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秀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的修复整形术对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的患者120例,通过进行腹腔镜下输卵管修复整形手术治疗,以这些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并在研究分析中引用了对输卵管功能进行评分的规范化标准,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分,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后的1~24个月中,对不同评分的具有积水病症的患者受孕情况以及积水复发的情况进行记录。结果输卵管积水患者术后总的妊娠率为19.16%(23/120),其中高评分组输卵管积水患者术后妊娠率是40%,积水复发率为0;中评分组输卵管积水患者术后妊娠率是15%,积水复发率37.25%;低评分输卵管积水患者术后妊娠率是6.89%,积水复发率40.74%。结论腹腔镜输卵管修复整形术治疗输卵管积水有一定疗效,在手术治疗之后复发率仍比较高,并且宫内妊娠率比较低,因此对于中、低评分的输卵管积水患者建议切除患侧输卵管,以减少复发机会,同时为将来行辅助生育(IVF-ET)提高妊娠率。
作者:龚翠梅;李丽琴;雷庆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总结了早产儿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针对体温过低,不能自主呼吸,营养失调,有感染危险的早产儿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认为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娴熟的业务技能,加强巡视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正确处理才能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及预防后遗症。
作者:吉淑颜;李延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8月份住院病历800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抗菌药物利用度及其使用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表现为首量偏大,疗程过长,联合用药中单用较多。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作者:胡佳惠;杨增光;王臻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长托宁、咪达唑仑对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均采用全身麻醉的直肠癌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长托宁组(A 组)40例和咪达唑仑组(B 组)40例,于术前1 d、术后2~7 d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 MMS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评估其认知功能,术后低于术前2分为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POCD 的发生例数对比,于术后2~7 d 内,长托宁组(A 组)和咪达唑仑(B 组)分别为5例和17例,B 组 POCD 的发生率为42.5%明显高于 A 组的12.5%(χ2=22.3214,P=0.0000)。结论长托宁用于辅助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的 POCD 发生率,较咪达唑仑更具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而咪达唑仑可能会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的 POCD 发生率,应用于临床时应多加注意。
作者:胡英雄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经阴道分娩是自然而且符合生理的分娩途径,产妇分娩后能迅速康复,新生儿能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我国剖宫产率有逐渐提高的趋势,有些城市甚至高达70%,而欧洲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在15%~30%左右,北京妇产医院20世纪60年代剖宫产率<5%,70年代末到80年代为20%,90年代上升为40%。剖宫产率不断升高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普遍现象。而在中国,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的比例已经占了所有剖宫产的30%~50%,有些地区甚至超过60%[1]。由于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全静脉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对早产儿黄疸的血清胆红素代谢的影响,使静脉营养更安全而有效地应用于早产儿。方法将202例须接受全静脉营养的早产儿(胎龄28~33周,出生体质量≤200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两组均采用全静脉营养治疗措施,观察组于出生后12 h 内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2.0 g/(kg ? d),每日递增1.0g/(kg ? d);对照组于出生后24 h 内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1.0 g/(kg ? d),每日递增0.5 g/(kg ? d);两组大剂量均为3.0 g/(kg ? d),以“全合一”方式经周围静脉24 h 缓慢均匀输注。若出现黄疸,两组均常规光疗。分别测定两组早产儿的在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并比较黄疸发生率和观察黄疸持续时间。结果早产儿在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及黄疸持续时间,观察组分别为(150.05±15.44)、(242.86±46.35)、(89.57±10.32)μmol/L 和(15.24±3.78)d,对照组分别为(161.29±19.73)、(254.81±52.45)、(92.23±16.60)μmol/L 和(16.59±4.15)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早产儿在生后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含量无明显增高、黄疸持续时间无明显延长(均 P >0.05)。结论早期应用不同剂量全静脉营养对早产儿黄疸无明显的早期临床干预。
作者:李明;王晓东;祁海滨;陈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 SD 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20只雄性健康 SD 大鼠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A组)、对照组(C 组)、假手术组(S 组),每组40只。A 组和 C 组均按缺血2 h,再灌注0、2、6、12、24 h 五个时间点(8只/组)分别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量脑梗死体积,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结果再灌注12、24 h,A 组较 C 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 <0.05)、脑梗死体积减小(P <0.05)。A 组与 C 组比较,缺血侧脑组织间水肿减轻,变性、坏死的神经元数量减少,空泡样改变减轻。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 SD 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永超;高政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时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现象及避免措施。方法对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值异常偏低的1例标本,进行再次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对其中发现的涂片与计数明显不符,进行复检。其血细胞计数方法为手工细胞计数、末梢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抽取枸橼酸钠抗凝血。结果上述1例标本在后三种方法复检时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与初次 EDTA-K2抗凝血血细胞分析仪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不符。结论 EDTA 抗凝剂偶尔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EDTA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产生的假性血小板计数减少、白细胞增多会导致患者临床辅助检查增多,严重时易导致临床误诊、误治。因此,PTCP 应该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得到广泛重视。
