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发利用声像档案服务地方病防治宣传工作

杨兴梅

关键词:开发利用, 声像档案, 服务, 地方病, 宣传
摘要:首先阐述了声像档案的定义和收集范围,分析了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声像档案的开发利用,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声像档案对地方病防治宣传工作发挥的作用,后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声像档案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病防治宣传工作,使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的地方病防治事业持续、健康、长足的发展.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开发利用声像档案服务地方病防治宣传工作

    首先阐述了声像档案的定义和收集范围,分析了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声像档案的开发利用,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声像档案对地方病防治宣传工作发挥的作用,后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声像档案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病防治宣传工作,使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的地方病防治事业持续、健康、长足的发展.

    作者:杨兴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提升皮肤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析

    该文提出构建皮肤科高效优质护理具体模式,包括要以良好的心态与规范的操作完成护理任务,时刻考虑患者的需求,注意疏导患者的心理,并耐心的与其进行沟通,营设一个良好的治疗氛围.从强化切实有效的患者监督,认真落实老护士帮带新护士各项制度,并重视加强对皮肤科新护士的专业培训几个方面努力完善优质护理的路径并分析了优质护理模式的优点.

    作者:马姝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医疗信息化中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医疗信息化条件下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信息化条件下和医疗信息化趋势下的一个中心环节,具有鲜明的特点.该文概述了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概念范畴;论述了医院信息化系统的主要作用、组成、特点、标准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孟勋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刍议临床医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有机化学作为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后较早接触的课程,与随后的多门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以及医学化学技术试验课程)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为其他课程开设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内容多、抽象、课时少、范围广的特点,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新的教学方向.近年来,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一些新兴专业及课程的开设,导致有机化学基础课程的教授学时减少,同时,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大,在教学中通常采取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这些都对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开展提出了挑战.该文从分析有机化学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医学院校专业的特点,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知识联系、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 ,在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中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侯鹏;夏春辉;孙革;许凤;李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医疗卫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一项重要的事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卫生管理体制、医疗资源配置和医院运行机制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医院的各项工作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拥有了新的发展机遇.该文从医学与医生职业道德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了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创新工作.

    作者:吴婷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对骨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对骨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102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择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02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科手术护理管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及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0.98%,低于对照组7.84%(P<0.05).研究组手术室护理不规范行为的发生率4.90%,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纠正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

    作者:于伟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重庆市某医院药剂用药错误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药物治疗中出现用药错误的原因,为临床治疗中提供合理用药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门诊药房出现的用药错误报告,对其进行分类并分析发生原因.结果 用药差错来源于医师处方的错误主要用法用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和溶剂不适宜;药师药品名称相似、药品规格混淆、药品包装、标签相似;药师调剂品种错误、规格错误和数量错误.结论 分析用药差错的根源,用药中注意错误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情况,在临床用药中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黄如敏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能级护士管理在心内科排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深入分析和探讨心内科实施能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该院心内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计护士16名,实施能级管理,采用APN连续排班制度.分别在实施前后,选取100例患者评估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评定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实施能级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0%,高于实施前的91.0%;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文件书写评分为(95.0±1.4)、(94.2±1.9)、(96.8±1.0)分,高于实施前的(92.6±1.8)、(90.3±2.5)、(94.4±1.2)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内科实施能级管理和连续排班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赵欣欣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00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40岁以上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78.57%)明显高于40岁及以下的患者(59.09%)(P<0.05),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77.78%)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患者(52.73%)(P<0.05),已婚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81.08%)明显高于未婚的患者(65.38%)(P<0.05),家庭关系好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85.00%)明显高于家庭关系差的患者(75.00%)(P<0.05),了解疾病知识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81.13%)明显高于不了解疾病知识的患者(63.83%)(P<0.05).结论 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大小、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家庭关系、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有关.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安全管理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安全管理方法 .方法 该研究纳入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老年住院患者共计130例,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了解患者服药安全现状.结果 忘记服药、对药物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不知晓患者占比率相对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安全管理,应从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服药健康宣教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患者服药安全性.

