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QT变异及其相关性研究

苏少辉;叶健烽;熊斌;刘冬生;莫静兰

关键词:高血压病, 血压变异, 心率变异, QT变异,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QT变异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和60例正常人(对照组)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ABPVs水平日间与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 ABPVs水平与日间ABPV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DNN、LF/HF水平日间与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和日间SDNN水平、24 h和夜间RMSSD水平、日间和夜间HFnor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夜间LF/H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昼间ABPVs与SDNN呈正相关(r=0.351,P<0.05),24hSDNN与QTv呈正相关(r=0.484,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增大,昼夜波动节律消失,心率变异性降低,QT变异度昼夜无显著差异。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问题式教学”法在急诊病房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问题式”教学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级护理专业实习学生4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与临床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带教,通过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认同情况了解其教学效果。结果该教学法能在实习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所学知识的记忆,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结论“问题式”教学法有利于临床实习教学效果的提高。

    作者:吴开莉;陈凌云;李林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100例监测分析

    目的:根据我院患者服用中药制剂之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探讨中药毒性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可靠和准确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服用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病例共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例报告,统计和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寻找合理的用药管理对策。结果使用中药制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段集中于49~60岁,导致患者用药之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中药制剂包括注射剂、外用膏剂和口服制剂等,发生不良反应的服用途径为静脉注射和局部外用给药;患者不良反应病灶主要集中于表皮损害和消化系统伤害。结论中药毒性会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制定用药管理规定,严密监测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提高不良反应控制意识,做好防范工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安玉英;张俊忠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46例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组164例,开腹组82例,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开腹组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及综合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及综合治疗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开腹组均高于腹腔镜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速的优势,且能减轻患者的疼痛,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成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滋肾降糖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建立滋肾降糖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样品中枳壳、淫羊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质量控制方法。结果枳壳、淫羊藿薄层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好,黄芪甲苷在16.304~407.6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95%(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滋肾降糖颗粒质量的方法。

    作者:胡雪峰;刘纪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盐酸左旋咪唑中对甲苯磺酰氯杂质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盐酸左旋咪唑中对甲苯磺酰氯杂质测定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色谱柱:C18(5μm×4.6 mm×250 mm),流动相:水相(1000 mL水中加1 mL磷酸。用二乙胺调节pH=4.5):甲醇=80∶20;检测波长:20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定量限不得低于400 ppm。结果盐酸左旋咪唑与对甲苯磺酰氯峰分离度>1.5,并与相邻杂质峰分离度>1.5;在定量限与测定浓度的150%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盐酸左旋咪唑中对甲苯磺酰氯的定量测定。

    作者:邢亚非;钱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脊髓损伤患者尿潴留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尿潴留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直肠功能训练及Crede手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尿路感染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43.3%),(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膀胱残余尿量(47.3±9.7)mL明显低于对照组(114.5±23.2)mL,(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膀胱容量(377.3±47.2)mL明显优于对照组(221.2±28.1)mL,(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损伤后应尽可能早期拔除导尿管,在早期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黄天花;廖彩霞;何寄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小剂量雄激素联合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剂量雄激素联合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间,对60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人群,分3组治疗。A组20例,未服用药物治疗;B组20例,口服硫酸锌片50 mg,每日3次,维生素E胶囊100 mg,每日2次,中成药黄精赞育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3个月;C组20例,在B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安特尔40 mg,每天一次,疗程3个月。结果全部患者完成随访且进行复查,B、C组精液参数显著改善,C组血睾酮水平提高,效果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雄激素联合中成药黄精赞育胶囊疗法可显著改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动力、存活率及血睾酮水平,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中成药。

    作者:罗伟聪;马劲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骨折合并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观察

    目的:对骨折合并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骨折合并多发性创伤患者80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后,住院期间予以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护理前后护理人员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对8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前后的SDS和SAS评分进行比较,发现护理后患者的SDS和SAS评分低于护理前的,由此可知,心理护理效果明显,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折合并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应该侧重对其的心理负面情绪的疏通,并找到患者发生负面情绪的原因,给予患者言语安抚等心理护理,从而缓解患者的伤处的疼痛感,消除其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让其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从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唐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某区439例早产儿的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早产儿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早产儿的措施,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2011年在本院收治的439例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孕母既往流产史、胎膜早破及不明原因早产的主要病因。结论早产与孕母因素密切相关,预防早产的关键是减少流产、防止胎膜早破等。

    作者:赵琳;李艳红;张红专;绍明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压氧在下肢复合伤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下肢复合伤中应用高压氧的效果。方法82例下肢开放性复合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手术、清创、皮瓣转移,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共进行20 d。观察组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肌肉组织恢复情况、皮瓣转移存活率和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局部肿胀消退,无疼痛或轻度压痛患者27例(64.3%),对照组在治疗后局部肿胀消退,无疼痛或轻度压痛患者13例(3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21例患者行皮瓣转移,存活20例(95.2%),对照组有18例患者行皮瓣转移,存活15例(83.3%),观察组皮瓣转移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愈合41例,愈合率97.6%;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愈合37例,愈合率92.5%.观察组在愈合时间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减轻下肢复合伤炎性反应、提高皮瓣转移存活率和加快骨折愈合。

