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王丽荣;李明明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对策、方法、体会,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分析16例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要点。结果针对患者特点给予良好的术前宣教。结论密切的术后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法。食管癌患者一经确诊,若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通过对科室54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通过护士做好对食管癌患者的护理,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病死率,以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钱婷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浅谈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本文分析和研究关于昏迷患者的致病因素及抢救措施,以此来提高抢救昏迷患者的成功率,并为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分析关于在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进行急救的60例病例资料,利用回顾性分析昏迷的患者病例。结果60例昏迷病例资料中,急性中毒患者、糖尿病患者、原发性脑部病变患者比较多,其中急性中毒患者占18例,约占总数的30%左右,糖尿病患者14例,约占5.1%,原发性脑部病变30例,约占50%,其他8例,约占5.1%,结论昏迷患者原因因素众多,多发于原发性脑部病变和急性中毒、糖尿病患者居多,对此,建议在临床急诊救治过程中尽快明确病因、增强急救治疗就是提高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安红姬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新发肺结核病变的影像表现与误诊原因

    目的:探讨新发性肺结核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发肺结核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80例复发活动性肺结核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胸部检查,总结新发肺结核病变的特异性征象,分析临床误诊原因。结果在对新发与复发肺结核影像结果对比中可发现纤维条索影、支气管扩张、肺气肿、钙化灶的表现及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误诊原因主要以影像结果不典型造成的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错误。结论复发与新发肺结核CT均表现为小叶中心结节、树芽状、磨玻璃影、小叶样实变、空洞征,其中新发肺结核的纤维条索影、支气管扩张、肺气肿、钙化灶发生率较低,同时针对新发肺结核的诊断应结合病原学检查、痰结核菌及免疫学检查结果进行确诊,防止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林栋;冼秀玲;石罗君;包家福;马自传;黄家杰;覃倪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APACHE Ⅱ评分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连续观察性分析方法,99例我院急诊监护室住院的危重病患者,记录患者的入院24 h内血清CRP、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并根据观察患者30 d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RP、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结果死亡组的血清CRP、PCT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CRP、PCT和APACHEⅡ评分均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早期预后有预测价值。

    作者:袁佳陈;永珍;华玮;朱一川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昂丹司琼口腔溶解薄膜剂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昂丹司琼口腔溶解薄膜剂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昂丹司琼口腔溶解薄膜剂中昂丹司琼的含量。结果 HPLC法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3%,回收率良好。昂丹司琼在5.1~1022.4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昂丹司琼口腔溶解薄膜中昂丹司琼的含量,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够很好的控制产品的质量,将该法订入质量标准。

    作者:赵希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与传统根治手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与传统根治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两组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淋巴清扫数目、术后吗啡用量、住院总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吗啡用量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淋巴清扫数目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而且与传统结直肠癌手术一样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东;罗加兴;黄秋林;戴小明;丁成明;刘璇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卵巢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致命的妇科肿瘤,而且早期诊断也相对比较困难。在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病毒学的发展,基因治疗已逐渐从幻想转化成为现实。目的是通过对致瘤基因的抑制或缺陷基因的修复来达到治疗的作用,现代基因治疗已成为卵巢癌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的一种新的治疗的方式,而且一部分研究成果正在慢慢的从实验走向临床。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的很多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中有部分与卵巢肿瘤有关,在报道中往往多采用单一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或检测单一的基因表达状态,所以相关的报道结果很多都不太一致。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微创治疗7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微创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75例ABP患者作为观察组行微创治疗(EST/ENBD+LC),并选取同期收治同症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腹部疼痛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病率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ABP,应根据病情急诊一期可早期行内镜介入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为二期行LC术根治创造条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少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重症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3例报道

    目的:分析重症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发生重症透析器反应需立即结束治疗,常规应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支气管扩张剂或激素治疗,或更换其他膜材料透析器继续透析或改为腹膜透析。结果2例患者均发生了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结论可能对不同的透析膜材料、透析器残留的消毒剂发生的变态反应有关,一旦发生反应需立即对症处理。

    作者:魏丽艳;刘莉;邹春毅;刘宏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抽调收治的65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35例患者采用格列美脲片治疗,乙组30例患者在甲组基础上结合采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以及总胆固醇指数。结果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室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患者采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于全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麻醉的诱导均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的HR、SBP、DBP均较术前降低,术后均较术前升高。其中,观察组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作为阑尾切除术全身麻醉的辅助用药,可以有效地满足镇痛、镇静作用,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小心率、血压的波动,同时具有副作用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低的特点,其原因可能与右美托咪定的抗炎作用有关。

    作者:潘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综合护理对缓解自然流产患者情绪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并研究综合护理对缓解自然流产患者情绪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自然流产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针对患者采用2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方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于自然流产患者进行护理后情绪干预明显,且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确切,对于产科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施玉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改良B-Lynch缝扎术对于双胎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的止血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扎术对于双胎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的止血有效性的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双胎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9例)与实验组(49例),分别采取宫腔内填塞纱布术与改良B-Lynch缝扎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有效止血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①实验组患者的有效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住院时间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胎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实施B-Lynch缝扎术的改良术具有效果好、止血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潘赢政;李秀泉;王雪燕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方法本次共选择240例糖尿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内分泌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方案的应用(对照组,n=100)与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n=1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掌握率、自我管理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增强护理质量,确保临床安全性,具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刘东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2012年1~12月我院体检中心体检者800例,其中包括体检健康者410例,亚健康者390例。年龄21~49岁,平均(37±1.9)岁。改善体检中心环境;培训医护人员;对所有的调查对象2013年体检时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在对体检者进行护理干预后,2013年体检比2012年体检中心中各项检查指标所花费的时间短;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2012高,投诉率降低。医护人员培训后法律法规考核合格率、护理人员技能合格率比2012年高。结论改善体检环境和体检者的专业素质,对体检者心理、生理方面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提高体检工作效率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静;江磊;王宁宁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身体不同的体质特征有一定的关系。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以预防医学的思想为指导,将体质辨识用于健康体检,使其与以现代医学为主的健康体检相结合,可使两大医学体系的优势在健康体检平台上相辅相成,形成中医医院独特的健康体检模式,对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培养专业中医人才队伍,完善中医体质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仲芳;杨思进;徐厚平;罗家红;王庆稳;马艳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稳斑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动脉斑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随机化进行分组,对照组140例患者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140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动脉斑块均显著消退,观察组的斑块消退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脂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控制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血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秀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针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和讨论,实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及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以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大大降低,患者伤害事件发生基本杜绝,保障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加强医患沟通,对护理人员进行神经患者的护理专科培训,建立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健全管理制度,细致的人性化管理及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是确保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重要保障。

    作者:杨洋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胃肠短路术治疗基础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胃肠短路术治疗基础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6例基础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平安度过手术期,治愈出院,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且术前使用的较大剂量胰岛素都已停用,也不再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均已恢复正常。随访16例胃肠短路术治疗基础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都降至正常,并长期维持,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全部停止使用,饮食也不受限制。结论胃肠短路术治疗基础胃病合并2型糖尿病减轻了患者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周凤玲;朱海燕;张威庆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干预及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在糖病患者中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总结其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糖尿病的52例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对其家属进行相关的知识辅导,设定对病患者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期一年。结果家庭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不良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如过量饮酒、吸烟、咸食、高脂饮食、少运动等习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家庭护理干预以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有着明显的降低,包括FPG、2hPG、HbA1c、TG、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达到了严格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目的。

    作者:黄丽丽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