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娟;梁燕华
目的:通过对保洁员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患儿安全。方法对科室保洁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培训方案,完善工作制度、流程及工作职责,以提高保洁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执行力。结果对保洁员进行培训与管理,加强监管,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确保了医疗安全。结论对保洁员进行培训与管理,是减少院感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朱兰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PE)及术后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252例具备滤器置入治疗指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IVCF置入术,其中,对151例具备溶栓条件的患者行导管溶栓治疗,采用静脉造影行复查治疗,术后对患者行随访工作,时间为7~64个月。结果252患者IVCF置入术均成功,未出现致死性肺梗死现象;采用导管溶栓的患者下肢消肿效果明显,显著改善率达80%,5%患者消肿差。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IVCF置入术可有效改善预防其病症,且术后采取多侧孔导管溶栓可有效降低患者肢体肿胀现象,二者结合治疗肺栓塞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大力推广。
作者:周福林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各界对医院药剂管理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在医院的药剂科管理中一定要把服务患者作为中心点,把临床药学作临床为基础,把合理用药、促进临床科学作为终目的。本文将对如何改进医院医院药剂科管理模式、提高医院药剂科管理效益进行探讨。
作者:胡珍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高血压是脑血管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危险病症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现代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率征程年轻化与扩大化发病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健康。为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治疗效率,减轻患者的血压负担,治疗中配合适当的临床护理成为相关专家的重点研究对象。
作者:郝建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护理带教中PDCA循环质量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接收的高等护理专业护生146名,根据带教方案分为两组,73名护生实施传统带教为对照组,73名护生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生的整体护理综合能力及对临床带教工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整体护理综合能力的认定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带教中, PDCA循环质量管理措施可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护生的整体护理综合能力。
作者:熊桂华;刘兴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讨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52例,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随访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胸膜的破坏,手术切口未发现感染,肩关节无活动障碍等并发症,未发现钢板断裂松动等情况。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其中优45例,良6例,优良率98.1%。结论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为手术治疗锁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徐晓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门诊患者换药中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选择78例PICC留置患者,详细观察和记录换药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给予相应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并发症主要有皮肤过敏、穿刺点出血、伤口感染、无菌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通过对PICC换药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PICC使用寿命的长短与换药过程中的处理方法有密切的关联。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心理护理,消除其顾虑和担忧,使其学会自我保护、观察,也尤其重要。
作者:陆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8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导管使用时间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为(4.51±1.12)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26±0.95)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透析期间感染、出血、血栓、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作者:曹洪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总结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护理经验,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8例多发性硬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症状的护理、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患者的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有效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是提高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疗效和减少复发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燕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的合并症。方法选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00例,对这3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研究,发现有38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症患者,对这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进而得出临床结果。结果5例脑梗死患者,治愈4例(占临床总人数的10.5%),有效1例(占临床总人数的2.6%),死亡0例。10例脑出血患者,治愈7例(占临床总人数的18.4%),有效2例(占临床总人数的5.3%),死亡1例(占临床总人数的2.6%)。8例低血糖患者,治愈5例(占临床总人数的13.1%),有效3例(占临床总人数的7.9%),死亡0例。3例心肌梗死患者,治愈0例,有效2例(占临床总人数的5.3%),死亡1例(占临床总人数的2.6%)。4例甲醛中毒患者,治愈3例(占临床总人数的7.9%),有效1例(占临床总人数的2.6%),死亡0例。4例脾破裂患者,治愈3例(占临床总人数的7.9%),有效1例(占临床总人数的2.6%),死亡0例。4例吸入性肺炎患者,治愈3例(占临床总人数的7.9%),有效1例(占临床总人数的2.6%),死亡0例。结论及时发现危及生命的合并症,以大限度减少漏诊,有效防范医疗风险,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朱思奇;杨莹;黄志刚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为加强处方开具、调剂、使用和保存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辖区内门诊部(含)以上的医疗机构开展了处方监督检查。随机抽取辖区内门诊部(含)以上的医疗机构34家,抽查被查医院100张处方(含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处方),同时检查医疗机构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处方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对超常处方医师的处理,对麻醉和第一类精神类药品的管理情况,以及规范书写处方、药师管理等情况。
