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伟
目的:探讨经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013年经腹直肠癌根治术临床资料共408例。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发生吻合口瘘28例,均通过保守治疗后愈合恢复。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性别,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术前合并肠梗阻和糖尿病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关(P <0.05)。结论吻合口瘘发生后治疗重在盆腔通畅引流,采用双套管引流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是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邕;郑永绵;马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门急诊护士压力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收取我院门急诊护士65名,通过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门急诊护士压力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工作性质、社会地位、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同度、工作担心度等。编制的不同也会成为门急诊护士的压力源,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门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是门急诊患者的护理与专业知识等,因此需要针对门急诊护士的压力源制定有针对性,有效的措施进行减压,以保证门急诊护士处在佳状态下工作。
作者:徐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胆原性胰岛炎的术后护理方法,旨在提高胆原性胰岛炎的护理水平。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2013年间接收的100例胆原性胰岛炎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护理,每组50例,一组采用人性化术后护理方法,作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康复时间、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只有2例发生了胰周脓肿的并发症,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了胰周脓肿,3例发生了休克,4里发生了呼吸窘迫,2例发生了麻痹性肠梗阻,且观察组50例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的术后护理,能够有效缩短胆原性胰岛炎的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胆原性胰岛炎的康复效果,对采用腹腔镜治疗的胆原性胰岛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武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其中研究在住院期间加强对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入组前和出院时分别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出院时的 SCL-90总分及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分较对照组而言,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研究组患者 ADL 评分从入组前的(18.89±5.76)分变为(12.78±5.11)分,对照组患者有干预前的(18.74±5.71)分变为(17.12±4.83)分,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住院期间积极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谢萍香;陈宇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当归四逆汤属温经散寒方,其来源《伤寒论》,其组成: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用法与用量:汤剂:每日2剂,煎2次,合液分服。蜜丸:10 g,一日2~3次。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经。主治:阳气不足而又血虚,外受寒邪。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细微或沉细。寒入经络,腰、股、腿、足疼痛者。该方为临床常用方。现就其现代药理及临床新用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熊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总结了早产儿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针对体温过低,不能自主呼吸,营养失调,有感染危险的早产儿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认为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娴熟的业务技能,加强巡视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正确处理才能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及预防后遗症。
作者:吉淑颜;李延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目前手术室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改进手术室工作流程,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对手术室制度加以完善,相关流程加以优化,医护职责加以明确,比较流程改进前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提高第1台手术开台准时率,缩短连台手术的接台时间,减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工作超时,增加手术室每日手术量。病患等待手术的时间大大减少,每台手术工作的效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除此之外,患者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P <0.01)。结论工作流程的改进具有降低手术资源使用成本并提高手术时效的双重作用,值得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大力推广。
作者:谭庆敏;欧洁梅;寻凌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是目前国内人群中发病概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病因异质性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作为慢性终身性疾病之一,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诊断就必须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知识认识和了解不全面,对糖尿病治疗存在恐惧,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直接降低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的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糖尿病辅助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雪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胆道外科手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能原因,及再次手术处理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69例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6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副损伤1例,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6例,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7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结论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原因有术后残留结石、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脱落、再发结石等;其治疗主要为以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及胆肠吻合为主的手术治疗;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正确寻找胆总管、避免误伤是治疗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关键。
作者:赵万胜;桂武斌;蔡瑞福;彭玉林;桂晶晶;何宗国;曹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与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取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站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1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6例)取环前2 h 用卡前列甲酯栓1枚0.5 mg 放置于受术者的阴道后穹隆,B 组(56例)常规消毒后,在宫颈旁行利多卡因麻醉,5 min 后行取环术。对比两组药物应用后,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取环所用时间、失血量以及成功率。结果 A 组手术时间短,宫颈软化及扩张明显优于 B 组(P<0.01);取环成功率明显高于 B 组(P <0.01);手术时间、失血量及综合反应程度均明显低于 B 组(P <0.05)。结论取环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卡前列甲酯栓较术前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更有利于宫颈软化及扩张,取环成功率高,痛苦小,方法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作者:徐慧敏;慕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发现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的积极作用。方法采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要求,对3887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家庭档案》进行分析。结果7774例接受孕前优生检查的夫妇,690例异常病史以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女性不良妊娠史居多;高风险人群668例,女性占64.22%,其中不良妊娠史占34.46%,男、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占高风险人群的27.84%。861例获得妊娠结局,不良妊娠结局15例。不良妊娠结局中自然流产9例、治疗性引产5例,早产1例。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筛选高风险人群,发现可能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因素,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计划怀孕夫妇参加检查和接受优生优育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呼雅荣;张秀艳;张金伟;李智红;祖素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方法治疗脑积水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疗效。结果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感染3例,腹腔端梗阻1例,过度分流2例。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有确定疗效,但是临床有一定的并发症,通过改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并发症的概率。
作者:成友军;郭旭东;欧益金;穆林森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职业卫生监督质量的高低,与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关系,如何提高职业卫生监督质量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作者试用加权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某地2005年~2012年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资料,并绘制普通线图探讨其发展趋势,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袁曙明;孙爱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在无痛分娩当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与体会。方法选取75例待产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在其分娩过程当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疼痛进行缓解,另外,选取75例自愿不接受无痛分娩的待产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疼痛程度、转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从产程、疼痛程度、转剖宫产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占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 Apgar 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与分娩当中,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程度,能够有效缩短产程,安全性较高,对新生儿损害极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作者:谢星彤;范端阳;王武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3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顽固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1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1例患者血压下降,1例患者心慌气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结论对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司献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内科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共2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对此类疾病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诸如急救护理、生命体征观察护理、基础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有显著改善,无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内科治疗联合周密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动脉夹层受到进一步损害的概率,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晓君;林海容;谢小明;黄蕊棉;许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较缩宫素的优越性。方法将6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注射垂体后叶素组(A 组)和注射缩宫素组(B 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用药后收缩压变化。结果 A 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 B 组;术中出血量 A 组小于 B 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垂体后叶素注射后15 min A 组收缩压上升相对明显,与 B 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30 min后二者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射止血效果肯定,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
作者:李艳满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三种血球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各分析仪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利用三种不同型号的血球分析仪对临床采集的血标本进行检测,计算出检测结果的均数,互相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三种血球分析仪获得的检测数据两两对比,可知不同仪器在检测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检测结果不完全相同,但是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因血液检测结果受血球分析仪型号的影响,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对血球分析仪定期进行校对检查。
作者:程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脑动脉硬化症是临床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之一,也是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该病进展缓慢,除有一般的临床表现外,同时患者还出现心理异常的表现,存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及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1]。该病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除技术护理外,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者对我院收治的3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其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柴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手术切除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儿分阑尾切除和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两种手术方式,其中阑尾切除占83.72%(72/86),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占16.29%(14/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0%(8/86),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种类多,应该仔细检查以及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确诊后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为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苗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