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丽;梁翠芬
目的: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中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探讨和观察心理护理在减轻化疗患者期间的不良反应和病痛的效果,以希望可以帮助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方法本文资料选在2012年1月至6月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对其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和总结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的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特征,并且还出现相对应的不良反应,其中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和疲劳等情况,在经过实施心理护理后有所改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终给予心理护理是可以减少和降低患者的心理障碍和消极影响的,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积极推广和运用。
作者:马淑英;高淑荣;张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讨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疾病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糖尿病患者78例,经过治疗及护理,其中显效47例(60.26%),总有效率91.02%。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让患者掌握自身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缓解了患者的病情,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应该临床推广。
作者:贾淑梅;徐蕾;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6例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43例。分别给予两组患儿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及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15 min大呼气流速、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大呼气流速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能够有效增加通气量,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作者:钟翠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胎儿结局情况。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等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宫内发育不良等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加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母婴的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魏琴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提升ICU护理效果的有力措施。方法回顾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我院ICU收治的120例患者护理资料,其中60例采用常规护理,归入A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归入B组,对比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B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7%,明显高于A组患者83.3%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期间引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金环;沙英林;孟凡秀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归芍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以出膏率作为指标,优选归芍颗粒提取工艺;以颗粒的制粒难易度、溶化性为评价指标筛选辅料。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当归、白芍用70%乙醇提取,金银花、炒栀子、甘草水提醇沉;淀粉:微晶纤维素:浸膏粉为0.6∶0.6∶1.0的比例制成颗粒较为合适。结论实验优选出的提取、制粒方法稳定可靠。
作者:陈象青;姜玲;卢今;张善堂;徐逸鸣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ICU采取综合措施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ICU近几年来采用综合措施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积极综合处理,67例患者中,5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2.5%;无反跳、严重并发症和心理突变病例发生。结论采用综合措施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反跳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构建社会和谐。
作者:王志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门诊放疗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以减少患者放疗的不良反应。105例头颈部门诊放疗患者放疗期间实施的心理护理及放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通过全程参与放疗过程,给与宣教,患者及家属对放疗知识的掌握有了提高,所有患者均在计划期内顺利完成放疗。
作者:文轶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回访结果,比较各病理因素和局部复发的关系。结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后复发率较低,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复发患者组与未复发患者组在病灶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分型、分化程度、病灶距肛缘距离等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距肛缘距离、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后局部复发有多危险因素引起,在多种危险因素中病理类型分型及分化程度是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赵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统计我院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对50例上报的ADR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不良反应以抗感染和心血管药物居多,均为静脉注射液,加强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连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杏仁不仅具有疗效确切的药用价值,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材,其食用价值更加宽广。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并结合其药理作用,表明杏仁在保健、美容、抗衰老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游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尽量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房调剂工作质量,减少用药纠纷。方法对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结果采取防范对策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明显减少。结论提高药师素质和加强管理,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保证。
作者:田小英;冯春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祛湿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将3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和实验组(用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根据两组治疗结果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愈率、好转率、实验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祛湿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比单纯高效皮质激素局部治疗疗效好。
作者:余金丽;梁翠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53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系统而有计划的护理。结果本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与指导,其中显效的有32例,有效的有15例,无效的有6例,总有效率高达88.7%。结论重视老年患者引起血压升高的相关因素,积极做好相应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对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健;卜淑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和替吉奥联合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并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7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单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与替吉奥联合治疗治疗晚期胰腺癌,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友;黄广清;赵晶;汪海岩;杜秀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和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照组采用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研究组手术用时明显低于采用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的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作为一种成熟术式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临床应用较广泛,疗效确切。而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在手术用时较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短,出血量较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少,疗效与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无显著差异,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谭姣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小组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确诊为糖尿病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为小组护理方式,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护理结束后,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况、检测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及进行遵医行为评价。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有20例摆脱焦虑不良情绪,15例为轻度焦虑,4例为中度焦虑,相对于对照组5例摆脱焦虑不良情绪、20例轻度焦虑、12例中度焦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和对照组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饮食控制、规范用药、适宜运动、自我监测、定期复查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护理方式得到患者的配合,增加了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有利于巩固疗效,值得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作者:韦兰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期过后多数患者遗留有程度不同的偏瘫和失语症,致残率很高。在恢复期进行适当的康复护理,较好回复患者肢体功能,可减少致残率,以防疾病的再次复发。在恢复过程中,虽然大多数患者神志已经清醒,但生理上的改变促使其心理发生改变,且心理改变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这一时期的治疗不是以药物为主,应以理疗、针灸、运动和合理的护理为主[1,2]。可见,临床护理在康复期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笔者总结分析脑血管意外偏瘫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李玉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护理对策,制定更完善的护理方案,并对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86例,均为门诊或住院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观察并记录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原因。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其中77例(89.53%)患者在30 min内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低血糖症状消失。9例(10.46%)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其中6例(6.98%)患者30 min后仍有低血糖发作,通过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低血糖症状消失;另3例(3.49%)患者,静脉滴注葡萄糖后虽症状消失,但处于昏迷状态,注射氢化可的松恢复意识。结论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降糖治疗时或日常维持血糖水平正常时经常出现的并发症,虽较常见,但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其发生原因中主要的是降糖药物用药不当。在护理工作中应当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预防、教育,进行重点监测以便及时处理。
作者:孙艳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3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观察血浆置换和药物等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83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过有效地护理措施后,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病情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死率降低,效果良好。结论对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合适有效的护理策略,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痛苦。实践结果证明,护理对策有效可行。进而保证了接下来治疗进程和患者康复。
作者:许明智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