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手术室实习生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原因及预防

陈香禄

关键词:实习生, 职业暴露, 防护, 知识, 血源性
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实习生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及行为的分析,探索手术室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预防及防护措施。方法采取问题答卷的方式及面对面访谈法,对在我科实习即将结束出科的30名实习生对手术室血性源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行为的了解情况。结果实习生对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十分贫乏,职业暴露发生频率较高,防护意识十分薄弱。结论预防及减少手术室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有效的行为干预,通过对手术室职业暴露原因的了解及防护知识的培训,减少手术室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方法从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800张抗生素处方信息,统计了不同抗生素类药物的具体使用情况,并分析了抗生素用药的合理性。结果通过对本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800例抗生素处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率为88.13%(705/800),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率为11.87%(95/800)。结论目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广泛存在,滥用抗生素会大大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效果,因此必须加强用药管理,规范用药制度,并且在用药过程中尤其要严格管控抗生素的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骆霞;黄开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的类型及证型分布规律分析

    目的:探讨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类型及证型分布规律,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治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例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疾病类型、辨证分型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0例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中周期异常类型所占比例高(61.00%),且肝郁血热证型分布比例高(36.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月经不调伴情绪焦虑患者实际表现进行准确分类及分型,综合判断其病情后给予对症治疗,可获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心理及生理健康。

    作者:李定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结果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1年6个月,平均16个月,优良率90.6%。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作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恢复快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冬青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影响产妇泌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手术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总结改良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剖宫产产妇28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经阴道分娩,实验组为剖宫产分娩,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的效果。结果相较于实验组,对照组产妇的泌乳时间快,48 h内泌乳量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一定程度上使得产妇泌乳时间退后,且泌乳量减少,采取相应临床护理干预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产妇泌乳,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廖少彬;袁燕纯;胡旺霞;张洁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30例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齐拉西酮与康复护理干预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8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与齐拉西酮联合进行治疗能够促进康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恩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定志小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定志小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定志小丸治疗。两组治疗8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中医症候的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治疗后两组之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13%)明显优于对照组(76.3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志小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

    作者:陈贺华;王越;沈晓明;乔利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旨在对临床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效果观察及相关护理的总结与分析。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2例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综合护理;并对治疗、护理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1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在经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综合护理之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治疗前的主观症状评分、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以及克罗恩病严重度指数(CDEI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患者满意度高达100%。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并在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下,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大程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凌艳;姜莉;徐庆娣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医院管理在促进优质护理方面的作用

    医院通过建立各种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优质护理工作有效实施,以达到提高护理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护理专业服务水平的目的。

    作者:申晓宁;李鑫平;刘宗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平肝潜阳、化瘀通络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化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属肝阳上亢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平肝潜阳,化瘀通络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口服西比灵治疗。疗程为28 d。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侯改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以治疗组的下降为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9%,复发率为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复发率为1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潜阳、化瘀通络法治疗肝阳上亢挟瘀型偏头痛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张轶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治疗点滴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点滴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以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每周2次,1个月为1个疗程;并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2次/天。对照组仅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不用其他药物。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点滴型银屑病疗效可靠。

    作者:宋生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在发热门诊中应用护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12月发热门诊收治的患者共100例,对其临床治疗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患者接受护理健康教育之后对于发热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行为掌握程度。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健康教育后对于发热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行为相对于护理健康教育之前有明显优越性,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热门诊中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让患者更好的掌握发热知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孟广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呼吸科大咯血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措施

    目的:大咯血窒息的有效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40例咯血患者的有效观察、抢救、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结果40例咯血患者无窒息发生。结论大咯血窒息的有效抢救对咯血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关键作用。

    作者:李金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浅析现代医院文化的内涵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医疗行业的变革将会带给医院强烈的冲击,医院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医院文化,增加管理中的文化含量,提高经营中的文化品位,提升品牌竞争力,才能稳步发展[1]。

    作者:刘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浅谈门诊治疗室患者发生晕厥的应急护理思路构建

    目的:探讨门诊治疗室发生晕厥的应急护理措施,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将我院门诊治疗室2010年12月至2013年11月发生晕厥患者65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引起晕厥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应急护理措施。对比不同原因引起的晕厥患者预后情况的差异性。结果门诊治疗室发生晕厥的原因包括低血糖性晕厥、体位性晕厥、精神性晕厥和心源性晕厥。经应急护理措施干预后,多数患者可复苏。与其他组对比,我们发现心源性晕厥患者病死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治疗室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预防晕厥,发生晕厥后应做好应急护理措施,其中心源性晕厥患者预后较差,应将其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作者:蓝招添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妇科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应用丹参注射液对患有急性盆腔炎的妇科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急性盆腔炎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抗生素类药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抗生素类药物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盆腔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盆腔炎症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治疗前后盆腔包块大小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实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停药后盆腔炎病情再次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丹参注射液对患有急性盆腔炎的妇科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白血病化疗期间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感染护理、出血护理、胃肠反应的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没有发生感染、出血等严重毒副反应。结论通过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发生毒副反应,使患者都顺利的度过了化疗期,并降低了白血病的病死率。

    作者:刘宝丽;张春艳;侯春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利心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利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利心丸中的防己、牡丹皮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该药品中的丹皮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易于观察识别;HPLC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的精密度与重现性良好,丹皮酚的进样量在0.102~0.5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0.8%。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控制利心丸的产品质量。

    作者:王喜民;孙文;吴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膀胱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泌尿上皮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征观察

    目的:对膀胱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泌尿上皮肿瘤(PUNLMP)的分类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40例PUNLMP患者,将其定为观察组,将同期于本院治疗的30例乳头状瘤患者,定为对照组Ⅰ,50例乳头状泌尿上皮低级别癌患者,定为对照组Ⅱ,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复发率为17.5%,复发时间平均为25.2个月;对照组Ⅰ复发率为6.7%,对照组Ⅱ复发率为32.5%;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膀胱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泌尿上皮肿瘤具有独特病理,独特临床特点,复发率较高,术后应长期随访。

    作者:张铭;吴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压疮的护理进展

    总结了压疮形成的机制、影响因素、评估及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提出了压疮的关键重在预防。

    作者:王琼英;江晓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阴道内DHA脂肪酸应用对危险妊娠早产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阴道应用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改善早产危险孕妇妊娠时间长短和新生儿体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化研究观察方法,纳入早产高危险孕妇74例,38例为治疗组,36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经阴道给予DHA 1 g每天1次,从妊娠1~37周。主要终点为妊娠时间长短,次要终点为新生儿体质量。结果分娩时孕龄治疗组为(38.6±1.05)孕周,对照组为(37.6±0.84)孕周(P=0.006)。完成治疗的孕妇分娩时新生儿体质量治疗组为(3082.1±293)g,对照组为(2699.3±150)g(P<0.001)。结论早产高危孕妇经阴道应用DHA增加妊娠时间长度和新生儿体质量。

    作者:康士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