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疗效

张敏;侯晶;王靓

关键词:围生期心肌病, 参附注射液, 中医疗法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参附注射液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与观察组。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2.5%,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0%,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围生期心肌病效果良好,不但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并且安全可靠。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血清及羊水微量元素对胎儿宫内发育情况的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孕妇血清及羊水微量元素对胎儿宫内发育情况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本院的34例胎儿宫内发育迟滞孕妇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34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及羊水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清及羊水Zn、Fe、Mn、Cu、Se及Mg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胎儿宫内发育迟滞孕妇的血清及羊水均呈现异常的状态,可将其作为监测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估指标,临床检测价值较高。

    作者:陈晓红;王晶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新旧三联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三联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方法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3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26例,口服奥美拉唑40 mg/d,甲硝唑400 mg,2次/天,阿莫西林1000 mg,2次/天治疗,对照组27例,口服枸橼酸铋钾(德诺)480 mg,灭滴灵400 mg,2次/天,阿莫西林1000 mg,2次/天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较好,疼痛消失时间短。结论新三联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柏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防黏液在预防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治疗不孕症术中应用防黏液预防术后再粘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26例行腹腔镜盆腔粘连松解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于术中应用防黏液(欣可聆注射液),对比观察两组盆腔粘连及松解情况,术后输卵管通畅性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①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输卵管染色通液,治疗组疏通199条输卵管,对照组疏通188条输卵管;②使用过防黏液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72~96 h出院。③随访情况:术后12~24个月,治疗组输卵管再闭塞率2.01%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治疗组差别有显著意义。治疗组受孕率59.82%,对照组受孕率41.07%,两个治疗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中应用防黏液治疗不孕症可行、有效,术后再闭塞率低,受孕率增高。

    作者:吴琳;鄢利梅;何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宫颈环切(Leep刀)术后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颈环切(Leep刀)术后对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52例行宫颈环切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治疗组,52例无宫颈治疗史妇女为对照组,分析宫颈环切术对受孕、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受孕率、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孕周、钳产率、剖宫产率、顺产率组间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切术(Leep刀)术后对受孕、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均无显著影响。

    作者:黄莉莉;胡乔蔓;黄惠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因各种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其中行子宫全切除术者30例,行宫外孕切除术者30例,行卵巢肿瘤切除术者4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者7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70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8岁,随机分为A组(试验组)B组(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患者肠鸣间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长于试验组,腹胀发生率也高于试验组。两组肠功能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术后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黄绮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应用排便训练的方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排便训练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随机选择临床5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均符合罗马II有关便秘的诊断标准。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相关的护理,且在此基础上采取排便训练,具体方法:饮水计划、饮食指导、腹部按摩、穴位按摩、肛门收缩运动、定时排便训练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排便训练后便秘症状总分(8.54±1.87)训练前便秘症状总分(12.24±2.09)明显低于训练前,同时便秘症状的各项评分指标也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排便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性便秘的症状,降低便秘导致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晓春;何东红;黄伊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不同时机锤状指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新鲜与陈旧性锤状指术后疗效差异。方法回顾32例无撕脱骨折锤状指患者,术后跟踪随访,对比疗效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新鲜锤状指损伤术后优良率92.86%;陈旧锤状指损伤术后优良率62.5%。结论新鲜锤状指损伤术后优良率高于陈旧锤状指损伤,早期手术治疗锤状指,利于功能回复。

    作者:李峰;孙惠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日立H7080与越华MI-921DT检测血清电解质结果的比较

    目的:日立H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越华MI-921DT电解质分析仪检测血清钾(K+)、血清钠(Na+)、血清氯(Cl-)、血清钙(Ca2+)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实验当天抽取当日住院患者新鲜血清标本22例,健康体检人员8例,总计30例,分别用不同仪器对血清钾、钠、氯、钙离子浓度的进行检测,所得的数据采用t检验处理。结果两种仪器所测上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品牌的仪器在同一实验室检测出的电解质结果结果均可用很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曹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谈谈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收治的100例行血常规检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观察组患者采集静脉血,参考组采集末梢血,同时接受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血小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血小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采集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血常规检验时可通过多点采集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张传杰;于白;唐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家庭式沟通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满意度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家庭式沟通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庭式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家庭式沟通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会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QT变异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QT变异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和60例正常人(对照组)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ABPVs水平日间与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 ABPVs水平与日间ABPV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DNN、LF/HF水平日间与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和日间SDNN水平、24 h和夜间RMSSD水平、日间和夜间HFnor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夜间LF/H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昼间ABPVs与SDNN呈正相关(r=0.351,P<0.05),24hSDNN与QTv呈正相关(r=0.484,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增大,昼夜波动节律消失,心率变异性降低,QT变异度昼夜无显著差异。

