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朝辉;沈男秀;张秋林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道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较高,也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种疾病,以老年人多见。冬季温度的大幅变化,尤其在东北农村地区,往往会刺激呼吸道,削弱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易造成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加之老年人往往营养不良、身体免疫力下降,所以很容易罹患该病。该病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初起多在寒冷季节发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以清晨为重,痰黏稠不易咳出,痰多呈白色黏液泡沫状。在感染或受寒后,病情迅速加剧,痰量增多,黏稠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该病反复发作会使病情加重,并容易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甚至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心病。一些患者忽视对病情稳定期的治疗,往往没了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就自作主张放弃用药,结果导致病情反复。该病经过治疗虽可改善病情,但不能彻底治愈。家庭护理是有效预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冬季反复发作而加重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此,做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冬季的家庭护理,使患者安全地度过寒冬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确诊的240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通过对血Hcy、Cys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的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Hcy、CysC、FBG、FINS、HOMA-IR、HOMA-β水平,并分析血Hcy、CysC与HOMA-IR、HOMA-β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cy、CysC、FBG、FINS、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HOMA-β无明显差别;Hcy、CysC与HOMA-IR正相关,与HOMA-β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DM患者HOMA-IR、FINS、Hcy、CysC明显升高,Hcy、CysC与HOMA-IR正相关。提示G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血Hcy、CysC水平的测定可作为GDM患者的监测指标。
作者:冯尤健;张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使用几种支原体清除方法后,细胞支原体清除效果及所制备抗体应用于相应平台的对比。方法选用4种方法进行清除支原体。结果通过PCR法鉴定,只有清除剂法及实体瘤法可清除支原体感染。结论杂交瘤细胞清除支原体感染后,制备所得抗体应用于相应平台可见,清除剂法对细胞损伤较大,抗体相应功能下降;而实体瘤法教温和,抗体相应功能保持较完好。
作者:钱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盐酸吗啉胍为抗病毒药,主要用于流感病毒及疱疹病毒感染,不良反应较少,效果明显。本文综述了盐酸吗啉胍的药理活性和检测方法的新研究进展,以期对盐酸吗啉胍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方艳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肛门痔瘘手术后减轻疼痛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65例肛门疾病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换药、扩肛及排便时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留置止痛泵,提前给予预防疼痛措施,开展相应临床护理。结果患者经过给予无痛手段干预,疼痛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护理人员掌握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指导方法,能够明显减轻痔瘘术后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维芬;杨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析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并对其临床护理进行研究总结。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发生胎膜早破的148例患者,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的病例,主要包括:患者出现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148例患者共计分娩出159例婴儿,生产后产妇与婴儿状况均良好,并且新生儿无1例死亡。分析病例得知,主要影响孕妇出现胎膜早破的因有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及营养因素等。148例产妇与159例新生儿在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下,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原因不相同、孕周不相同的胎膜早破的患者,我院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与相关护理,降低了母婴的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冯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8例老年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在非药物基础治疗上,口服降糖药,或者使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基本方加减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同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效果优于治疗前,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均有显著下降,空腹C肽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均有显著下降,空腹C肽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豹;李华兴;李建先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国外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率,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简单、有效、经济的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1]。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手卫生的标准、设施、方法等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尽管通过加强培训及不断宣传,医护人员对洗手方法、洗手指征的掌握有了很大提高,但从各方面的研究报道显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距标准要求还相差甚远[2-4]。目前医院感染管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应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金懿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开展护士在职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建立护理教研组和护理人员分层培训及考核制度,制定具体实施培训计划;通过规范化培训,对实施前和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操作成绩、护理质量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开展规范化在职教育后护士的理论水平及护理操作技术、患者满意度比开展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展护士在职教育,明显提高了护士专业素质和护理质量,是提高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作者:吴善姬;许丽蔚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深论通心络胶囊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完善临床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给予治疗的74名冠心病患者,以其药物治疗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均分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其中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方式,对比组采用传统冠心病治疗药物,治疗时间长为1年,对比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为67.57%,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治疗无效率为2.70%。对比组总治愈率为37.84%,治疗总有效率为62.16%,治疗无效率为37.84%。另外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血流动力、血流量,治疗组均优于对比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药物起效快,药效稳定,对心电图等各项指标改善明显,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冠心病的临床常规性治疗药物推广。
作者:安雅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压变化与低钾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各级EH患者和30例健康者进行血压测量和血清钾的检查,比较各级血压与血清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0例各级EH患者的血压变化与血清钾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低钾血症程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变化密切相关,可能是EH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王鸿;陈俊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N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瑞舒伐他汀10mg口服,每晚1次,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随访3个月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2周后血清Hcy、hs-CRP、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提高NSTEMI的疗效,能降低血中Hcy、hs-CRP、NT-pro-BNP水平,有利于NSTEMI患者的恢复。
作者:张锁龙;何博生;黎智森;胡小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现今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种特殊环境下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群体,因其工作繁重,护理人员压力大,易被外界因素危害。因此找到有效防护措施则成为手术室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保护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刘莉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生物进化过程中,是决定细胞命运的重要通路之一,相邻细胞通过Notch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转导细胞信号,在细胞的增值、分化及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Notc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对Notch信号通路及其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重点讲述Notch信号通路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希望能给靶向治疗乳腺癌带来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刘宇;徐海帆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比分析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路减压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优于后路减压治疗,能有效促进术后运动评分、触觉评分改善及伤椎高度、Cobb's角恢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杨宝凯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应用于严重创伤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急救方法施救,观察组则实施DCS,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7%;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67%(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工作中介入DCS技术有利于及时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渊;柏宋磊;徐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结合群体药代动力学以及统计学方法,对与药代动力学存在相关性的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Bayesian反馈,从而对患者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预测。通过药代动力学,有利于给药方案以及药动-药效的研究。
作者:史欣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输血治疗前出现焦虑症状的血液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接受输血治疗前出现焦虑症状的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输血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输血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输血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输血治疗前出现焦虑症状的血液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孔德煜;回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15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70,P=0.0478),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变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出血倾向。结论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在辅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临床疗效显著,且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林凯胜;黄晓新;林哲聪;黄亚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接受的脑卒中康复患者共23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6.7%。治疗前观察组Banthel指数评分(32.9±4.6),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17.5±2.1),对照组Banthel指数评分(33.0±4.9),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18.0±2.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nthel指数评分(69.3±4.7),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29.5±3.0),对照组Banthel指数评分(49.6±5.2),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23.2±2.4),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毕渤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