    作者:周刚;宋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CIK细胞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是肝脏肿瘤中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也是全世界第三常见的癌症,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以及射频消融(RFA)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但其复发率较高,长期生存率仍不容乐观。由于免疫细胞在恶性肿瘤治疗上的巨大潜力,近年来过继免疫治疗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因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上的独特特征而备受关注。本文旨在介绍该细胞的基本特征并综述其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智勇;黄婕;龚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社区卫生机构药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对社区卫生机构药学管理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000例,工作人员100例,对我市建立社区卫生机构后药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实施应对策略,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患者对实施前后对药学管理的情况分析。结果实施应对策略后患者满意度、复诊率、购药率、转诊率均明显优越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因对策略后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差错率、药品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优越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我市社区卫生机构药学管理情况,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药品种类少、库存量少、配货不及时、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人员编制紧张、规章制度不完善、药品存放条件差等,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对应策略的实施后,有效的改善药患关系,显著增加患者的复诊率、购药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工作差错比例,对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周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冠心病有无相关性,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38例在我院住院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期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资料分为4组,非冠心病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上述人群中有无差别并探讨其意义。结果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显得尤为显著。

    作者:王怀龙;陈晓于;黄石安;陈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GSH对MRL/lpr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CTGF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MRL/lpr小鼠(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明确抗氧化药GSH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CTGF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正常小鼠及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至第3代,使用GSH干预生长MRL/lpr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5 d后检测CTG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CT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GSH干预后MRL/lpr小鼠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CTGFmRNA表达较未处理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CTGF表达明显升高,抗氧化剂GSH干预可抑制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CTGF表达。

    作者:刘树锋;张北平;王海;谭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缺血性卒中在超重或肥胖患者中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研究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在超重或肥胖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方法提取所有9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等超重与肥胖相关指标。结果在BMI、WC、WHR、WHtR中,大于等于相关指标的患者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均高于小于相关指标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且其发病率对应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超标患者发病率均低于女性超标患者发病率,比较结果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或肥胖均可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作者:于广娜;张艳蕉;任占军;陈庆友;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反复复发及IVIG无反应川崎病1例报道

    1临床资料患儿男性,1岁10个月,因“发热1周伴咳嗽”,2012-05-26第一次入院,院外输液抗感染治疗无好转。体查:T 36.8℃,体质量11 kg,神清,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无皮疹,卡疤无红肿;右颈部可扪及数个肿大淋巴结,约2.0 cm×1.5 cm,移动正常;双眼结膜充血,无渗出;唇充血,皲裂,杨梅舌,牙龈充血,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咽红,扁桃体无肿大;肺部无啰音,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手足无硬肿,肢端及臀部无脱皮。辅助检查:WBC 10.75×109/L,L 26.0%,N 71.3%,Hb 121 g/L,PLt 217×109/L,CRP 42 mg/L,血沉:38 mm/h。心脏彩超心内结构及心功能未见异常,未见冠脉扩张。胸片见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未见实质性病变;心影无异常。心电图正常。PPD试验阴性。血EBV-IgG及IgA阴性。诊断“不完全型川崎病,支气管炎”。治疗:阿司匹林40 mg/(kg?d)口服;联合IVIG(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2 g/kg,单剂一次静滴;静滴头孢地嗪抗感染。患儿静滴丙球后,体温恢复正常,颈部肿大淋巴结逐渐消退,热退5 d(2012-05-31)复查血常规WBC 4.3×109/L,N 10.8%,L 75.3%,RBC 4.43×1012/L,Hb 117 g/L,PLt 265×109/L, CRP<8 mg/L。阿司匹林减量为4 mg/(kg?d)继续口服,治疗6 d,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阿司匹林2个月,门诊随访复查血常规和心脏彩超均正常。

    作者:李科翔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麝香接骨胶囊中非法添加松香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麝香接骨胶囊中非法添加松香酸的快速筛选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CL)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筛选分析。结果该薄层色谱法(TCL)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麝香接骨胶囊中非法添加的松香酸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结论TCL结合HPLC的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检查麝香接骨胶囊中是否掺有松香酸。

    作者:杨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综合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探讨

    目的:通过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肺部疾病的预防,旨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研究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呼吸护理、口腔护理、误吸护理、交叉感染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通过综合护理有4例患者感染发生率为9.76%,住院时间为20 d;对照组肺部感染11例发生率为26.82%,住院时间为34 d,研究组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能显著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新芝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日立H7080与越华MI-921DT检测血清电解质结果的比较

    目的:日立H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越华MI-921DT电解质分析仪检测血清钾(K+)、血清钠(Na+)、血清氯(Cl-)、血清钙(Ca2+)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实验当天抽取当日住院患者新鲜血清标本22例,健康体检人员8例,总计30例,分别用不同仪器对血清钾、钠、氯、钙离子浓度的进行检测,所得的数据采用t检验处理。结果两种仪器所测上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品牌的仪器在同一实验室检测出的电解质结果结果均可用很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曹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检测

    目的:对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检测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62例,对患者进行感染细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选162例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培养检测呈阳性患者占55.56%,而L型检测呈现阳性患者占19.75%。结论肿瘤疾病患者易出现肺部感染情况,临床上应及早进行疾病确诊,从而有效指导临床疾病治疗,有较好临床意义。

    作者:陈瑞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