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滟玟;廖开历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以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1例,治疗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组患者接受中药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8%.两组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有效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力,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付亚杰;张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卵巢颗粒细胞的探究,研究得出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差异性并通过对该类患者卵巢的颗粒细胞凋亡的研究,为病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为临床治疗新方向、新途径。方法设置了实验组和对比组,将这一类的患者和对照组的进行比较。利用在研究凋亡基因上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将体外受精后的这一类患者以及取卵后的对照组的卵泡颗粒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它们两组分别作分析。结果试验组中明显具有差异性表现(P<0.05)。结论部分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基因呈现出紊乱状态,表现出颗粒细胞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患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芙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逐量递减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两组各60例,治疗组予口服氯雷他定按病情逐量递减并联合孟鲁司特,对照组仅于发作时予氯雷他定治疗,追踪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病情反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4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氯雷他定逐量递减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能有效、长期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复发,且安全性好。
作者:韩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研究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笔者将选择所在医院近两年间收治的74例行TVCDS检查的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综合分析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经彩超检查74例患者,附件检查结果显示61例为输卵管环影像(82.43%),直径为1.5~3.6cm;附件包块周围出现滋养层血流,阻力指数(RI)≤0.52,平均值为(0.45±0.05);临床诊断率方面,阴道超声诊断率到达94.6%(70/74);在包块血流、附件包块显示方面达到100%,而在盆腔积液显示达到36.5%。结论临床采用TVCDS检查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其不仅检查及时、简单,对盆腔积液、包块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再加之辅助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疾病。
作者:宋丹;高岚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急诊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医院2011年6月至12月急诊科Ⅰ类切口手术213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达100.0%,联合用药率59.6%。使用频率居前三位的依次为一代头孢菌素24.3%、喹诺酮20.2%、三代头孢菌素16.2%。术前≤2h用药有45例,占21.1%;术前>2h用药56例,占26.3%,术前未用药106例,占49.8%。结论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恰当、时间过长等现象。应加强急诊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作者:严湘丽;邢桂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神经胶质瘤亦称胶质细胞瘤,简称为胶质瘤。主要来源于神经上皮,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0%左右[1]。常见分类有:星形细胞瘤、星形母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等。好发生于男性,不同年龄均可发病。多数为侵润性生长,预后较差[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以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等及局限性神经损害症状等症状。
作者:农大件;李国成;周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中心静脉导管(CVC)是对危重症患者的监测、输血补液、输入各种药物的重要通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目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已经成为多数医院重症监护中心的常规办法。尽管在中心静脉导管的材料应用、操作方式、护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经外周血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所伴发的各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已成为医院内常见的感染之一[1]。因此,对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进行全程的干预来减少相关性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聪梅;刘瑞芳;张桂仙;丁怀兰;焦德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临床拟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影像特征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类跟踪随访。结果15例正常,7例卵圆孔未闭,81例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检出率为78.6%;其中6例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结论超声心动图无损伤、操作方便,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分型的有效方法,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排便艰涩不畅等,采用中医治疗该病应用广泛,避免了西医药存在的毒副作用。通过对有关功能性便秘文献的分析总结,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方验方治疗和针灸治疗等方面对功能性便秘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景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糖尿病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久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功能缺陷及衰竭。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目前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0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1倍。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和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未完全明了。在不同类型的糖尿病之间病因不尽相同,即使同一类型中也各异,总的来说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展过程。
作者:倪春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用依那普利单药治疗和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94.87%)大于对照组(87.1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5.13%)小于对照组(12.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率低,适合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秋生;张龙秋;王国强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总结妇产科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至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结果80例患者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占同一时期分娩总人数的1.3%。其中,宫缩乏力39例,占48.75%;胎盘因素21例,占26.25%;子宫破裂10例,占12.5%;子宫肌瘤4例,占5%;羊水栓塞6例,占7.5%。结论宫缩乏力是妇产科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胎盘因素、子宫破裂。行急症子宫切除术可以及时抢救产妇,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孙超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妇女人工流产次数对再孕后发生早产儿概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娩的产妇其早产儿的发生率与其既往人工流产史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3次或3次以上人工流产的产妇组与无人工流产史的产妇组其再孕后早产儿发生率χ2=7.3279,P=0.01-0.005呈显著性差异,而有1次或2次人工流产史组的产妇与无人工流产史的产妇再孕后发生早产儿的概率χ2=1.41844,P=0.25-0.01;χ2=0.9148,P=0.5-0.25无明显差异。结论有1次或2次人工流产史对再孕后发生早产儿的概率虽无显明影响但人工流产次数过多可引起早产儿发生概率明显增加。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分析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的87例神经外科脑室外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效果。结果神经外引流术是医学界中神经外科普遍采用的一种急救手段,能将患者体内多余的积液及血液排出体外。结论加强对于患者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对于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美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随着外科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同种异基因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的手段。而从中医药中寻求解决器官移植的有效方药和治疗方法,成了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中药的临床使用多是生药形式或粗制剂,其成分复杂,对人体的作用也是多层面、多靶点的,以下略举几种中药在移植免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玉生;黄江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主要是使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更加准确、真实,它是药品注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防止注册人从事一些徇私舞弊的行为,进而保证药品的安全。2008年,我国颁布了《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自从这一规定实施以后,核查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药品注册现场核查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吴志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防止患者应用呼吸机后细菌和病毒污染呼吸机、人工肺及室内空气。方法应用过氧乙酸放入加湿器内开机对呼吸机及管路、人工肺进行消毒,并分别在消毒前后对呼入呼出管路及人工肺采样做细菌培养,观察菌落数。结果消毒前后细菌培养菌落数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此消毒方法可避免呼吸机内外部气路、人工肺的污染,防止呼吸机尾气污染空气,具有预防患者交叉感染和保护医护人员的双重作用。
作者:梁宝贤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防止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对46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12周的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用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法,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及治疗4周、12周后分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Barhel指数在第4周、12周评定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防止恶性肿瘤并发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赵莉莉;尚金堂;孙莉;阮晓娟;张晓玲;刘剑英;黄改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及血肿周围组织的临床病理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血肿块及血肿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稳定型出血血肿块易于清除,不稳定型出血血肿块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出血较不稳定型血肿多,清除困难;对血肿进行活检,25例稳定型出血中,4例有异常血管团。23例不稳定型出血患者18例血肿内有异常丰富血管团。异常血管团发生率明显高于稳定型脑出血患者,P<0.01;所有活检组织镜下均观察到不同程度水肿和充血、出血点,且毗邻血肿越近,水肿越严重,充血、出血点越多;48例送检标本中,40例观察到有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星形细胞肿胀、神经细胞坏死和脑组织软化灶。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可出现异常血管团而血肿周围组织病理变化包括充血、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
作者:韦滟玟;廖开历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调查2012年我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以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791株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球菌293株,占37%,革兰阴性杆菌498株,占63%,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ICU、内科和外科的检出率分别为29%、18%和23%;MRSE检出率分别为32%、21%和26%,未检出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葡萄球菌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分别为48%和43%,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菌株占38.4%。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约占2/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保持高活性。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较往年有显著的增加,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金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