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锦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确诊的240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通过对血Hcy、Cys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的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Hcy、CysC、FBG、FINS、HOMA-IR、HOMA-β水平,并分析血Hcy、CysC与HOMA-IR、HOMA-β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cy、CysC、FBG、FINS、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HOMA-β无明显差别;Hcy、CysC与HOMA-IR正相关,与HOMA-β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DM患者HOMA-IR、FINS、Hcy、CysC明显升高,Hcy、CysC与HOMA-IR正相关。提示G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血Hcy、CysC水平的测定可作为GDM患者的监测指标。
作者:冯尤健;张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连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在我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连续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经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组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予以其连续康复护理,不仅可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还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发掘、整理、保护、传承与开发京族医药文化,是为了传承民族医药文化,充实祖国医学宝库,补充和完善“京族民族文化体系”。方法通过到京族聚居地对村医民间医的调研,并进行现场实时操作示范。结果经过对京族地区20多位村医民间医的调研,每个村医民间医都能熟练地掌握艾绒制作并储存备用,运用艾绒点灸(俗称烧艾火)方法治疗相关疾病。结论京族特色医药-艾绒是京族地区村医民间医防病治病常用并疗效显著的特色医药。
作者:黄永光;赵权;黄振凤;赖添武;冯满洲;黄振显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食管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即食管癌三野根治术的术式如今已被广泛应用,胸段食管癌术后病理发现纵膈、颈部、腹腔等区域淋巴结转移很多见,但至今尚无耳颞区淋巴结转移的报道,本院诊治1例食管癌术后化疗后颞部淋巴结转移的罕见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沈朝辉;沈男秀;张秋林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参芪十一味颗粒在辅助直肠癌术后FOLFOX-4方案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均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其中治疗组34例患者化疗前1周开始加用参芪十一味颗粒。观察两组化疗后生活质量及血液毒性反应变化情况。结果化疗4周期、6周期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化疗后血液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对直肠癌术后FOLFOX-4方案化疗有一定减毒作用。
作者:田锋奇;胡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中医对产后病血淤证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产后病血淤证患者63例,经临床诊断患者均出现阴道出血、子宫愈合不良、发热、盆腔淤血等症。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取中药进行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好转,治疗有效率为96.83%。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产后病血瘀证,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身体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媛;辛全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8例老年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在非药物基础治疗上,口服降糖药,或者使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基本方加减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同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效果优于治疗前,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均有显著下降,空腹C肽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均有显著下降,空腹C肽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豹;李华兴;李建先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3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需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225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0例采取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115例采取常规开胸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围手术期病死率、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88.6±28.1)min,术中出血量(179.5±113.2)mL,淋巴结清扫数目(12.7±5.1)枚/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6.4%(29/110),围手术期病死率1.8%(2/110),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99.1%(107/108);对照组手术时间(119.3±35.2)min,术中出血量(354.1±172.5)mL,淋巴结清扫数目(8.8±4.2)枚/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43.5%(50/115),围手术期病死率8.7%(10/115),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97.1%(102/1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淋巴结清扫数量更多、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围手术期病死率较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虽然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较长,但在总体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苗国强;钮乐;葛晓松;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UAC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用氯雷他定体质量15~30kg,5毫克/次,体质量31~40kg,10毫克/次,每晚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斯特钠3~5岁,4毫克/次,6~14岁,5毫克/次,每晚1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59%,对照组74.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观察组第1周与第2周咳嗽消失病例与对照组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氯雷他定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小儿UACS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金程阳;朱璐卡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进行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化原则将7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的方法,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法。结果研究组中,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1例;对照组中,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两组患者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麻醉的方法比较,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的方法能够降低患者的新陈代谢,而且较少影响循环和呼吸功能麻醉过程相对平稳,产生较好的麻醉效果,可作为该类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方法,尤其适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CT和X线诊断,比较和分析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为采用CT和X线进行检查,并对两种方法检出率和临床分期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CT检出股骨头坏死的概率为94.2%(98/104)明显高于X线81.7%(85/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CT检出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概率分别为28.8%(30/104)、20.2%(21/104)明显高于X线19.2%(20/104)、14.4%(15/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T和X线在Ⅲ、Ⅳ、Ⅴ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上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CT诊断,其能够有效地提高诊断检出率,进而为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翟志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手术室护理资料,分析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用药风险、工作失误、环境不过关。结论分析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重点关注风险,给予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此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程度,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艳梅;孙丽;王梦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本研究比较骨髓单个核细胞(BMSC)、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NC)蛛网膜下腔移植以及中药蝮龙抗栓丸联合的方法治疗缺血再灌注脑损伤(MCAO)大鼠。移植后4、28d神经功能损伤后的恢复情况。方法将分离纯化的BMSC和BMNC以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方法移植到缺血再灌脑损伤大鼠颅内,同时进行中药联合治疗。移植后4、28d评定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后第4天相比,模空组和各治疗组在治疗干预后第28天MMNSS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相同剂量的细胞进行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更好,中药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障碍的修复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邓秀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CT引导定位下射频消融+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CT引导定位下对90例L3~4、L4~5、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消融+臭氧治疗。结果随访6~12个月,90例患者无腰椎间盘感染,脊髓、神经、血管及其他并发症出现,优71例,良17例,差3例,优良率97%。结论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高效、精确、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
作者:段宏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NSTE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瑞舒伐他汀10mg口服,每晚1次,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随访3个月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2周后血清Hcy、hs-CRP、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提高NSTEMI的疗效,能降低血中Hcy、hs-CRP、NT-pro-BNP水平,有利于NSTEMI患者的恢复。
作者:张锁龙;何博生;黎智森;胡小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生物进化过程中,是决定细胞命运的重要通路之一,相邻细胞通过Notch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转导细胞信号,在细胞的增值、分化及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Notc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对Notch信号通路及其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重点讲述Notch信号通路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希望能给靶向治疗乳腺癌带来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刘宇;徐海帆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盐酸吗啉胍为抗病毒药,主要用于流感病毒及疱疹病毒感染,不良反应较少,效果明显。本文综述了盐酸吗啉胍的药理活性和检测方法的新研究进展,以期对盐酸吗啉胍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方艳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深论通心络胶囊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完善临床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给予治疗的74名冠心病患者,以其药物治疗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均分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其中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方式,对比组采用传统冠心病治疗药物,治疗时间长为1年,对比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为67.57%,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治疗无效率为2.70%。对比组总治愈率为37.84%,治疗总有效率为62.16%,治疗无效率为37.84%。另外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血流动力、血流量,治疗组均优于对比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药物起效快,药效稳定,对心电图等各项指标改善明显,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冠心病的临床常规性治疗药物推广。
作者:安雅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了解并研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的效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临床实际意义。方法我院依据实际情况已在部分手术室内采取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随机从中选取2个手术室作为研究组,另外从其他普通手术室中随机抽取2个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并收集和记录每个手术室内发生的不良及危险事件的总数,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采取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研究组其患者满意度得分情况为(7.1±0.3),未采取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对照组其患者满意度得分情况为(4.5±0.2),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及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及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为37.5%,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不良及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实际效果,在医院各个手术室中均应该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周新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析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并对其临床护理进行研究总结。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发生胎膜早破的148例患者,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的病例,主要包括:患者出现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148例患者共计分娩出159例婴儿,生产后产妇与婴儿状况均良好,并且新生儿无1例死亡。分析病例得知,主要影响孕妇出现胎膜早破的因有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及营养因素等。148例产妇与159例新生儿在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下,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原因不相同、孕周不相同的胎膜早破的患者,我院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与相关护理,降低了母婴的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冯妍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