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秀
目的:探讨系统新膀胱功能训练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后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2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实验组进行系统新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行普通膀胱功能训练,于术后3、9个月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术后9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2组患者3、9个月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9个月生活质量评价统计学意义显著(P <0.05)。结论系统新膀胱功能训练是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后患者掌握和适应新排尿方式的有效途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可以有效提高控尿和排尿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袁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三种血球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各分析仪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利用三种不同型号的血球分析仪对临床采集的血标本进行检测,计算出检测结果的均数,互相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三种血球分析仪获得的检测数据两两对比,可知不同仪器在检测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检测结果不完全相同,但是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因血液检测结果受血球分析仪型号的影响,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对血球分析仪定期进行校对检查。
作者:程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是目前国内人群中发病概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病因异质性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作为慢性终身性疾病之一,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诊断就必须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知识认识和了解不全面,对糖尿病治疗存在恐惧,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直接降低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的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糖尿病辅助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雪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肝移植目前被认为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有效措施,脾切除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方法。早期报导认为,脾切除可减少抗体的产生,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并且治疗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症。近年来,不断有报导提出脾切除可增加肝移植患者术后的感染率、病死率及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脾切除对肝移植患者的影响,目前尚未见详细报道。
作者:陈敬宇;江艺;张小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全静脉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对早产儿黄疸的血清胆红素代谢的影响,使静脉营养更安全而有效地应用于早产儿。方法将202例须接受全静脉营养的早产儿(胎龄28~33周,出生体质量≤200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两组均采用全静脉营养治疗措施,观察组于出生后12 h 内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2.0 g/(kg ? d),每日递增1.0g/(kg ? d);对照组于出生后24 h 内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1.0 g/(kg ? d),每日递增0.5 g/(kg ? d);两组大剂量均为3.0 g/(kg ? d),以“全合一”方式经周围静脉24 h 缓慢均匀输注。若出现黄疸,两组均常规光疗。分别测定两组早产儿的在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并比较黄疸发生率和观察黄疸持续时间。结果早产儿在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及黄疸持续时间,观察组分别为(150.05±15.44)、(242.86±46.35)、(89.57±10.32)μmol/L 和(15.24±3.78)d,对照组分别为(161.29±19.73)、(254.81±52.45)、(92.23±16.60)μmol/L 和(16.59±4.15)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早产儿在生后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含量无明显增高、黄疸持续时间无明显延长(均 P >0.05)。结论早期应用不同剂量全静脉营养对早产儿黄疸无明显的早期临床干预。
作者:李明;王晓东;祁海滨;陈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腹胀是外科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多因手术对腹腔脏器组织的牵涉及原发病所致的腹腔炎症,导致肠麻痹引起,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秘、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等症,本病早在《素问》中即有记载: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六腑以通为用”治疗应以疏通气机为主,兼用扶正祛邪、健脾和胃、降逆止呕、行气活血通腑等中草药治疗,胃气则随之通畅。目前西医对促进术后肠蠕动恢复,一般采用禁食,胃肠减压,下床活动等方法,效果不显著。祖国医学很早就有利用灌肠使药物通过肠道吸收治疗疾病的先例。另有研究表明,中药灌肠可以有效的促进肠蠕动的恢复,缓解腹胀症状[1]。
作者:郝良为;郑京玉;李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克林澳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物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分为治疗组52例,用克林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63.33%)(P <0.05)。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下降。结论克林澳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有效。
作者:王丹;吴丹;荣根满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保健办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明显提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缘由。因而,增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对以上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预防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宏;朱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粤北地区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治疗概况,探讨本病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与分析我科近4年来4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一般情况、病史、发病部位、肿瘤大小、自觉症状、诊断情况、治疗情况和病理资料。结果40例患者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皮疹的演变过程及类型与文献的描述都非常吻合,皮损周围0.8 cm 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切实可行。结论应进一步提高基底细胞癌的首诊正确率,做好健康指导,尽量手术切除,丰富了本病的临床研究资料。
