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行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王丽丽;李锦梅;付艳霞;张英春;徐月

关键词: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封堵术, 护理体会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严重而致命的并发症之一[1],约占心脏破裂的10%,心肌梗死总病死率的5%。此类患者病死率高,室间隔穿孔封堵术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肺动脉收缩压,降低患者病死率。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3月收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心功能Ⅳ级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及个体化护理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年轻恒牙脱出性损伤后牙髓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年轻恒牙脱出性损伤后牙髓组织预后情况,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口腔科收治的年轻恒牙脱出性损伤患者124例(共157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观察损伤后牙髓预后情况,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损伤类型、就诊时间、牙根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记录,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可能相关因素。结果在所选入实验的157颗患牙经临床处理后,观察期超过6个月,显示有27颗牙髓坏死、4颗牙髓钙化、126颗牙髓存活,各类外伤中以挫入性移位发生牙髓坏死的概率高(3/5,60%),牙根发育程度与外伤类型对牙髓组织的预后状况呈现出明显相关性,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恒牙脱出性损伤后牙髓坏死比较高,且以挫入性移位的发生率高,牙根发育程度与外伤类型对牙髓组织的预后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在临床治疗时应当加大对高危因素的关注。

    作者:丁湘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加强了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放气时间、出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心理改善等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给予全面、细致、周到的、科学的围手术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优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非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非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我院脊柱外科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狭窄症住院患者60例,按住院号尾数随机分组,单号为干预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脊柱外科住院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在治疗各阶段进行功能障碍指数评估(OD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医院焦虑抑郁量评分(HADS),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护理分级,制订相应的分级护理干预并实施。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评分结果适时更改护理干预级别并实施分级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干预组的患者ODI、VAS和HAD分值均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护理疗效明显提高,患者间歇性跛行得到缓解、减少疼痛、降低心理压力,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作者:殷铁梅;王丽;谢春辉;冯小梅;周丹;严燕;覃美青;杨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内科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研究并分析基层医院内科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内科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内科所收治患者共计100例为研究对象。在对基层医院内科护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研究相关的应对措施,并在护理工作中加以实施。研究相关护理健康教育对策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投诉率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在相关对策实施前,100例内科患者对于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为72.00%(72/100),对护理工作的投诉率为28.00%(28/100)。在相关对策实施后,100例内科患者对于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8.00%(98/100),对护理工作的投诉率仅为2.00%(2/100)。实施前与实施后对比,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投诉率显著降低,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明确内科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制定相关对策并加以实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内科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对护理工作的投诉率,值得临床加以应用与关注。

    作者:饶桂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切除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发生有无和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登记比较。结果实施护理路径的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及术后不适的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少。对患者问卷调查中,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满意,建议推广。

    作者:谢会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肝癌患者术中腹腔药物灌注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用腹腔药物灌注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肝癌手术的患者108例,患者进行腹腔药物灌注,并进行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康复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心理护理和手术护理,本组108例接受腹腔药物灌注的患者手术顺利,91例(84.26%)患者无明显反应及并发症,15例(13.89%)出现发热、腹部症状,经有效护理,患者均得到明显改善,2例(1.85%)无效。总有效率为98.15%。结论对108例肝癌患者术中药物灌注的护理配合表明,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手术疗效,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率及术后复发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周密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对肝癌患者病情好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艳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少数民族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管理是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大计,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农村的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及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加速农村医学人才队伍培养,大力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从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保健需要出发,探讨如何进行少数民族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建设。

