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王丽荣;李明明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对策、方法、体会,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分析16例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要点。结果针对患者特点给予良好的术前宣教。结论密切的术后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茵栀黄颗粒联合蒙脱石散与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析茵栀黄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56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茵栀黄颗粒联合蒙脱石散,一组行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茵栀黄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7%,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前者的治疗效果更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燕;刘玉婵;廖积仁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肺功能检查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反复咳嗽患者行肺通气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结果70例患者中,肺功能异常者有32例,占45.71%,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总例数26例,占37.14%,男女两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经过对反复咳嗽的患者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及结合临床治疗效果,后确诊咳嗽变异型哮喘23例,其阳性率32.86%。结论对反复咳嗽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可准确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有利于反复咳嗽病因的早期诊断。

    作者:田雨;李杨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多索茶碱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多索茶碱是新一代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主要用于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本品属于茶碱、氨茶碱替代品,比传统的药物茶碱和氨茶碱疗效高且毒性低。通过大量多索茶碱相关文献,从基本情况、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有关物质及含量对多索茶碱进行了总结,对多索茶碱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对多索茶碱注射液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学验证奠定基础。

    作者:李萌;刘斐;孙松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育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为期1年后比较两组在教育前后对健康行为的知晓率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通过两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后对健康行为的知晓率为(96.77%),对治疗的依从性为(95.16%)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不仅有效的减少了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更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润洁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案例式教学在儿童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帮助临床实习护士能够更好适应儿童精神科临床工作,分析和探讨将案例式教学运用到儿童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方法将来我院儿童精神科实习的42例实习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其中观察组护士进行案例式教学培训,而对照组护士按医院传统模式教学培训,对比和分析两组护士在临床工作技能及相关文书书写的能力的差异。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对照组的护士在基本临床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应用两方面情况和观察组相比明显占据劣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实习护士实行案例式教学,不仅有助于护士掌握临床技能并提高工作能力,而且能够协助护士更快的进入角色,值得推广。

    作者:邓玉瓶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通过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严密观察病情,指导患者休息与活动,合理饮食,心理护理,溶栓后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死亡2例,好转出院34例,转上级医院行造影及支架植入术20例,14例门诊随访。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的精心护理为患者创造了更多治疗的机会,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董惠静;李友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浅谈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本文分析和研究关于昏迷患者的致病因素及抢救措施,以此来提高抢救昏迷患者的成功率,并为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分析关于在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进行急救的60例病例资料,利用回顾性分析昏迷的患者病例。结果60例昏迷病例资料中,急性中毒患者、糖尿病患者、原发性脑部病变患者比较多,其中急性中毒患者占18例,约占总数的30%左右,糖尿病患者14例,约占5.1%,原发性脑部病变30例,约占50%,其他8例,约占5.1%,结论昏迷患者原因因素众多,多发于原发性脑部病变和急性中毒、糖尿病患者居多,对此,建议在临床急诊救治过程中尽快明确病因、增强急救治疗就是提高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安红姬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输血外渗至皮下血肿的护理体会30例

    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输血可有效且迅速地纠正患者缺血的状况,是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护士是输血实施过程中开始和后一步的具体执行者,只有做好输血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才能提高输血的疗效,如果在临床输血时护理不当并巡视不及时,会出现输血外渗、血肿,因此护士应当辨别易引起外渗的危险因素、并掌握其处理措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我科成功地护理了30例静脉输注浓缩红细胞因穿刺部位外渗引起皮下血肿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使她(他)们在3~7 d内血肿完全消退。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喜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肝胆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病变,需选择有效、合理的疗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防病情恶化。外科疗法是肝胆管结石临床首选治疗手段,临床公认的有效疗法主要有肝部分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胆管狭窄修复重建术、肝移植术等,而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综合疗效理想的外科疗法。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改进,肝胆管外科手术疗法取得了极大的进展,除需要选择合适的疗法外,还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结石残留、复发等问题防治进展进行研究。

    作者:张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法洛四联症体外循环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取的护理措施: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及早提供诊断治疗依据,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并发症,注意尿量、渗漏液、腹围的变化,做好腹膜透析时的监护。结果死亡3例,其余痊愈。结论术后严密连续动态的监测与护理是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海侠;郭亚丽;赵皓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探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5例,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观察血脂水平变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结果治疗后2、4、12周时患者TC、TG、LDL-C等指标水平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总面积和斑块总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中进行调脂治疗可改善粥样硬化斑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华;胡海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规范用药交待促进合理用药

