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梅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普外科2011级实习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和传统式教学组,每组60名学生,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和传统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后一周进行出科考试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式教学组学生对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 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教学方法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应用在普外科实践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问诊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科研素质、病历书写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临床思维,全面提高了普外科实践教学质量,值得广大医学院校推广.
作者:焦凯;王东旭;张浩民;姜巍娇;张巍;周长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对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尿沉渣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同时应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查,以及OLYMPUS CH20双目显微镜人工检查,比较两种方法 的尿液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样本中红细胞、 白细胞、 上皮细胞和管型的检测与OLYMPUS CH20双目显微镜人工检查的检测结果 相比较,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的检测结果 与人工镜检的符合率分别为91.0%、88.4%、91.0%、87.0%.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样本中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的检查与人工镜检比较灵敏度分别为为95.4%、90.4%、96.1%、95.8%;特异性分别为为89.8%、87.8%、89.7%、85.5%.结论 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检测WBC、RBC、管型和上皮细胞时可以保证一定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是检测结果 容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影响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需要配合尿显微镜的检测增加检测的准确度.
作者:解晨婧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在健康管理理念指导下对慢性乙肝患者采取全程管理效果.方法 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在该院选择慢性乙肝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全程组(n=60),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抗病毒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给予全程组患者在健康管理理念指导下进行乙肝全程管理,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自我行为管理水平状况.结果 全程组患者管理后依从57例,常规组依从46例,全程组患者依从性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全程组患者饮食、用药、心理、情感自我管理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在健康管理理念指导下对慢性乙肝患者采取全程管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吉芳;张红光;陆秀琴;葛国洪;谭友文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现代医学模式的深刻转变,使医学的人文性日益凸显,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医学教育改革成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尚无定论,其实现途径和方法 仍处于不断探索与实践论证过程中.该文是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结构、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一次探索.
作者:杨蕾 刊期: 2016年第35期
首先阐述了声像档案的定义和收集范围,分析了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声像档案的开发利用,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声像档案对地方病防治宣传工作发挥的作用,后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声像档案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病防治宣传工作,使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的地方病防治事业持续、健康、长足的发展.
作者:杨兴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该文通过针对影响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因素实施深入的分析,并探究出科学的对策,旨在为实践的医院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
作者:焦雷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氢氧化钙在社区口腔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4—2015年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盖髓术和活髓切断术的330颗牙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分别使用甲醛甲酚(FC)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CIH)进行手术,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 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对照组的成功率为96.36%,观察组的成功率为80.00%;在盖髓术中,对照组的成功率为94.54%,观察组的成功率为81.82%;在活髓切断术中,对照组的成功率为90.91%;观察组的成功率为76.36%,两组成功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氢氧化钙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盖髓术和活髓切断术,适用于社区居民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
作者:温永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管理在采血站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该采血站内进行无偿献血活动的志愿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志愿者献血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志愿者献血过程中接受全面护理管理,观察两组志愿者采血后反应并比较两组献血满意度,同时追踪两组供血应用后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志愿者采血后反应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献血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供血源输血反应发生率略高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志愿者在采血站无偿献血过程中接受全面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其采血后反应,提升志愿者献血满意度,并可保证供血源的安全性,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华萍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调查急诊内科有关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被该院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1979张作为该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方式,统计总结患者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的所属范畴、类别、使用次数与服用方式.结果 1979张处方中,共有1357张包括抗菌药物的处方,占总数的68.57%,主要涉及6个类别,24个不同品种,使用次数多的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患者口服药物的例数为518例,静脉滴注的例数为1453例,静脉注射的例数为8例,处方中一联用药占到总数的88.02%,二联用药占到总数的11.98%,没有三联用药的情况.结论 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抗菌药物的频率较高,其中以头孢菌素药物为典型,医院必须重视管理抗菌型药物,保障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用于控制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作用.方法 将该院2015年1—12月的门诊药房调剂管理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6月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 ;2015年7—12月为观察组,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统计分析两组的调剂差错发生率.结果 在品种差错、数量差错、剂型差错、同名差错、其他方面的差错率上,观察组分别为0.007%、0.003%、0.010%、0.009%、0.004%,对照组分别为0.025%、0.019%、0.033%、0.042%、0.021%(P<0.05);观察组的总差错率0.033%低于对照组的0.141%(P<0.05).结论 在医院门诊药房的调剂管理工作中渗透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有助于预防调剂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调剂工作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乔乐天 刊期: 2016年第35期
该文提出构建皮肤科高效优质护理具体模式,包括要以良好的心态与规范的操作完成护理任务,时刻考虑患者的需求,注意疏导患者的心理,并耐心的与其进行沟通,营设一个良好的治疗氛围.从强化切实有效的患者监督,认真落实老护士帮带新护士各项制度,并重视加强对皮肤科新护士的专业培训几个方面努力完善优质护理的路径并分析了优质护理模式的优点.
