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癖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120例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李利波;王林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化癖汤, 超声
摘要:目的:通过超声检查来评价化癖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化癖汤治疗3个月,通过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化癖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结果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经化癖汤治疗后,超声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化癖汤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效果,B超检查方法简便、经济、迅速,是判定脂肪肝治疗效果的佳手段。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参附注射液在心肌缺血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患者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心肌缺血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于全麻诱导前用30 min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然后按常规实施全身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记录两组入室时(T0)、全麻诱导期间收缩压低点(T1)、气管插管时(T2)、开始气腹时(T3)、拔气管导管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心电图ST段水平及此期间血管活性物质的使用情况。结果与本组T0相比较,实验组T1、T2、T3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间点MAP、HR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4时间点MAP、HR与本组T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时间点MAP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时间点HR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T1、T2、T3、T4各时间点MAP、HR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使用参附注射液后ST段变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波动,维持循环稳定,保持心肌氧供需平衡,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态,降低手术麻醉的风险。

    作者:邓碧;黄文忠;林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外科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外科方式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其中,40例患者应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进行治疗,27例患者应用胸廓成形术,13例患者应用胸膜肺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各例患者在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后脓腔均全部清除,患者的结核空洞被清除,肺内的结核灶稳定,肺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对患有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患者进行外科的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朱长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分析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展开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前相对于实施优质护理之后,患者的总满意度以及服务质量有显著差异,各项细化评分的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各项评分要高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结论要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让患者以及家长在满意度上有所提高,需要重视优质护理服务这个重要的护理理念。

    作者:喻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3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是一种输血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报告的3例患者均发生在输血后6h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双肺水肿、低氧血症、肺部弥漫的毛玻璃样影。通常需要吸氧、机械通气等治疗。结论患者在输血后出现迅速进展的低氧血症,应考虑本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邱娜;魏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92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于术前7 d及术后7 d行血管彩超(双下肢),分析年龄、性别、BMI、激素应用、TG、糖尿病、高血压等15项因素与术后DVT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血管彩超结果显示,92例患者中,28例患者于术后发现DVT(30.43%),血栓均分布在患者小腿肌间。其中,13例患者(46.43%)无相关临床症状。女性、肥胖、高龄、O型血、高血压、糖尿病、总输血量大、胆固醇及三酰甘油高是DVT发生的危险因素,RR值>1。其中,患者年龄>65岁,大量输血,TG水平高(≥1.7 mmol/L)与DVT发生密切相关,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年龄>65岁,大量输血、TG水平高是诱发术后DVT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我们应严格控制患者输血量;若患者需要大量输血,我们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补充血液;此外,DVT还应引起B超医师及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作者:张克云;余黎明;张绪华;林昕;张仁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二甲双胍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女性肿瘤患者的6%,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大约8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为I期并需要行子宫切除术。一些肥胖、糖耐量异常、月经不规则、长期不排卵和多囊卵巢的年轻患者易患子宫内膜癌[2]。这部分患者面临着治疗的困境,非常关心生育功能的保留。因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对这些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大量证据表明肥胖、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3]。

    作者:谢娅;孙红敏;张颖;史明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以及根尖周炎等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选取在我院口腔门诊科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就诊的患有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以及根尖周炎的患者146例,患牙为178颗,经患者同意后将所有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9颗患牙采用一次性根管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89颗患牙采用多次根管治疗的方法,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1d、1周以及1年的牙痛情况,随诊1年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并随访1年后,治疗组术后1 d牙痛发生率为35.95%,对照组为37.08%,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1周牙痛发生率为14.61%,对照组为16.85%,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79%,对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得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多次根管治疗的效果好,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康雪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比较分析使用中等剂量和大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中等剂量和大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40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等剂量(20 mg/d)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30 mg/d)甲巯咪唑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好转率和复发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和大剂量甲巯咪唑近似,但中等剂量甲巯咪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大剂量,值得借鉴。

    作者:蔡雪;黄汉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及其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救治患者的一个特殊生活环境,其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手术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压力较大,面临术式创新和难度增加以及使用一些高精尖医疗器械设备,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紧张的工作、超负荷的工作量和家庭压力,使手术室护士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1]。资料显示,手术室护士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护士,如何维护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为此,笔者总结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和如何通过院方的干预和自身的心理调节予以防范。