    目的:药师通过用药交待,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在门诊药房的实践工作,并查阅有关资料,对门诊患者用药交待的重点内容分析归类。结果对患者做到专业细致的用药交待,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用药交待是门诊患者接受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对患者的用药交待,可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张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养阴清解法则辨证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目的:主要观察养阴清解法则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80例,分为治疗组(养阴清解法则组成的“肺复方组”)与对照组(化瘀清解法则组成的“化瘀方组”)各40例进行对照研究,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随访记录两组临床症状,瘤体疗效、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体质量等变化情况,并进行抑瘤作用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临床研究瘤体有效率(CR+PR)治疗组1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瘤体稳定率(CR+PR+SD)治疗组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P<0.05)。疾病进展时间(TTP)治疗组6.6个月,对照组5.4个月。中位生存期(MST)治疗组13.6个月,对照组11.4个月;1、2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77.50%、55.00%,高于对照组60.00%、40.00%(P<0.05);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87.50%高于对照组67.00%,(P<0.05);同时生活质量改善、体质量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研究:养阴清解法则对Lius肺癌的抑瘤率为34.8%,对S180实体瘤抑瘤率30.5%,均优于化瘀清解法则(分别为20.7%、17.7%)(P<0.05)。养阴清解法则对EAC(艾氏腹水瘤)和H22(肝癌)的抑制作用优于化瘀清解法则(P<0.05)。对免疫功能影响:养阴清解法则对小鼠IL-2(白细胞介素-2)活性、迟发型超敏反应、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血素形成均有明显作用,其作用强度均高于化瘀清解法则(P<0.05)。结论养阴清解法则(该法则组成的“肺复方”)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功,作为基本法则治疗肺癌,十分切合肺癌的病因病机,其改善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抑制、稳定瘤体,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及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均得到临床和实验的证实,提示养阴清解法则及该法则组成的肺复方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治则和方药。

    作者:潘博;潘敏求;黎月恒;李东芳;李琳霈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对策、方法、体会,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分析16例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要点。结果针对患者特点给予良好的术前宣教。结论密切的术后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丽荣;李明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手术室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室实施品管圈管理,比较应用品管圈之前与之后的管理质量及患者与手术工作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品管圈后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切口感染率、锐器伤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应用品管圈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之后患者平均满意率、手术室工作人员平均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应用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手术室管理的质量,减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工作人员的满意率,持续改进总体科室质量,有利于科室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严建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APACHE Ⅱ评分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连续观察性分析方法,99例我院急诊监护室住院的危重病患者,记录患者的入院24 h内血清CRP、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并根据观察患者30 d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RP、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结果死亡组的血清CRP、PCT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CRP、PCT和APACHEⅡ评分均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早期预后有预测价值。

    作者:袁佳陈;永珍;华玮;朱一川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镇静环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反复惊厥发作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镇静环在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反复惊厥发作患儿中的疗效。方法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反复惊厥发作的患儿20例,分为两组,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GCS评分等临床指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降颅压等治疗,惊厥反复发作时给予水合氯醛、地西泮、苯巴比妥等镇静剂随时对症。治疗组10例,在抗病毒、营养神经、降颅压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惊厥反复发作时给予镇静环治疗,即不同镇静剂按时交替给药(水合氯醛联合地西泮、苯巴比妥交替给药,开始为每4 h1次,根据病情好转程度逐渐延长给药时间,直至停用)。结果两组患儿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患儿临床治愈后继发癫痫的的4例,留有智力障碍的3例。治疗组患儿临床治愈后继发癫痫的2例,留有智力障碍的1例。治疗组预后遗留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镇静环的应用简便、有效、廉价,毒副作用不明显,故重症脑炎的救治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南在元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8例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我院从2008年6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1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上述患者入院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观察主动脉管腔内有无膜样回声及管腔内血流情况。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对比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得出诊断符合率。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管损伤内膜,损伤区域与血流动力水平变化情况,终依据Debakey标准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给予分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4.44%。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具有无损伤、方便、快速出结果、诊断符合率较高、可重复检测应用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葛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心肌梗死青年患者70例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分析70例急性心肌梗死青年(≤45岁)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采集基本资料及预后情况。预后不良为住院期间至随访时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2013年6月完成随访。对预后因素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如存在1个以上有意义变量,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比例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5.3% vs 27.5%,P<0.05)。结论对于未行急诊PCI的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可能改善预后。

    作者:张方芳;李勋;丁兵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收治8例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发生例数占同期我院人流、药流总数0.138%。既往有人工流产史者7例,主要表现为停经及不规则阴道流血,B超均提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可能。3例患者采用药物保守加刮宫术;1例患者腹式手术切除妊娠组织成功;1例介入后刮宫,药物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1例介入治疗后刮宫术,后药物杀胚,1+个月后终仍因大出血行腹式手术切除妊娠组织及子宫修补成功;1例忽略性瘢痕妊娠人流术后10 d大出血气囊压迫止血后患者自行转院到上级医院行瘢痕妊娠切除子宫修补成功;1例下级医院忽略性人流大出血转我院行介入治疗加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对剖宫产孕妇孕早期超声医师重点排查CSP,一旦确诊尽早终止妊娠,减少并发症。规范性治疗大限度减少出血,避免子宫切除。

    作者:黄静;孙小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