    作者:周纯娜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连续4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某医院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5年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1594株,菌种鉴定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系统,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标准进行结果 解释.结果 1594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尿液、痰液、全血和其他标本,各占43.0%、22.6%、18.4%和16.0%;其科室分布前3位的是泌尿外科、老年科和MICU;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927株,占58.2%;并且连续4年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1.2%、51.8%、62.2%和66.7%,并逐年有上升趋势;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未发现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大肠埃希菌.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其药敏谱中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应加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跃宇;郭宏波;焦二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并探究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所在医院57例采用超声诊断方法 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与B超诊断仪进行有效连接,并采用工作站相关软件进行相应处理,打印所选病例诊断报告.结果 57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年龄5~67岁,阳性病例28例(49.12%);该组患者超声诊断图像清晰,且能够保证检验质量,打印报告平均时间为(3.25±0.24)min,图文情况能够满足临床检验需求,能够为图像编辑、存储、查询等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结论 利用超声医学影像管理工作站,超声诊断图像进行相应处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并显著提高超声科室管理效率,对患者诊断及治疗工作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作者:顾亚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普外科2011级实习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和传统式教学组,每组60名学生,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和传统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后一周进行出科考试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学生对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 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教学方法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应用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问诊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科研素质、病历书写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临床思维,全面提高了普外科实践教学质量,值得广大医学院校推广.

    作者:焦凯;王东旭;张浩民;姜巍娇;张巍;周长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某医学院大学新生体重指数及相关疾病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某医学院2015级新生入学体检结果 的分析,了解入学新生BMI分布情况以及肥胖与体质的关系.方法 对某医学院2015级的新生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新生实际参加体检的有1968人,全部检查结果 正常的人数为1696人,占86.26%,大多数学生处于正常标准状态,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比较大,低体重总体水平不高;大学生BMI分布存在性别差异,BMI均值与超重和肥胖的比例男生均高于女生,低体重比例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体检中有一部分肥胖或超重者分别患有高血压、库欣综合征及高胰岛素血症.结论 某医学院2015级新生体检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超重或肥胖比例较高,且超重或肥胖学生较体重正常者易患高血压、库欣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等疾病,需进行积极宣教及干预,以提高大学新生的体质、学习及生活质量.

    作者:尹晓燕;李怡然;徐凌菱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影响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因素及其对应措施探讨

    该文通过针对影响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因素实施深入的分析,并探究出科学的对策,旨在为实践的医院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

    作者:焦雷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强化对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各级医院都面临着竞争的压力以及诸多的挑战.因此,医院管理层加强成本核算管理是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在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之下,医院可以有效地解决卫生资源浪费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医疗质量,而且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竞争力.该文将对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杜洁;孙权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三门峡市湖滨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湖滨区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分布特征,为湖滨区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调查湖滨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3017人,调查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 调查对象慢性病患病率34.44%,其中高血压患病率28.11%,糖尿病患病率11.73%.湖滨区慢性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有家族史(OR=3.44)、年龄≥50岁(OR=7.2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1.70)、BMI≥24(OR=1.68)、中心型肥胖(OR=2.07).结论 湖滨区慢性病患病形势严峻,对慢性病的防治需采取针对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王立云;杨海燕;郑文峰;高向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1092件食品样品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昆明2013—2015年地区食品安全基本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修)订提供监测数据,同时也可以提示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卫生监管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糕点、调味品、饮料等15类食品,按照GB/T5009(《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和GB 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检验方法 进行检验,依据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判定,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检测食品1092件.合格率为72.16%;10374项次,合格率为93.45%.酱油等6类食品检测结果 较好,合格率均在90%以上;植物蛋白饮品,果蔬汁,凉拌菜等食品合格率相对较低.结论 该地区食品检测结果 总体状况一般.食品检验中项次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污染.植物蛋白饮品、果蔬汁、凉拌菜等食品合格率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食品行业的卫生监管力度,尤其对不合格率较高的食品进行重点关注.

    作者:肖苓秋;文静波;耿玉亚;邱云森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普外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普外科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5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5.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5.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所具备的全局性、稳定性以及持续性较强,能够将常规管理存在的片面性与不稳定性充分弥补,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刘小芬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亲情护理模式的分析

    目的 探索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亲情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受手术室护理管理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观察组给予亲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心率、住院时间、手术舒适度、护理评价,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亲情护理管理后,麻醉前血压为(112.3±6.1)mmHg、心率为(78.3±4.8)次、住院时间为(5.8±0.9)d、手术舒适度为(7.8±1.2),护理质量评分为(89.1±1.1),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管理后,麻醉前血压、心率、住院时间、手术舒适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135.2±4.2)、(98.8±4.7)、(7.6±1.1)、(5.1±1.0)和(72.5±2.2),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经过亲情护理管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亲情护理模式,不但有利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改善,还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秋花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