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级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

王孝丽

关键词:精神科, 护理管理, 分级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抽签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精神科就诊的74例住院患者分为实验组(37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率、突发事件率、投诉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8.9±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6.3±3.7)分,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率(0%)、突发事件率(2.7%)、投诉率(5.4%)显著低于对照组8.1%、10.8%、16.2%,两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分级护理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减少突发事件、护理差错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分级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抽签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精神科就诊的74例住院患者分为实验组(37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率、突发事件率、投诉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8.9±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6.3±3.7)分,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率(0%)、突发事件率(2.7%)、投诉率(5.4%)显著低于对照组8.1%、10.8%、16.2%,两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分级护理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减少突发事件、护理差错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孝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对骨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对骨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102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择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02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科手术护理管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及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0.98%,低于对照组7.84%(P<0.05).研究组手术室护理不规范行为的发生率4.90%,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纠正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

    作者:于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市级医院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装机新放射源验收及质量控制

    对许多部位肿瘤需要进行外照射和内照射相结合的放射治疗技术,故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放射治疗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现在市级医院开展放射治疗主要开展远距离放射治疗,很少开展近距离放射治疗,主要原因是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支出大于收入,因此基本不配备几十万元的阱式电离室来验收新放射源的活度,只能用指型电离室来验收新放射源,同时为了确保给肿瘤区域足够的精确的治疗剂量、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必须按GBZ 121-2002《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做好后装机质量控制.该文探讨用指型电离室验收新放射源方法 和后装机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罗仁淑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普外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普外科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5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5.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5.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所具备的全局性、稳定性以及持续性较强,能够将常规管理存在的片面性与不稳定性充分弥补,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刘小芬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品管圈活动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及质量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活动对骨科患者便秘发生率及质量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以期探索佳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44例患者,予以品管圈活动的护理模式,护理后对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以及对品管圈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中发生便秘13例(29.54%),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比较,实施后的品管圈圈员的各项质量管理能力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护理满意率52.27%,对照组81.82%,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患者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患者的便秘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

    作者:李春凤;杨明珠;彭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急诊内科有关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被该院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1979张作为该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方式,统计总结患者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的所属范畴、类别、使用次数与服用方式.结果 1979张处方中,共有1357张包括抗菌药物的处方,占总数的68.57%,主要涉及6个类别,24个不同品种,使用次数多的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患者口服药物的例数为518例,静脉滴注的例数为1453例,静脉注射的例数为8例,处方中一联用药占到总数的88.02%,二联用药占到总数的11.98%,没有三联用药的情况.结论 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抗菌药物的频率较高,其中以头孢菌素药物为典型,医院必须重视管理抗菌型药物,保障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能级护士管理在心内科排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深入分析和探讨心内科实施能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该院心内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计护士16名,实施能级管理,采用APN连续排班制度.分别在实施前后,选取100例患者评估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评定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实施能级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0%,高于实施前的91.0%;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文件书写评分为(95.0±1.4)、(94.2±1.9)、(96.8±1.0)分,高于实施前的(92.6±1.8)、(90.3±2.5)、(94.4±1.2)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内科实施能级管理和连续排班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赵欣欣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引发的血管腔阻塞,终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或缺氧等类型心脏病.冠心病的疾病范畴较为广泛,其中也涵盖了炎症、血栓等导致的官腔狭窄或阻塞等.冠心病属于人群多发性疾病,属于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近几年的相关调查结果 显示,冠心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却呈现上升趋势.为对冠心病的发病率进行控制,对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正确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该文中将以冠心病为核心,展开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实验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 分析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复查方法 .方法 根据该实验室复检标准,采用血小板出现假性减少的50例门诊或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其复查方法 .结果 50例血小板假性减少样本中,42例为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3例为大血小板,2例白细胞周围卫星现象,3例冷凝集现象,对这些患者进行复查后可得到正常范围的血小板结果 .结论 EDTA-PTCP患者经镜检涂片发现聚集现象,可用枸橼酸钠抗凝、无抗凝剂即刻上机、手工计数复查血小板数值以避免误诊.

