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刘洋;申连成;任乾;龙厚才;张华森;陈文盛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 不稳定骨盆骨折,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07年4月至2013年8月的手术治疗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33例,分为治疗组(以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固定)(n=19)和对照组(以外固定支架技术固定)(n=14),对比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整理资料并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得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支架保留时间、骨盆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评价中优良率高达94%,病死率比对照组低。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集简单、安全、有效、微创优点于一身,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过度换气综合征114例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114例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11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例,行综合护理的措施,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基础护理;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留院观察4 h后康复出院的患者有54例,而对照组为35例,P<0.05;观察组有5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率为92.98%,而对照组有3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率为68.4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多方法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促进性作用,同时综合护理也是护理质量提高的一种表现,故患者对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较高。

    作者:杨艳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浅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这一个名词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抗生素泛滥的今天抗生素就如一个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威胁者患者的健康。自人类发现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以来,抗生素在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抗生素没有得到规范的管理和合理的应用,细菌耐药性,二重感染,过敏和毒性发应等问题日益突出[1]。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形势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做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雪兴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良好的韧性、操作比较简单、套管比较柔软,即使血管出现弯曲,也不会刺破管壁,大大减少了液体外渗,同时减少了护士穿刺操作的次数,优于头皮针输液,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抓住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1]。现在,静脉留置针在医院基本得到普及,临床护士应掌握这项静脉输液技术的基本操作要领,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2010年~2013年某院细菌耐药情况的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2013年细菌耐药性情况。方法以2010年~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相关性。结果695份送检对象共检出155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2株(20.6%),铜绿假单孢杆菌30株(19.0%),鲍曼不动杆菌17株(11.7%),肺炎克雷伯菌12株(8.6%),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5.1%);其中革兰阴性球菌110株,比例71.4%,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22株,比例1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3株,比例15.4%。结论要根据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细菌的耐药性做到合理用药,降低滥用危害。

    作者:张兆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观察

    目的:对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ICU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后的优质护理服务,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20例没有采取ICU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后的优质护理服务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各项的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的创建中,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圣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及防控策略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中感染及其防控的有效措施,减少出现感染。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40例重症监控病房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认真分析医院感染患者的年龄、疾病名称、感染部位和危险等因素。结果140例重症监控病房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为25%,例次感染率为32.14%。医院感染出现的高位人群是60以上的老年患者,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造成感染的原因多是患者接受过侵入性操作、不科学的使用抗菌药物、医护人员消毒观念不强等因素导致的。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很高,应强化对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抗感染护理,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科学的使用抗菌类药物,强化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强化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存在的风险评估,能够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概率。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时行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时行适形调强放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均行化疗同时行适形调强放疗,观察组中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中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完成护理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原始病灶缓解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结论对于行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时行适形调强放疗患者,通过针对性护理,使患者肺原始病灶缓解总有效率得以提高,在临床医学上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陈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腹腔镜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具体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3.4±30.22)min,对照组为(254.9±43.10)min;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为(90.3±12.6)mL,对照组为(156.4±20.3)mL;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4±2.6)d,对照组为(14.4±7.6)d,以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泌尿外科疾病患者来说,选择腹腔镜术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康复时间较短,给患者带来的创伤也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焕银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替考拉宁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替考拉宁是一种新型糖肽类抗生素,分子结构与万古霉素相似,在治疗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如MRSA和肠球菌感染方面优于万古霉素。临床主要用于各种严重的革兰阳性菌感染。在临床实际使用中出现了好多不良反应,需临床医师、药师和护师多关注,以保证该药在临床使用中合理、安全,真正达到治疗作用。

