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手术室实习生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原因及预防

陈香禄

关键词:实习生, 职业暴露, 防护, 知识, 血源性
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实习生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及行为的分析,探索手术室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预防及防护措施。方法采取问题答卷的方式及面对面访谈法,对在我科实习即将结束出科的30名实习生对手术室血性源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行为的了解情况。结果实习生对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十分贫乏,职业暴露发生频率较高,防护意识十分薄弱。结论预防及减少手术室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有效的行为干预,通过对手术室职业暴露原因的了解及防护知识的培训,减少手术室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管理在促进优质护理方面的作用

    医院通过建立各种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优质护理工作有效实施,以达到提高护理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护理专业服务水平的目的。

    作者:申晓宁;李鑫平;刘宗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降糖药口服控制不理想应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在降糖药口服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改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之前均有口服降糖药),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低精蛋白胰岛素治疗方法,跟踪随访3个月观察各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浓度),2hPG(饭后2 h血糖浓度)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中低血糖患者出现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对使用降糖药口服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具较高的临床价值,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赵红丽;吉米兰木·买买提明;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复方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应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切口内注射应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手术结束时于缝皮前观察组、对照组在切口内分别注射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生理盐水,用皮肤钉合器钉合皮肤。观察术后2、4、8、12、24、48 h镇痛情况并评分。观察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镇痛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VAS评分>7分者, B组4例,A组12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刺局部肿痛、感染发生,未出现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B组患者对整个镇痛过程满意度较高,镇痛优良率均>90%。结论复方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应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确切可靠,患者术后的总体满意度高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翁文锋;范杨轶;徐伟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论PDCA循环法在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作为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应用于医学生临床教学管理也是可行的。根据PDCA循环管理程序,将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管理,即教学计划、实施、组织和处理。本院实践证明,PDCA循环法能提升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使教师教学相长,并使临床教学管理实现正规化,因此值得在医学教育中进行推广,从而达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曹静华;陈兴无;邓映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压疮的护理进展

    总结了压疮形成的机制、影响因素、评估及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提出了压疮的关键重在预防。

    作者:王琼英;江晓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浅谈门诊治疗室患者发生晕厥的应急护理思路构建

    目的:探讨门诊治疗室发生晕厥的应急护理措施,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将我院门诊治疗室2010年12月至2013年11月发生晕厥患者65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引起晕厥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应急护理措施。对比不同原因引起的晕厥患者预后情况的差异性。结果门诊治疗室发生晕厥的原因包括低血糖性晕厥、体位性晕厥、精神性晕厥和心源性晕厥。经应急护理措施干预后,多数患者可复苏。与其他组对比,我们发现心源性晕厥患者病死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治疗室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预防晕厥,发生晕厥后应做好应急护理措施,其中心源性晕厥患者预后较差,应将其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作者:蓝招添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麻杏甘石汤化裁治疗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麻杏甘石汤化裁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麻杏甘石汤化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甘石汤化裁治疗肺炎能够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卢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阴道内DHA脂肪酸应用对危险妊娠早产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阴道应用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改善早产危险孕妇妊娠时间长短和新生儿体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化研究观察方法,纳入早产高危险孕妇74例,38例为治疗组,36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经阴道给予DHA 1 g每天1次,从妊娠1~37周。主要终点为妊娠时间长短,次要终点为新生儿体质量。结果分娩时孕龄治疗组为(38.6±1.05)孕周,对照组为(37.6±0.84)孕周(P=0.006)。完成治疗的孕妇分娩时新生儿体质量治疗组为(3082.1±293)g,对照组为(2699.3±150)g(P<0.001)。结论早产高危孕妇经阴道应用DHA增加妊娠时间长度和新生儿体质量。

    作者:康士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补体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来的研究发现补体系统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补体系统与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展开综述。

    作者:南宗辰;杨宇峰;石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黄芪注射液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生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用0~400 mg/mL浓度的黄芪注射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4~72 h后观察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其功能的影响。MTT法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活性,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胶原生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25~200 mg/mL浓度作用下,黄芪注射液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400 mg/mL浓度作用下,黄芪注射液能够明显抑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结论黄芪注射液在高浓度条件下抑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中低浓度下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呈现剂量依赖性。

    作者:李琳琳;申绯翡;马雷雷;李亚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方法从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800张抗生素处方信息,统计了不同抗生素类药物的具体使用情况,并分析了抗生素用药的合理性。结果通过对本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800例抗生素处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率为88.13%(705/800),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率为11.87%(95/800)。结论目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广泛存在,滥用抗生素会大大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效果,因此必须加强用药管理,规范用药制度,并且在用药过程中尤其要严格管控抗生素的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骆霞;黄开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把98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使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取得更好疗效(P<0.05)。结论对癌症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对疾病的主观感受发生一定改变,从而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而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沈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三联抗感染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肺炎16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静注、克拉霉素鼻饲三联抗感染治疗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 MDR)革兰阴性杆菌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ICU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16例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肺炎危重患者,在单用抗生素治疗3~7d无效后,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静注、克拉霉素鼻饲三联抗感染治疗,药物剂量依患者年龄、体质量、肝肾功能调整,疗程14~28 d,观察和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转出ICU 8例(占50%),放弃治疗转出ICU 3例(占18.75%),死亡5例(占31.25%)。结论对原发病好转及肝肾功能无恶化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肺炎危重患者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静注、克拉霉素鼻饲三联抗感染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素宁;宋斐;劳志刚;吴昊;茹晃耀;戴良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七氟醚分娩镇痛对新生鼠低氧缺血性耳蜗损害的影响研究

    目的:七氟醚分娩镇痛对低氧缺血性耳蜗损害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分娩窒息组,七氟醚组,七氟醚组在分娩时给与吸入2.4%七氟烷。观察各组大鼠MDA、NO、SOD变化以及听力域和毛细胞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胎鼠血清MDA、NO明显增高,ABR阈值、SOD明显降低,毛细胞计数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胎鼠血清MDA、NO明显下降, ABR阈值、SOD明显增高,毛细胞计数明显增多。结论七氟醚母鼠分娩镇痛对新生鼠缺氧性耳蜗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苏娇玲;李元涛;孟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0~12个月婴儿智能发育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0~12个月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提高人口素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把常规保健0~12个月婴儿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采用北京儿童研究所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不同喂养方式婴儿进行智能测试,分别选取两组6个月、12个月智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发育商DQ均值进行比较;母乳喂养组6个月、12个月DQ分别高出人工喂养值3.08、7.82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再把两组DQ分级比较,母乳喂养组6个月、12个月良好、临界状态水平的比例和人数分别高于、低于人工喂养,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均无1例智力低下。结论母乳对婴儿智能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莉;罗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非脱垂大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非脱垂大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实施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34例子宫肌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4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排气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数据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脱垂大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切口感染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定志小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定志小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定志小丸治疗。两组治疗8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中医症候的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治疗后两组之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13%)明显优于对照组(76.3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志小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

    作者:陈贺华;王越;沈晓明;乔利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析其术前、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 LC治疗胆囊疾病80例,经精心护理,均痊愈康复出院,效果满意。结论 L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恢复时间快等优点,手术成功率高的保障就是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胡洪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9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5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9例,将治疗组用中医辨证治疗与对照组中成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49例(62.03%),总有效率91.14%;对照组治愈32例(40.52%),总有效率69.6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新;回春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利心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利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利心丸中的防己、牡丹皮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该药品中的丹皮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易于观察识别;HPLC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的精密度与重现性良好,丹皮酚的进样量在0.102~0.5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0.8%。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控制利心丸的产品质量。

    作者:王喜民;孙文;吴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