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热解毒利湿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陈爱群

关键词:清热解毒利湿中药, 保留灌肠, 小儿手足口病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手足口病患儿7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足口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接受西药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清热解毒利湿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疗效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利湿中药保留灌肠对小儿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肾盂离断成形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与开放肾盂离断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离断肾盂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肾盂离断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患者止疼药用量、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以及手术成功率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有与开放手术同样高的成功率,与开放手术相比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值得我们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乐;龙兆麟;吴世皓;黄韬;华庆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阿普唑仑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阿普唑仑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普唑仑及双歧三联活菌,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基础上,加服阿普唑仑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余韩波;胡晓辉;林俊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目的:通过本文的探究进一步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以此了解当前流行病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和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的5000例患者,对患者进行临床检验。收集到的所有标本中,呼吸道标本1849例,血液、胸腹水及脑脊液标本1489例,粪便标本102例,伤口分泌物、尿液、穿刺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标本1560例。在分好类别之后,对两个阶段的标本均采用ATB半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检验,操作过程全都按照标准化规定操作。进而对检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发现: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和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的检查的标本在呼吸道标本,血液、胸腹水及脑脊液标本及伤口分泌物、尿液、穿刺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标本上阳性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粪便标本上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率的检验进一步分析流行病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能够加强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辉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综合干预措施对儿科护患关系的影响

    目的:提高儿科病房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开展基线调查,了解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满意之处,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风险管理、人文护理、家长的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投诉率。结论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人文护理的开展以及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利于儿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在儿科推广。

    作者:程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在《伤寒论》中用一味“生姜”的含义

    《伤寒论》一书作为祖国医学经典之作,备受历代医家所推崇,在伤寒论中,生姜一味药,无论在组方用药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生姜始载于《名医别录》是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本为寻常之物,然仲景却有非常之用,而医者常似觉生姜为,可有可无之物,其实不然,仲景非常重视生姜的运用,在被后世誉为“医方之祖”的古代经典医学著作《伤寒论》中全书载方用生姜竟达37首之多,若运用得法能提高疗效。关键词:生姜的作用。在《伤寒论》方剂中,仲景就使用了生姜达37方之多,从中可以看出仲景对生姜应用的重视。生姜一味药在《伤寒论》方中的主要作用为:调和营卫,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宣散水气,宣通阳气之功效。

    作者:衣伟;刘勇;魏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提高C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对提高C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在开展品管护理活动前组织理论知识的学习,对C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C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CCU医护人员的洗手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CCU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不仅保护了自身的健康,也大大降低了C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黄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无痛胃镜诊疗中的舒适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护理要点,使患者在安全、舒适状态下接收胃镜检查。方法选取913例患者实施无痛胃镜诊疗,针对受检者的个体特点,采取相应的舒适护理方法,增强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感。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后,减轻了患者因疾病及检查引起的不适感,使患者安全、舒适、顺利完成了检查。结论严格掌握无痛胃镜检查适应证,认真做好术中、术后舒适护理,强调个性化服务,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提高患者胃镜检查的满意度。

    作者:钟凤兰;朱彩珍;余敏;王秀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延胡索不同炮制方法的薄层色谱鉴别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经不同炮制方法后的延胡索薄层色谱图,以确定佳的炮制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醋炙、醋煮、醋烘和酒炙的方法对延胡索进行炮制,并采用超声法对不同炮制方法后的延胡索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再应用薄层色谱法对有效成分进行鉴别和对比研究。结果在薄层色谱图上,经过炮制后的延胡索提取物的斑点较未炮制后延胡索斑点亮且大,其中大且亮的为醋炙后延胡索提取物的斑点。结论炮制能有效改善延胡索的质量,且佳炮制方法为醋炙延胡索。

    作者:王彦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40例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与预防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产后出血患者40例。将她们随机的分成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共30例,75.0%),其次是胎盘因素以及软产道损伤等。经过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0.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及时的明确出血原因,并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手术方法以及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治疗,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出血发病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温双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颈妊娠的药物和手术治疗

    宫颈妊娠是指妊娠囊着床于宫颈管内的妊娠类型,是一种较为少见且较凶险的异位妊娠[1]。而宫颈部位内膜及肌肉组织较为薄弱且多为无收缩能力的纤维结缔组织,滋养细胞直接侵入到宫颈肌层造成胎盘植入。如在未明确诊断的前提下进行清宫术,易导致危及产妇生命的大出血。为抢救患者生命,宫颈妊娠行切除子宫的概率较高,但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宫颈妊娠的保守治疗已取得很大成功。

    作者:韩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基础认识不断深入。1922年胰岛素首次被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有关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深入分析药物的分类、给药途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对照。

    作者:张广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十味强心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十味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A组接受西医抗心力衰竭标准方案治疗,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十味强心汤治疗。连续用药14 d,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味强心汤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申利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13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以观察组的提高尤为明显。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5)。结论硫辛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梁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食管癌患者76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食管癌患者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对临床护理的评分为(94.87±4.32)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癌手术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方法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程度。

    作者:李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骨科牵引床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和分析骨科牵引床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采用骨科牵引床下进行内固定术治疗,并对其术中的护理配合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经积极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78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骨科牵引床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十分必要,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龙丽如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新抗癫痫药生物利用度

    目的:用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难溶性新抗癫痫药--Q808生物利用度。方法以PEG为载体,以不同比例不同方法制备Q808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它们的溶解度、溶出速率及Caco-2细胞透过性。结果经优化条件后制备的Q808固体分散体能提高原料药的溶解度、溶出速率及Caco-2细胞透过性。结论以PEG6000(1∶30)为载体,采用溶解蒸发法制备Q808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其生物利用度。

    作者:董政起;徐珍;杨志欣;吕邵娃;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诊断性刮宫术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0例

    目的:研究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炔诺酮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刮宫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复发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然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操作技巧和护理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的输液治疗途径,由于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和输液时小儿的不配合,导致穿刺难度增加。特别是反复穿刺时,家长认为孩子太受罪,往往引发言语冲突,甚至导致医患纠纷。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还可减少医患纠纷。现将本人多年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孟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化痰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将以祛湿化痰,活血通络为治法,观察运用化痰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化痰活血法辨证施治,连续治疗30 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8.70%,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0.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伟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全程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对应用全程护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6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肝胆外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肝胆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程护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秦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