科的护理内容,设定专门的分级护理巡视单,并对A组患者进行分级护理并使用此单对各患者病情进行记录和评估,对B组患者实行肝胆外科常规护理且不使用此记录单。在实行分组护理2周后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比对,可通过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心理状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估,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A组患者心理焦虑的发生率都远低于B组患者,A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均高于B组患者,同时A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调查情况与B组相比相对较好。A、B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对提高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有着正面积极的推进作用,对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管理意识以及护理风险的降低有着显著影响,值得临床上的全面应用和广泛推广。
作者:丁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组)38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组)38例,然后将2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及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及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分别地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临床效果较佳,且安全性也较高。
作者:苏颖;苏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治疗室护士的工作特点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眼科门诊治疗室13名护士的日常工作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并于2012年1月开始从分诊技巧、护患沟通技巧、医护关系沟通技巧、病情指导等几方面入手对眼科门诊服务模式进行有效的改善,对改善前后1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改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改善前(P<0.05),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改善前(P<0.05)。结论患者人流量大、对象复杂是眼科护理工作的主要特点,而加强对提高眼科门诊护士分诊技巧、护患沟通技巧、医护关系沟通技巧、病情指导等的重视则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从而有效的提高门诊工作效率及质量。
作者:吕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并对所有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于6~11 d内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加强对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四荣;周延英;陶淑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我院现用1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说明书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具有国药准字Z批准文号的1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对说明书的项目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项目符合规定,但内容简单,药品安全信息不够健全。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不够完善,不能充分发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健全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以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孙立霞;林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制备中成药银射利咽康喷雾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将中成药银射利咽康制备成喷雾剂,采用HPLC法检测射干中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并采用TLC法对金银花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射干中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均达到2.68~2.78μg/mL,符合中国药典标准,金银花中绿原酸与对照品在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中成药银射利咽康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工艺可靠、操作简便,制剂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陈新玉;郭建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抗菌药物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随着应用种类的增多,使应用率和应用剂量等不合理现象得以增加,进而增强了细菌的耐药性,给临床用药带来了困难。因此,临床医师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医疗行为进行规范,改善临床用药合理性,降低细菌耐药性。本文从建立符合要求的临床维生物实验室、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正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以及鉴定技术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具体阐述,为今后的临床维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晓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针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视野不清、血块易阻塞胃镜,影响检查治疗效果,为达到早期、有效内镜下止血。方法采取胃镜并联胃管对50例门诊及住院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镜下冲洗病灶、抽吸积血、探讨术前各种护理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护理措施等。结果胃镜并联胃管能有效注水,引流出胃内容物,可及时发现病灶,提高手术疗效。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从而达到及时、有效、彻底止血,减少住院天数。
作者:尹莉;张斯娜;李翠茹;郑淑娟;刘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MPR)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为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行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辅助确诊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同时随机抽取90例检查未有输尿管结石的健康人群。纳入研究时所有受试者均行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辅助进行诊断作为金标准,同时行多排螺旋CT及MPR进行诊断,分析多排螺旋CT及MPR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以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辅助诊断作为金标准,多排螺旋CT及MPR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8.9%,阳性似然比为88.0%,阴性似然比92.0%。多排螺旋CT及MPR对输尿管结石的分析,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检出73例(91.3%)患者有输尿管结石,其中左侧46例,右侧27例;多发结石8例,单发结石65例;输尿管上段38例,中段13例,下段22例;结石大小0.2~2.3 cm,平均大小(1.3±0.6)cm;有48例患者输尿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4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结论多排螺旋CT及MPR不仅可以简单、快速的对输尿管结石进行比较高的诊断,且可以更好的对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提供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铁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手术室感染因素和防范措施。对手术室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完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加强细节管理,是减少手术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先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并进行临床推广。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68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34例和人性化护理组(观察组)134例,对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人性化护理组(观察组)在护理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比依那西普治疗后,不同的抗风湿药物进行后续治疗的疗效,探求AS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纳依那西普治疗后AS患者63例,记录年龄、病程、性别、急性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HLA-B27;影像学检查及既往DMARD使用情况;依据AS评定工作组(ASAS)推荐的标准评价指标。以脊柱炎症评分(BASDAI中的晨僵两个VAS参数的平均值)、脊柱痛及患者整体评价VAS和Bath AS功能性指标(BASFI)4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将达ASAS20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沙利度胺100 mg,qn、柳氮磺吡啶1.0 g,bid、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同等剂量治疗,分别在16、20和24周评价达到ASAS20的百分比。并纪录患者各周期的复发率。结果后续治疗中,联合药物口服治疗优于单一药物,于20、24周,联合组患者BASDAI、脊柱痛及整体评价VAS、BASFI、ESR、CRP明显优于单一药物组(P<0.05)。24周治疗结束,联合组达到ASAS20的例数及百分比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复发率与沙利度胺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S后续治疗中,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治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可减轻使用依那西普带来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但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远期疗效及远期的安全性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闫丽;王春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比较髓外内固定与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髓外内固定方式予以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髓内钉予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手术的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髓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也比对照组的短,术中出血两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了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出现了11例并发症患者,观察组的满意度更高,术后1年的Harrs评分高于对照组,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比髓外内固定治疗效果更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提高Harris评分,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薛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用键合纤维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拆分酮洛芬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hiralpak IB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在正相条件下拆分酮洛芬对映体,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95∶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酮洛芬对映体在键合纤维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上能够基线分离,分离度为5.44。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酮洛芬对映体的分离。
作者:邵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