    作者:苏少辉;叶健烽;熊斌;刘冬生;莫静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

    目的:探讨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对比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的差异性。结果术后患者达到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术后发生感染2例,术肢肿胀5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ABI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涂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玉屏风颗粒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CVA患儿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组,每组33例,A组:玉屏风组;B组:脾氨肽组;C组:玉屏风联合脾氨肽组。每组均加用正规抗哮喘药物,总疗程3个月,观察3组的疗效情况,随访18个月。结果3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情况显示C组有较低的复发率;三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在中医辨证为肺气亏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叶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社区卫生机构药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对社区卫生机构药学管理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000例,工作人员100例,对我市建立社区卫生机构后药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实施应对策略,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患者对实施前后对药学管理的情况分析。结果实施应对策略后患者满意度、复诊率、购药率、转诊率均明显优越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因对策略后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差错率、药品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优越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我市社区卫生机构药学管理情况,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药品种类少、库存量少、配货不及时、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人员编制紧张、规章制度不完善、药品存放条件差等,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对应策略的实施后,有效的改善药患关系,显著增加患者的复诊率、购药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工作差错比例,对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周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缺血性卒中在超重或肥胖患者中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研究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在超重或肥胖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指标。方法提取所有9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等超重与肥胖相关指标。结果在BMI、WC、WHR、WHtR中,大于等于相关指标的患者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均高于小于相关指标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且其发病率对应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超标患者发病率均低于女性超标患者发病率,比较结果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或肥胖均可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作者:于广娜;张艳蕉;任占军;陈庆友;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产后个体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产后个体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盆底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0年8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后6周复诊的产妇206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105例于产后6周开始进行1个疗程的个体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即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101例则由专业医师指导其自行在家做Kegel操,进行单纯的盆底肌肉康复训练。两组均于产后3个月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及国际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调查,并进行盆底肌肉张力测定。产后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及盆底肌肉张力测定和POP-Q分度,评价两种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后3个月、产后12个月盆底肌肉张力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及对照组产后3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9%(3/105)和9.8%(10/1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产后12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3.8%(4/105)和9.8%(10/1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产后12个月POP-QⅠ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22.8%(24/105)和41.6%(42/1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个体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盆底肌肉张力,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改善盆腔脏器脱垂,且操作简单、有效、无损伤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作;王兵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检测

    目的:对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检测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62例,对患者进行感染细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选162例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培养检测呈阳性患者占55.56%,而L型检测呈现阳性患者占19.75%。结论肿瘤疾病患者易出现肺部感染情况,临床上应及早进行疾病确诊,从而有效指导临床疾病治疗,有较好临床意义。

    作者:陈瑞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用培养基储存期限的探讨

    目的: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用培养基的储存期限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优存储方法和时限。方法分别将现配培养基为对照与2~8℃避光冷藏15、30、60 d的培养基进行微生物限度适用性检查,用标准菌株在各培养基中生长情况通过回收率及指示能力确定在此环境中保存配制好经灭菌的培养基的适用性符合药典相关规定。结果各标准菌株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于各培养基在促生长能力检查时的回收率均>70%,及各培养基对相应试验菌的指示能力均符合规定。结论配制好经灭菌的培养基在2~8℃避光冷藏60 d可以达到要求。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腹膜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目的:探讨长期持续不卧床腹膜透(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简称CRP)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CAPD患者22例,检测其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血肌酐(Scr)及白蛋白(Alb)的水平。根据CRP水平将其分为CRP>8 mg/L和CRP≤8 mg/L两组,并观察两组CRP水平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浆CRP>8 mg/L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均低于CRP≤8 mg/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P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CRP是微炎症状态较好的预测指标,在患者的营养不良及贫血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苗立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目前就医环境下医患沟通的伦理思考

    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与其他服务业相比,医疗机构有其特殊性,更易产生医患矛盾。医患沟通倡导对人的关怀,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而医患矛盾与人文医学的缺失便始于对话不足。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英;吴小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