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患者,对其完成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老年HLP患者11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胰腺炎患者随机分组。A1组(观察组56例):常规护理+护理干预;A2组(对照组56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HLP患者在遵医嘱方面以及临床复发胰腺炎次数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两组HLP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在疾病复发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两方面,A1组老年HLP患者优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在遵医嘱方面,A1组HLP患者表现优于A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对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获得显著改善,临床疾病复发率获得显著降低,成功凸显临床护理干预价值。
作者:孟凡环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祛湿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将3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和实验组(用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根据两组治疗结果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愈率、好转率、实验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祛湿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比单纯高效皮质激素局部治疗疗效好。
作者:余金丽;梁翠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临床教师队伍现状远远不能适应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因此从完善临床教师准入制度,优化临床教师队伍;临床教师先行“前素质教育”;培养临床教师创新意识;强化临床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构建临床教师职业发展平台五个方面入手,目的是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践行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作者:赵志军;王丙增;马艳艳;张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和替吉奥联合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并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7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单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与替吉奥联合治疗治疗晚期胰腺癌,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友;黄广清;赵晶;汪海岩;杜秀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组织含糖量增高,营养障碍、胰岛素不足,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感染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血糖升高,而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不佳又使感染进展和恶化而形成坏疽,致使患者致残,甚至导致败血症,使病情难以控制[1]。临床以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肢端发凉、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多发生于病程长,年龄60周岁以上,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的患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水平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出现机会较多,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负担[2]。为此,必须做好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姚丽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隐患的环节很多,异物遗留于体腔或切口内是诸多隐患之一,所以物品清点制度是手术室基本重要的工作制度,是杜绝物品遗留体内的保证。我院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从细节处规范物品清点制度,正确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
作者:徐素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通过药师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用药健康宣教,及时纠正治疗误区,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高其治愈率,减少复发及耐药菌的扩散,对保障肺结核用药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康凤莲;冯春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职业的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加强自我保护。方法统计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精神科常见职业危险因素的种类,评价自我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我科18名护士通过组织学习自身防护意识加强,受到物理性、心理压力、暴力伤害减少。结论通过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培训学习,护士的职业防护能力提高,领导、社会关心、重视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危害因素,加大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感染率和心理压力源,有效的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田秀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型淀粉样变10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淀粉样变病患者10例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病理学检查和多系统受累。结果4例患者伴发多发性骨髓瘤,肾脏、心脏、肝脏、胃肠道、肺和皮肤多系统受累,肾脏5例,心脏和肝脏各3例,皮肤2例,胃肠道和肺各1例。结论淀粉样变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特异,易误诊,确诊靠病理活检。
作者:林云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共65例,根据血钠浓度及血渗透压分为2组。A组:合并血钠浓度>150 mmol/L,血渗透压>330 mOsm/L,共31例;B组:血钠浓度<145 mmol/L,血渗透压<330 mOsm/L,共34例。两组均进行大量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联合胃肠补液,当血糖降至13.9 mmol/L改为5%葡萄糖液。结果65例患者总的治疗效果为有效59例(有效率90.7%),死亡6例(9.3%),其中6例年龄均>65岁,且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A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26例(83.9%),死亡5例(16.1%)。B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有33例(97.1%),死亡1例(2.9%)。结论及时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正确的抢救能有效地降低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状态,以及老年患者预后不佳,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
作者:区敏;周四光;黄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患儿的护理方法。并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了解通过护理后,患儿是否发生并发症、是否存在死亡病例以及康复情况。结果1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2例患儿终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12.5%。其余患儿均终痊愈出院,在护理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消毒、提前做好预防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脑炎等并发症的护理、严密监控患儿的临床体征。通过积极的、科学的、有效的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病死率,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韦慧芳;黄艳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中药方剂是通过药物的有机配伍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根据治疗疾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特点,将其制成不同的剂型,如汤剂、散剂、丸剂、膏剂、丹剂、酒剂、条剂、线剂等古代剂型。现代又利用新的制药工艺研制出针剂、片剂、冲剂、气雾剂等新剂型,更符合临床需要。这里所说方剂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两部分内容。方剂的煎服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为切实保证中药方剂的疗效,在阐明方剂与治疗疾病关系基础上,分述其用法如下。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胎儿结局情况。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等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宫内发育不良等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加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母婴的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魏琴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探讨直径在3.0 cm以下的肺部结核结节和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别。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直径在3.0 cm以下的肺部结核结节患者和周围型肺癌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经术前或术后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手术病理组织鉴定等多种检查方法确诊。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图像特点。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边缘影像学特征可见,结核结节和周围型肺癌的患者病灶边缘都比较清晰,但是结核结节的患者病灶边缘光滑的情况多,而周围型肺癌患者病灶边缘多为粗糙。结核结节患者的病灶经增强扫描表现出周边弧线形强化或不强化,其中分叶征14例,钙化征24例,条索征21例,毛刺征4例,有卫星灶21例;周围型肺癌经增强扫描表现为完全强化,其中分叶征39例,点状钙化征1例,条索征7例,毛刺征25例,空泡征10例,支气管充气征4例,支气管血管集束征16例,胸膜凹陷征26例,癌性空洞3例。结论在直径<3.0 cm的肺部结核结节、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通过比较分析患者的病灶边缘、内部结构、病灶周围及邻近结构改变等的CT图像特征,可以为其临床鉴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蒋跃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观察血栓通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及血脂变化情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绞痛患者采用血栓通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有利于稳定病情,改善微循环,且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薛民栓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ICU采取综合措施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ICU近几年来采用综合措施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积极综合处理,67例患者中,5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2.5%;无反跳、严重并发症和心理突变病例发生。结论采用综合措施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反跳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构建社会和谐。
作者:王志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杏仁不仅具有疗效确切的药用价值,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材,其食用价值更加宽广。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并结合其药理作用,表明杏仁在保健、美容、抗衰老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游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母婴平安并孕育出聪明、健康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随着医疗技术和健康保健水平的提高,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关乎国民整体素质。科学的营养指导,往往能改善妊娠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李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研究了解腹外疝患儿父母身心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寻找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腹股沟疝是为常见的一种疝气,好发于儿童,腹股沟疝修补术则是小儿外科为常见的手术。本文主要研究腹外疝患儿父母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检索近15年来有关腹外疝患儿的临床护理和治疗及其父母的临床分析观察研究文献,阅读并研究近40篇研究文献,总结现代临床护理对腹外疝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而成。腹外疝患儿父母的临床护理指导应根据小儿患病的病因及症状表现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及途径。对于小儿腹外疝患儿父母采用相应系统的干预方法,有助于减轻其焦虑状况,帮助其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同时也提高了患儿父母对患儿的照顾水平和心理健康。
作者:温泉;张敏;高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小儿哮喘治疗采用普米克气雾剂结合孟鲁司特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88例小儿哮喘患儿,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单纯实施普米克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孟鲁司特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仅为68.2%,二者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