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治;涂丹娜;许慧
目的:分析层级管理在病房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实施策略与实施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病房护理人员管理工作中采取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分层调用,并利用我院自制调查表对实施层级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统计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病房护理质量显著提升,病房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层级管理模式可促使病房护理人员职业成就感显著提高,实现病房护理的专职化与规范化护理,促使医院病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费艳霞;张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奋乃静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用TigerkinODS-3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缓冲液(取冰醋酸28.6mL,置100mL量瓶中,在搅拌下加入三乙胺34.8mL,继续搅拌约5min,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该溶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乙腈-甲醇(52∶40∶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含量测定方法在10.12~30.36μg/mL范围内,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2%。结论本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准确可靠,适合于奋乃静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董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架急诊外固定治疗严重骨盆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外固定架急诊手术治疗严重骨盆骨折19例,交通伤11例,坠落伤5例,挤压伤3例。结果1例死于合并颅脑损伤,其余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4.3个月。4例二次手术行内固定治疗。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2cm)、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Majeed功能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89%。结论急诊应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骨盆骨折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基本无出血、无明显副损伤,对稳定骨盆环、控制出血、提高复苏率、防止后期畸形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宏家;于连有;朱玉辉;李晓华;孟祥凤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气压弹道碎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输尿管结石5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钬激光组患者碎石成功率为95.44%,结石排净率为97.61%,气压弹道组患者碎石成功率为88.94%,结石排净率为87.08%,经皮肾镜组患者碎石成功率为98.06%,结石排净率为95.05%,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组住院花费稍高。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和钬激光碎石术及经皮肾镜取石术均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比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碎石成功率更高,结石排净率更高的优点,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匡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在罗氏CSE170分析仪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维生素D,评价其试剂盒性能指标。方法参考美国全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NCCLS)的EP系列文件,对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维生素D试剂盒性能指标做出评估。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维生素D有较好的稳定性,本实验的检出限为3.0ng/mL;两种不同浓度的定值质控血清在准确度评估中相对偏差(Bias%)均<8%;三种不同浓度的临床患者混合血清及两种不同浓度的定值质控血清评估精密度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均<5%;在线性范围评价中均为发现离群点,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81+0.988x,r=0.988。稀释变异P为0.45(P0.05=0.6841),P<0.05,稀释变异可接受,线性失拟检查G=3.22(F0.05=3.29),G关键词:维生素D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性能验证
作者:何国坚;肖庆;韦庆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患者卵巢近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站进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6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镜下缝合止血。对照组采取单级电凝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个月,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性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性激素各项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1个月及3个月雌二醇,孕酮,睾酮水平略有下降,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略有升高,但与手术前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雌二醇,孕酮,睾酮水平明显下降,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与手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囊肿剥除术采取镜下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常存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典型B超软故障,总结各类常见B超软故障的排除方法。方法针对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B超所出现的软故障共计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常见的软故障表现形式,并对各类软故障发生下的故障排除方法进行有效分析与总结。结果在50例B超软故障当中,图像冻结假死软故障的发生例数共计26例,所占比例为52.00%,显示器满屏横斜线软故障的发生例数共计11例,所占比例为22.00%,无实时动态图像软故障的发生例数共计13例,所占比例为26.00%。图像冻结假死软故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比较项,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典型B超软故障的细致分类与研究,能够更好的提供针对性的软故障排除方法,对于B超设备维护使用价值突出。
作者:黄柏开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继发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采集病例中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加常规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肢体功能恢复情况(AD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继发障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障碍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继发障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毛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过敏因素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5例过敏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特异性免疫疗法,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小儿呼吸道感染,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施建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并仔细分析输尿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方法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确诊的5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超声声像图以及诊断符合率情况。结果输尿管不同分段结石超声确诊52例,超声符合率为94.55%,漏诊率5.45%。经超声诊断输尿管各段结石情况与临床证实的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下段结石发病率较高。结论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的、操作简单的检查技术,能够准确诊断输尿管结石,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杨正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其病理学特点和规律,其中涵盖多中心起源、壁内浸润的发生规律以及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4年间收治的50例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中心起源、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壁内浸润的病理特征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多中心起源者14例,多中心起源病灶距离主瘤近端平均值为3.45cm,距离远端为3.92cm;②重度不典型增生者29例,其与主瘤近端的距离平均值为3.02cm,远端3.56cm;③壁内浸润者43例,壁内浸润长度近端为2.86cm,远近端为2.08cm。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具有多中心起源、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壁内浸润的病理学特点。