    作者:胡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缩泉胶囊配合膀胱训练治疗小儿遗尿症63例

    目的:观察缩泉胶囊治疗小儿单纯性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实验组63例口服缩泉胶囊,对照组63例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两组均配合膀胱训练,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2个月,实验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84.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实验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11例,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泉胶囊结合膀胱训练治疗原发性小儿遗尿症疗效确切,与醋酸去氨加压素相当,但具有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年轻恒牙脱出性损伤后牙髓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年轻恒牙脱出性损伤后牙髓组织预后情况,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口腔科收治的年轻恒牙脱出性损伤患者124例(共157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观察损伤后牙髓预后情况,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损伤类型、就诊时间、牙根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记录,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可能相关因素。结果在所选入实验的157颗患牙经临床处理后,观察期超过6个月,显示有27颗牙髓坏死、4颗牙髓钙化、126颗牙髓存活,各类外伤中以挫入性移位发生牙髓坏死的概率高(3/5,60%),牙根发育程度与外伤类型对牙髓组织的预后状况呈现出明显相关性,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恒牙脱出性损伤后牙髓坏死比较高,且以挫入性移位的发生率高,牙根发育程度与外伤类型对牙髓组织的预后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在临床治疗时应当加大对高危因素的关注。

    作者:丁湘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抗感染治疗、短期激素治疗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辅助治疗,患儿住院23 d后痊愈出院。结论合理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或)万古霉素等敏感抗生素、辅以地塞米松、甘露醇等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梁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和CRP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与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患者38例及其经治疗稳定期患者31例和正常对照组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及CRP含量,研究其变化,并对CRP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CRP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及正常对照组,COPD稳定期血浆D-二聚体、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CRP与血浆D-二聚体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血浆中的D-二聚体可作为反映AECOPD患者病情的理想指标,对治疗效果的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勇;黄振炎;卢育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头皮花针疗法治疗肿瘤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化疗普遍引起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通过头皮花针疗法与传统镇静催眠药物治疗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证实头皮花针疗法的作用,为解决肿瘤化疗患者睡眠障碍寻求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把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分为头皮花针治疗和传统镇静催眠药物治疗两组,通过对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计分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头皮花针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睡眠质量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停止治疗后睡眠治疗改善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且轻。结论证实头皮花针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无差异(P>0.05),远期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

    作者:石彧;王志祥;李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糖尿病患者84例,按其自愿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宣教,将两组患者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护能力等方面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性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预防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延缓糖尿病足发生,对糖尿病足远期的预防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庆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急性盆腔炎45例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45例妇科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妇科住院的急性盆腔炎患者90例,将9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的疗效更加显著,而且治愈率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荔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内科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研究并分析基层医院内科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内科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内科所收治患者共计100例为研究对象。在对基层医院内科护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研究相关的应对措施,并在护理工作中加以实施。研究相关护理健康教育对策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投诉率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在相关对策实施前,100例内科患者对于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为72.00%(72/100),对护理工作的投诉率为28.00%(28/100)。在相关对策实施后,100例内科患者对于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8.00%(98/100),对护理工作的投诉率仅为2.00%(2/100)。实施前与实施后对比,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投诉率显著降低,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明确内科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制定相关对策并加以实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内科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对护理工作的投诉率,值得临床加以应用与关注。

    作者:饶桂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38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对38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进行全面性的总结回顾性分析,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同时手术应用无瘤技术。结果38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发生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应用无瘤技术,严格执行手术中的各种操作规程,可以减少癌细胞种植和扩散,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于美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无创通气与常规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比较探讨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用无创呼吸机,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72 h后,观察组PaO2和PaO2等血气指标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可明显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尹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高尿酸血症人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尿酸血症人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确诊的21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各项指数。结果相对于干预前,患者接受干预后各项临床指标有显著改善,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水平,培养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提升患者生活、健康质量。

    作者:钟晓珊;陈嘉迪;谢泽娟;温小丽;陈惜遂;杨佩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