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婕;杨彦妮;石宏际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尿酸血症人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确诊的21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各项指数。结果相对于干预前,患者接受干预后各项临床指标有显著改善,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水平,培养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提升患者生活、健康质量。
作者:钟晓珊;陈嘉迪;谢泽娟;温小丽;陈惜遂;杨佩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肠内营养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6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总结监测情况来达到对护理效果的评估。结果60例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腹泻,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他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可有效减少肠内营养补给所带来的并发症问题。
作者:施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滋阴利水法治疗肾阴亏虚、水湿内停证型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肾阴亏虚、水湿内停型水肿患者,应用六味地黄丸合五皮饮加减治疗,观察水肿好转率。结果治愈6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86.7%。结论滋阴利水法治疗肾阴亏虚、水湿内停证型水肿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廖友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析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更换活动义齿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在这些患者当中,出现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损害的患者为120例,占总数的88.2%;其中男性85例,女性35例,男性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P<0.05);义齿使用的时间和黏膜损害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利用义齿清洁剂对义齿进行浸泡能够有效降低口腔黏膜损害程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出现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损害的影响原因进行总结,并且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降低出现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损害的可能性,提高义齿应用的安全系数。
作者:佟光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糖尿病患者84例,按其自愿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宣教,将两组患者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护能力等方面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性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预防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延缓糖尿病足发生,对糖尿病足远期的预防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庆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1病例摘要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23岁,以“周身乏力以双下肢尤重半年”为主诉于2014年1月21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乏力,尤其以双下肢明显,同时伴骶髂关节疼痛,就诊于某医院查骶髂关节CT提示双侧骶髂关节髂骨及骶骨骨质密度不均匀减低,关节面不规整,关节间隙增宽,周围软组织未见确切异常改变,所摄入骨盆骨质密度不均,局部密度减低,局部呈类磨玻璃样改变。CT诊断:双侧骶髂关节炎,查血沉及类风湿因子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曾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症治疗,但周身乏力症状逐渐加重,双下肢无力,双髋关节无力,骶髂关节疼痛,双膝关节僵硬,上楼梯需扶行,双足疼痛,怕冷,食欲差,睡眠尚可,大便正常。患者既往健康,无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2012年曾因意外摔伤致左锁骨骨折,保守治疗后自愈。否认输血史,过敏史,无疫区接触史,无烟酒不良嗜好,未婚未育。月经正常。
作者:刘松岩;王镁;于世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影响重症精神分裂患者服药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重症精神分裂患者。结果通过对影响重症精神分裂患者服药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病情反复的情况,29例患者持续用药,11例患者开始进行减药治疗。结论在对重症精神分裂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复发的概率。
作者:樊海霞;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切除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发生有无和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登记比较。结果实施护理路径的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及术后不适的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少。对患者问卷调查中,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满意,建议推广。
作者:谢会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慢性宫颈炎多为急性宫颈炎未能有效治疗或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来的,多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局部感染。部分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症状,直接发生为慢性宫颈炎,因宫颈内膜皱襞多,病原体潜藏此处,感染不易彻底清除,形成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临床表现为子宫颈肥大,子宫颈糜烂。子宫颈息肉,子宫颈管炎,子宫颈腺囊肿。重庆8区县97093例女性慢性宫颈炎患病现状调查结果:重庆地区女性慢性宫颈炎患病率为39.13%[1],60%~80%的生育期妇女患过慢性宫颈炎[2]。
作者:邱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瘦素(Leptin)是一种肥胖基因的多肽激素编码,通过结合到其特异性受体,发挥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的生物效应。近年来研究发现瘦素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阐释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和可能机制,对疾病的防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瘦素及其受体的分布、瘦素在肝组织中的生理作用以及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来评价化癖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化癖汤治疗3个月,通过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化癖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结果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经化癖汤治疗后,超声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化癖汤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效果,B超检查方法简便、经济、迅速,是判定脂肪肝治疗效果的佳手段。
作者:李利波;王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归纳总结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为提高ADR监测工作水平、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我院自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来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院ADR监测组织健全;院各级领导重视与支持;开展多种形式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ADR报告质量;积极发挥药师和护士的作用;及时向临床及患者反馈不良反应信息;开发适合本院上报不良反应的便捷体系等措施。通过这些举措,我院ADR监测工作质量逐年稳步提升。结论结合本院特点及ADR监测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相应的管理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能促进ADR监测工作水平逐步提高。
作者:郑志恒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在无痛人流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对240例来我站做人流手术的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两组在年龄、孕次等方面差异无显着性。观察两组手术时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等情况。结果两组术中疼痛比较,观察组120例中,无痛114例,轻度疼痛6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无痛0例,轻微疼痛12例,明显疼痛108例,总有效率10%。两组宫颈松弛程度比较:观察组120例中显效10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20例中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110例,总有效率8.3%。结论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安全有效,效果良好。
作者:董建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安全管理,探讨护理工作安全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病例进行抽样,对100例心内科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工作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治疗下,痊愈7例,好转19例,医疗纠纷2次,医疗事故1次;观察组50例患者加强护理工作安全管理后,痊愈13例,好转32例,医疗纠纷0次,医疗事故0次。两组心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后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得到明显控制,值得进行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黏稠度中各项参数的正常值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FASCO-3000对1056名抽血前未服用抗凝药物的30岁以上的部分工人、农民、干部进行血液黏稠度测定。结果60岁之前男性的高切、中切、低切与女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60岁的男性与女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血浆黏度无显著性差异,即无统计意义。结论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就要有不同血液黏稠度的参考值。
作者:杜官林;吴丹;荣根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把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于护理效果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对比,得出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实行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各方面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98.00%,没有出现1例医疗纠纷,患者家属也对于患者情况更加满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外科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曾惠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50例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50例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护理,所有的患者均已经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6.7±1.2)d。治疗过程中未见有嗅觉减退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临床中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黎志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的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有效支撑。方法选取某校2012年毕业的专科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共112人,根据学生的班别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班56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B班56人,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加强人文知识的渗透。比较两组学生的教育效果。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学生的专业知识认知情况,人文精神认同度和专业品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在护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知识的渗透,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素养,对于其投身于护理事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加强重视。
作者:李芹;张煜;李星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早期微创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与神经内科保守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微创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迅捷简便、易于掌握、定位准确、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减少病死率,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刘晓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期轻中度后循环缺血的疗效。方法将入选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7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 g(2粒)口服,每日3次,疗程为2周。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第14天的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及美国卒中量表(NIH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NIHSS评分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对轻中度后循环缺血急性期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余治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