作者:王明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手术切除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儿分阑尾切除和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两种手术方式,其中阑尾切除占83.72%(72/86),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占16.29%(14/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0%(8/86),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种类多,应该仔细检查以及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确诊后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为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苗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其中研究在住院期间加强对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入组前和出院时分别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出院时的 SCL-90总分及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分较对照组而言,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研究组患者 ADL 评分从入组前的(18.89±5.76)分变为(12.78±5.11)分,对照组患者有干预前的(18.74±5.71)分变为(17.12±4.83)分,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住院期间积极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谢萍香;陈宇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保健办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明显提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缘由。因而,增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对以上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预防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宏;朱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是目前国内人群中发病概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病因异质性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作为慢性终身性疾病之一,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诊断就必须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知识认识和了解不全面,对糖尿病治疗存在恐惧,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直接降低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的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糖尿病辅助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雪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优势。方法选取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52人,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47名学生对教学模式感觉满意,满意率为90%;对照组38名学生对教学模式感觉满意,满意率为73%;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在学习效果的评价中,观察组在理论考核、病历书写、实践技能考核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在神经病学的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观点,其优势明显高于传统临床教学模式。
作者:潘燕;李玲玲;田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中医中药治疗亚健康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亚健康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中药及生活指导,对照组60例给予谷维素片、复合维生素 B、21金维他常规对症治疗及生活指导,治疗1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到达100%的总有效率,其中痊愈的有21例(35%)痊愈,有22例(36.7%)显效,17例(28.3%)有效,0例无效;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7%;两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中药治疗亚健康疲劳综合征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宋乐芹;马传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30例资料,对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先按照糖尿病诊断方式对30例患者详细诊断,确定其是否为糖尿病患者。对确诊患者提供胰岛素泵装置进行自我用药治疗,提供相应的胰岛素泵使用指南。结果护理干预应用于胰岛素泵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可帮助老年患者掌握正确的装置使用方法,提升了其日常生活中用药的准确性。本次30例经过用药护理之后,所有患者症状指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接受护理是不可缺少的。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苦瓜桑椹复方制剂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实效性。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 A 组(模型对照组)、B 组(苦瓜桑椹复方制剂低剂量组)、C 组(苦瓜桑椹复方制剂高剂量组)、D(二甲双胍组)组,在持续用药4周后,比较4组模型大鼠及正常大鼠的 FB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Ins(胰岛素)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与 A 组相比,B、C、D 组的FBG 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B、C、D 组的 TG、TC、LDL、HDL 水平均较 A 组有显著改善(P <0.05);B、C、D 组的 Ins 水平明显高于 A 组(P <0.05)。结论苦瓜桑椹复方制剂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脂、血糖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余小雁;林羽慧;吴玉秀;李少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方法治疗脑积水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疗效。结果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感染3例,腹腔端梗阻1例,过度分流2例。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有确定疗效,但是临床有一定的并发症,通过改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并发症的概率。
作者:成友军;郭旭东;欧益金;穆林森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脐带血标本进行进行检测,分析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①对1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异常胎儿取脐带血3 mL 脐带血细胞进行培养和标本制作,利用 G 显带技术对染色体核进行分析;②并取200μL 提取 DNA 后采用 MLPA 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G 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MLPA 检测结果为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2个探针对应的片段大小位置在3100的电泳图上荧光峰值相比正常对照明显出现减半,统计缺失区域的荧光比值为0.450和0.339(正常值:0.7~1.3)。结论患儿在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基因位点(GATA4)的上游存在杂合性缺失,缺失的片段大小约为1.5kb。
作者:谭卫荷;佘芹;郭晓燕;李付广;张金云;汤素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发现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的积极作用。方法采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要求,对3887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家庭档案》进行分析。结果7774例接受孕前优生检查的夫妇,690例异常病史以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女性不良妊娠史居多;高风险人群668例,女性占64.22%,其中不良妊娠史占34.46%,男、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占高风险人群的27.84%。861例获得妊娠结局,不良妊娠结局15例。不良妊娠结局中自然流产9例、治疗性引产5例,早产1例。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筛选高风险人群,发现可能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因素,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计划怀孕夫妇参加检查和接受优生优育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呼雅荣;张秀艳;张金伟;李智红;祖素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众多,但作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主体,报送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却少之又少。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不良反应监测有利于新药的开发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对生产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都存在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冯雅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