作者:马姝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强化个体化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管理,观察组给予强化个体饮食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等各项血糖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强化个体化饮食管理能够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进行有效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晶辉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活动对骨科患者便秘发生率及质量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以期探索佳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44例患者,予以品管圈活动的护理模式,护理后对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以及对品管圈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中发生便秘13例(29.54%),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比较,实施后的品管圈圈员的各项质量管理能力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护理满意率52.27%,对照组81.82%,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患者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患者的便秘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
作者:李春凤;杨明珠;彭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糖尿病属于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造成糖尿病这一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遗传也有可能是因为环境等因素所造成的,其主要表现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这类患者因其自身疾病的特殊性,一旦患有该疾病,其饮食方面会受到较多的影响,为此,在治疗过程中大多会对其进行饮食控制.标准化饮食健康教育在近几年来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相比较于普通的健康教育模式,患者也更加偏爱标准化饮食健康教育.该文要对糖尿病患者标准化饮食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作者:蔚向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湖滨区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分布特征,为湖滨区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调查湖滨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3017人,调查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 调查对象慢性病患病率34.44%,其中高血压患病率28.11%,糖尿病患病率11.73%.湖滨区慢性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有家族史(OR=3.44)、年龄≥50岁(OR=7.2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1.70)、BMI≥24(OR=1.68)、中心型肥胖(OR=2.07).结论 湖滨区慢性病患病形势严峻,对慢性病的防治需采取针对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王立云;杨海燕;郑文峰;高向涛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昆明2013—2015年地区食品安全基本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制(修)订提供监测数据,同时也可以提示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卫生监管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糕点、调味品、饮料等15类食品,按照GB/T5009(《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和GB 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检验方法 进行检验,依据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判定,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检测食品1092件.合格率为72.16%;10374项次,合格率为93.45%.酱油等6类食品检测结果 较好,合格率均在90%以上;植物蛋白饮品,果蔬汁,凉拌菜等食品合格率相对较低.结论 该地区食品检测结果 总体状况一般.食品检验中项次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污染.植物蛋白饮品、果蔬汁、凉拌菜等食品合格率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食品行业的卫生监管力度,尤其对不合格率较高的食品进行重点关注.
作者:肖苓秋;文静波;耿玉亚;邱云森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对湖南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参加师资培训的全科医学师资进行调查,了解目前湖南省全科医学师资的学历、从教时长、既往培训程度的一般水平,理论、临床、实践课程中的师资分布特点.方法 根据湖南省全科医学师资现状调查表对2014—2015年参与湖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师资培训班的人员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湖南省全科医学师资职称以中级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从教时长较短,大部分人员既往未接受全科医学师资相关培训,所有接受调查的人员均未取得相关机构给予的全科医学教师资格认证.理论课师资的学历水平高,职称三者无较大差别,师资的从教时长也以理论课带教师资的长;理论课接受既往培训者多,临床课次之,社区实践课差.理论课师资全部来源于三级医院,临床课师资由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人员组成,而社区实践师资则是由级别较低的综合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组成.结论 湖南省全科医学师资职称、学历、从教时长现状与全国及我国其余省市的调查研究水平基本持平,既往培训的经历并不完全符合.建议对全科医学师资所提出的要求,师资培训的重心应往社区实践倾斜.
作者:高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调查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管口愈合不良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自制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管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调查表.对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行胸腹腔置引流管患者99例进行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99例胸腹腔置管引流患者拔管后管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为16.2%.结论 护士应高度关注置管期间外渗量多、持续时间长、意外脱管、蛋白低、带管出院患者,其发生拔管后管口愈合不良的风险较高.
作者:李丽华;陈慧;刘慧琳;花卉;孟甜;佟银侠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责任制培训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0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在急诊科轮转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74人,均为在研究时间内在训人员,自2014年1月起实施责任制培训方案,为每位住院医师设置一名责任制导师,导师与受训者捆绑为一个小团体,受训者的考核成绩直接影响导师的教学评价,每年年底进行住院医师的临床考核成绩检验,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受训者对教学方案、导师能力的满意度情况,评价责任制培训方案与传统培训的差异性.结果 自2014年起,住院医师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2010—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责任制培训后,受训者对教学方案、导师能力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显著高于责任制培训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责任制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效果,全面提高了导师的教学能力及受训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玲;金立元;陈梦飞;陈占龙;薛维亮;朱嘉兴;何建刚 刊期: 2016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对貂鞭进行本草考证,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貂鞭的名称,原动物基源、分布和繁殖等,进行本草考证.同时对貂鞭的真伪鉴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貂鞭法定标准为水貂的阴茎及睾丸,性状和显微能有效鉴别真伪.貂鞭无机元素量高于其他鞭类,药理作用明显.结论 貂鞭的功效具有科学依据,它的深入研究及产品开发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谷杰;杨树东;王辉;王英;张国学 刊期: 201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