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铁蛋白测定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门小平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测定, 缺铁性贫血,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测定在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69例,另外选择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9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进行血清铁蛋白的测定,比较两组浓度差异。结果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测定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特异性也比较强,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90例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常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和降压药物治疗,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90例患者中,有83例精神症状稳定,血压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有效率为92.22%。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精神症状,并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鸿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血脂康对压力负荷导致心肌重构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压力负荷导致心肌重构的具体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12周龄、体质量200~250 g实验用大白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血脂康组、心肌肥厚组、假手术组。其中血脂康组术后施予0.09 g/(kg?d)血脂康溶于1 mL/100g生理盐水中灌胃,1次/天;其余各组则予以1 mL/100g生理盐水中灌胃,1次/天。结合缩窄腹主动脉方法,制备大白鼠心肌肥厚模型。并于实验终点,采腹腔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含量;实验结束后处死大白鼠时,对其心脏/体质量、左心室/体质量的比值进行测定,并对左室壁厚度及心肌细胞直径加以测量。结果心肌肥厚组较对照组的收缩压差异明显(P<0.05);血脂康组虽血压呈下降趋势,但较心肌肥厚组差异不明显(P>0.05)。同时,心脏/体质量、左心室/体质量的比值、左室壁厚度及心肌细胞直径以及血清IL-1β肥厚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而血脂康则在治疗之后,上述指标下降明显(P<0.05),且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IL-4含量则心肌肥厚组明显低于血脂康组(P<0.05)。结论血脂康对压力负荷引发的心肌重构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促进致炎因子水平的降低,这也提示其保护作用极可能与其抗炎作用相关。

    作者:邹维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6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共65例,根据血钠浓度及血渗透压分为2组。A组:合并血钠浓度>150 mmol/L,血渗透压>330 mOsm/L,共31例;B组:血钠浓度<145 mmol/L,血渗透压<330 mOsm/L,共34例。两组均进行大量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联合胃肠补液,当血糖降至13.9 mmol/L改为5%葡萄糖液。结果65例患者总的治疗效果为有效59例(有效率90.7%),死亡6例(9.3%),其中6例年龄均>65岁,且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A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26例(83.9%),死亡5例(16.1%)。B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有33例(97.1%),死亡1例(2.9%)。结论及时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正确的抢救能有效地降低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状态,以及老年患者预后不佳,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

    作者:区敏;周四光;黄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甲沟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比较及护理措施

    目的:总结甲沟炎患者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比较,并采取相应的降低复发率护理措施,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来我院门诊手术室、换药室治疗的甲沟炎患者中,选取手术治疗1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拔甲术,实验组采用拔甲加甲床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治疗及护理措施,没有差异性。结果手术后2年,164例患者中,复发11例,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11%,实验组复发2例,复发率2.5%,将2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拔甲加甲床部分切除术,配合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能降低甲沟炎的复发率,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更容易接受。

    作者:胡汉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探讨产房中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房中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取我院产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的在院分娩产妇各40例,分别设为本次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护理质量、母婴安全以及产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母婴安全护理缺陷更少、护理质量更优、产妇与家属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保证母婴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并有利于减少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临床应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晓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泽漆中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研究泽漆总黄酮超声提取法的佳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正交设计试验寻找超声提取法提取泽漆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以芦丁为考察指标,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泽漆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进行精密测定。结果乙醇浓度50%,物料比1∶25,超声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提取温度60℃为佳提取工艺。泽漆叶中总黄酮含量高,根次之,茎低。结论优选的泽漆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简便易行,快速灵敏,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磊;王天杰;董媛媛;张俊利;李玉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血清铁蛋白测定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测定在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69例,另外选择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9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进行血清铁蛋白的测定,比较两组浓度差异。结果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测定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特异性也比较强,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门小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开展肺结核用药健康教育的体会

