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满意程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治疗成功率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蓉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间的9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化疗期间采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功能评分为(51.21±6.43)分,对照组患者整体功能评分为(43.07±5.34)分,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473,P<0.01)。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疲乏无力、口腔或皮肤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林帆;张永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插管全麻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儿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患儿,都采用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治疗组给予靶控输注辅助麻醉,对照组选择静脉持续泵注麻醉。结果两组都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苏醒期躁动、心动过速、反流误吸、呕吐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而气管插管全麻中采用靶控输注能够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讨论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措施与干预。方法选择150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治疗结果进行疗效的比较观察。结果护理组显效45例(60.00%),总有效率68例(90.67%);对照组显效28例(40.00%),总有效率61.33%。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有效可行,优于普通护理,应该临床推广。
作者:赵健;卜淑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效果。方法3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15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同时使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试验组:使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同时没有毒副作用,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宪宾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心率在入室时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麻醉后第5、10、15、20min各时间段,血压和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麻醉效果评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压,咽痛,寒战发生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试验组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能充分发挥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阻滞效果完善,可控性好,起效时间短,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新方;武霞;高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体质量约65?kg,因外伤后双下肢离断伴流血15?min入院。术前检查:神志清,精神差,贫血貌,血压103/60?mm?Hg,心率95次/分,呼吸频率16次/分,体温36.5?℃,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率规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既往无外伤手术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2?g/L,红细胞2.14×1012/L,红细胞圧积18.10%,血小板74×109/L,凝血常规示:PT?15?s,APTT?47.80?s, Fbg?1.330?g/L,TT?23.30?s,血生化示:钠离子146.6?mmol/L,氯离子109.8?mmol/L,二氧化碳18.9?mmol/L,钙离子1.76?mmol/L,血糖14.40?mmol/L,总蛋白20.0?g/L,白蛋白9.5?g/L,球蛋白10.5?g/L;患者左下肢膝关节以下缺如,右下肢股骨中段以下缺如,断端加压包扎,渗血;拟在全身麻醉下急行双下肢断肢再植术。
作者:崔永芳;阚景祥;孙国栋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制何首乌与伪制品番薯进行鉴别,为今后的何首乌药材鉴定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手段对制何首乌及其伪品番薯进行鉴别比较。结果经对比发现,制何首乌和番薯在性状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二者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何首乌与番薯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存在明显差异,二者不可混用,在验收工作中应对其给予重视,加强制何首乌的鉴别,避免伪品的混入。
作者:戴冬华;曲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对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增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健康教育以信息传播方式,帮助人们提高防御疾病的知识,树立健康观念,传播卫生知识,在医疗服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方式和当前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与传统解剖定位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优劣。方法选择100例行血液净化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在B超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50例)在传统解剖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①穿刺及钢丝置入一次性成功率。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穿刺及钢丝置入一次性成功率均高于B组;损伤动脉发生率、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管路血流量不足发生率、深静脉管路感染及堵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作者:黄朝莉;杨孟昌;谷粒;胡耀;雷敏;徐秀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研究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及其主要的生理作用,包括对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抗过敏与免疫调节作用,肿瘤防治和降低胆固醇作用等。
作者:崔振威;奇建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期间至我院住院的16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包括抗生素使用时间、种类及应用指征等方面情况,分析我院抗生素应用合理情况及不合理应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647例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中,应用抗生素平均时间为(34.4±14.2)d,其中880例患者使用时间>15d,占53.43%,应用抗生素超过2种以上者831例,占50.46%。抗生素应用不合理141例,占8.56%,其中给药种类不合理、超计量使用、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为主要原因,分别占41.13%、24.11%及14.89%。结论我院仍存在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强化抗生素的应用管理制度,提高临床医师对抗生素的指征掌握,谨慎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我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水平。
作者:练伟灵;龙健灵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临床期糖尿病患者采用固精通利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治疗,一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固精通利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接受固精通利汤治疗的患者组,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其临床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固精通利汤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有效提高临床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美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32.61%),显效10例(21.74%),有效11例(23.91%),无效10例(21.74%),总有效率为78.26%。治疗组:治愈25例(54.35%),显效12例(26.09%),有效6例(13.04%),无效3例(6.52%),总有效率为93.4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确切,可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光禄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自愿选择静脉留置针的老年住院患者,观察与普通硬针效果对比。结果静脉留置针优点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患者的痛苦,有效的保护老年患者的静脉。缺点是价格偏高,穿刺需要护士技术性较高。结论静脉留置针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较普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家庭对老人的关爱,护士穿刺技术日臻提高,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优点越来越完善,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陈桂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1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59);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治疗后1个月(14.16±3.58)分与治疗后6个月(8.68±3.2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20.15±5.16)分与治疗后6个月(17.94±4.01)分,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抑郁情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和现代囊外摘除术的临床对比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眼科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0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超声乳化组100例和现代囊外摘除术组100例。结果超声乳化组的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现代囊外摘除术组,平均内皮细胞面积明显高于现代囊外摘除术组,t=10.27、5.51、5.6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和现代囊外摘除术对于角膜内皮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是现代囊外摘除术角膜内皮损伤相对较小,利于术后视力恢复。
作者:朱清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比较孕妇在围生期进行体质量管理后的母婴结局是否优于未管理的母婴结局。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建册、正规产检、住院分娩的孕妇270例,其孕前体质量指数均在正常范围(18.5≤BMI<25)。随机选取其中10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围生期体质量管理;另外17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比较2组的母婴结局是否存在差异。另外,将对照组的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的孕妇进行母婴结局的比较,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①对照组的孕期增重过多及过少的比率、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且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及产褥病率的发生率也高于观察组(P>0.05)。②随着年龄的增长,孕期体质量增重过多、剖宫产、巨大儿、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另外,随着文化程度的上升,孕期体质量增重过多、剖宫产、巨大儿的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结论经过围生期体质量管理孕妇的母婴结局明显优于未进行体质量管理的母婴结局,故围生期进行体质量管理可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多关注高龄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孕产妇,反复加强她们对孕期体质量管理的重视。
作者:陈露露;刘杰;康喻;刘军;何素芬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护理对策。方法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溶栓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和住院指导。结果本组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56例经过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溶栓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和住院指导,有效5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07%。结论加强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死率。通过实践证明: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不仅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痛苦,而且恢复了对生活的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杨秋梅;张春艳;侯春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更远上切断了医院感染的传播途,使ICU的院内感染的到有效地控制。结论加强ICU病房的管理,改善环境,落实规章制度,提高医务人员自身,强化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对策。
作者:李义琴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