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泓
目的:观察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对无痛人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7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无痛人流效果和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无痛人流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术后1h疼痛感轻,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护理工作中加用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无痛人流不良反应,降低疼痛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措施。
作者:彭玉兰;邹享珍;黄家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儿科病房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开展基线调查,了解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满意之处,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风险管理、人文护理、家长的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投诉率。结论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人文护理的开展以及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利于儿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在儿科推广。
作者:程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伤椎前缘、中央高度值、后缘压缩率等差异性。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发现,治疗后患者VAS评分、伤椎前缘、中央高度值、后缘压缩率等指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哲;陈炜璋;谭文平;杨小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食管癌患者76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食管癌患者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对临床护理的评分为(94.87±4.32)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癌手术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方法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程度。
作者:李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婴幼儿预防接种疫苗的方法和效果的比较,对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护理出现的局部性不良反应的影响,同时调查家长在孩子接受接种疫苗后的观点进行了解。方法我们选择了2008年10月1日之后出生的儿童进行研究,将288例接种两种疫苗幼儿进行分组,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144例患者,对两组婴幼儿在临床上的护理干预后与用常规性护理后出现的局部不良反应状况进行分析,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家长在婴幼儿接受疫苗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对两种护理方法得到不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比护理干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这两种护理进行分析得出,运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运用常规性护理的不良反应少,所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护理方法。
作者:黄循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以家庭为管理主体的护理管理对患者知识掌握以及生活质量的优化效果。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选取本社区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宣传方式,观察组以家庭为单位实施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上更优,且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SF-36”中,生活质量评分分数明显提升。结论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管理能够减少了自我护理中不当因素产生概率,更适合在社区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凤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根据络病理论,从精气不足、脑髓失养、脉络瘀阻、血不荣脑、痰瘀阻络、毒损脑络三个方面,对出血性中风的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有效预防和制止出血性中风及出血性中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致残率。
作者:鲍英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用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胃管注入。观察患者胃液颜色、pH值、大便颜色、潜血等。结果治疗组36例中显效32例,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36例中显效29例,总有效率为88.9%,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胃液pH值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郑振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消化道出血主要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而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为常见的急性疾病之一,其起病的速度快,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黑便、呕血,常伴有血容量下降引起急性周围循环的衰竭。本文主要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种止血药物进行探讨。
作者:高柳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手足口病患儿7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足口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接受西药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清热解毒利湿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疗效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利湿中药保留灌肠对小儿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爱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基础认识不断深入。1922年胰岛素首次被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有关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深入分析药物的分类、给药途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对照。
作者:张广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医师与就诊儿童及其家长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表现,适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以防范和减少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入院首诊首接负责制、住院期间主治医师作用、出院后的延伸服务,及时发现医患沟通障碍并解决,总结合适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结果患儿治疗效果理想,家属满意,医患关系良好。结论通过耐心、细心、用心的医疗行为,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保证。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炔诺酮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刮宫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复发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然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渭良伤科油穴位按摩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n=30)给予控制血糖+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n=30)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辅之以渭良伤科油穴位按摩;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的肌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③2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④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渭良伤科油穴位按摩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范舜华;陈发胜;肖雪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产后出血患者40例。将她们随机的分成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共30例,75.0%),其次是胎盘因素以及软产道损伤等。经过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0.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及时的明确出血原因,并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手术方法以及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治疗,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出血发病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温双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5岁以下非绝经妇女因良性子宫异常出血症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病患104例进行随机分组比较研究。子宫内膜切除组:52例,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次全切组:52例,行保留双侧附件子宫次全切除术。并对所有病患术前月经干净后的3 d、术后6个月进行LH、PRL、FSH、P、T、E2水平的测定。同时,于术后6个月时对上诸病患进行更年期症状的回访。结果子宫内膜切除组术后LH、FSH升高不明显;而E2下降也不明显;而子宫次全切组则在术后LH、FSH升高明显;而E2水平也均有下降,与子宫内膜切除组相比,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的影响要较子宫次全切除术影响要小。
作者:冯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比研究经不同炮制方法后的延胡索薄层色谱图,以确定佳的炮制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醋炙、醋煮、醋烘和酒炙的方法对延胡索进行炮制,并采用超声法对不同炮制方法后的延胡索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再应用薄层色谱法对有效成分进行鉴别和对比研究。结果在薄层色谱图上,经过炮制后的延胡索提取物的斑点较未炮制后延胡索斑点亮且大,其中大且亮的为醋炙后延胡索提取物的斑点。结论炮制能有效改善延胡索的质量,且佳炮制方法为醋炙延胡索。
作者:王彦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抢救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输液抢救护理,包括补液、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失衡、胰岛素降血糖等措施。结果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酮症酸中毒得到纠正,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及时有效的输液治疗和胰岛素的合理使用是抢救DKA成功的关键,同时,加强基础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13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以观察组的提高尤为明显。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5)。结论硫辛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梁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对提高C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在开展品管护理活动前组织理论知识的学习,对C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C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CCU医护人员的洗手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CCU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不仅保护了自身的健康,也大大降低了C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黄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