作者:曹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评价12岁以下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补充脱氧核苷酸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对照研究方法,入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儿童72对,试验组采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发作期10mg/(kg?d)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抗感染药物,祛痰、镇咳药物],稳定期每周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10毫克/(千克?周),连续应用12个月,近期随访7~14d评价疗效,远期则随访1年以上评价患儿预后情况及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近期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急性症状持续时间(5.24±1.45)vs(7.21±1.73),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4.57±1.28)vs(6.23±1.19),住院时间(4.69±1.21)vs(6.43±1.35),完全好转时间(7.14±1.28)vs(9.41±1.43)均短于对照组(P<0.05),可能与脱氧核苷酸提高CD3+(58.9±9.8)vs(52.8±7.01),CD4+(47.9±6.7)vs(36.8±6.8)水平有关,另外试验组近期有效率痊愈率高于对照组(29.2%vs18.0%)。长期应用,脱氧核苷酸可减少平均急性发作次数(2.4±0.4)vs(4.9±2.1)。脱氧核苷酸不良反应为轻微发热,发生率22.2%。结论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补充脱氧核苷酸急性期可显著缩短患儿病程,稳定期可减少反复发作次数。
作者:董李;李玉欢;朱雪云;李玉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胶囊结合耳穴贴压治疗以腹痛为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配合消旋山莨菪碱治疗。观察周期为4周,并以疗效指数、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和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观察结果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2.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②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RI、VAS和PPI分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和PPI分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腹痛为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腹痛症状显著改善。
作者:李国伟;张贵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治疗中克罗米芬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单纯克罗米芬治疗和克罗米芬与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促卵泡激素(FSH)、空腹血糖(FPG)、促黄体激素(LH)、睾酮(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妊娠率与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有效提高治疗后的妊娠率,应当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张书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心律失常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9例,对照组应用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应用中医辩证治疗心律失常,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对照组痊愈48例(60.76%),有效24例(30.38%),总有效率91.14%;对照组治愈34例(43.04%),有效23例(29.11%),总有效率72.71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中医辩证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明确,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言辉;刘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就临床在面对干眼症患者时,给予其实施玻璃酸钠、氟米龙联合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择取我科室在过去3年内接诊的174例干眼症患者,并按治疗形式将其中单一应用玻璃酸钠治疗的85例患者记为单一组、将增加氟米龙治疗的89例患者记为联合组,就此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联合组89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88%,与单一组患者的85.88%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临床在面对干眼症患者时,给予其实施玻璃酸钠、氟米龙的联合治疗后的效果是非常可观的,应将此法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继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析凝血功能检查在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和对照组相比较高,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和对照组相比,更加明显,且在发病48h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徐锦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口服妈富隆与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不孕不育患者,对其行常规宫腔镜检查,通过诊断有80例患者为子宫内膜息肉。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记作甲组与乙组,对于甲组患者利用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来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在行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之后,使其继续口服妈富隆来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妊娠率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甲组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阴道流血时间比较长,3个月的复发率也比较高,乙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阴道流血时间比甲组要短,疾病的复发率也比较低。在完成手术之后,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存在。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来说,摘除息肉之后配合妈富隆来进行治疗有较好效果,患者在治愈之后的复发率较低,并且对患者妊娠不会产生影响,在现代临床医学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蒋志湘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目前临床上采用洛伐他汀药物以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并有效观察该药物的调脂作用以及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血脂以及心血管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浆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三酰甘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有所升高(P<0.05),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运用洛伐他汀以治疗临床上的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调脂效果,大大的降低了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宋文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药物四联疗法保守治疗妊娠异位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8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在治疗方法上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四种药物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其分别为:米非司酮、抗生素、甲氨蝶呤以及中药;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中有33例治愈,治愈率为61.11%;观察组中有50例患者治愈,其治愈率为92.59%;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药物四联疗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无不良反应出现,因此在四种药物的共同作用下,即提高了治愈率又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军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