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更好地完成口腔医学生泌尿外科学教学工作的体会和建议

蒋跃庆;王忠;姚海军;徐明曦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 泌尿外科学教学, 体会和建议
摘要:口腔医学生接受口腔医学各专业学科的学习,毕业后主要从事口腔临床医学工作,但从医学教学学习整体布局和综合知识的掌握层面看,口腔医学生对于临床医学的学习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通过长期对口腔医学生的泌尿外科学教学工作的体会,从了解泌尿外科学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口腔医学生教学对象、教学课时及内容的安排、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估等角度,就如何更好地完成口腔医学生泌尿外科学教学工作谈一些体会和建议。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119例确诊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编号、分组,常规护理组60例(单号)给予常规儿科肺炎护理措施,优质护理组59例(双号)给予儿科肺炎优质护理措施,比较护理措施对改善肺功能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优质护理组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优质护理组总有效率91.5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51,P=0.0269<0.05)。结论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正常和强化生命体征观察等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护理继续研究和推广使用。

    作者:周国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血液涂片检查在血液分析中的重要性

    目的:对血液涂片检查在血液分析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血涂片分析的患者2000例,均进行自动血液分析仪常规检查和联合血涂片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0例血涂片分析结果显示,联合血涂片诊断结果白血病1例、缺铁性贫血36例、继发严重感染核右移1例,余下血液图片诊断结果同血液分析仪血常规检查结果。联合涂片检查准确诊断率显著高于血液分析仪诊断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血涂片检查分析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临床疾病的诊断和和治疗,为其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马继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基础认识不断深入。1922年胰岛素首次被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有关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深入分析药物的分类、给药途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对照。

    作者:张广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全程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对应用全程护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6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肝胆外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肝胆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程护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秦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愈显率86.84%优于对照组的69.74%,JOA评分(4.39±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4±3.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芦锁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无痛胃镜诊疗中的舒适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护理要点,使患者在安全、舒适状态下接收胃镜检查。方法选取913例患者实施无痛胃镜诊疗,针对受检者的个体特点,采取相应的舒适护理方法,增强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感。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后,减轻了患者因疾病及检查引起的不适感,使患者安全、舒适、顺利完成了检查。结论严格掌握无痛胃镜检查适应证,认真做好术中、术后舒适护理,强调个性化服务,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提高患者胃镜检查的满意度。

    作者:钟凤兰;朱彩珍;余敏;王秀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288例预防接种疫苗的婴幼儿采用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婴幼儿预防接种疫苗的方法和效果的比较,对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护理出现的局部性不良反应的影响,同时调查家长在孩子接受接种疫苗后的观点进行了解。方法我们选择了2008年10月1日之后出生的儿童进行研究,将288例接种两种疫苗幼儿进行分组,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144例患者,对两组婴幼儿在临床上的护理干预后与用常规性护理后出现的局部不良反应状况进行分析,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家长在婴幼儿接受疫苗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对两种护理方法得到不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比护理干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这两种护理进行分析得出,运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运用常规性护理的不良反应少,所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护理方法。

    作者:黄循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早产儿窒息性脑瘫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早产儿窒息性脑瘫的发病机制与高危因素,并观察其临床症状与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接收并治疗早产儿窒息性脑瘫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做出归纳总结与分析,后得出结果与结论。结果所有患儿中以早产儿窒息性脑瘫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占重要比例,其构成比为43.75%,缺氧患儿与高龄产妇所致的窒息性脑瘫经治疗后疗效为明显。结论早产儿缺氧窒息是小儿脑瘫病的主要致病高危因素,意识障碍在患儿临床特征中占重要比例,患儿经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后期临床疗效较为可观。

    作者:方承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0~8个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分布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讨0~8个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的分布情况,为医院提高婴儿麻疹的预防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00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新生儿和3、6、8个月龄婴儿的血清中麻疹免疫球蛋白G抗体水平分布情况进行测定。结果经研究,了解到全组0~8个月龄婴儿的麻疹胎传抗体阳性率,在新生儿期间为100%(210/210),在3个月龄时为59.15%(126/213),在6个月龄时为31.87%(58/182),在8个月龄时为16.41%(32/1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8个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以4~8个月龄的婴儿为麻疹易感群,需要医院予以充分重视,同时可考虑将麻疹疫苗首次免疫时间提前至出生4~6个月龄之间。

    作者:李湛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分娩中的应用进展

    护理是临床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促进病况在一定周期内得到有效的恢复。妇产科是现代医院建设十分重要的科室之一,为广大产妇提供了专业的康复护理中心,保证产妇得到佳的医疗服务[1]。对于所有产妇而言,分娩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过程,有着重要的人生价值意义[2]。与此同时,很多产妇在分娩前后以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影响到了分娩过程的有序进行[3]。其中,精神状态异常不仅给分娩造成了困难,也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症状,增加了剖宫产人数。临床要建立“人性化”护理决策,帮助产妇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4,5]。

    作者:蒋妮珊;甘丽红;韦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渭良伤科油穴位按摩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渭良伤科油穴位按摩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n=30)给予控制血糖+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n=30)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辅之以渭良伤科油穴位按摩;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的肌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③2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④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渭良伤科油穴位按摩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范舜华;陈发胜;肖雪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诊断性刮宫术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0例

    目的:研究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炔诺酮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刮宫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复发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然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十味强心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十味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A组接受西医抗心力衰竭标准方案治疗,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十味强心汤治疗。连续用药14 d,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味强心汤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申利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骨科牵引床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和分析骨科牵引床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采用骨科牵引床下进行内固定术治疗,并对其术中的护理配合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经积极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78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骨科牵引床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十分必要,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龙丽如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础护理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目的:为了更深层次的评价情景模式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2年之间就读于我校护理专业的学员112人,将这些学员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学员56人,为对照组中的学员提供常规教学模式,为观察组中的学员提供情景教学模式。探讨两组学员对基础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两组学员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学员不仅教师、自我、带教老师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都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并且观察组中学员的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试以及CCTST分值都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加入情景教学模式,能激发学员对学习的热情,挺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培养学员的沟通、应对能力和高尚的职业操守,能够有效减小临床和教学的距离,有助于高素质护理服务人员的形成。

    作者:徐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分析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1],现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门诊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为医院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的办法提供参考。

    作者:乔适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食管癌患者76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食管癌患者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对临床护理的评分为(94.87±4.32)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癌手术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方法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程度。

    作者:李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美国GE Brightspeed8排螺旋CT机对肺小结节自动分析的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美国GEBrightspeed8排螺旋CT机对肺小结节进行自动分析的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由我院8排螺旋CT进行检查并自动分析的患者共112例的资料,以及检查后2年随访结果。结果该型CT机对人体肺部小结节的诊断敏感率为84.11%,准确率为96.25%。结论8排螺旋CT在肺部小结节的定性鉴别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应引起相关临床科室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作者:袁登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提高C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对提高C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在开展品管护理活动前组织理论知识的学习,对C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C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CCU医护人员的洗手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CCU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不仅保护了自身的健康,也大大降低了C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黄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76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乳腺脂肪瘤、26例乳腺纤维腺瘤、20例乳腺囊性增生、12例乳腺内乳状瘤。结果7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5~7 d拆线,且没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防12个月无复发。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