    作者:黄朝任;邹光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连续4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某医院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5年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1594株,菌种鉴定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系统,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标准进行结果 解释.结果 1594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尿液、痰液、全血和其他标本,各占43.0%、22.6%、18.4%和16.0%;其科室分布前3位的是泌尿外科、老年科和MICU;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927株,占58.2%;并且连续4年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1.2%、51.8%、62.2%和66.7%,并逐年有上升趋势;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未发现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大肠埃希菌.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其药敏谱中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应加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跃宇;郭宏波;焦二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影响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因素及其对应措施探讨

    该文通过针对影响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因素实施深入的分析,并探究出科学的对策,旨在为实践的医院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

    作者:焦雷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开发利用声像档案服务地方病防治宣传工作

    首先阐述了声像档案的定义和收集范围,分析了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声像档案的开发利用,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声像档案对地方病防治宣传工作发挥的作用,后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声像档案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病防治宣传工作,使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的地方病防治事业持续、健康、长足的发展.

    作者:杨兴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安全管理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安全管理方法 .方法 该研究纳入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老年住院患者共计130例,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了解患者服药安全现状.结果 忘记服药、对药物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不知晓患者占比率相对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安全管理,应从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服药健康宣教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患者服药安全性.

    作者:周纯娜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环节管理在预防麻醉医师职业暴露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环节管理在麻醉医师预防职业暴露中的应用,减少麻醉医师发生职业暴露.方法 自2014年1月执行精细管理,对2014年前后麻醉医师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执行前监测麻醉医师总人数共57人,麻醉医师职业暴露15例,发生率26.3%;执行后监测麻醉医师总人数共64人,职业暴露6例,发生率9.3%,执行后较执行前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建立职业暴露环节管理,能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暴露,保障麻醉医师的职业安全.

    作者:刘燕;刘娜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普外科2011级实习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和传统式教学组,每组60名学生,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和传统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后一周进行出科考试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学生对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 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教学方法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应用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问诊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科研素质、病历书写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临床思维,全面提高了普外科实践教学质量,值得广大医学院校推广.

    作者:焦凯;王东旭;张浩民;姜巍娇;张巍;周长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00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40岁以上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78.57%)明显高于40岁及以下的患者(59.09%)(P<0.05),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77.78%)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患者(52.73%)(P<0.05),已婚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81.08%)明显高于未婚的患者(65.38%)(P<0.05),家庭关系好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85.00%)明显高于家庭关系差的患者(75.00%)(P<0.05),了解疾病知识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81.13%)明显高于不了解疾病知识的患者(63.83%)(P<0.05).结论 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大小、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家庭关系、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有关.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并探究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所在医院57例采用超声诊断方法 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与B超诊断仪进行有效连接,并采用工作站相关软件进行相应处理,打印所选病例诊断报告.结果 57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年龄5~67岁,阳性病例28例(49.12%);该组患者超声诊断图像清晰,且能够保证检验质量,打印报告平均时间为(3.25±0.24)min,图文情况能够满足临床检验需求,能够为图像编辑、存储、查询等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结论 利用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超声诊断图像进行相应处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并显著提高超声科室管理效率,对患者诊断及治疗工作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作者:顾亚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全面护理管理在采血站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管理在采血站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该采血站内进行无偿献血活动的志愿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志愿者献血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志愿者献血过程中接受全面护理管理,观察两组志愿者采血后反应并比较两组献血满意度,同时追踪两组供血应用后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志愿者采血后反应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献血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供血源输血反应发生率略高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志愿者在采血站无偿献血过程中接受全面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其采血后反应,提升志愿者献血满意度,并可保证供血源的安全性,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华萍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糖尿病患者标准化饮食健康教育探讨

    糖尿病属于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造成糖尿病这一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遗传也有可能是因为环境等因素所造成的,其主要表现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这类患者因其自身疾病的特殊性,一旦患有该疾病,其饮食方面会受到较多的影响,为此,在治疗过程中大多会对其进行饮食控制.标准化饮食健康教育在近几年来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相比较于普通的健康教育模式,患者也更加偏爱标准化饮食健康教育.该文要对糖尿病患者标准化饮食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作者:蔚向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医疗卫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一项重要的事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卫生管理体制、医疗资源配置和医院运行机制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医院的各项工作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拥有了新的发展机遇.该文从医学与医生职业道德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了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创新工作.

    作者:吴婷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