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梅;孙丽;王梦竹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中医证素辩证与体质及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国中西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将患者按照证素分型,分为痰蚀、血痰、气滞、气虚、阳虚、阴虚6种。将中医证素分型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0例患者可以分为阳虚兼气滞(47.14%)、阳虚兼痰浊(31.43%)和气虚兼痰浊(21.43%)几种类型。阳虚兼气滞多见单支病变,占54.55%;阳虚兼痰浊多见3支以上病变占45.45%,气虚兼痰浊多见3支以上病变占66.67%。证素分型在单支和多支(≥3)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上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中医证素分型有相关性,二者可以互为补充增加临床对CHD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周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首次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FAM积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护理前,护理后FAM积分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FAM积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后FAM积分及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86.11%,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3.89%,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对照组出现5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首次脑梗死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作者:魏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急性心肌便死(AMI)是内科常见危重急症,其院外病死率高。对于具有典型的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患者及特征性心电图诊断不难,而对于不具有典型的心肌梗死临床表现的患者,容易引起误诊,甚至死亡。为此我们力求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院前对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治,减少误诊率的发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现将我于2014年4月10日晚22:30院前将1例以牙痛为主,伴呕吐症状的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误诊为牙病,急性胃炎的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刘国阳;陈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引导下逆行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诊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10例(137眼),将行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55例(67眼)患者分为对照组,行鼻内镜引导下逆行泪道置管术治疗的55例(70眼)患者分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留院观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随访时泪道通畅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引导下逆行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研究与应用价值。
作者:唐学文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提高公立医院护理质量与法律意识对减少医患纠纷方面的作用,并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和措施进行概述。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经过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后,研究组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令人满意,68例患者选择“好”,32例患者选择“一般”,整体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 P<0.05。结论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以及提升医护人员法律意识的工作水平,对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作者:张华;薛刚;柏愫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盆腔炎诊治方案中,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的病例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64例,采取随机对照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34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为手术组;30例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为药物组。对两组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果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3±1.5)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5±2)d,进行平均5个月的随访观察,手术组复发1例,占2.9%,药物组复发11例,占36.7%,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采用腹腔镜治疗,可有效的分离粘连,及时清除感染病灶,并行广泛灌洗,降低了炎症的慢性作用,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效果。
作者:陈双;金凤斌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几年来在我院自愿接受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采用了一定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放疗后实施护理干预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出现11例,发生率为31.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QOL评分法对所有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化疗后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容玉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通过上百例临床实践,总结出高血压并脑梗死的临床护理经验,强化护理质量。方法利用健康饮食的护理理论,注重练习患者的语言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结果通过对高血压并脑梗死临床护理的实践,治愈病例比率达70%,具有明显好转的病例比率占16%,仍遗留活动障碍患者的比率占14%。结论通过对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科学合理地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高血压并脑梗死并发症的发病概率和促进患者恢复的速度。
作者:颜克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研究探讨磁共振在脊柱损伤的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的表现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脊柱损伤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按照患者的诊断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9例行磁共振诊断,对照组患者39例行CT检查,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磁共振诊断图像和CT检查图像,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征以及检查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3%、71.8%,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同损伤类型的MRI影像学特征清晰。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能为脊柱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亚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宫颈癌诊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患者30例,宫颈原位癌28例,宫颈癌25例(Ⅰ期14例,Ⅱ期11例),同期同龄正常妇科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的宫颈情况。结果宫颈低回声病灶以及宫颈黏膜线缺失是宫颈癌患者的超声特异性表现,CDFI以及RI均提示病灶组织局部血流变化,宫颈径线增大、树枝状血流分布对于宫颈癌以及宫颈浸润癌的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宫颈癌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的改变具有多样性,诊断可信度高,但对于原位癌以及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可靠性相对较低,与其他辅助检查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江丽;宋爱琼;李秀春;张亚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青岛市市立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共67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局限性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生确切转移性病灶;28例转移患者中,伊马替尼治疗2~3个月后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部分缓解6例,稳定14例,病情进展8例,其中3例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治疗期间病情持续进展,追加剂量后病情仍未控制,后患者放弃治疗,3~6个月后患者死亡。另5例患者在开始治疗6~12个月内病情稳定,后出现病情进展,在追加剂量后未能控制病情,患者行姑息性手术部分切除进展病灶后继续行伊马替尼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能改善患者的愈后,长期使用伊马替尼的患者肿瘤复发率较低,且多数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对于高风险的GIST患者推荐手术结合伊马替尼长期维持治疗。
作者:李长严;徐茜;郭永榜;陈志龙;杨耀午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养肝补肾汤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3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养肝补肾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53.3%。结论养肝补肾汤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余秋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2段阻断及内减压治疗单侧弥漫性脑肿胀4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开颅证实为单侧漫性脑肿胀后,在M2段电凝切断大脑中动脉,将骨窗区的大脑中动脉血液供应区的脑组织大部分切除,做充分减压。结果根据GOS评估,中残19例,重残7例,植物样生存3例,死亡11例,明显优于常规开颅者。结论我们认为此手术虽然造成医源性的部分神经功能缺失,但对于病死率极高的弥漫性脑肿胀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增良;姜宁;张林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根据病床尾号奇偶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改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保胆取石术围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岩;李曼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浅析背景音乐在基层医院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调查结果及其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登记治疗的100例结肠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音乐组和对照组各50例。调查研究中,音乐组在检查过程中采用播放背景音乐;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普通的心理护理方式,终通过差异性分析和对比音乐组和对照组2组之间患者检查前后以及检查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检查中不适的耐受性及进镜时间。结果音乐组患者在检查中所体现的生命体征变化波动小,不适程度有一定的减轻,耐受性明显提高,进镜时间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结肠镜的检查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可以直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帮助患者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
作者:周桂花;罗余系 刊期: 2014年第29期
POEMS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肝脾肿大、内分泌紊乱、M蛋白增高和皮肤色素沉着,并可出现全身水肿、杵状指等症状。系统性硬化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可引起指端缺血、坏死及多系统、多器官损害。POEMS综合征与系统性硬化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有重叠,因POEMS综合征较系统性硬化更少见,易将POEMS综合征误诊为系统性硬化,医师需仔细对二者鉴别。分析了本例误诊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提示。
作者:周兆珍;邢春礼;刘晓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对比缬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50例治疗组和50组参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予以参照组患者卡托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参照组(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比参照组(10.00%)低,治疗组的血压降低水平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卡托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叶满他 刊期: 2014年第29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心血管易损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对心血管易损因子和靶器官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到了这个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和靶器官的损伤有关联。所以,要着重探讨高血压中医辩证和心血管易损伤因子之间的关系。
作者:谢卫强 刊期: 2014年第29期
收集并比较关于胱抑素C及其测定方法的相关资料,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的种类,特点及影响因素。胱抑素C水平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可靠指标,其诊断性能与菊糖清除率相当,显著优于血尿素、血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临床多选择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或胶乳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作为常规检测胱抑素C的测定方法。
作者:叶余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介入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护士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之中,严重威胁着其身心健康。这些职业危害主要来自于心理因素的危害、X射线的危害、化学性因素的危害和生物性因素的危害四个方面。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应该重视可能出现的各种危害,并逐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职业伤害。本文主要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防护措施。
作者:邢连杰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