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义
在我国整个医疗体系中,检验科的地位普遍不受重视,这和实际检验工作所起的作用很不匹配。强化检验人员自身素质建设,打造素质过硬的对外服务团队;塑造良好的公共检验服务形象,形成真诚沟通、高效沟通的运行机制,从而增强检验科与临床医师和广大患者沟通的本领,无疑是提高临床检验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印宝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对我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的1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用药情况及细菌培养等。结果180例患者中,120例使用抗生素,约占66.7%;102例单联使用,18例两联及两联以上使用,102例合理使用,合格率为85.0%,18例不合理使用,不合格率为15.0%,36例进行细菌与药敏试验,送检率为20.0%,病菌主要是革兰病菌。结论抗生素的使用率较高,但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故应加强管理,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邵洪英;梁学琴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73例,随机进入阿立哌唑组或利培酮组接受治疗,分别在治疗0、2、4、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疗效相当,阿立哌唑能迅速控制精神症状,产生不良反应小。结论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陈建新;徐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114例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11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例,行综合护理的措施,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基础护理;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留院观察4 h后康复出院的患者有54例,而对照组为35例,P<0.05;观察组有5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率为92.98%,而对照组有3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率为68.4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多方法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促进性作用,同时综合护理也是护理质量提高的一种表现,故患者对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较高。
作者:杨艳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比较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26例(使用低分子肝素),对照组23例(使用普通肝素),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15%,对照组91.3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3.85%,对照组8.70%(P>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9.4±1.2)d,对照组(15.3±2.9)d(P<0.05);平均费用:观察组(3642.6±592.1)元,对照组(5483.7±628.6)元(P<0.05)。结论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不良反应相似,但是运用低分子肝素患者其治疗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低分子肝素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兰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的对照组,检测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E峰值、E/A比值、LVEF、LVEDD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郭小宝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共85例,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所选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分为重度组和轻度组。同时选择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选对象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重度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有助于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熊家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对骨伤科术后盗汗进行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根据骨科术后盗汗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总结规律,进行分型,行辩证论治。结果术后盗汗分为气血亏虚证、阴虚火旺证、肝气郁结证、气滞血瘀及气阴两虚证五型。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骨伤科术后盗汗疗效显著。
作者:俞伟忠;张兴州;李云峰;刘延辉;高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全身浮肿1个月,伴间断抽搐、恶心、乏力2 d入院,经临床确诊为HELLP综合征,予解痉、降压、及时终止妊娠、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需及时终止妊娠、解痉、激素治疗,同时需尽早行血浆置换。
作者:徐宁;丁彩霞;陈永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究与讨论心理干预对卵巢肿瘤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份来我院进行卵巢肿瘤手术的患者共7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的治疗和基础的护理。不同点就是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心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进行心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差别明显,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卵巢肿瘤手术患者行心理干预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增强了自信心,所以说适于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玉芳;丁海虹;孙玉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2月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通过一次手术取石成功的患者40例,8例患者二次取石成功,其余患有糖尿病2例患者在二次取石中失败,一次取石直径为1.75~3.05 cm,二次取石直径为2.01~4.35 cm,通过科学护理之后患者各种术后并发症得到了良好控制,患者满意度为98.0%。结论在患者手术之后对患者及时进行精心护理能够使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同时还能使患者在接受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后减少并发症。
作者:姚景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妇产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服务干预后疼痛控制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疼痛控制效果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指数评分与组内入院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入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颜美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07年4月至2013年8月的手术治疗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33例,分为治疗组(以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固定)(n=19)和对照组(以外固定支架技术固定)(n=14),对比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整理资料并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得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支架保留时间、骨盆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评价中优良率高达94%,病死率比对照组低。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集简单、安全、有效、微创优点于一身,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洋;申连成;任乾;龙厚才;张华森;陈文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200例ICU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压疮护理,实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的压疮发生程度和持续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ICU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有助于其压疮发生率的降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守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麻疹是农村比较常见的一种流行病,本文对麻疹疫情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自己多年的诊疗经验对如何做好农村麻疹的预防和诊治工作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者:张伟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时行适形调强放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均行化疗同时行适形调强放疗,观察组中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中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完成护理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原始病灶缓解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结论对于行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时行适形调强放疗患者,通过针对性护理,使患者肺原始病灶缓解总有效率得以提高,在临床医学上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陈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的根管填充材料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入院治疗的232例需要根管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将其随机分为4组,各58例,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Apexit Plus糊剂加牙胶尖及氧化锌糊剂加牙胶尖填充根管,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1周内的急性疼痛发生情况,比较3、6、9、12个月后的成功率以及1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Cortisomol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低,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点的治疗成功率比较中,Vitapex及Cortisomol两组患者在3、6个月基本相当,好于Apexit Plus及氧化锌组,但在9、12个月比较中,Vitapex要好于Cortisom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尖有暗影疗效比较中,Vitapex明显好于其他3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rtisomol及Vitapex都可以有效的降低治疗后急性疼痛的发生,并且Cortisomol效果更好,但Vitapex填充在长期临床效果上更有优势,临床使用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体征等情况,灵活应用。
作者:张谦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保留输卵管生育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妊娠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65例,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结果术中壶腹部妊娠49例(75.38%),输卵管峡部妊娠16例(26.42%),均为未破裂型,53例(98.46%)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术中出血35~110 mL;平均69 mL。65例术后均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及内出血。手术后1个月复诊,其中有61例来做造影,复诊率为93.85%,3个月内造影复通的有41例(63.08%);6个月复通的有49例(75.38%);1年内复通的有56例(86.15%)。术后6个月内妊娠的有42例(64.62%);术后1年内妊娠的有51例(78.46%);术后2年内妊娠的有54例(83.08%)。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生育功能效果确,恢复快,输卵管复通率高,术后宫内妊娠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袁德利;张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替考拉宁是一种新型糖肽类抗生素,分子结构与万古霉素相似,在治疗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如MRSA和肠球菌感染方面优于万古霉素。临床主要用于各种严重的革兰阳性菌感染。在临床实际使用中出现了好多不良反应,需临床医师、药师和护师多关注,以保证该药在临床使用中合理、安全,真正达到治疗作用。
作者:石岩;史福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研究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情绪状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生产的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78例产妇遵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剖宫产产后护理组)39例和观察组(循环改进护理组)39例,然后将两组产妇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分别采用情绪状态量表进行评估,并比较干预前后的评估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的情绪状态量表评分之间均无显著性拆,P均>0.05,而干预后1周观察组的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情绪状态中的效果较好。
作者:高爽;尹晓丹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