作者:朱雪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的55%~60%,主要原因感染灶的存在及感染灶不断释放的细菌引起全身的菌血症和毒血症是造成微循环障碍,微循环的障碍,胰腺局部缺血状态是水肿性胰腺炎发展到出血坏死性的关键所在。有结石等因素引起感染或胆石迁移过程中造成的奥迪氏括约肌水肿痉挛,引起胆汁、胰液分泌不畅,高压胆汁逆流至胰管所致。目前对于本病的手术时机的选择仍有争议。现通过对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治疗时机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的55%~60%,主要原因感染灶的存在及感染灶不断释放的细菌引起全身的菌血症和毒血症是造成微循环障碍,微循环的障碍,胰腺局部缺血状态是水肿性胰腺炎发展到出血坏死性的关键所在。有结石等因素引起感染或胆石迁移过程中造成的奥迪氏括约肌水肿痉挛,引起胆汁、胰液分泌不畅,高压胆汁逆流至胰管所致。目前对于本病的手术时机的选择仍有争议。现通过对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治疗时机进行探讨。
作者:王文全;陈相;尹建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吉西他滨属于嘧啶类抗肿瘤药物,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各类乳腺癌的效果。本文对吉西他滨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意义以及与FAB分型的对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和CD45/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检测175例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对抗原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FAB分型和免疫分型的相符率90.28%(158/175),175例急性白血病检出B-ALL44例,占25.14%,其主要表达的抗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CD19、CD22、CD79a;T-ALL19例,占10.86%,其主要表达的抗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LA-DR、CD34、CD5、CD7、cCD3、CD8、CD38;非M3 AML103例,占58.86%,其主要表达的抗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CD33、CD117、CD38、CD13、HLA-DR、MPO、CD34、CD123、CD15、CD64;共检出AML-M3患者6例,占0.34%,其主要表达的抗原阳性为MPO、CD13、CD33、CD117、CD123、CD64。结论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在白血病分型中起重要作用,是FAB分型的补充和修正,提高了急性白血病诊断的准确率,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
作者:姚亚洲;郑引索;陈峰云;陈涛;田昱平;李小妮;杨彩霞;张玲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轻中度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轻中度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口服丙硫氧嘧啶片,对照组不使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TT4、TT3、FT3、FT4比对照组低,FSH比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会产生不良的妊娠结局,尽早使用丙硫氧嘧啶片(PTU)进行规范化治疗,有利于孕妇自身的健康以及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锡藩;谭志伟;刘彩娟;杨俊锋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的焦虑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人工流产未婚青少年共94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常规进行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组则由专科护士分别于术前、术后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护理干预组组患者的SAS评分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11例患者术前出现中度焦虑,5例患者术后出现中度焦虑外,护理干预组2例患者术前出现中度焦虑,1例患者术后出现中度焦虑,术后7 d患者评分均低于59分为轻度焦虑,恢复良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焦虑情绪,术后通过大力宣传生殖健康与避孕知识学会科学避孕,可有效地降低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保障其生殖健康,减少短期和长期并发症及后遗症有着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晶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对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诊科实施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相应护理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转运风险评估、完善转运前预处理、加强转运中观察及处理、运送后的护理。结果112例患者转运观察组发生护理并发症2例(1.75%)、护理纠纷0例(0)、转运时间(10.22±3.56)min;患者家属满意110例(96.49%)、相关接受科室满意112例(98.25%)。结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正确地进行风险评估、做好转运前的各项准备及转运途中的各项工作、良好沟通是保证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关键。
作者:朱登凤 刊期: 2014年第31期
近年来抗生素发展迅速,新的抗生素不断涌现。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新的“武器”。然而,随着新抗生素的不断上市,耐药菌也不断增加,并且增加速度非常快。过度滥用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了危害,不加以控制或干预,感染将无药可用。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1-3]。
作者:蒙彦智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完全肠胃外营养对肠胃外科患者的康复辅助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于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进行治疗的没有进食条件的患者,随机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强胃肠外营养治疗,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患者在不同方式的营养支持中,都具有一定的康复辅助效果,但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论对外科患者加强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能够使病程缩短,使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使机体尽快康复,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学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中医学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人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而形成的一门独特医学,它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现今,中国各个方面都在发展的同时,中医药的发展途径和方向成为日益争议的一个话题。中医的理论基础为古代哲学甚至还有部分玄学的成分,这使部分人怀疑中医的正确性。其实理论的产生是为了解释某种现象或者某种行为,中医讲求理法方药,在理论的指导下处方用药,事实证明,辩证正确的情况下,用药是有效的。中医药科研要推动科学创新,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新意识,不断形成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以及新的治疗方法、新的治疗方案和新的诊疗设备与药物研究在剂型、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下面简单地讨论几点。
作者:柏芸芸 刊期: 2014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