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芳
目的:探讨和分析胆肠Roux-Y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肝胆管结石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两组患者均切除胆囊,去除病肝,清除肝胆管的结石,解除肝胆处的狭窄,同时离断胆总管,关闭胆总管的远端,并整形组成肝胆管盆。对照组患者采用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短袢Roux-Y吻合术。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对肝胆结管石的临床效果。结果胆总管吻合术组的临床疗效与胆肠Roux-Y吻合术组的疗效相当。通过随访,对照组患者出现胆汁反流4例,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胆汁反流病例,胆肠Roux-Y吻合术组的胆汁反流发生率低于胆总管吻合术组。结论短袢Roux-Y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家法;秦绪红;莫修良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总结分析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共收治的3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了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预后效果显著。结论增强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水平,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作者:姜宏宇;姜霞;许大雪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根据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有43.4%的中国人在一年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不得眠”“目不螟’“不得卧”等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中医病症。临床以入睡困难,入睡后易被惊醒,醒后不能入睡,严重者整夜难以入睡为其证候特点,常伴有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证候。中医治疗失眠症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治疗4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石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偏瘫患者临床治疗作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偏瘫患者106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4周,采用NIHSS评分标准和ADL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发现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偏瘫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玉姗;劳玉琳;邓绮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评价分析60例指端皮肤缺损患者行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检索选出120例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指端皮肤缺损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试验组患者被给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被给予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皮肤修复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皮肤修复率(80%),术后随访6个月,试验组手指功能恢复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功能恢复率(53.33%),术后手指外观满意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外观满意的人数,两组比较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指端皮肤缺损患者行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后,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指端皮肤修复程度较好,术后手指外形满意度高,功能恢复好,不良反应少,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政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情志因素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首要因素,情志因素致病可内伤脏腑、阻滞气机、耗伤气血津液。故改善情志状态,注重调畅情志,以情胜情,移情易性,能够改变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及发展,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是预防和调节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也是中医养生理论和“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作者:孙大中;修宗昌(指导老师);胡嘉雯;谢平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在血库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可能接触具有生物危险性的血液。血液是包括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在内的很多病原体的传播载体,为了自己和患者的健康,减少医源性感染,“生物安全”是必须遵守的原则。因此,血液学检验中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我国是乙肝大国,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居高不下;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是HIV对检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此,笔者在基于相关规章和规范[1,2]的基础上,阐述血库检验人员在血液检验中HBV和HIV的危险性及其防护措施如下,切实维护医患安全。
作者:金美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15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70,P=0.0478),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变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出血倾向。结论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在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临床疗效显著,且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林凯胜;黄晓新;林哲聪;黄亚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CT和X线诊断,比较和分析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为采用CT和X线进行检查,并对两种方法检出率和临床分期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CT检出股骨头坏死的概率为94.2%(98/104)明显高于X线81.7%(85/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CT检出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概率分别为28.8%(30/104)、20.2%(21/104)明显高于X线19.2%(20/104)、14.4%(15/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T和X线在Ⅲ、Ⅳ、Ⅴ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上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CT诊断,其能够有效地提高诊断检出率,进而为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翟志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调查铁路男职工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铁路职工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工作较为紧张责任重大的机务、车务、工务、电务及车辆段在职男职工作为调查对象,收集记录班次,有无心理压力及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等影响血压的危险因素,结合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3年男职工7059名,检出高血压2183例,高血压检出率30.93%。超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和高血脂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是吸烟、心理压力及长期夜班。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结论铁路男职工高血压患率高于15~6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3.4%[1]对铁路职工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作者:张香兰;胡洪;郝灵芝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原因,并根据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结果1000例患者中留置针穿刺仅1次成功者880例,成功率为88%,需要多次穿刺成功者120例,主要从操作环境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护士因素以及血管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穿刺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①针头刺入过深穿透血管,导致局部渗血肿胀。②针头刺入血管过浅,导致送外套管时发生滑脱移位。③针头未刺入血管,导致没有回血。④送外套管难度大,静脉瓣阻挡了外套管。结论首先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留置针操作的专业技能,穿刺时选择合适的血管,为患者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尽可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周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生物进化过程中,是决定细胞命运的重要通路之一,相邻细胞通过Notch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转导细胞信号,在细胞的增值、分化及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Notc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对Notch信号通路及其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重点讲述Notch信号通路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希望能给靶向治疗乳腺癌带来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刘宇;徐海帆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输血治疗前出现焦虑症状的血液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接受输血治疗前出现焦虑症状的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输血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输血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输血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输血治疗前出现焦虑症状的血液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孔德煜;回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与其他临床检验一样,对于保证各种免疫检验质量,使其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准确性以及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可比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较多,找出相关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利于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对提高多种疾病的准确有效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此,笔者分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检验前、中和后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检验质量。
作者:洪雁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道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较高,也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种疾病,以老年人多见。冬季温度的大幅变化,尤其在东北农村地区,往往会刺激呼吸道,削弱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易造成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加之老年人往往营养不良、身体免疫力下降,所以很容易罹患该病。该病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初起多在寒冷季节发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以清晨为重,痰黏稠不易咳出,痰多呈白色黏液泡沫状。在感染或受寒后,病情迅速加剧,痰量增多,黏稠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该病反复发作会使病情加重,并容易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甚至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心病。一些患者忽视对病情稳定期的治疗,往往没了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就自作主张放弃用药,结果导致病情反复。该病经过治疗虽可改善病情,但不能彻底治愈。家庭护理是有效预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冬季反复发作而加重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此,做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冬季的家庭护理,使患者安全地度过寒冬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截骨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6例,采用经椎弓根截骨方法,观察组36例,采用脊椎后路截骨内固定治疗方法,手术恢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矫正丢失、矫正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矫正丢失、矫正度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记住后路截骨内固定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疗效显著,应该在该类病症的治疗上广泛使用,大力推广。
作者:郭志刚;魏雪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15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对照组(未采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选取同期我护理中采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的15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中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3例护患纠纷,发生率为4%,参考组出现24例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6%,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护理查对制度有助于预防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避免护理纠纷,从而有效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王维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9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切除腺体和肿瘤后,遗留凹陷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121例,应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腺体和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凹陷缺损。病例随访6~48个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及涎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1)。结论胸锁乳突肌瓣能够显著改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明显降低Frey综合征及涎瘘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广平;赵仪云;董思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思路构建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10月间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取常规病理检查进行疾病诊断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取宫腔镜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手术治疗时间(36.7±12.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41.7±15.1)min,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疾病诊治能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改善术后恢复情况,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钱怀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地域,国民易罹患此病。抗结核治疗需要长时间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而随之伴来的是治疗过程中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吡嗪酰胺是短程化疗方案中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肝脏损害、高尿酸血症、痛风、关节痛、皮疹、光敏反应、胃肠道不适[1],而导致严重的剥脱性皮炎较少报道。现将我院患者应用吡嗪酰胺时出现的剥脱性皮炎及抢救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丁显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