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栓塞术在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李俊秀

关键词:血管栓塞术, 安全性, 出血量,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在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资料共有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行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s 法经过皮股动脉做穿刺插管,在透视情况下将 Simons 导管超选择性送入病变部位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对观察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4例颌面部进行性增大患者经过栓塞后有2例患者肿物消失,其余2例栓塞后病灶缩小,后经过手术切除治愈。外伤性鼻腔出血患者3例均行血管内栓塞止血,后痊愈出院。其余11例患者先行血管内栓塞,后进行病灶切除手术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术在治疗颌面及耳鼻喉疾病中疗效好,安全性高,可重复治疗,在临床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同时测定五加芪菊颗粒中刺五加、菊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加芪菊颗粒中刺五加(以紫丁香苷计)和菊花(以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计)含量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采用 Diamonsil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为流动相 A,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 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8 nm。结果紫丁香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40.0μg/mL(r=0.9984)、0.05~10.0μg/mL(r=0.999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76%(n=6)、94.26%(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在同一试验过程中,同时测定五加芪菊颗粒中刺五加、菊花含量。

    作者:敖立实;孙宇光;赵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对广金钱草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分析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广金钱草中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以便更好地对广金钱草开发和利用。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三氯化铝为络合剂,HAc-NaAc(pH=5.5)为缓冲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广金钱草的因环境条件等差异总黄酮量亦不同,野生连钱草的含量无论部位和平均含量都较种植要高,比较测量二者茎、叶、全草的含量分别为种植:10.81、15.85、13.29 mg/g,而野生:15.49、22.89、18.69 mg/g。结论广金钱草总黄酮含量分布表明叶>全草>茎。该方法操作性强,有助于对其药材质量控制,更好地对广金钱草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陈小英;张瑞辉;黎婉红;叶志琼;李泳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参考组患者只采用阿卡波糖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及进食后2 h 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及血糖相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及进食后2 h 血糖下降程度均大于参考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及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秦绪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美常安联合六味安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美常安联合六味安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89例,采用平行、双盲、随机的方法分为三组,A 组(n=31)口服美常安+六味安消,B 组(n=30)口服美常安,C 组(n=28)口服六味安消,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总缓解率分别为96.77%,53.33%,57.14%,A 组显著高于 B 和 C 两组(P <0.05)。结论美常安联合六味安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优于单用一种药物,且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金龙;容海鹰;朱雅丽;张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探析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其中研究在住院期间加强对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入组前和出院时分别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出院时的 SCL-90总分及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分较对照组而言,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研究组患者 ADL 评分从入组前的(18.89±5.76)分变为(12.78±5.11)分,对照组患者有干预前的(18.74±5.71)分变为(17.12±4.83)分,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住院期间积极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谢萍香;陈宇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30例资料,对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先按照糖尿病诊断方式对30例患者详细诊断,确定其是否为糖尿病患者。对确诊患者提供胰岛素泵装置进行自我用药治疗,提供相应的胰岛素泵使用指南。结果护理干预应用于胰岛素泵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可帮助老年患者掌握正确的装置使用方法,提升了其日常生活中用药的准确性。本次30例经过用药护理之后,所有患者症状指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接受护理是不可缺少的。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某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发现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的积极作用。方法采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要求,对3887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家庭档案》进行分析。结果7774例接受孕前优生检查的夫妇,690例异常病史以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女性不良妊娠史居多;高风险人群668例,女性占64.22%,其中不良妊娠史占34.46%,男、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占高风险人群的27.84%。861例获得妊娠结局,不良妊娠结局15例。不良妊娠结局中自然流产9例、治疗性引产5例,早产1例。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筛选高风险人群,发现可能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因素,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计划怀孕夫妇参加检查和接受优生优育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呼雅荣;张秀艳;张金伟;李智红;祖素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013年经腹直肠癌根治术临床资料共408例。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发生吻合口瘘28例,均通过保守治疗后愈合恢复。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性别,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术前合并肠梗阻和糖尿病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关(P <0.05)。结论吻合口瘘发生后治疗重在盆腔通畅引流,采用双套管引流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是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邕;郑永绵;马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脑动脉硬化症的心理护理及治疗体会

    脑动脉硬化症是临床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之一,也是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该病进展缓慢,除有一般的临床表现外,同时患者还出现心理异常的表现,存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及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1]。该病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除技术护理外,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者对我院收治的3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其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柴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浅谈中药房的管理

    中药房是综合性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房的管理对医院的发展建设及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析了医院中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积极探讨相关对策及改进措施,为加强医院中药房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王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分析药房药品的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