    作者:朱婕;杨彦妮;石宏际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均48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戊酸雌二醇片、妈富隆对于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对于两组治疗前后的排卵率、妊娠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计算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排卵率及妊娠率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常规西药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该种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服用无不良反应出现,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丹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脾破裂保守治疗患者的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脾破裂保守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对于脾破裂的保守治疗做出了探讨,对保守治疗的护理做出了重点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之后,临床观察其疗效较好,且护理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能够促进治疗的开展,提高患者的满意率。结论通过加强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其可以降低保守治疗的风险,从而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艳敏;申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和研究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消化性溃疡患者112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潘托拉唑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将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2%,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潘托拉唑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居敏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92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9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术后1个月行B超或尿路平片检查结石排出情况,随访6个月。结果本组392例患者中有370例一次性碎石成功,总成功率为94.4%,术后1个月检查结果显示结石排净率为97.9%,所有患者术后均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输尿管狭窄、反流等现象。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高效、恢复快、损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天禄;陈和平;杨毅;刘通;薛成作;王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剔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80 mL,手术治疗的平均时间为90 min,平均住院的时间为5 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桂兰;谭毅;陈凤兰;蒋春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无痛人流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在无痛人流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对240例来我站做人流手术的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两组在年龄、孕次等方面差异无显着性。观察两组手术时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等情况。结果两组术中疼痛比较,观察组120例中,无痛114例,轻度疼痛6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无痛0例,轻微疼痛12例,明显疼痛108例,总有效率10%。两组宫颈松弛程度比较:观察组120例中显效10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20例中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110例,总有效率8.3%。结论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安全有效,效果良好。

    作者:董建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卡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卡式肺孢子菌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卡式肺孢子菌肺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抗感染、抗炎、营养支持、抑胃酸、祛痰、保肝、提高免疫力等治疗,并根据病情逐步调整激素用量,并维持较小剂量口服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均好转后出院。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卡式肺孢子菌肺炎临床治疗应注意监测肾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更换药物。注意调整激素剂量,合理减量,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起到抗感染的治疗作用,在达到较好的治疗基础上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鸣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某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稳定期COPD门诊患者肺功能、自我症状及疾病认知的影响。方法对73例稳定期COPD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随访开始时、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时肺功能情况(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比值),同时比较随访开始时及结束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肺部知识需求量表(LINQ)得分。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后,稳定期COPD患者FEV1、FVC绝对值改善不明显,但总体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比值有显著改善(P<0.05,P<0.01),同时CAT评分、LINQ评分也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稳定期COPD患者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自我症状,提高疾病认知,增强长期治疗依从性。

    作者:刘斌;黄咏梅;关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与急救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全面了解病史、细致的体格检查,X线检查注意包括同侧髋关节在内的整个下肢,抢救生命,急诊行髋关节复位,二期行髋臼及股骨干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结果一期髋关节脱位得到纠正,股骨干骨折行临时固定;二期髋臼骨折解剖复位,重建钛板固定。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4个月骨折愈合。髋关节屈伸活动正常。坐骨神经损伤1例于术后4个月完全恢复,1例未恢复。结论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髋臼骨折需要急诊行髋关节复位,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股骨干骨折具有稳定骨折、减少进一步损伤、为后续检查治疗提供便利。

    作者:窦庆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糖尿病患者84例,按其自愿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宣教,将两组患者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护能力等方面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性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预防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延缓糖尿病足发生,对糖尿病足远期的预防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庆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液黏稠度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与前瞻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黏稠度中各项参数的正常值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FASCO-3000对1056名抽血前未服用抗凝药物的30岁以上的部分工人、农民、干部进行血液黏稠度测定。结果60岁之前男性的高切、中切、低切与女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60岁的男性与女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血浆黏度无显著性差异,即无统计意义。结论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就要有不同血液黏稠度的参考值。

    作者:杜官林;吴丹;荣根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耳部清洁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的耳部清洁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80例鼻咽癌合并放射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指导、鼻咽部清洁、出院指导等内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部清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后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等。结果①对照组护理痊愈、显效、好转例数分别为10、12、6例,总有效率为70.00%(28/40);观察组分别为12、18、7例,总有效率为92.50%(37/4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不适症状发生例数8例,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例数为3例,发生率为7.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的耳部清洁护理效果显著,且不适症状发生例数显著减少,值得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孙会文;张琴琴;牟雪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进展。方法结合文献将PD治疗药物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PD药物治疗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这些药物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结论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本病的不断认识,新药的研发,人类对本病的治疗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司宏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