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魏涛;陈林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44例,根据患者2周内是否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分为两组。观察组共72例患者,均为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对照组共72例,均为未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治疗,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周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肝功能1级者35例(48.61%),2级者23例(31.94%),3级者14例(19.44%),观察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6 h,重度休克、血氧饱和度<90%、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积极干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切监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损伤发生率。
作者:冯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和替吉奥联合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并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7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单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与替吉奥联合治疗治疗晚期胰腺癌,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友;黄广清;赵晶;汪海岩;杜秀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分析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我院治疗冠心病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联合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改善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脂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减低低密度脂蛋白,稳定斑块,改善冠心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穆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组织含糖量增高,营养障碍、胰岛素不足,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感染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血糖升高,而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不佳又使感染进展和恶化而形成坏疽,致使患者致残,甚至导致败血症,使病情难以控制[1]。临床以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肢端发凉、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多发生于病程长,年龄60周岁以上,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的患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水平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出现机会较多,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负担[2]。为此,必须做好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姚丽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总结甲沟炎患者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比较,并采取相应的降低复发率护理措施,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来我院门诊手术室、换药室治疗的甲沟炎患者中,选取手术治疗1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拔甲术,实验组采用拔甲加甲床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治疗及护理措施,没有差异性。结果手术后2年,164例患者中,复发11例,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11%,实验组复发2例,复发率2.5%,将2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拔甲加甲床部分切除术,配合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能降低甲沟炎的复发率,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更容易接受。
作者:胡汉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疑似细菌感染住院的新生儿,比较分析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对疾病诊断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hsCRP联合血常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单独的检测方法,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可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之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作者:夏沫;夏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中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探讨和观察心理护理在减轻化疗患者期间的不良反应和病痛的效果,以希望可以帮助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方法本文资料选在2012年1月至6月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对其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和总结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的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特征,并且还出现相对应的不良反应,其中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和疲劳等情况,在经过实施心理护理后有所改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终给予心理护理是可以减少和降低患者的心理障碍和消极影响的,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积极推广和运用。
作者:马淑英;高淑荣;张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6例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43例。分别给予两组患儿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及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15 min大呼气流速、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大呼气流速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能够有效增加通气量,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作者:钟翠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3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观察血浆置换和药物等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83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过有效地护理措施后,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病情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死率降低,效果良好。结论对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合适有效的护理策略,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痛苦。实践结果证明,护理对策有效可行。进而保证了接下来治疗进程和患者康复。
作者:许明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方法50例大肠癌患者的护理。结果通过对大肠癌患者的护理,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重归术前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信心,提高生理和社会两方面的生存质量。结论加强大肠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和消除术前的心理压力,利于术后早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申艳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祛湿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将3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和实验组(用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根据两组治疗结果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愈率、好转率、实验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祛湿消白散及奇白消软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比单纯高效皮质激素局部治疗疗效好。
作者:余金丽;梁翠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54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两组治疗后血糖控制率、血糖水平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率92.59%,对照组血糖控制率70.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均为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血糖控制良好。
作者:许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和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照组采用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研究组手术用时明显低于采用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的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作为一种成熟术式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临床应用较广泛,疗效确切。而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在手术用时较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短,出血量较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少,疗效与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无显著差异,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谭姣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择33例确诊为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检测米力农0.4μg/(min?kg),用微量泵持续给药3d后,患儿肺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结果患儿用米力农后肺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心率、心律、血压无明显改变。结论米力农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能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玲;郭凤仙;梁世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期过后多数患者遗留有程度不同的偏瘫和失语症,致残率很高。在恢复期进行适当的康复护理,较好回复患者肢体功能,可减少致残率,以防疾病的再次复发。在恢复过程中,虽然大多数患者神志已经清醒,但生理上的改变促使其心理发生改变,且心理改变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这一时期的治疗不是以药物为主,应以理疗、针灸、运动和合理的护理为主[1,2]。可见,临床护理在康复期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笔者总结分析脑血管意外偏瘫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李玉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以来,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23例。对他们进行急救诊断并实施阑尾切除手术,比较、统计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显示,23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经过急诊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23/23),全部患者均已病愈出院。结论对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和阑尾切除手术,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作者:周学华;吴永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桥本甲状腺炎(HT)又叫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淋巴瘤样甲状腺肿等,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HT起病隐匿,发病缓慢,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主因颈部不适感、颈部增粗或肿块前来就诊。HT常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再者因为其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了其超声表现复杂多样。本文回顾分析了80例经临床确诊的HT的超声图像特征,总结并探讨超声显像对HT发病不同时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博文;王青平;殷丽;王娟娟;桑志萍;许瑞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共65例,根据血钠浓度及血渗透压分为2组。A组:合并血钠浓度>150 mmol/L,血渗透压>330 mOsm/L,共31例;B组:血钠浓度<145 mmol/L,血渗透压<330 mOsm/L,共34例。两组均进行大量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联合胃肠补液,当血糖降至13.9 mmol/L改为5%葡萄糖液。结果65例患者总的治疗效果为有效59例(有效率90.7%),死亡6例(9.3%),其中6例年龄均>65岁,且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A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26例(83.9%),死亡5例(16.1%)。B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有33例(97.1%),死亡1例(2.9%)。结论及时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正确的抢救能有效地降低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状态,以及老年患者预后不佳,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
作者:区敏;周四光;黄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管理模式,培养优秀中医护理人才。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培养;重视岗前培训;规范临床带教内容。结果临床带教质量及临床实习效果显着提高。结论通过对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总结出一些适合中医护理的临床教学方法,以提高中医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中医护理人才。
作者:迟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处方调配是医院药房基本的、责任重的工作,能否做好处方调剂工作即影响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准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又影响到医院服务质量。因此,做好处方调配是进行优质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本人结合自己在药房的工作经历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如何做好处方调剂工作问题进行了思考。
作者:金芝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