    目的:分析药房药品的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药房药品管理资料24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药房药品管理资料240例作为对照组,未进行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观察两组用药错误发生率和患者候药时间。结果观察组用药错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候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药房药品的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是医院医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降低用药错误发生率,减少患者候药时间,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效果显著。

    作者:胡岳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卡前列甲酯栓与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取环112例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与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取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站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1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6例)取环前2 h 用卡前列甲酯栓1枚0.5 mg 放置于受术者的阴道后穹隆,B 组(56例)常规消毒后,在宫颈旁行利多卡因麻醉,5 min 后行取环术。对比两组药物应用后,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取环所用时间、失血量以及成功率。结果 A 组手术时间短,宫颈软化及扩张明显优于 B 组(P<0.01);取环成功率明显高于 B 组(P <0.01);手术时间、失血量及综合反应程度均明显低于 B 组(P <0.05)。结论取环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卡前列甲酯栓较术前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更有利于宫颈软化及扩张,取环成功率高,痛苦小,方法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作者:徐慧敏;慕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探讨

    目的: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妊娠结局。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289例根据孕周不同分为 A 组196例(28周≤孕周<35周)、B 组93例(35周≤孕周<37周),A 组又根据孕妇保胎意愿分为保胎组140例及非保胎组5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保胎组明显低于非保胎组(P <0.05),孕妇宫内感染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A 组与 B 组间,保胎组与非保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 两组孕产妇在分娩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孕龄对官内胎儿有着相应的影响;对未足月胎膜早破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可改善母胎妊娠结局。

    作者:洪明珠;王玲;欧展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五常法用于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

    目的:探究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的有效方案,以提高高危药品管理的安全水平。方法采用五常法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中,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比较应用前后,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结果应用五常法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护士人员在30 s 内可取出及放回药品的正确率、卫生合格率和患者满意率更高,药品随意放置率更低,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管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采用五常法管理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显著提高,使得医院的高危药品管规范化、制度化,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蔡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68例早产儿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本文总结了早产儿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针对体温过低,不能自主呼吸,营养失调,有感染危险的早产儿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认为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娴熟的业务技能,加强巡视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正确处理才能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及预防后遗症。

    作者:吉淑颜;李延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主要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术前行 MRI 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资料,主要研究 PCNSL 的发生部位、病变边缘形态、信号特征、强化方式、瘤周水肿、室管膜播散以及胼胝体累及情况。结果15例中8例为单发,7例为多发;其中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12例,半球周边白质区3例,同时伴室管膜下结节6例;仅发生于脑室内者1例。累及胼胝体时,均可见典型“蝶翼征”。病灶边缘有“棘状”突起及分叶11例。常规平扫实性部分表现为 T1WI 低信号, T2WI 等稍高信号。增强实性部分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14例,1例表现为边缘环形中度强化。脑室内病灶或室管膜下播散结节,均未见坏死区,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瘤周水肿因部位而异,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病灶水肿多轻度到中度,以轻度为主;大脑半球周边病灶水肿多较明显,呈中度到重度。结论绝大多数 PCNSMRI 表现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性,与其他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认真分析其特点,可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曾元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效果,找出佳的冲洗液温度,提高护理效率。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 A、B、C、D 四组,每组各21例。每组分别采用不同温度冲洗液持续冲洗膀胱:A 组为21~26℃;B组为27~32℃;C 组为33~37℃;D 组为38~42℃。记录4 d 内各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人均痉挛次数、尿液红细胞计数、冲洗液转清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 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人均痉挛次数、尿液红细胞计数及尿液转清时间均明显低于 A、B、D 组(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冲洗液温度以33~37℃为宜,其能有效改善患者膀胱痉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柳希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手术切除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手术切除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儿分阑尾切除和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两种手术方式,其中阑尾切除占83.72%(72/86),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占16.29%(14/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0%(8/86),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种类多,应该仔细检查以及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确诊后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为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苗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顽固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3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顽固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1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1例患者血压下降,1例患者心慌气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结论对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司献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96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标本,标本来自于男性尿道和女性宫颈分泌物,对衣原体、支原体予以培养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其耐药性。结果支原体培养总阳性率57.9%,UU 24.48%、Mh 4.56%、UU+Mh 28.8%。药敏研究表明支原体敏感性药物主要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支原体耐药性药物主要有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检测发现支原体感染比衣原体要高,主要为 UU,首选应用药物交沙霉素,支原体耐药性高为左氧氟沙星,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临床特点,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以选用准确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郑克茂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