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健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11年8月来我院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阿立哌唑进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分别以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社会功能缺陷程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阿立哌唑可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发展,并可提高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对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成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层级管理在病房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实施策略与实施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病房护理人员管理工作中采取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分层调用,并利用我院自制调查表对实施层级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统计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病房护理质量显著提升,病房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层级管理模式可促使病房护理人员职业成就感显著提高,实现病房护理的专职化与规范化护理,促使医院病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费艳霞;张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8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调脂汤治疗,治疗组清宁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临床指标检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等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效果显著,清宁汤的治疗效果优于调脂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急性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81例直肠癌术后急性假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中医方法护理、物理治疗及护理、腹部的护理、结肠减压及护理。结果本组81例直肠癌术后急性假性肠梗阻的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后,病情好转,腹胀缓解,未见呕吐发生,肠鸣正常,肛门排气排便正常,效果良好。结论对直肠癌术后急性假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合适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痛苦。实践结果证明,护理对策有效可行。进而保证了接下来治疗进程和患者康复。
作者:丛志军;陶雨香;单晓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究超声在诊断急性肺栓塞及溶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32例,实行超声心动图以及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经过临床诊断,25例大面积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变化情况。结果溶栓后2周,测量参数表现为明显的好转,和溶栓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溶栓治疗3个月以后,没有形成新的血栓,测量参数有所好转。进行下肢深静脉溶栓治疗,13例有效,管腔部分能够再通,3例表现为无效。结论对急性肺栓塞进行超声检查,快速,安全性高,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可靠。
作者:刘宇;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中,其机体常常会受到一些明显的组织损伤或者潜在性的损伤,且手术后存在程度不一的疼痛反应,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均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降低患者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感,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成为外科手术临床护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综合护理干预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和阐述,并就其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的促进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秋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偏瘫痪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治疗以及预防措施及方式。方法在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四年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人偏瘫痪者患者,其中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42例,年龄为62~85岁。右侧偏瘫患者25例,左侧偏瘫患者35例,对各个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在我院进行治疗过的60例患者进行时间为3~7个月的随访,45例患者基本能够自理,11例患者的生活能力较差,3例患者需长期卧床,1例患者死亡。结论对于老年脑血管偏瘫痪者,早期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各项身体功能进行观察、监测等。制定有效护理、预防措施等对病患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作者:柳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社区内的8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给予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43例,给予一般的社区教育。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患者TC、TG和LDL-C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提供社区健康教育,可全面减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
作者:吴海容;卢永鑫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研究临床药学主要是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剂型、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应用规律的综合学科研究。其依据的药理基础主要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将如何合理用药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药师参与到临床的治疗研究,根据药物应用的重要规律,确保患者达到合理用药,不断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使得药物达到有效、安全和经济的目的。本文主要以西药临床药学开展对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通过对临床用药方法以及中药注射剂的配伍与使用进行详细阐述,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针对中药制剂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一一详解,从而使得临床药物的治疗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随着中药制剂的应用不断发展,对于其制剂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文章以西药临床药学方法进行对比中药制剂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为中药制剂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欧阳宇;闫彩霞;廖义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DNA检测对预测和评价治疗效果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前来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门诊患者85例,采集血清后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ALT值与HBV-DNA拷贝数无明显相关(P>0.05),PCR测定可以检测HBV-DNA含量。结论目前应用PCR测定HBV-DNA能更早期、准确和灵敏的反应HBV在体内的复制状况,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有无复制的指标。HBV-DNA阳性表示病毒在复制,定量检测HBV-DNA可用于乙型肝炎的病因诊断,且可量化,作为临床药物,评价乙型肝炎治疗效果及评估病原传染性较为理想。
作者:吴平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口服妈富隆与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不孕不育患者,对其行常规宫腔镜检查,通过诊断有80例患者为子宫内膜息肉。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记作甲组与乙组,对于甲组患者利用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来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在行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之后,使其继续口服妈富隆来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妊娠率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甲组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阴道流血时间比较长,3个月的复发率也比较高,乙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阴道流血时间比甲组要短,疾病的复发率也比较低。在完成手术之后,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存在。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来说,摘除息肉之后配合妈富隆来进行治疗有较好效果,患者在治愈之后的复发率较低,并且对患者妊娠不会产生影响,在现代临床医学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蒋志湘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择46例剖宫产合并切口感染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46例剖宫产产妇为对照对象,观察两组对象在血红蛋白水平、年龄大小、阴检及肛查次数、体质量指数高低、切口长度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切口感染组体质量指数(25.11±1.50)kg/m2、阴检及肛查(2.78±0.34)次、手术时间(89.67±11.34)min高于切口未感染组的(24.05±1.13)kg/m2、(1.03±0.33)次、(70.18±12.59)min;血红蛋白水平(97.65±10.67)g/L低于切口未感染组的(109.78±12.04)g/L(P<0.05),为导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剖宫产手术中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构成复杂,应针对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以防止剖宫产切口感染。
作者:孙琴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建设逐步加速,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也逐渐完善。由于网络信息系统具有记录准确,误差小,储存方便,空间小,保存长久,不易丢失等优点逐步应用于医院的检验管理方面,在提高院内管理水平以及加速医院现代化进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以医院内部的网络信息系统为切入点,针对医院内部的网络信息系统的构成以及实行管理的过程进行讨论,并针对网络信息系统在院内检验管理方面所占的优势以及应用过程中的实用性以及为院内带来的效益进行具体分析,得出结论。
作者:陈雪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目前临床上采用洛伐他汀药物以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并有效观察该药物的调脂作用以及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血脂以及心血管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浆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三酰甘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有所升高(P<0.05),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运用洛伐他汀以治疗临床上的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调脂效果,大大的降低了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宋文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析凝血功能检查在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和对照组相比较高,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和对照组相比,更加明显,且在发病48h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徐锦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康艾注射液进行治疗对肾脏功能保护的影响作用。方法选自本院2008年~2010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4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应用康艾注射液。对比2组患者肾脏功能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肾脏功能还有整体状况等都更具有优越性,二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康艾注射液治疗,能够极大程度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肾脏损害程度,减少相关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志海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5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检查,及其鉴别诊断分析甲状腺癌超声图像特征。结果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乳头状腺癌18例、未分化癌3例、滤泡状腺癌4例、髓样癌4例、转移性癌3例、误诊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可做出去初步定性诊断,是鉴别甲状腺良晋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辅以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的实验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在临床应用中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彭丹;冯波;夏洪东;唐鸿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考察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以强心、利尿、扩血管剂等常规治疗为基础,再单独给予依那普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比索洛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67.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CHF的临床效果肯定。
作者:努尔古丽?哈普勒;张晓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施术于皮肤、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使阻滞在人体内的病理代谢产物通过皮肤排泄出来,使病变的器官、组织及细胞得到氧气的补充而被活化,从而预防疾病及促进机体康复。掌握刮痧技术,由护士或教会患者家属操作,对于各类疼痛的缓解确有一定疗效,不失为一种提高疼痛护理质量的简便廉验疗法。1刮痧技术缓解疼痛的机制刮痧主要针对软组织损伤。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刮痧针对这种情况恰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它能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其主要作用机制有: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二是在刮痧板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三是紧张或痉挛的肌肉通过刮痧板的作用得以舒展,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作者:万能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