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轶坪
目的:探讨ICU采取综合措施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ICU近几年来采用综合措施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积极综合处理,67例患者中,5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2.5%;无反跳、严重并发症和心理突变病例发生。结论采用综合措施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反跳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构建社会和谐。
作者:王志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前,医疗用血量逐年增加,患者术中自体血液流失极大,因此术中自体血回输(ICS)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术中自体血回输是将患者术中的失血收集起来,通过抗凝、回收、过滤、洗涤等过程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是临床上重要的节约用血和安全用血的措施之一[1]。随着外科手术的迅速发展、异体血源紧张等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更加重视自身输血技术,术中血液洗涤回输不但可以更高效率地减少异体血的输注,而且能更好的进行血液保护,本文就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做一综述。
作者:吴浩;刘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胎儿结局情况。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等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宫内发育不良等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加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母婴的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魏琴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总结甲沟炎患者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比较,并采取相应的降低复发率护理措施,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来我院门诊手术室、换药室治疗的甲沟炎患者中,选取手术治疗1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拔甲术,实验组采用拔甲加甲床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治疗及护理措施,没有差异性。结果手术后2年,164例患者中,复发11例,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11%,实验组复发2例,复发率2.5%,将2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拔甲加甲床部分切除术,配合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能降低甲沟炎的复发率,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更容易接受。
作者:胡汉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中药方剂是通过药物的有机配伍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根据治疗疾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特点,将其制成不同的剂型,如汤剂、散剂、丸剂、膏剂、丹剂、酒剂、条剂、线剂等古代剂型。现代又利用新的制药工艺研制出针剂、片剂、冲剂、气雾剂等新剂型,更符合临床需要。这里所说方剂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两部分内容。方剂的煎服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为切实保证中药方剂的疗效,在阐明方剂与治疗疾病关系基础上,分述其用法如下。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建立双氯芬酸钾片的佳生产工艺。方法将辅料按工艺处方比例模拟生产进行试验,结合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逐一试验,干燥温度为50~60℃烘干180 min左右。结果佳生产工艺条件为微粉硅胶代替氢氧化铝,同时加入叔丁基回香醚干燥温度为50~60℃烘干180 min。结论采用佳的生产工艺条件,可较好降低双氯芬酸钾片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陈琴华;黄新兰;季红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将其为观察组,给予运动指导、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等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78例,均为没有进行相关检查,入院时才确诊为GDM的孕妇,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妊娠结局:观察组孕妇与对照组比较,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结局:观察组新生儿与对照组比较,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母婴结局,使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唐利华;何克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临床教师队伍现状远远不能适应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因此从完善临床教师准入制度,优化临床教师队伍;临床教师先行“前素质教育”;培养临床教师创新意识;强化临床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构建临床教师职业发展平台五个方面入手,目的是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践行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作者:赵志军;王丙增;马艳艳;张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90例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常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和降压药物治疗,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90例患者中,有83例精神症状稳定,血压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有效率为92.22%。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精神症状,并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鸿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44例,根据患者2周内是否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分为两组。观察组共72例患者,均为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对照组共72例,均为未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治疗,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周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肝功能1级者35例(48.61%),2级者23例(31.94%),3级者14例(19.44%),观察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6 h,重度休克、血氧饱和度<90%、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积极干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切监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损伤发生率。
作者:冯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处方调配是医院药房基本的、责任重的工作,能否做好处方调剂工作即影响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准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又影响到医院服务质量。因此,做好处方调配是进行优质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本人结合自己在药房的工作经历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如何做好处方调剂工作问题进行了思考。
作者:金芝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行透析治疗产生的心理问题。方法个人基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创造温馨的透析环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参加适量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结果通过透析治疗产生的心理问题尽心分析和对症护理,患者的就医的依从性和生活的信心得到提高。结论长期行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担心、绝望等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陈宏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老年H型高血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及一般人群各160例,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检查,比较四类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结果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抑郁症患病率为四类人群中高(P<0.001)。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作者:邓志生;谭翌;杨小端 刊期: 2014年第33期
2013年我院派出6位护士长赴台参观考察护理工作,参观了台中市慈济医院、彰化秀传纪念医院、高雄医学院附设中和纪念医院、台北荣民总医院、台中市卫生局等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了解台湾医疗服务体系的状况、护理服务模式、医院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参观拓宽了思维,更新了观念,进一步促进了优质护理的深入。
作者:王素芳;杜希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为了证明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完善院内高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间收治的13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均分到治疗组和对比组中,其中治疗组采用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组则采用常规性颅内血肿治疗手段,对比两组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手中血压控制情况、术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等内容。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27.94%,显效率为41.18%,有效率为17.65%,无效率为13.24%,治疗总有效率为86.76%。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11.59%,显效率为23.19%,有效率为33.33%,无效率为31.88%,治疗总有效率为68.1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治疗组情况均优于对比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另外,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40%,治疗组为9%;术中以及术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比组,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轻、中、重、极重度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意义,其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性治疗方法或是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小,患者预后较为理想,可作为临床常规性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作者:李连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小组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确诊为糖尿病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为小组护理方式,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护理结束后,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况、检测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及进行遵医行为评价。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有20例摆脱焦虑不良情绪,15例为轻度焦虑,4例为中度焦虑,相对于对照组5例摆脱焦虑不良情绪、20例轻度焦虑、12例中度焦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和对照组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饮食控制、规范用药、适宜运动、自我监测、定期复查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护理方式得到患者的配合,增加了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有利于巩固疗效,值得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作者:韦兰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之间收治的需行乳腺癌改良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通过进行合理的切口设计、适当加压包扎及术后持续负压引流等综合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作者:赵晖;李随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期过后多数患者遗留有程度不同的偏瘫和失语症,致残率很高。在恢复期进行适当的康复护理,较好回复患者肢体功能,可减少致残率,以防疾病的再次复发。在恢复过程中,虽然大多数患者神志已经清醒,但生理上的改变促使其心理发生改变,且心理改变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这一时期的治疗不是以药物为主,应以理疗、针灸、运动和合理的护理为主[1,2]。可见,临床护理在康复期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笔者总结分析脑血管意外偏瘫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李玉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通过药师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用药健康宣教,及时纠正治疗误区,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高其治愈率,减少复发及耐药菌的扩散,对保障肺结核用药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康凤莲;冯春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上报至抗菌药物监测网的2千张处方,用WPS表格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千张处方平均用药1.8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13.85%,注射剂使用率9.5%,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31.64%,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处方平均金额81.5元,处方合格率95.33%。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前期情况,但合理用药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龙;官真水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