    通过药师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用药健康宣教,及时纠正治疗误区,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高其治愈率,减少复发及耐药菌的扩散,对保障肺结核用药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康凤莲;冯春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

    目的:讨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疾病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糖尿病患者78例,经过治疗及护理,其中显效47例(60.26%),总有效率91.02%。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让患者掌握自身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缓解了患者的病情,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应该临床推广。

    作者:贾淑梅;徐蕾;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采用血栓通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血栓通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及血脂变化情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绞痛患者采用血栓通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有利于稳定病情,改善微循环,且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薛民栓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PICU开展护士分层管理与培训的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PICU中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及培训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PICU中22名护士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通过对PICU护士的分层管理及培训,22名护士在应变能力、急救技能以及PICU理论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能够迅速适应PICU的工作。全部护士获得了ICU院级专科护士证书,2名护士获得中华护理学会颁发的专科护士证书,1名护士获得了ICU省级专科护士证书。结论 PICU开展护士分层管理及培训,确保了PICU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方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腔内激光术联合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体会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联合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3例(49条患肢),应用腔内激光闭合大隐静脉主干,聚桂醇栓塞小腿浅表曲张血管,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肢酸胀感消失或明显减轻,浅静脉曲张消失,无皮肤灼伤,无隐神经损伤,无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5~12个月4例(8.16%)出现小腿局部静脉曲张复发,予门诊注射少量聚桂醇后消失。结论腔内激光联合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安全、有效,优势互补。

    作者:徐艳群;葛玮;裴锐峰;丁轶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讨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来我院进行治疗并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的西药,并且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20 mg脱水并结合腰椎牵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汤剂独活寄生汤加减的中医治疗方式。1疗程7 d,在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能够显著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丁杰;乔旭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2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2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通过21例均采用沙丁胺醇吸入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及口服盐酸丙卡特罗,并加用克敏能口服抗过敏治疗,其他症状对症治疗。结果21例患者经过对症治疗,48 h后18例咳嗽明显减轻,有效率85.7%。结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抗生素及止咳药治疗效果不明显,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方法可缓解患儿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王新军;王生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杏仁的研究概况

    杏仁不仅具有疗效确切的药用价值,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材,其食用价值更加宽广。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并结合其药理作用,表明杏仁在保健、美容、抗衰老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游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甲亢危象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甲亢危象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诊治的甲亢危象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发热护理、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有21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且痊愈出院,另外1例患者死亡;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发现,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为(55.13±6.33),抑郁评分为(56.84±6.91),护理后焦虑评分为(40.21±3.28),抑郁评分为(41.15±3.57),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甲亢危象是一种非常危急的病症,需要及时进行诊治,在抢救过程中配合以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发热护理、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抢救效果,促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萃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现状与进展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好发于直肠、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病男女之比为2~3∶1,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高。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结直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高,其他国家发病相对较低。在我国该病发病率与病死率低于胃癌,食管癌、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多国研究资料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结构的变化,其发病率趋势逐年上升,青年人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由于成因和症状的相似,直肠癌通常和结肠癌被一同提及。目前临床上治疗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行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中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1]。

    作者:甘涛;夏涛;李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30例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效果满意,无手术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并得到患者的佳配合,术中熟练的配合技巧,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潘燕;李月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中药方剂用法与疾病治疗效果的关系

    中药方剂是通过药物的有机配伍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根据治疗疾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特点,将其制成不同的剂型,如汤剂、散剂、丸剂、膏剂、丹剂、酒剂、条剂、线剂等古代剂型。现代又利用新的制药工艺研制出针剂、片剂、冲剂、气雾剂等新剂型,更符合临床需要。这里所说方剂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两部分内容。方剂的煎服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为切实保证中药方剂的疗效,在阐明方剂与治疗疾病关系基础上,分述其用法如下。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之间收治的需行乳腺癌改良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通过进行合理的切口设计、适当加压包扎及术后持续负压引流等综合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作者:赵晖;李随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