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丽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体质量约65?kg,因外伤后双下肢离断伴流血15?min入院。术前检查:神志清,精神差,贫血貌,血压103/60?mm?Hg,心率95次/分,呼吸频率16次/分,体温36.5?℃,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率规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既往无外伤手术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2?g/L,红细胞2.14×1012/L,红细胞圧积18.10%,血小板74×109/L,凝血常规示:PT?15?s,APTT?47.80?s, Fbg?1.330?g/L,TT?23.30?s,血生化示:钠离子146.6?mmol/L,氯离子109.8?mmol/L,二氧化碳18.9?mmol/L,钙离子1.76?mmol/L,血糖14.40?mmol/L,总蛋白20.0?g/L,白蛋白9.5?g/L,球蛋白10.5?g/L;患者左下肢膝关节以下缺如,右下肢股骨中段以下缺如,断端加压包扎,渗血;拟在全身麻醉下急行双下肢断肢再植术。
作者:崔永芳;阚景祥;孙国栋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年急性阑尾炎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发病率,结合临床查体、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及早确诊,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方式积极治疗,并对伴发疾病开展治疗,对保护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根管护理的体会。方法选取96例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护理,并作出疗效评定。结果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护理后,96例患者经临床常规检查以及根管X线片显示为恰充,其中急性牙髓炎康复45例,慢性根尖周炎康复24例,窦道型根尖周炎康复15例,根尖周囊肿康复6例,总计康复率为93.8%,96例患者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感染根管的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护理的过程中,操作轻柔规范将不会造成严重的术后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作者:赵洁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左室肥厚分为左室肥厚(LVH)组及非LVH组,分别进行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监测。结果高血压LVH组与非LVH组动态监测各时间段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高血压LVH组与非LVH组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心室质量指标(LVMI)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左心室肥厚者的血压变异性增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大可引起左室明显肥厚。
作者:卓闽彬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ADR)进行探讨分析,并探究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将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4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年龄分布、性别、给药方式、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以及转归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男性较女性多,31~40岁阶段的不良反应率高;患者的给药方式中,单独给药率高于联合用药率;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率高于口服用药率和外用用药率;在18~40岁年龄段中,ADR的发生时间多于其他年龄段,恢复时间短于其他年龄段;氟喹诺酮类药物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转归较良好。结论对患者给予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要严格、熟练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和适应证,确定佳给药方式和途径,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而有效降低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率。
作者:陈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应用指尖摸脉定位法行桡动脉直接穿刺的效果及护理。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血液透析患者150例,按照完全双盲法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传统指腹摸脉定位穿刺法,研究组75例采用指尖摸脉定位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情况,平均穿刺时间及疼痛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率94.67%(71/75)比对照77.33%(58/75)高,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穿刺时间比对照组短,疼痛评分比对照组少,研究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比对照组高,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应用指尖摸脉定位法行桡动脉直接穿刺的效果显著,有护理优势,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文彪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思路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骨科创伤患者150例,将15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预见性护理组82例和对照组6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实施骨科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有效抢救的时间、住院费用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有效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对骨科创伤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术后的并发症和住院费用减少。
作者:惠丰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结合临床观察资料,提出有效对策。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某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发生的76例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为研究对象,搜集外科护理资料,针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类别、时间特征、护理责任人等问题,开展对比调查,得出有效结论。结果76例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职业素质低,风险问题评估不足,护理操作不当、急诊过程工作失误、医疗设备故障等。结论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不良事件的产生与其工作性质、内容、特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要想提高外科护理服务效果,需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拓展专业培训,合理排班,以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溃疡性结肠炎为一种病因不明的溃疡性病变以及慢性炎症,随着临床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分别采用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文重点论述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效果。方法3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15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同时使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试验组:使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同时没有毒副作用,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宪宾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讨论新生儿低钙血症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系。方法对本院新生儿监护室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感染性疾病27例为对照组,比较新生儿低钙血症发生率及各种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儿新生儿低钙血症发生率差异显著,新生儿颅内出血与新生儿低钙血症呈正相关。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对颅内出血患儿应及时检测血钙结果,以便及时发现低钙血症并积极予以纠正。
作者:蔡金娥;黄锦翔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康复指导应用效果。方法对于2010年~2013年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76例,将患者的基本病例进行整理发现可以将176例患者分为两类,根据是否在家进行训练分为训练组(86例)和非训练组(90例),在出院后6个月根据巴氏量表进行评定,根据评定标准判断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康复指导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病变性质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在巴氏量表中训练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由训练前平均42分增加到87分,相比之于非训练组由训练前平均43分增加到48分,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居家康复对脑卒中后期功能恢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作者:李伟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休息、低盐饮食、强心苷、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再住院5例,死亡1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再住院12例,死亡4例。在显效、无效、再入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经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也明显高于给药前(P<0.01)。结论美托洛尔能显著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锐章;朱为富;王桂桃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小剂量氧气持续雾化湿化对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患者人工气道患者1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研究组采用持续小剂量氧气持续雾化湿化;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滴注气道湿化。观察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及对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内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痰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同对照组相比,气道开通前3d,研究组痰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5天、第7天、第14天,研究组痰培养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氧气持续雾化湿化,可明显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为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预防应用提供了有效方法。
作者:张娜;张风江;程根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与传统解剖定位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优劣。方法选择100例行血液净化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在B超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50例)在传统解剖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①穿刺及钢丝置入一次性成功率。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穿刺及钢丝置入一次性成功率均高于B组;损伤动脉发生率、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管路血流量不足发生率、深静脉管路感染及堵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作者:黄朝莉;杨孟昌;谷粒;胡耀;雷敏;徐秀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98例腹泻患儿,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48.98%、有效42.86%、无效8.16%、总有效率91.84%,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20.3±4.7)h、大便次数恢复时间(1.8±0.7)d、大便性状恢复时间(2.8±0.9)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能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海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心率在入室时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麻醉后第5、10、15、20min各时间段,血压和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麻醉效果评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压,咽痛,寒战发生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试验组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能充分发挥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阻滞效果完善,可控性好,起效时间短,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新方;武霞;高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分析足月胎膜早破与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的关系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80例为观察组,同时再选取我院足月未胎膜早破的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孕妇行自然分娩有56例(31.11%),阴道助产15例(8.33%),剖宫产109例(60.56%),与对照组相比,除阴道助产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褥感染有13例(7.22%),胎儿窘迫19例(10.56%),新生儿窒息9例(5.00%),产后出血28例(15.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胎膜早破的孕产妇,应加强分娩期的观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把对母婴的伤害降到低。
作者:庄桂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和观察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采取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观察和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0例患者中,68例治愈,2例死亡,治愈率为97.14%。结论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给予胆囊切除术是极为有必要的;依据老年患者的实际病症和体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把握好手术治疗时机,这对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
作者:薛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由于部分孕妇缺乏保健意识,不做产前检查,极有可能出现产后出血,出现严重后果。作者回顾分析笔者经治的6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查摆发病原因、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探讨疾病防治措施,是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史帅帅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