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硕;袁枫;王继红
目的:探讨56例消化道来源卵巢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56例消化道来源卵巢转移性肿瘤患者(印戒细胞癌30例,腺癌26例),对其资料行回顾式分析,总结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研究发现消化道的原发灶主要为胃与结直肠,腺癌主要来源结直肠,印戒细胞癌多来源胃,双侧卵巢转移以印戒细胞癌居多,腺癌较少,二者比较,差异经处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CK7表达阳性方面,印戒细胞癌与腺癌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K7(+)/CK20(+)方面,印戒细胞癌与腺癌二者比较,差异经分析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K7(-)/CK20(+)方面,印戒细胞癌与腺癌二者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结果见,印戒细胞癌多来源胃,免疫组化多见CK7(+)/CK20(+),多发生双侧卵巢转移,腺癌多来源结直肠,免疫组化多见CK7(-)/CK20(+)。
作者:王敏;朴金松;高蔚樱;郑一玮;谭小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空腹血糖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3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空腹血糖并记录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经过各周期化疗后空腹血糖值均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0.05)。体质量指数(BMI)在化疗前后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肿瘤类型、肿瘤分期、化疗周期、化疗方案、化疗前BMI对化疗前后空腹血糖变化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空腹血糖明显升高,且是综合因素作用结果。
作者:张颖;谢娅;赵倩;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方法分析医院多年来妇产科的纠纷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连续多年纠纷发生率为1~2例/每年。结论学习纠纷发生的原因与防范,可以有效地杜绝或减少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给予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行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84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B组、C组,每组28例,给予A组患者行单纯的氨氯地平治疗,给予B组患者行单纯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C组患者行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C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的降压总有效率为96.42%,明显高于A组的78.57%与B组的71.4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行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降压降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旖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鼻道径路及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病例资料,25例行鼻内镜下中鼻道径路手术,11例行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下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无复发,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中鼻道径路及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创伤小。
作者:赵振华;肖大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网膜妊娠属于腹腔妊娠之一,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不易确诊。本文报道我院妇科通过腹腔镜探查术成功诊治大网膜妊娠患者1例。
作者:喻小燕;周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针对传统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开展了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强化药学本科生基本功训练,加强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内在联系,建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鼓励参加社会实践,探索培养更多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
作者:吴琼;吴卫;马新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医学认为多种致病因素,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等均可通过损伤脾胃功能而引发溃疡性结肠炎,通过探讨诸致病因素与脾胃功能失调间的关系,剖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有助于深入了解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发病规律,提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健康孕产妇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7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57例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并对两组孕产妇实施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在实施不同麻醉方法后,SpO2、BP、HR、EC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中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开始时间、麻醉效果总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效果完善等优势,值得在临床用应用优先考虑。
作者:梁尚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利凡诺与米非司酮相配伍进行无痛引产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予以无痛引产的72例孕产妇,按照药物使用的不同,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一组给予利凡诺药物进行引产设为对照组,一组给予利凡诺与米非司酮相配伍进行引产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在过程时间、阴道流血量方面远远优于对照组,但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性特别显著,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凡诺与米非司酮相配伍用于无痛引产取得了满意效果,并且不良反应症状很轻,对患者的康复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作者:常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通过使用不同口腔护理液观察脑卒中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口腔状况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银尔通和双氧水进行口腔护理,银尔通为实验组,双氧水为对照组。观察患者口腔黏膜红肿、口腔溃疡发生、牙龈出血和口臭后,评估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结果研究发现,使用银尔通的患者口腔健康的改善与保持明显优于双氧水组。结论银尔通可作为脑卒中患者常规、优质的口腔护理产品。
作者:武秋娣;邹银波;缪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肠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对于这种病症必须采取有效的诊疗措施,才能够在根本上挽救患者,使患者重新获得健康。在本研究中,笔者将针对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工作进行简要的探索、分析,并作出综述。希望所得的结果能够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的领域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
作者:闫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PICC安全评价工具在癌症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科留置PICC的12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的PICC置管术后不做功能锻炼,试验组患者PICC置管时应用安全评价工具表在专门的PICC管理小组成员监督指导下护理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的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安全评价工具表弥补了PICC置管的原有缺陷,减少PICC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显著,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韩光;王晓秋;张连波;林长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采用明目地黄胶囊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治疗假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确诊收治60例120眼中小学假性近视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托吡卡胺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明目地黄胶囊联合复方托吡卡胺进行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视力以及视疲劳的恢复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愈22眼,有效14眼,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治愈42眼,有效15眼,总有效率为9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明目地黄胶囊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治疗假性近视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治疗,使用期间并无任何不良反应,是治疗假性近视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外科病区中的护理效果,提高外科病区的护理效率。方法对我县第一医院的外科病区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一年之内在本县第一医院的外科区共10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2012年3月至10月的护理模式是传统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而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的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将责任制护理小组划分为多个小组,平均每组都有2~3名护士,其中要设一名组长,每组负责该组患者的日常的心理教育和所有的护理工作。结果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进行的护理之后,患者呼叫护士的次数大幅度缩减,其差值P<0.05,有对比意义。其中,责任制护理小组的满意度达95%,比传统护理高了20%;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为94%,比传统护理高了14%,有明显的对比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效果比传统护理模式好,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韶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8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体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35%,明显高于对照组7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各自出现2例轻度恶心、头痛等症状,并未出现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在发病后48~96 h内手术,治疗组在发病后0~48 h内手术,两组都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方法。结果随访1个月,治疗组的血肿完全清除率为93.3%,对照组为75.0%,治疗组的血肿完全清除率完全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预后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早期治疗能够更加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恢复。
作者:王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门诊采血室患者进行投诉的主要问题,探讨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研究防范对策与解决方法。方法对2012年度全年我院门诊采血室收到的患者投诉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2012年全年,门诊采血室全年共受到患者投诉54起。其中,因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不畅导致的矛盾26起,占48.1%;因护理人员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导致的矛盾6起,占11.1%;因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欠缺,操作不当引起的,矛盾7起,占13.0%;因候诊秩序混乱或者候诊时间过长导致的矛盾9起,占16.7%;因患者家属或者其他方面原因导致的矛盾6起,占11.1%。结论门诊采血室的医护人员要做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服务理念,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提倡“微笑服务”,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门诊采血室的形象和患者的医疗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闫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并发急性免疫性溶血的患者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总结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加以对比。方法在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确诊后,进行激素治疗,其中对6例患者进行甲泼尼龙治疗[20~30 mg/(kg?d)],疗程持续4 d;对2例患者进行地塞米松治疗[0.5 mg/(kg?d)],疗程持续3 d;对2例患者进行泼尼松的口服治疗[2mg/(kg?d)]。结果对10例患者进行4个月~8年的追踪随访,可知有8例患者在治疗后2~8周内Coomb测试为阴性,未查出体内血清抗体存在,且泼尼松药效持续了5周~6个月,在对患者停药后未见复发;其余2例患者病症反复较严重,且不断反复感染和加重,直到对其进行后续治疗9个月,维持激素给予2年后,患者的病情才得以稳定。结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易出现Rh系统急性溶血或AIH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症状,对于该症状的治疗,还是较为依靠激素,只有当患者的Coomb检测结果呈阴性时,才可酌情减少激素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通过对临床35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采取一般护理和特殊护理,认为全面正确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智能恢复,改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