    作者:石岩;史福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26例(使用低分子肝素),对照组23例(使用普通肝素),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15%,对照组91.3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3.85%,对照组8.70%(P>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9.4±1.2)d,对照组(15.3±2.9)d(P<0.05);平均费用:观察组(3642.6±592.1)元,对照组(5483.7±628.6)元(P<0.05)。结论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不良反应相似,但是运用低分子肝素患者其治疗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低分子肝素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兰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抢救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方法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洗胃、催吐护理,保暖护理,给药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本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9例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抢救措施后,显效48例(60.76%),有效24例(30.38%),无效7例(8.86%),总有效率91.14%。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进行护理抢救,将中医和西医灵活结合起来,护理对策有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立玮;金国晶;侯春凤;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医院供应室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提升供应室各方面的管理质量,以加强与临床科室间的协调,需要对供应室的工作质量进行改进在方式上进行了探讨。方法注意实施供应室工作全过程的质量的控制与全程的监督工作,对于预防工作,要严抓落实,确保工作的健全及完善,切实做好工作质量的改进。结果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前抽取500份样本中清洗质量不合格12份(2.4%),包装质量不合格17份(3.4%),灭菌质量不合格5份(1.0%);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后抽取500份样本中清洗质量不合格3份(0.6%),包装质量不合格7份(1.4%),灭菌质量不合格1份(0.2%)。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及控制后医疗器械在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及包装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不合格率远远低于改进前,P<0.05,物品送达科室所用时间明显少于改进前所需时间,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供应室服务满意度(96.7%)较改进前(79.2%)也明显提高, P<0.05。结论通过对供应室实施了质量持续改建管理,提升了供应室器械的灭菌质量,满意度及工作效率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作者:高雪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唇腭裂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唇腭裂患儿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成功的作用以及患儿的康复速度的作用,并总结其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唇腭裂患儿提供具有科学意义的护理方法,提供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唇腭裂患儿83例,对这些患儿进行手术前护理及手术后护理,观察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本组83例唇腭裂患儿在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患儿的手术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的发生;经过至少半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在语言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唇腭裂患儿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在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所以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琳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医院感染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存在的问题,预见院内感染发生的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3例发生院内感染。取得了良好效果,全部康复出院。结论针对老年术后患者易患褥疮、泌尿系感染和肺部感染,夏季易患胃肠道感染,详细制定预防对策并实施,保护手术切口,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高凯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剖宫产原因分析

    目的:观察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以及剖宫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在我院就诊的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对照组使用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分别比较两组用药后12、24 h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使用地诺前列酮栓后12、24 h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使用地诺前列酮栓后12、24 h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催产素的产妇,更加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田鲜花;宋燕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脑瘫472例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改进脑瘫患儿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472例在我院诊断为痉挛型脑瘫的患儿在行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科学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不良反应。结论抓好关键环节护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

    作者:赵蓉淋;张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全身浮肿1个月,伴间断抽搐、恶心、乏力2 d入院,经临床确诊为HELLP综合征,予解痉、降压、及时终止妊娠、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需及时终止妊娠、解痉、激素治疗,同时需尽早行血浆置换。

    作者:徐宁;丁彩霞;陈永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带蒂皮瓣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在手外伤伴软组织缺损应用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7例(76指)手外伤伴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外露应用微型腹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90指皮瓣全部成活,8指皮瓣边缘出现水疱、瘀紫癍,间断拆除部分缝线,皮瓣边缘血运恢复正常,5指发生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自行愈合。结论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是修复手外伤伴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皮辩成活率高,手术效果比较好,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刘播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层次分析法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要如何提升产科护理质量,笔者通过在管理中使用层次分析法来实现对产科护理的相关探讨。方法通过对产科需要及管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以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来建立相关结构模型,再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产科目标管理中诸多要素进行排位,把重要程度做为排位顺序。结果针对产科管理中的13种重要因素,以其优先顺序为原则,依次进行量化考核,工作氛围及发展机会等。结论层次分析作为一种实用的评价方法,它具有准确,可靠等特点,对产科的目标管理及护理评价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赵祥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法对手术患儿的镇静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术前滴鼻对于腹部手术患儿术前焦虑的影响以及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20例。术前30 min分别滴入右美托咪定1μg(D1组)、2μg(D2组)和等量生理盐水(D3组),观察患儿滴鼻30 min后起效时间,评估患儿镇静状态评分,与父母分离时情绪状态。结果镇静评分及与父母分离时情绪状态评分,D2组>D1组>D3组(P<0.05)。结论术前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2μg可有效减轻术前焦虑,可作为小儿术前用药的一种选择。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