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咏梅;刘荷英;张红
目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ADR)进行探讨分析,并探究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将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4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年龄分布、性别、给药方式、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以及转归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男性较女性多,31~40岁阶段的不良反应率高;患者的给药方式中,单独给药率高于联合用药率;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率高于口服用药率和外用用药率;在18~40岁年龄段中,ADR的发生时间多于其他年龄段,恢复时间短于其他年龄段;氟喹诺酮类药物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转归较良好。结论对患者给予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要严格、熟练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和适应证,确定佳给药方式和途径,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而有效降低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率。
作者:陈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更远上切断了医院感染的传播途,使ICU的院内感染的到有效地控制。结论加强ICU病房的管理,改善环境,落实规章制度,提高医务人员自身,强化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对策。
作者:李义琴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休息、低盐饮食、强心苷、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再住院5例,死亡1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再住院12例,死亡4例。在显效、无效、再入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经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也明显高于给药前(P<0.01)。结论美托洛尔能显著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锐章;朱为富;王桂桃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其中13例患者行双柱支撑固定植骨手术治疗,17例患者行单柱支撑固定植骨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经过1~2年时间随访,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优良者26例,优良率为86.7%,其中优17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结论在确保骨折部良好血运的情况下,首先解剖复位胫骨平台,并进行支撑固定植骨手术治疗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固定更加持久、稳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海波;李金普;肖飞;郑国庆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应用指尖摸脉定位法行桡动脉直接穿刺的效果及护理。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血液透析患者150例,按照完全双盲法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传统指腹摸脉定位穿刺法,研究组75例采用指尖摸脉定位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情况,平均穿刺时间及疼痛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率94.67%(71/75)比对照77.33%(58/75)高,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穿刺时间比对照组短,疼痛评分比对照组少,研究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比对照组高,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应用指尖摸脉定位法行桡动脉直接穿刺的效果显著,有护理优势,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文彪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带教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以提高妇产科的带教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妇产科实习的100名护生。采用发放带教老师考核表的方法进行调查,以设计的问题打“√”的方法,收回有效问卷100份进行统计。对实习护生不满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结果从中查找出妇产科带教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对策,使妇产科带教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晓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与传统解剖定位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优劣。方法选择100例行血液净化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在B超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50例)在传统解剖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①穿刺及钢丝置入一次性成功率。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穿刺及钢丝置入一次性成功率均高于B组;损伤动脉发生率、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管路血流量不足发生率、深静脉管路感染及堵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作者:黄朝莉;杨孟昌;谷粒;胡耀;雷敏;徐秀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的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和风险的发生情况,对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使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强化,并给予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4.3%,满意度为96.5%;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4.8%,满意度为86.1%,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室消毒隔离中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能够使医院的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减少。
作者:谢树梅;陈艳玲;徐干如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测定泽漆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泽漆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进行精密测定。结果泽漆叶中总黄酮含量高(29.6671mg/g),根次之(13.1930mg/g),茎低(12.8009mg/g)。结论泽漆叶的总黄酮含量高,利用价值大。
作者:李玉贤;董媛媛;王天杰;张俊利;王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医疗水平获得极大的提升。但是,现在腹部手术后的感染以及其并发症依然是一个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腹部手术后是否发生肠道细菌移位的早期判断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证实,肠道细菌移位和手术后继发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腹部手术后肠道细菌移位的临床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一些腹部手术后肠道细菌移位的临床研究。
作者:万忠博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护理对策。方法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溶栓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和住院指导。结果本组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56例经过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溶栓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和住院指导,有效5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07%。结论加强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死率。通过实践证明: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不仅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痛苦,而且恢复了对生活的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杨秋梅;张春艳;侯春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32.61%),显效10例(21.74%),有效11例(23.91%),无效10例(21.74%),总有效率为78.26%。治疗组:治愈25例(54.35%),显效12例(26.09%),有效6例(13.04%),无效3例(6.52%),总有效率为93.4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确切,可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光禄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喹诺酮类药品是一种抗感染类药物,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当中。近年来,随着此种药物用量的不断加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率以及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也随之逐渐增多,从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及生活质量。为了改善喹诺酮类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文章对喹诺酮类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以及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作者:马省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捏脊对新生儿在进行蓝光治疗过程中对新生儿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生后3d以上的8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捏脊配合蓝光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捏脊从进行蓝光治疗的当天开始,对照组每天只做常规的蓝光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在进行蓝光治疗过程中睡眠的质量。结果捏在组新生儿在进行蓝光治疗过程中睡眠质量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捏脊配合蓝光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新生儿在蓝光治疗中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出箱的频率及安抚奶嘴的使用,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黄疸的程度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刘珊珊;于海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对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增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健康教育以信息传播方式,帮助人们提高防御疾病的知识,树立健康观念,传播卫生知识,在医疗服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方式和当前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高血压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高血压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健康教育措施进行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均为36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状况和指标变化状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舒张压和收缩压,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优于护理前的,且治疗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变化状况,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段玉;刘晓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制何首乌与伪制品番薯进行鉴别,为今后的何首乌药材鉴定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手段对制何首乌及其伪品番薯进行鉴别比较。结果经对比发现,制何首乌和番薯在性状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二者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何首乌与番薯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存在明显差异,二者不可混用,在验收工作中应对其给予重视,加强制何首乌的鉴别,避免伪品的混入。
作者:戴冬华;曲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思路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骨科创伤患者150例,将15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预见性护理组82例和对照组6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实施骨科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有效抢救的时间、住院费用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有效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对骨科创伤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术后的并发症和住院费用减少。
作者:惠丰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现如今,从我国医院目前的公共卫生管理现状来看,公共卫生管理在医院的长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对于医院公共卫生功能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的定位,使得其在国家各级公共卫生事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对目前医院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找出不足,并对医院卫生管理的功能定位进行简单阐述。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通过观察靶控输注等效剂量的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了解各药物的临床效应,为临床麻醉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分为丙泊酚组(P组,n=30),依托咪酯组(E组, n=30)。麻醉诱导前分别靶控输注两种药物,两组患者药物浓度为靶控输注等效剂量下的血药浓度。P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2μg/mL, E组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为0.3μg/mL。记录诱导前两组基础值(T0),输注后1min(T1)、3min(T2)、7min(T3)、10min(T4)时的HR、MAP、CO、SV、SVR。结果与T0比较,P组患者在靶控输注后HR、MAP明显降低(P<0.05),E组患者在靶控输注后HR、MAP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较E组在T3、T4时HR、MAP降低明显(P<0.05);在T3、T4时,P组CO、SV、SVR与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组CO、SV、SVR总体趋势明显低于E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用于全麻诱导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丙泊酚轻微,麻醉诱导使用依托咪酯能够起到稳定心血管系统功能和降低麻醉危险性的效果。
作者:谭永胜;郁万友;吕洁;王琦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