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静
目的:探讨110例子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11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针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通常合并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在治疗方案选取中,应提前做药敏试验,通过实验选取敏感抗生素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宁作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泽漆总黄酮超声提取法的佳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正交设计试验寻找超声提取法提取泽漆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以芦丁为考察指标,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泽漆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进行精密测定。结果乙醇浓度50%,物料比1∶25,超声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提取温度60℃为佳提取工艺。泽漆叶中总黄酮含量高,根次之,茎低。结论优选的泽漆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简便易行,快速灵敏,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磊;王天杰;董媛媛;张俊利;李玉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3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观察血浆置换和药物等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83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过有效地护理措施后,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病情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死率降低,效果良好。结论对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合适有效的护理策略,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痛苦。实践结果证明,护理对策有效可行。进而保证了接下来治疗进程和患者康复。
作者:许明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压力负荷导致心肌重构的具体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12周龄、体质量200~250 g实验用大白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血脂康组、心肌肥厚组、假手术组。其中血脂康组术后施予0.09 g/(kg?d)血脂康溶于1 mL/100g生理盐水中灌胃,1次/天;其余各组则予以1 mL/100g生理盐水中灌胃,1次/天。结合缩窄腹主动脉方法,制备大白鼠心肌肥厚模型。并于实验终点,采腹腔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含量;实验结束后处死大白鼠时,对其心脏/体质量、左心室/体质量的比值进行测定,并对左室壁厚度及心肌细胞直径加以测量。结果心肌肥厚组较对照组的收缩压差异明显(P<0.05);血脂康组虽血压呈下降趋势,但较心肌肥厚组差异不明显(P>0.05)。同时,心脏/体质量、左心室/体质量的比值、左室壁厚度及心肌细胞直径以及血清IL-1β肥厚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而血脂康则在治疗之后,上述指标下降明显(P<0.05),且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IL-4含量则心肌肥厚组明显低于血脂康组(P<0.05)。结论血脂康对压力负荷引发的心肌重构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促进致炎因子水平的降低,这也提示其保护作用极可能与其抗炎作用相关。
作者:邹维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和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照组采用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研究组手术用时明显低于采用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的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作为一种成熟术式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临床应用较广泛,疗效确切。而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在手术用时较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短,出血量较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少,疗效与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无显著差异,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谭姣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在心脑缺血治疗中产生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提供的心脑缺血动物实验模型,将其分为两组,即由结扎冠脉与垂体叶素复制引起的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组,称为1组;双侧总动脉结扎引起的脑缺血大鼠模型组,称为2组。给予1组行丹参酮ⅡA灌胃治疗,给予2组实行丹酚酸B灌胃治疗,观察两组T波绝对值等变化情况,并比较。结果两组大鼠在缺血指标方面比较,P<0.05,则其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脑缺血治疗过程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产生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按照临床需要进行选择相关药物,以此提高药物价值。
作者:李光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患者术前、术后饮食护理的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胃癌患者52例,患者入院后均行术前术后饮食护理干预。结果经针对性饮食护理干预,本组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且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小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收集潘星宇主任医师中医治疗感冒的临床经验,为临床医师治疗针对不同的感冒实施辨证施治的方法。收集关于潘星宇主任医师在临床治疗感冒的经典案例116例数患者,并对案例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进一步的分析,总结经验。针对感冒的不同情况进行辨证施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银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建立连虎丹烧伤膏中冰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法:DB-FFAP毛细管色谱柱,柱温140℃,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器,检测器温度为250℃。结果冰片在0.0424~0.212 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7,(n=5),回收率为100.68,RSD为1.16%(n=9)。结论本法测定的冰片的含量方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张锐;丁立新;郭小林;吕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隐患的环节很多,异物遗留于体腔或切口内是诸多隐患之一,所以物品清点制度是手术室基本重要的工作制度,是杜绝物品遗留体内的保证。我院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从细节处规范物品清点制度,正确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
作者:徐素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前,医疗用血量逐年增加,患者术中自体血液流失极大,因此术中自体血回输(ICS)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术中自体血回输是将患者术中的失血收集起来,通过抗凝、回收、过滤、洗涤等过程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是临床上重要的节约用血和安全用血的措施之一[1]。随着外科手术的迅速发展、异体血源紧张等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更加重视自身输血技术,术中血液洗涤回输不但可以更高效率地减少异体血的输注,而且能更好的进行血液保护,本文就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做一综述。
作者:吴浩;刘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对近10年来刮痧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类总结,综述刮痧疗法治疗内、外、妇、儿、眼科和皮肤科的临床研究进展,为刮痧疗法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白艳秋;胡素叶;李领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90例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常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和降压药物治疗,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90例患者中,有83例精神症状稳定,血压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有效率为92.22%。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精神症状,并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鸿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儿保门诊对婴儿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干预效果。方法在重庆市城区随机抽取0~3个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干预组接受本研究的所有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保健服务,定期监测两组婴儿的母乳喂养率、辅食添加时间及添加频次、睡眠状况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4~6个月龄辅食添加率较高(P<0.05),而对照组没有每天进食肉类、蔬菜、水果的频率较高(P<0.01);12个月龄时干预组婴儿白天睡眠时间较长(P<0.01),夜间睡眠时间较短(P<0.01),但两组全天睡眠时间无差异。结论儿保门诊可部分改善婴儿饮食生活习惯,而如何培养良好睡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文静;李开平;黄健;樊欣;赵妍;王念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组织含糖量增高,营养障碍、胰岛素不足,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感染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血糖升高,而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不佳又使感染进展和恶化而形成坏疽,致使患者致残,甚至导致败血症,使病情难以控制[1]。临床以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肢端发凉、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多发生于病程长,年龄60周岁以上,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的患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水平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出现机会较多,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负担[2]。为此,必须做好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姚丽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产房中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取我院产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的在院分娩产妇各40例,分别设为本次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护理质量、母婴安全以及产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母婴安全护理缺陷更少、护理质量更优、产妇与家属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保证母婴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并有利于减少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临床应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晓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测定在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69例,另外选择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9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进行血清铁蛋白的测定,比较两组浓度差异。结果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测定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特异性也比较强,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门小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联合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3例(49条患肢),应用腔内激光闭合大隐静脉主干,聚桂醇栓塞小腿浅表曲张血管,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肢酸胀感消失或明显减轻,浅静脉曲张消失,无皮肤灼伤,无隐神经损伤,无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5~12个月4例(8.16%)出现小腿局部静脉曲张复发,予门诊注射少量聚桂醇后消失。结论腔内激光联合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安全、有效,优势互补。
作者:徐艳群;葛玮;裴锐峰;丁轶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尽量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房调剂工作质量,减少用药纠纷。方法对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结果采取防范对策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明显减少。结论提高药师素质和加强管理,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保证。
作者:田小英;冯春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今年下半年门诊中成药处方的调查和分析,了解中成药处方的整体质量,分析处方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我院处方的规范化和合理化,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下半年门诊中成药处方7548张,对其相关用药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合理性评价。结果我院不合格处方为298张,不合格率为3.95%,合格率较上半年有所提高。结论我院中成药处方质量较好,处方合格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院大力推广的电子处方所致,尽管如此,处方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
作者:朱光贵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