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凤兰;朱彩珍;余敏;王秀华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阿普唑仑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普唑仑及双歧三联活菌,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基础上,加服阿普唑仑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余韩波;胡晓辉;林俊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解并采取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冠心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及院内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心血管意外事件,并且对这些心血管意外事件进行分析,并探讨采取防范措施对策。结果在入院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中,住院前主要诱因为情绪激动为36例,劳累为29例,气候变化引起的并发症为25例,患者高血压1级以上的为12例,其他(饮食、便秘、睡眠不佳)8例。这其中发病主要的是劳累和情绪激动,这就要求在护理过程中更多对情绪,劳累,气候变化,及时有高血压并发症等这些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过程中,综合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冯巍;张春梅;方桂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患肢恢复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对患肢功能作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对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掌握情况的比较,观察组优良率(93.3%)明显大于对照组(50.0%),且P<0.05;②对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上肢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和外旋的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加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对患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俞美善;周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医师与就诊儿童及其家长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表现,适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以防范和减少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入院首诊首接负责制、住院期间主治医师作用、出院后的延伸服务,及时发现医患沟通障碍并解决,总结合适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结果患儿治疗效果理想,家属满意,医患关系良好。结论通过耐心、细心、用心的医疗行为,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保证。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乳腺脂肪瘤、26例乳腺纤维腺瘤、20例乳腺囊性增生、12例乳腺内乳状瘤。结果7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5~7 d拆线,且没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防12个月无复发。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几种常见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运用于其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名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检测,将其分为A、B两组,前者按照一般的方法开展治疗,后者除了普通治法,相关护理人员还对其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并配以一定的心理疏导,在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二者进行比较。结果从对比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转,心理情绪也健康许多,但A组的效果显然不如B组。结论冠心病患者常会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在治愈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医学治疗,从心理上对患者进行治疗,如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或进行心理疏导,能更好的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阴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抢救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输液抢救护理,包括补液、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失衡、胰岛素降血糖等措施。结果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酮症酸中毒得到纠正,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及时有效的输液治疗和胰岛素的合理使用是抢救DKA成功的关键,同时,加强基础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效果,研究其安全性,探讨优化治疗方案。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前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的TE方案进行辅助化疗,于第1天静脉滴注,DOC药量80 mg/m2,EPI药量60 mg/m2。后者则在前者基础上添加环磷酰胺,于第1天静脉滴注,500 mg/m2。每21 d为1个疗程,至少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中35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0.0%,治疗组则为42例,有效率为84%,高于前者。两组pCR分别为6.8%和7.1%。前者低于后者,但差异不显著。虽两组均发生部分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脱发以及肝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要不良反应,其减少发生率分别为76%和88%,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使用TE和TEC方案对中晚期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时,后者治疗有效率好于前者,但差距不大,两种方案pCR及不良反应等相仿,除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上TE好于TEC,其他比较不产生统计学意义。
作者:林钦雄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的特征并探讨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有152例,分析并观察其主要临床特征,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6例,将治疗组采用的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氯沙坦治疗方法进行疗效的比较,记录并分析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有关指标及症状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46例(60.53%),总有效率90.79%;对照组显效31例(40.79%),总有效率69.74%。且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根据老年患者主要特点,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还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故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用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难溶性新抗癫痫药--Q808生物利用度。方法以PEG为载体,以不同比例不同方法制备Q808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它们的溶解度、溶出速率及Caco-2细胞透过性。结果经优化条件后制备的Q808固体分散体能提高原料药的溶解度、溶出速率及Caco-2细胞透过性。结论以PEG6000(1∶30)为载体,采用溶解蒸发法制备Q808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其生物利用度。
作者:董政起;徐珍;杨志欣;吕邵娃;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口腔医学生接受口腔医学各专业学科的学习,毕业后主要从事口腔临床医学工作,但从医学教学学习整体布局和综合知识的掌握层面看,口腔医学生对于临床医学的学习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通过长期对口腔医学生的泌尿外科学教学工作的体会,从了解泌尿外科学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口腔医学生教学对象、教学课时及内容的安排、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估等角度,就如何更好地完成口腔医学生泌尿外科学教学工作谈一些体会和建议。
作者:蒋跃庆;王忠;姚海军;徐明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4例胸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疗效显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有利于患者身体功能的早日恢复,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田广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将以祛湿化痰,活血通络为治法,观察运用化痰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化痰活血法辨证施治,连续治疗30 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8.70%,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0.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伟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健康宣教联合眼部中药薰蒸穴位按摩疗法防治视频显示终端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探索医患配合模式,以期保证疗效的基础上缩短疗程。方法治疗组采用健康宣教联合眼部中药熏蒸穴位按摩疗法,隔天1次,每次40 min,观察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眼部中药熏蒸穴位按摩疗法,隔天1次,每次40 min,观察10次为1个疗程。以症状积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积分均在治疗后少于治疗前(P<0.05),症状缓解明显,且两组症状积分的差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UT值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治疗后有改善(P<0.05);SIT值、FL值方面,对照组在治疗后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在治疗后无改善(P>0.05)结论对于视疲劳症状明显,且尚无干眼体征的患者,可采用健康宣教联合中药熏眼穴位按摩疗法,5次为一个疗程,可为患者节省治疗费用及往返医院时间。对于视疲劳症状明显且伴有干眼体征的患者,仍需采用中药熏眼及眼周穴位按摩疗法,且保证10次为1个疗程,亦进行健康宣教,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金茹娜;吴丹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增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COPD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呼机功能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呼机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OPD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呼机功能效果评价,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美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探讨规范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药房中存在着管理制度无规范,药房工作人员无系统学习计划,并提出解决措施,加强药房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树立药学服务理念,完善药房管理制度,从完善咨询服务、退药流程、医药结合几方面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作者:邢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婴幼儿预防接种疫苗的方法和效果的比较,对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护理出现的局部性不良反应的影响,同时调查家长在孩子接受接种疫苗后的观点进行了解。方法我们选择了2008年10月1日之后出生的儿童进行研究,将288例接种两种疫苗幼儿进行分组,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144例患者,对两组婴幼儿在临床上的护理干预后与用常规性护理后出现的局部不良反应状况进行分析,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家长在婴幼儿接受疫苗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对两种护理方法得到不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比护理干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这两种护理进行分析得出,运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运用常规性护理的不良反应少,所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护理方法。
作者:黄循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指导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用药。方法对临床常用的6类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系统阐述,指导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给药。结果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6类高血压药物,提倡个体化给药,联合用药。结论按此方案给药,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曹桂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护理是临床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促进病况在一定周期内得到有效的恢复。妇产科是现代医院建设十分重要的科室之一,为广大产妇提供了专业的康复护理中心,保证产妇得到佳的医疗服务[1]。对于所有产妇而言,分娩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过程,有着重要的人生价值意义[2]。与此同时,很多产妇在分娩前后以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影响到了分娩过程的有序进行[3]。其中,精神状态异常不仅给分娩造成了困难,也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症状,增加了剖宫产人数。临床要建立“人性化”护理决策,帮助产妇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4,5]。
作者:蒋妮珊;甘丽红;韦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对无痛人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7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无痛人流效果和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无痛人流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术后1h疼痛感轻,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护理工作中加用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无痛人流不良反应,降低疼痛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措施。
作者:彭玉兰;邹享珍;黄家义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