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疼痛的影响

颜美荣

关键词:腹腔镜, 异位妊娠, 优质护理服务, 疼痛,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妇产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服务干预后疼痛控制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疼痛控制效果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指数评分与组内入院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入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讨论

    目的:对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采用安胃疡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阿莫西林这3种中西药相结合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对这3种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的选择84例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对于治疗组中的患者,每人每天口服安胃疡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阿莫西林胶囊这3种药;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则只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阿莫西林胶囊这两种药。结果治疗组中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率达到了100%,且在一年之内没有任何复发的病例出现。结论只有将中西药相结合来治疗消化性溃疡,才能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并使治愈之后的患者不再复发。

    作者:范小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卡马西平与拉莫三嗪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诊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疼痛消除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拉莫三嗪具有显著疗效,可对患者疼痛症状予以有效缓解,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替考拉宁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替考拉宁是一种新型糖肽类抗生素,分子结构与万古霉素相似,在治疗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如MRSA和肠球菌感染方面优于万古霉素。临床主要用于各种严重的革兰阳性菌感染。在临床实际使用中出现了好多不良反应,需临床医师、药师和护师多关注,以保证该药在临床使用中合理、安全,真正达到治疗作用。

    作者:石岩;史福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全身浮肿1个月,伴间断抽搐、恶心、乏力2 d入院,经临床确诊为HELLP综合征,予解痉、降压、及时终止妊娠、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需及时终止妊娠、解痉、激素治疗,同时需尽早行血浆置换。

    作者:徐宁;丁彩霞;陈永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育龄妇女红细胞叶酸水平的检测分析

    目的:检测本地区育龄妇女红细胞叶酸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本地区制定育龄及孕期妇女增补叶酸预防NTDs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募集53例健康育龄妇女志愿者,抽取静脉血4 mL,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叶酸水平。结果53例育龄妇女的平均红细胞叶酸水平为(788.6±204.0)nmol/L,有32例浓度低于预防NTDs的低水平906 nmol/L,占总例数的60.4%。文化程度高者,其浓度低于预防NTDs的低水平的人群比例渐降。结论本地区育龄妇女红细胞叶酸水平大多低于预防NTDs的低水平,应加强对孕前增补叶酸相关知识的宣教。

    作者:冯月华;吴小璐;梁法亮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妇产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服务干预后疼痛控制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疼痛控制效果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指数评分与组内入院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入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颜美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认识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认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在认识水平与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认识水平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7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姚再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时行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时行适形调强放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均行化疗同时行适形调强放疗,观察组中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中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完成护理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原始病灶缓解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结论对于行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时行适形调强放疗患者,通过针对性护理,使患者肺原始病灶缓解总有效率得以提高,在临床医学上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陈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医院供应室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提升供应室各方面的管理质量,以加强与临床科室间的协调,需要对供应室的工作质量进行改进在方式上进行了探讨。方法注意实施供应室工作全过程的质量的控制与全程的监督工作,对于预防工作,要严抓落实,确保工作的健全及完善,切实做好工作质量的改进。结果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前抽取500份样本中清洗质量不合格12份(2.4%),包装质量不合格17份(3.4%),灭菌质量不合格5份(1.0%);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后抽取500份样本中清洗质量不合格3份(0.6%),包装质量不合格7份(1.4%),灭菌质量不合格1份(0.2%)。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及控制后医疗器械在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及包装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不合格率远远低于改进前,P<0.05,物品送达科室所用时间明显少于改进前所需时间,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供应室服务满意度(96.7%)较改进前(79.2%)也明显提高, P<0.05。结论通过对供应室实施了质量持续改建管理,提升了供应室器械的灭菌质量,满意度及工作效率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作者:高雪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海洛因依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排毒养生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OWS评分均<10分,均达到临床脱毒成功的标准,但观察组临床脱毒成功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含量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海洛因成瘾效果显著,且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可作为海洛因依赖者康复的手段。

    作者:姜美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给予护理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病情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收缩压、舒张压、肌酐等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初始治疗乙肝肝硬化的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在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治疗组治疗后12、24、36、48周血清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通过48周治疗,治疗组生化学应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48周后出现1例拉米夫定耐药。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安全有效,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减少耐药率发生,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葛得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C反应蛋白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心脑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死(AMI)、脑梗死(ACI),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变等,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问题,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本文就利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来早期发现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进行论述。

    作者:张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某院开展中药和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和探讨

    目的:通过采取处方点评实践提高我院中药和中成药处方质量,促进我院中药和中成药合理使用。方法利用中药和中成药的点评依据,对我院该类处方进行抽查。结果通过点评实践,我院中药和中成药的处方合格率从80%上升到95%以上。结论我院中药和中成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得到改善,但由于该项工作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作者:朱光贵;李启泉;沈宏萍;赵福兰;邵盛春;王谦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07年4月至2013年8月的手术治疗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33例,分为治疗组(以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固定)(n=19)和对照组(以外固定支架技术固定)(n=14),对比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整理资料并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得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支架保留时间、骨盆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评价中优良率高达94%,病死率比对照组低。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集简单、安全、有效、微创优点于一身,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洋;申连成;任乾;龙厚才;张华森;陈文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CT技术中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CT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CT扫描图像的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影响了CT检查的准确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CT技术中对图像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以充分了解因素的形成,以便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作者:朱健;毛志夏;汤晨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采用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就治小儿慢性鼻窦炎患儿8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采用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术治疗方法组,对照组(44例)采用曲安奈德喷鼻剂治疗方法,并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2%,采用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流脓涕消失时间、鼻塞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剖宫产原因分析

    目的:观察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以及剖宫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在我院就诊的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对照组使用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分别比较两组用药后12、24 h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使用地诺前列酮栓后12、24 h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使用地诺前列酮栓后12、24 h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催产素的产妇,更加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田鲜花;宋燕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良好的韧性、操作比较简单、套管比较柔软,即使血管出现弯曲,也不会刺破管壁,大大减少了液体外渗,同时减少了护士穿刺操作的次数,优于头皮针输液,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抓住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1]。现在,静脉留置针在医院基本得到普及,临床护士应掌握这项静脉输液技术的基本操作要领,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探索营养护理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60例维持性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营养护理,经半年护理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营养护理半年,研究组患者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营养指标明显上升,研究组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健康总评、心理健康总评和总分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化营养护理能够通过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光;武红玲;张丽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