作者:李伟权;高晓芬;陈宏辉;周秀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96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标本,标本来自于男性尿道和女性宫颈分泌物,对衣原体、支原体予以培养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其耐药性。结果支原体培养总阳性率57.9%,UU 24.48%、Mh 4.56%、UU+Mh 28.8%。药敏研究表明支原体敏感性药物主要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支原体耐药性药物主要有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检测发现支原体感染比衣原体要高,主要为 UU,首选应用药物交沙霉素,支原体耐药性高为左氧氟沙星,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临床特点,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以选用准确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郑克茂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013年经腹直肠癌根治术临床资料共408例。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发生吻合口瘘28例,均通过保守治疗后愈合恢复。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性别,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术前合并肠梗阻和糖尿病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关(P <0.05)。结论吻合口瘘发生后治疗重在盆腔通畅引流,采用双套管引流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是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邕;郑永绵;马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脐带血标本进行进行检测,分析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①对1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异常胎儿取脐带血3 mL 脐带血细胞进行培养和标本制作,利用 G 显带技术对染色体核进行分析;②并取200μL 提取 DNA 后采用 MLPA 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G 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MLPA 检测结果为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2个探针对应的片段大小位置在3100的电泳图上荧光峰值相比正常对照明显出现减半,统计缺失区域的荧光比值为0.450和0.339(正常值:0.7~1.3)。结论患儿在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基因位点(GATA4)的上游存在杂合性缺失,缺失的片段大小约为1.5kb。
作者:谭卫荷;佘芹;郭晓燕;李付广;张金云;汤素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内科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共2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对此类疾病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诸如急救护理、生命体征观察护理、基础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有显著改善,无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内科治疗联合周密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动脉夹层受到进一步损害的概率,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晓君;林海容;谢小明;黄蕊棉;许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及治疗的医学论述: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结石成因、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病状表现、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以及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
作者:王世禄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胆道外科手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能原因,及再次手术处理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69例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6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副损伤1例,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6例,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7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结论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原因有术后残留结石、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脱落、再发结石等;其治疗主要为以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及胆肠吻合为主的手术治疗;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正确寻找胆总管、避免误伤是治疗胆道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关键。
作者:赵万胜;桂武斌;蔡瑞福;彭玉林;桂晶晶;何宗国;曹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对药物流产后腹痛、月经失调患者,实施益母草冲剂联合当归丸治疗的具体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愿进行药物流产的120例育龄妇女的门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患者腹痛明显时行益母草冲剂、当归丸联合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腹痛时行其他止痛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药物流产妇女腹痛消失时间、月经转归时间、恢复后月经情况。结果实验组药物流产妇女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药物流产后,患者会产生腹痛以及月经失调,而益母草冲剂、当归丸联合配伍的实施,总体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生活质量。
作者:黄瑜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妊娠结局。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289例根据孕周不同分为 A 组196例(28周≤孕周<35周)、B 组93例(35周≤孕周<37周),A 组又根据孕妇保胎意愿分为保胎组140例及非保胎组5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保胎组明显低于非保胎组(P <0.05),孕妇宫内感染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A 组与 B 组间,保胎组与非保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 两组孕产妇在分娩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孕龄对官内胎儿有着相应的影响;对未足月胎膜早破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可改善母胎妊娠结局。
作者:洪明珠;王玲;欧展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与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取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站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1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6例)取环前2 h 用卡前列甲酯栓1枚0.5 mg 放置于受术者的阴道后穹隆,B 组(56例)常规消毒后,在宫颈旁行利多卡因麻醉,5 min 后行取环术。对比两组药物应用后,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取环所用时间、失血量以及成功率。结果 A 组手术时间短,宫颈软化及扩张明显优于 B 组(P<0.01);取环成功率明显高于 B 组(P <0.01);手术时间、失血量及综合反应程度均明显低于 B 组(P <0.05)。结论取环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卡前列甲酯栓较术前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更有利于宫颈软化及扩张,取环成功率高,痛苦小,方法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作者:徐慧敏;慕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 S-ROM 假体设计特点及 S-ROM 假体在治疗严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 Pubmed、CBM、维普等数据库,查阅近年 S-ROM 假体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S-ROM 假体因其独特的设计特点,在严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髋关节置换假体选择中有着独特的优势。结论 S-ROM 假体是严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可选择的佳假体之一;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其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作者:孙则干;徐皓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参考组患者只采用阿卡波糖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及进食后2 h 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及血糖相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及进食后2 h 血糖下降程度均大于参考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及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秦绪营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